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司考真题——你重视了没有?

法考经验 2007-05-12 收藏 : 0 查看 : 1629 评论 : 0

原创作者: 思考司考

文章来源: 新浪博客

    就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始本篇的介绍吧:
 
    司考的一个在著名大学法学院的同学,女生,06年5月份着手备战司法考试。每天学习都在8小时以上。自持理论功底不弱,便以三本辅导教材为主,认真研读。在看完一遍辅导用书后之后,象征性的做了一下历年真题,从此便将之束之高阁,大做模拟考题,市面上能见到的模考题,她基本上都做过。思考的这位同学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做模拟考题上了,而很少去研究真题。在考试前,她还是信心十足,但是考试结果却大出其所料——350多分。她复习的时间不充足,态度认真,然总的方针错误,南辕北辙,以至败北,实为遗憾。
 
    真题的重要性:

    虽然“只看真题就能过司考”的说法神话了些,但对于真题的重要性,过司考的人都有着深刻的体会。而没有通过司考或准备参加司考的朋友对此却可能是毫无任何感觉,虽然也许听说做真题很重要,但是终因不知其重要性何在,故也是听听,晓得而已,许多考友在考前从没做过一遍真题,或者仅仅做过一次而已,他们认为再做去年或者前年以至更早年份的真题没有太多必要,只是多浪费时间而已。这些朋友啊,“时间观念”特别的强:一看一套真题做下来,至少要一天半的时间,那5至6套做下来,不得需要近两个星期的时间啊?!要是每套做个3遍,4遍,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啦。这样很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啊,本来时间所剩无几,还是就只做一遍算了吧,反正也不会考多少的,(很不情愿样),多看书不会错。没错?大错特错,这是极端得认识错误,嘿嘿~~在备考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真题的重要性,不把一部分精力真正用在研读历年真题上,以至败北告终,实为可惜。思考着重分析一下真题的三点重要性,期各位朋友能有所感悟。
 
    重要性之一:重者恒重。熟悉历年真题可以顺利把握考点,提高学习效率,还能直接得分
 
    据统计,2000年至2006年的真题已经覆盖了95%以上的司考考点,每年的考点变化浮动差异也不是很大,80%的知识点都在历届考题中出现过。我们来算笔账:司法考试前三卷为选择题,每卷100道题,每题四个选项,平均每题所涉至少三个知识点,即前三张试卷共3×100×3=900以上考点;第四卷为问答题,约八道,每道题平均涉及7个考点,那卷四的知识点为8×7=56,每年所考察知识点有将近1000个(含重复考察),如果以五年试题计算,将涉及5000个考点(含重复考察)。司法考试是用来遴选我们这些未来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因而它主要考察的是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当然不排除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怪题,放弃也无妨);另外,由于司法考试主要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察,所考知识点必须能够设计出四个具有较大混淆性但正确与错误的界限非常明确的备选项,因而虽然法律各科内容很多,但能够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的知识点实际上并不多。正因为如此,司法考试历年考题考点的重复率非常高。因此,只要我们牢牢掌握这5000个知识点中的七至八成,我们通过司法考试就不成问题的啦(这大约能考到380分以上,排除不利因素,万岁分数应该不成问题的)。也因此,研读、勤做历年真题就成了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对于辛苦在职,时间不宽裕的考友来说,更显重要。
   
    “重者恒重”是司法考试永恒不变得主题: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有的题目是原封不动,有的是简单“变种”——也许是将选择题变成了案例分析题,也许是将多选变成单选,也许是将两个知识点合并考察,也许……但万变不离其宗,总逃脱不了它内在的考试命题规律,总摆脱不了考察历年的重点知识,总改变不了每年都会重复许多考点的现实。不断变化的是真题,而不变的就是重点知识点。命题老师让知识点穿上了不同的“马甲”,考生只要剥掉这些“马甲”,露出的就是活生生的“王八”(小样儿,^_^)。正因如此,如果我们接触过,研究过这些真题,那么在考场上,我们一方面会节约大量的做题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倍增做题信心。而这两点往往都非常重要。
    其实我倒是不太提倡我们抱着“瞎猫碰死老鼠”的想法去做真题的,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此,但是在司考过程中,我们对于碰到的“死老鼠”,笑纳是理所当然。你说呢?

