心中永远充满感激,目光始终投向远方
文 | 王学堂我们每个人总得学会与自己告别。告别贫穷但不缺快乐的童年,告别迷茫却不失信心的青年,告别一地鸡毛也不失追求的中年。
我们每个人总得学会与所有人告别。告别亲人,留给自己终生无限的哀思;告别朋友,留给自己永志不忘的友情;告别自己,留给自己的只是回味和追忆。
是的,我也辞职了。
接到这一纸批准通知书,我的心中感慨不已、充满感激。
感恩西北政法。2021年是我入读母校30周年,西北政法给了我一纸法律文凭,也放飞了我在法治征途上追求的梦想和希望。
感恩两家法院。法科大学毕业,首选的是法院,用汪翔同学的话来说“(当时认为)只有法院才是法科学生的正单位,其他都是偏门”。于是,在山东青州法院工作了10年后,我又有幸借全国选调法官之机,来到了佛山禅城法院,在陌生的岭南开始了一个33岁男人的打拼。
感恩禅城区政府。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离开了工作了12年的法院,进入了政府系统,成了法制办一名小职员,开始了一个法制人的12年历练。这12年我把单位像自己的家一样把全部的心血倾注,我这个单位待我不薄啊,12年把我从一名普通科员培养成一名正科职干部,超额实现了我的人生理想。更重要的是我的许多设想在这个岗位上得以实现,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不止一个人和我说过,“你王学堂是有点才,但要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我深以为然。于是,我的心中永远充满着感恩。
我出生时,正逢中美建交的1972年,我上小学时正遇改革开放的1979年,我读大学时正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1991年,我工作时正值法官法实施的1995年,我调动到岭南时正在司法改革如火如荼的2005年,我到政府从事法制工作时正处于依法行政纲要实施的2007年,还有其后法治列车驶入快车道、波澜壮阔的13年。
不禁感慨,我的人生何其幸运,感恩这伟大的时代,感恩这文明的国度,让一个出生在葱省本来会世代以务农为业的“小农民”成了城里人,成了国家公务员,成了法官,成了局长。你说,我有什么理由不感激、感恩和感谢?
但从来没想过的是,我的人生会有这么多的经历和曲折。
大学毕业后在老家法院,工作的目标就是努力做好,梦想如果命运青睐,能当个法院副院长(副科)就祖坟上冒青烟了,我现在的邮箱、网名、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qzfywxt就是我对青州法院永远的眷恋。
到了禅城法院,我的目标仍然是要努力,因为我有个30年的法院梦。在法院工作满三十年的法官会被最高法院颁发“荣誉天平奖章”,我认真谨慎,就是为了这个至光时刻。
到了区政府法制局(办)工作,我的目标就是“打好这份工”,尽管只是个普通工作人员,但生性飞扬跋扈的我,硬是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我的职务越来越高。
职位高、领导重视自然是好事,但于我来说却总是战战兢兢,就怕万一失误给组织、给单位、给自己带来终生的耻辱,这个想法让我几尽于抑郁,我太难了。
于是,借着一个机会,我卸下了这些沉重的包袱;又借着一个机会,我终于把自己的公职也干没了。
因为这就是从来不安分、不靠谱的老男人,内心总有一种冲动,总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
2005从青州法院出来,我和每个同事告别,感恩10年的培养,这是我事业起航的地方。
2007年从禅城法院出来,我利用内网邮件系统给每个熟悉的同事发信表达感恩,因为这是我梦想放飞的地方。
2020年从禅城区政府出来,因为这场突如其来、至今未画上休止符的疫情,我不能一一道别,不能一一面谢同事们这13年的助力。但当回首这座工作了13年的大楼,我内心充溢着感激,因为这是我理想实现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48岁的老男人丢掉了稳定的生活、抛开了原有的地位,开始到羊城再次打拼,开始了一个农村人进城、进省城的再一次追逐。
我不知道下一个12年会怎么样,我只知道那时的我正好60岁。到退休那一天,我只想能够对自己说:
这60年,人生待我不薄,我也没有亏待人生。
再次向诸位致谢,感恩过去,祝福未来。
2020年8月18日 48岁从体制内体制做律师,有勇气啊! 是辞职出来做律师吗? 哥,你比我大十岁,昨天我也向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现在的内心像大海。 老学长,看好你。 厉害,有魄力的前辈 人生的断舍离需要莫大的勇气,祝君诸事顺遂,实现梦想。 为什么不办理退休呢,满三十年即可 前辈好,我也是青州法院的 其实,公务员只要上满15年的班,到退休年龄后一样领养老金,辞职并不影响,只是比正常退休的公务员少了许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