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9-01-12 收藏 : 0 查看 : 602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生活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在面对生活时要有自知之明,情愿忍耐寂寞才会走向成功 —— 共 勉 一直想在学法网写这样一些东西,首先肯定有效仿之嫌,过关经验,有些许的、炫耀的成就感;其次是很想向您讲述一下关于我的漫长的求索之路,为多年挑战司考的历程做个了结;再就是为后来的、有志于司考的同仁,特别是为许多像我这样屡试不中的同仁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一)双喜临门 我是一个什么人,我不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的人,也不是一个为了共产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我经常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聪明,典型的眼高手低的人,有很多爱好就觉得自己有些品位,有些清高,有些同情心,鄙视人性勾斗,天天在梦想,但不求实际,懒于追求,不自信,甚至有些自闭忧郁,或者像《六人行》的莫尼卡那样有些轻度的强迫症。如此种种,总觉得自己不具备通过司考的基本素质。 08年11月21日,我正在老家筹办自己的婚事,当时家里宾朋满堂,在父亲软磨硬泡几番催促下,我极不情愿地去查询司考成绩。几年的磨砺,没有使我增添多少自信与坚强,反而有些惧怕,惧怕那再次的打击,惧怕冲了婚事的喜气。 08年司考试题的思路多少让人感觉意外和不适应,暂且总结为:不走寻常路吧!我走出考场那天,有秋雨淅沥,没有伞,我对梦想也早已灰飞烟灭。孰料,成绩出来我竟然考了421分,天给我开了一个盛大的玩笑,不过还好是一个红色的玩笑。人生有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四占其二,也算双喜临门。 我曾经无数次地在我的白日梦里想象通过司考的情绪,大哭一场或者久醉不醒,抑或如范进中举那样疯癫不定,坐在司法局的门口一边撕着书一边傻乐呵。回到真实那刻,我不敢讲:“我拿这个奖项,实至名归”,我在反复验明正身,确认无误后,开始在人群中寻找父亲,与父亲深情地拥抱。当时父亲只有一句话:“这是迟来的喜讯啊!”。细思在北京漂了将近十年,自考五年,司考五年,不觉已到而立之年,这道喜讯比2002年的第一场雪要来的相当的晚一些啊! (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1999年高考落榜,我就读于北京的某所成人法律大专,贪玩,记得赶上澳门回归,北京的公园当天免门票,一天,一个人,跑了五个公园。爱踢球,也看书,虽不是最勤奋的,但多少也学了点东西。 2000年开始了辛苦的自学考试,2001年的毕业前期开始像很多同学那样,老老实实捧着厚厚的《法规汇编》,准备感觉神秘又有些神圣的律师资格考试。 暑期和同学参加一个培训班,费用不到一千,当时仍觉的挺贵,但有幸聆听一些知名教授的精彩课程也令我耳目一新。可能是我学识浅薄,至今能记起的就是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李仁玉怀念他的经典律考命题“五牛闹中原”,比如周旺生讲:有些人讲了很多年律师考试,可至今他自己都没有通过,这叫做“特别的爱就送给特别的你”。每想起这些,总暗自忍悛不禁。 挺认真也挺盲目的准备,到8月底时,培训班却传出消息:律师资格考试正式改革,三证合一为司法考试,仍允许大专参加考试,但2001年的考试被取消,新的考试时间为2002年的3月,消息传开,一片哗然。我之后参加了工作,02年3月回家赴考,后来出成绩,正经丢了一回人,满分400,240过关,我考了162分。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司考让我仰望,就像那年韩日世界杯首次入围的国足,笨拙,稚嫩,仰望得脖子都有些酸痛,心,更痛。 那年,我苦恋六年的高中同窗也就是我的妻子走进了我的世界,那是我在2002年最大的喜讯。 (三)为司考学自考 自2003年开始,司考非放宽地区要求本科学历,我这个大专生不能参加考试了。我又抓紧时间攻读自考本科,很多自考的同学都转回当地,我却图着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好招牌,硬撑着坚持下来。 由于前期的盲目、毕业、律考、新人的工作又总是那么繁琐,这期间又缺考,走了一些弯路,单是报考就缺乏技巧性,加上自己愚钝,直到2004年才跌跌撞撞全部考完14门课程。此前,跟我一届的同学,甚至学弟早就拿到自考学历,顺利地参加了03、04的司法考试。 