    重要性之二:应试节奏也是通过训练真题来把握的。

    我认识好多朋友往往在应试节奏和频率上出现问题而未能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司考对答题速度要求很高。就前三卷而言,每卷100道题,考试时间3小时,180分钟,平均每道题不到1.8分钟(大约108秒)。假设每个题目涉及3个考点,那么每个考点36秒的时间考虑并做出判断(不一定是正确判断哦!),这时间还不包括读题所需要的时间。故就需要考友对多数题目涉及的考点应当非常的熟悉,读完考题后,应当不假思索,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反之,如果考生虽然对大多数题目,特别是一些难题,涉及的考点是知道的,但不太熟悉,模棱两可,是似而非,在做大部分道题时都得仔细思考,甚至必须仔细回忆(还不一定能答对),那么就造了成不必要得时间浪费,导致有些题目做不完。要是前三卷是选择题,看时间不够了,还能瞎选撞撞运气,第四卷问答题是要白纸黑字的,如果时间来不及,没有黑字,只有交白纸了,幸福的是阅卷老师,痛苦的是考生自己。而每年第四卷做不完的情形大有人在哦。这里有一个个人经验:四卷中不管是那一卷,第一题一般都是拥有“拦路虎”性质的,出题老师往往会当头一棒把考生“打懵”。这些题目设计非常刁专,往往在转过“山路十八弯”后你方能找着北,一看时间,一道题花了5道题的时间。(可恶吧,出题的老师。)所以有经验的考生一般的都是先跳过第一题的。另外,第四卷不管时间够不够,会不会,都要想法扬扬洒洒写满,博点辛苦分。因此,把论述题放到最后做很有必要(偏题了,呵呵,闲话闲话)。怎么合理安排答题节奏?我们在历年真题训练中会自然领悟。培养“题感”非常重要。熟能生巧、心摹手追自然悟出题感。#p#分页标题#e#
  
    重要性之三:历年真题是最权威的模拟试题。
  
    题海战术是大多数考友的当然选择,包括思考的那个同学也是。但什么样的练习题才能达到最佳的备战效果呢?市面上的模拟题良莠不齐,大同小异者有之,失之偏颇者有之,且不谈经济上的负担,做题之后毫无收获、浪费时间是广大考生是最得不偿失的。而真题是最好的练习题。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的命题人是各学科的重量级专家,他们在征集题库的基础上,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反复推敲而成,其命题的权威性,示范性,严密性,质量及临场感非一般模拟题所能比拟。历年真题涵盖了出题人85%以上的命题思路、题目设计形式、题目设计要求、文字表达模式、逻辑变化形式,通过历年真题的研究学习,可以很轻易的认识今年司法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各学科分值分布、考察的重点及难易程度,知道了题目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在《写在开头》一文中就提到“司法考试的难度在不断的加大,迷惑性也越来越强,怪题、偏题、争议题频繁呈现……”,在这种情况下,唯有真题能让我们知道司法考试的难题,知道什么是迷惑选项,什么是怪题偏题目,以及什么是争议题,等等。因此,研究真题,分析真题,多做真题,能够让我们迅速找到这种真实的考题类型和考试感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找模拟题练习题来试一试,只有通过对比,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差距?三点重要性说完了,该说说如何利用真题了。 

    首先有三个基调要定好,
    第一要树立一个意识——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做真题不仅仅是检测自己的水品,更重要的是通过真题力争掌握其所涉及的50000多个知识点,
    第二做真题一定要有“庖丁解牛”的意识和风范。
    第三要有真题的使用要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准备和安排。
    这三个基调定好后,那我们来分析如何来利用真题吧。

