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底参加第一次司考后有5年空窗期,请教几个改革后小白问题
小弟法本,当初16年大三下学期没报班,暑假听万国的音频,自学了80来天,那会儿人比较躁,虽然一天高强度看个12+h,但是效率极低,焦虑地几乎每天半夜1-2点才入睡,最后一个月背背背,直到上考场,还是感觉没学进去。只记得那会儿是卷二和三80左右,卷一卷四90+。卷四的一道大题中小题顺序写错,等于两道小题写反了,虽然写了注释,也不知道给不给分
总分依稀记得是345好像,要是那会儿从3月份开始和同学一起准备而不是懵懵懂懂从6月底开始,应该能过的。
毕业后没从事专业工作,这几年朋友圈的同学陆续拿到新证,让我有点汗颜。就有了想重新拾起专业,考出这个证的想法。
因为小弟5年没关注了,专业知识现在和小白差不多,而且改革后一些考试相关信息也都不太懂,百度出来信息杂乱的很,所以特地来到这里来请教几个问题。都是小白问题,望见谅。
1.以前是360分拿a证,现在分主客观题后,主客观各自的分数线是多少呢?
2.主观题和客观题学习的内容是否相通?是否会出现新的知识?因为我决定看瑞达的免费课,8科主观题的课时加起来也有120++了,客观题考完后一个月,如果侥幸能考主观,感觉时间很紧。
3.关于瑞达免费课,20年每门课程的课时比21年多了不少。以刑法精讲为例,凤科大帝20年精讲科有100课时,21年只有50多课时,即使排除剪辑编排的因素,也多了不少。这是啥原因?
1、改革后,主观题180+客观题108为过关线。
2、现在流行主客一体备考
3、法考改革后,好多人只要看书就能过客观题,法考培训机构的作用越来越小,所以课件越来越少是趋势。 有客观题考了230多主观题没过的,有客观题180左右主观题120多的,就看个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楼主,你是法本,竟然5年不关注法考,厉害 现在变化大了,帖子问题很容易找到答案,关键是还要努力啊,共勉吧! 仔细看看法考报考公告吧! 关键还是主观题!要重点做官方指导案例!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下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现在反培训机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