直到2005年6月,我才拿到苦等的毕业证书,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也如愿拿到了学位证。 自考的经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03年4月的自学考试,非典开始肆虐,也没像很多人那样捂上口罩,骑单车来回参加考试,有些兴奋,后来考试结束回来的当天全市就开始封闭了,当时体会到的是人性的脆弱和平安的福气。 (四)第二次失败 05年的6月到9月,距离考试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虽然时间紧迫,但自己却还踌躇满志,总觉得肯定像很多人讲的那样,能够真正通过自学考试的人,考司法考试同样不是问题。 我和另外一个同事都住在单位,刚好同寝,又一起司考,很是投缘,这兄弟死活不想在单位干了,05年是他对司考的第三次冲锋了,最爱的篮球自此他碰都不碰。 我们两个经常互相探讨,一起自习,不亦乐乎,但我清醒的意识到,平时嬉哈的他,对司考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已经把我远远甩在身后。成绩公布,他考了366,我想说兄弟他实至名归啊!我考了287,距离分数线差了70多分,套用《士兵突击》里那个高连长当初评价三多同志的话:“这个起点啊,太低!” 2005年我的实质性收获:一是肯定锻炼了队伍。二是发现同事的闪光点,他写的一手漂亮的好字,卷四肯定有加分的;再就是他反复作真题,不在书上做,自己找本子写答案,再针对错选逐项的进行分析、扩展。三是他给我推荐了一套好书,就是万国的白皮书,我受益匪浅。 2005年还有一件大喜事,夫人兼职苦读三载,终于如愿考取了北京的研究生,我自己感觉的压力在慢慢放大…… (五)第三次失败 有相声说道电视剧的内幕:戏不够,拿烟凑。大概意思是情节的设计不够用,就让演员抽烟凑合时间。2006年,两次败北的我,开始找救命稻草。 我向单位请了两个月的假,再上辅导班。这时物价大概是涨上来了,因为培训费用要5000米啦。没办法,我的自控能力太差,属于那种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的人,我不愿意一个人独自看书,而更愿意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这是辅导班对我最大的有用之处。#p#分页标题#e# 学习前期很认真,我还经常半夜点灯读书。后来,因为上辅导班前我只是把教材草草过了一遍,老师的讲课节奏很快,时间安排的又很紧,到8月底,慢慢的,我开始跟不上步伐了,到模考冲刺阶段时我干脆就退班回单位自修。 后悔前期的惰性为时已晚。希望同仁千万不要如我这般,自作聪明,懒于实干。 2006年有一个收获和三个教训: 一个收获是:结识了几位司考同路人,那年我们一起奋斗,一起败北,后来在07和08年,他们都先后折桂,在此祝贺并感谢他们。 几个教训:一个是辅导班不是万金油,预习、上课、复习三个步骤得衔接好,否则用不好等于烧钱;二是司考不是自考,应当提前准备,用自考的方法去复习司考结果是稳赔不赚;三是我的习题做的太少,而且不求甚解,不深入研究;四是感觉自己实际分析案例的能力很差,又懒于系统的练习,导致论述题言之无物,卷四处于明显的劣势。 我的06年司考成绩为318,参加一个辅导班多考了30分,感觉自己又懒又笨。 (六)最后一次失败 2007年,我痛定思痛,早早闭门自修。开始制订计划,分阶段轮番复习,看书、做题、归纳,如此再重复。 每年司考我用的都是新书,我喜欢看新书,而且是正版书,喜欢把一本干净的书画的红黑纵横。其实每年书的内容改动是有的,不多,我的怪癖也浪费了不少银子啊! 到了6月份的时候,很多东西已经了然于胸,当时有同学考我书上的例题,他只将讲了几个字,我就打断他,说出这个题的正确选项,我在意犹未尽之际还接着卖弄,告诉他这道题在书的某章某节左手的顶格位置,他大吃一惊,我得意的笑。 到9月的冲刺阶段,很多司考的朋友沟通信息,就是所谓的内幕信息,我没当一回事,只是将这些信息简单翻翻、看看,后来考试时才跺脚叹可惜。其实也不可惜,我宁愿相信司考基本上是公平的,靠内幕信息押题应对司考就像“靠请示打仗一样,哪道菜都别想赶上”(《亮剑》丁伟语)。 我在冲刺的最后十天,每天重点手写归纳一个整块的知识点,然后第二天背诵,然后再接着归纳。考试的前夜以及考试的两天我都睡的很少,出考场就感觉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等待,出成绩,331,卷四71,我长醉不醒,把手机也喝丢了! 我的一个学姐也是我的同事07年终于考过了,她的司考实力远在三年前就该成功了,卷一是她的弱项,夏日天早,她5点多起来背书,我望尘莫及。面对这许多已经成功的同路人,我开始对自己质疑,我是不是不适合,或者造化弄人,我心里开始萌生是不是该选择其它的出路了…… (七)终见彩虹 2008年,开始打算自己的最后一次司考,时光荏苒已近而立,我为司考奉献了最美的青春,我虽无悔,却心有不甘。