     首先,在完成第一阶段(理论提高阶段),开始第二阶段(系统强化阶段)复习之前(也就在最近了),要做一做最近两年(2005和2006)的真题。这样,可以对司考试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自己的水平,也可以加深了解,也可以找找司考的感觉,否则就真的成了盲人摸象了。我是不提倡朋友们在还没有开始复习前就做真题的,那真的没有用,很浪费时间,也没有感觉。所以本文也是在大家完成第一阶段复习完的时刻向大家推出的重要原因。此阶段做真题的目的是为了对题型、难度、试卷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同时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欠缺之处,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做题的对错不必过于强求。
    不管你的时间有多紧,都要按真实模拟认真做完这两套。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就是第一卷(非重点部门法)我们可以暂时不做,因为我们还没有正式复习;第四卷我们一定要做,要认真得写下来,要保证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做(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做选择题的,不喜欢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的。惰性心理要不得)。当然卷四中会涉及到一些我们还没有复习到的题目,如果能做就做,不能做,可以先放一放,等复习完这一快在做不迟。 
    在以后几个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是过程哦),就不要整套做题了。这几个阶段过程中,特别是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严格的讲,不叫做真题,而叫看真题,学解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研究真题,备战考试。做真题不能成为我们的目的,掌握每道题涉及到的考点才是我们最后通过司法考试的关键。因此,在阶段性过程中,根据学科分门别类看真题,学解析是比较重要的。最好是一边学习部门法章节,一边研究该部门法章节中曾经考过的真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破题”,研究这道题的题眼,找出它的考点。我们要知道大部分题的考点是什么。为什么会选这个选项,迷惑点是什么,别的选项涉及到的考点是哪些……为什么要用“大部分”这三个词呢,因为目前所出司法考试题目,只能做到“符合合理性要求、不出常识性错误”,不是每一道题目都经得起认真推敲的。大家得要理解这一点。另外,每道题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考点我们可以自己归纳终结,但更多的还是应该依靠专家来逐渐积累。看专家如何“解牛”,我们只要尝牛肉就OK了,我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也没有水平“解牛”,或者解的牛里面还存有牛骨头。因此,学习张能宝等老师的《历年真题分类解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踩在巨人得肩膀上,成功得会比较快一些。 
    在每阶段复习完毕后,就要做历年整套真题了。差不多从5月末起要一个月要做一次了。我已经花精力整理成了历年真题的WORD版,并已经排版好(2000年至2006年,很珍贵的哦,网上一般的没有WORD版的),请不吝打印一份(双面打印,比较节约),完全模拟正式场景做3到4遍(强化阶段复习完毕开始做第一遍,然后每个阶段完毕都做一遍),前几遍可以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最后一遍直接做在卷子上。第四卷也要认认真真的做哦,并且控制好时间。做的时候,请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做而做。我想你在做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都有可能做到450分的,但这不是关键。你可能一看到题目就能知道答案,但我要求你能后把每一个备选项看一眼,并闪电般的思考为什么不选,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涉及到哪些考点等等。过一遍会很有效果。
    不要以为以前做过,就全部都懂了,都会了,你会发现仍有许多题目不会做,自己的知识点仍不牢靠,更不能随心所欲的“调兵遣将”,此时要做的是勾出自己的错题,并反复分析演练直至能够成为一种思维惯性,看到了相关题目就能产生一种反应:考的什么知识点,应当如何去分析。另外,最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少听录音的,把更多的时间让出来自己思考,理顺考点。
     临近司考的最后的几天,就是看这些天来在试卷上圈出的重点,错题。过一遍并请再次用红笔把自己一直认为的难点和重点题目勾勒出来,多研究,多琢磨。扫除自己的知识盲点,并能做到“温故而知新”。#p#分页标题#e#
以上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因为最近有多个新法的诞生,像新的《公司法》、新的税收制度、《物权法》等,会造成答案与现行规定的冲突,请在做历年真题时,注意加以甄别。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研究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在最大可能减负的条件下,去完成对重点、次重点法条的记忆。有高效率,必然有高效益,同时会产生一种轻松,平静的心理状态。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把司法考试看作是“金石”的话,历年真题就是一把金钥匙,用你的精诚加上正确的方法,必能开启司考成功之大门.

1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647文章
  • 0收听
  • 22听众

热门文章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