我想,即使以后不入法律的门,我也应当证明一次,证明我的能力,很想,很想,真的很想说,你们行,我也一定能行。 我的婚事一拖再拖,也该有个归宿了。我真的很想为11月婚庆献上一份厚礼,屡次挫折,这样的一些愿望更加强烈,更加冲动,同时,又感觉有些奢求。 报班,4 5 6三个月上周末班,6月底上全封闭班,这次整了个大手笔,花钱如流水。 我在封闭班,很低调,没有像一些老生那样权威式地讲问题,谈司考路上的印记。我每天最少学习十个小时左右吧,讲效率,看不进去我就换个空间,从不为了虚荣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赚口碑,也绝不按部就班的上课,而是有选择的自己需要的才去听。 有一个壮举,就是把培训班配发的教材原封不动早早打折处理,留下去年的教材权当参考,其实我基本不看,专攻重点法条和历年真题,特别注意在自己的强项以及诉讼法上下老本。 如此,反反复复。一轮接一轮。期间,因为奥运会安保的关系,我们的培训地点两次搬家,来回又折腾浪费了几天。 我自己每天有自己的固定节目: 一是中午不睡(午睡常使本爱失眠的我彻夜不眠),带上P3在教室里拿真题样的格子纸练字、抄背论述题。几年来都栽在这儿,就用最笨的办法解决吧。 二是晚饭前踢球,打篮球,或者在乡村的公路上跑个十里地,反正大概耗费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玩,只为痛快的发泄,以缓解学习的内心的压力。 三是到晚上自习室熄灯后,各自拿上提前准备好问题或者考题,和几个要好的兄弟在寝室里PK、辩论、互相检验、讲课。事实上,这个举措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探讨的很多问题在08年的各卷都有多处出现,甚至在卷四还有我们直接探讨到的私分国有资产和贪污罪的细致差异。 四是半夜不睡,白天不早醒,在洗手间里一边喝啤酒,一边读书,偶然冒一支烟,每日总到凌晨两三点。 封闭期间,吃喝不省。每天喝啤酒,不多,两三瓶,于午后或是凌晨,因为我发现啤酒对我有特殊的亢奋作用,实在是提神的首选啊,偶醉还记得拙辞振威: 为人修身天地间 辗转理法夜难眠 岁月擅舞将而立 阴晴仲秋壮凯旋 就是这样,我觉得自己是意外通过,直到今天拿到司法局的通知,确实是421,我才感觉心里踏实了。 (八)结 语 司考的体会很多,见过各式的思考同路人,各有坎坷的经历遭遇,各有技巧和必杀技。 每次都有同路人相伴是我的幸事,我为自己的惰性也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奉劝像我一样天资不惠的同仁,趁早先飞,有计划的飞,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飞。不断的重复,有技巧的重复,有效率的重复。要相信自己,要不断的坚持坚持,一如既往地坚持,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已经有人倒下啦。当你的积累达到一定量的储备时,命运女神自然会光临你的门前!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鸟儿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羽毛太光亮!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都会觉得把它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但是它们的离开又让你的心里有些空荡荡!司考莫不就是这光亮羽毛的鸟儿,它关在我的心里,整整八年。现在,它从我的心里展翅,将自由飞翔在未知的天空…… 在此感谢最亲爱的父母、妻子、小妹无私的物质上帮助和内心的宽容的爱! 在此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学长以及学法网论坛上不知名的好帖作者,是你们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在此感谢所有和我一起战斗的兄弟姐妹,携手司考,风雨同舟,此情今生难忘! 祝学法网上将赴战场的同仁早日凯旋归来,司考越来越难,我对你们的敬仰之心如滔滔江水!希望拙作对你们有些许的启发! ——戊子年冬月大雪醉思于京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 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文章作者:学法网xuefa.com会员jackiel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