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0-07-20 收藏 : 0 查看 : 6537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www.xuefa.com
热门:在线司法考试真题(带详细解析,自动记录错题) 天大夏日景色——敬业湖畔(备考中傍晚拍摄) 又是一年火热备战司考时,一年之前,毕业之时,为了理想放弃了几份不错的工作,毕业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司法考试,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如愿以偿的通过了。这段日子是充实、难忘值得一生回味的日子、一段感动自我的时光。 2009年整个6月份都在为毕业前的事情忙绿,作为班长想为同学们站好最后一岗,制作文化衫、准备论文答辩、组织谢师宴、组织北洋广场聚会,组织老师安排的活动等等等等,2009年7月1日上午母校天津大学举行200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大学生活告一段落,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但又对未来感到茫然。世事难料,不知道努力最终是否能够有好的结果。 毕业后回家小休几天,7月9日回到学校,第一次以校友身份回到学校,感觉物是人非,同学大都离去,没有了那种在校大学生的归属感,心情很是失落(也许是毕业时没有正式去工作的原因吧,心空牢牢的,失去了大学生身份,成为一个待业奋斗的青年)。回校后暂住大一学弟宿舍,宿舍同学都回家了,终于“享受”了一下一个人住一个宿舍的感觉(8月下旬开学后到校外租房)。 7月10日到天津市司法局进行确认,晚上回宿舍时,被宿管阿姨盘问(由于上穿正装短袖衬衣,下穿西裤,怎么看也不像大一的学生),幸好有惊无险,此后开始天天穿T恤、短裤加拖鞋,再也没被盘问过,值得一提的是,我大学四年都没有这么穿过,没想到这样更像学生。 7月11日正式开始备考,下面我重点谈谈,备考策略: 首先,心理状态要好,如何使自己相信自己能过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考如备战,首先要全方位了解司考,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是不断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并坚决执行。说起来都是老套路,但却是千百年来先人智慧的结晶。 大四下半学期,虽然没怎么准备,但也时不时的去听一些司考培训机构的讲座,对司考考什么、怎么考、学到什么程度才能过等问题有了一定了解。 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司考是个体力活,需要足够时间投入,一般法本考生需要1000小时,优秀本科生需要至少500小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 2,具体而言每天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10小时左右),并且有良好的学习场所(宿舍和家中是最不可取的,最好在学校)。 3,复习期间不能有太多杂事,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做或缓做,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4,足够的投入加上一些乐观的精神,努力了,就想想自己可以过得以及过了之后的场景。 开始复习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60天过司考的证据或理论依据,我在学法网上找到一篇60天过司考的文章,感觉如获至宝,读后受益匪浅(讲述毕业后学校附近租房,备战司考的感人故事),使我相信两个月是可以通过司考的,至少知道有人两个月可以通过(之前听工作后考几年才可能过的故事太多了,老师上课时也常说第一次试试,一般三次能过)。 虽然大四那年没有参加2008年的司法考试,但是我当时认真准备了某名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理论还是很扎实的,这更坚定了一次性两个月过司考的信心。 第二:根据各科特点,合理分配时间(大块时间严格执行、局部微调) 时间配置一定要科学合理,依据司考的考查范围与各科的特点来定,根据一些方法指南并结合我的实战经验,分三轮进行复习,可以概括如下: 1,刑法、民法需要首先攻破,这两科大概占200分,占据司考三分之一的分值,也是司考的重点难点,因此,第一轮要花20天左右用心复习。 2,刑诉、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占据200分左右,司考对这几科的理论性考察与刑法民法相比弱些,但是考察识记的东西很多,放在中间复习且侧重记忆,效果比较好。第一轮大概需要花15-18天时间。 3,卷一的内容(宪法、法理、法制史、经济法等)及商法以考察记忆为主,难度最低,放在第一轮最后复习,大概需要5-7天时间。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前几天突击即可,早看感觉纯属浪费时间。法律文书,时间紧的话就不用看了,很少考。 5,第一轮复习大约用45天时间,至少预留15天进行第二、三论复习。 第二轮我是以前三卷为准进行的,分三个四天,共十二天进行,即卷一、卷二、卷三各四天。 第三轮考前突击,以卷一内容、三大诉讼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记忆性内容为核心,强化识记。 第三:具体备战攻略 1,战略武器(书记材料) 万国讲座七本+张能宝真题+万国重点法条+万国强化班等阶段班的若干录音及讲义+学法网这个王牌网站。 万国七本万国重点法条张能宝真题等材料网上有售,根据个人情况购买,在天津备考的同学可到南开大学西南村购买。还有万国的红腰带练习题,我第二轮检验测试时使用,感觉还不错。 上述材料是我当时使用的,未必是最好的,个人建议今年备考还是多看看三大本(司法部的权威教材),考试还是以三大本为准的。上述材料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取代,如新东方的、三校的等其他机构的,但是至少要有一套教材,一套真题,一本法条(指南针的据说不错),即传说中的三大宝。 各种辅导班的录音讲义,个人感觉有必要听听,至少起到理顺思路作用,让我们知道怎么学习效果最好。 学法网很有多好的材料,经验贴,辅导班录音讲义等,很多考友为了积攒人品,会传上去大量好东西,在此感谢这个网站和论坛上的考友们。(当时从这里下载材料,打印费就花了100多块) 2,具体战术 第一轮以民法为例,12天时间,我先用两天时间,把强化班的录音并看着讲义过一遍,先过总则与物权部分,这样心中有了个大概,然后,再用3天时间看教材即万国民法专题讲座(据说是最好的),讲义中的重点难点,这时候重点看,全力突破,接着用一天时间看历年真题。余下的几天按上述步骤看民法的其他部分,如债权、侵权、知产等。#p#分页标题#e# 因为民法知识量大,知产部分基本没时间看,一略带过,以便按计划进入下一个科目的学习。 这种学习思路可概括为:听录音+看讲座+解真题。 这样一轮下来,就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由于时间紧,上述三步可灵活处理,比如,我当时民诉只看了讲座没听录音,刑诉只听了录音没看讲座,但真题必须看,特别是解析,总结的非常好! 3,考前15天冲刺——重要战略期 此前四十多天的努力,要在这半个月升华,很关键的一段时间,一定不要急躁,稳住阵脚、成功在望。 12+3格局,十二天进行第二轮实战演练,前四天第二卷然后第三卷后四天第一卷,这样安排,个人感觉符合记忆规律,第一卷安排的离考试近些效果好。 以第二卷为例介绍,第一天上午8点到11点,用万国红腰带实战模拟考试,找临场感觉,然后对答案,找出不足点,记得当时仅得70多分,有点影响心情,但很快镇定下来,因为发现许多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刑诉与行政法上,多是一些识记的地方出现失误。 知道不足之后,就对症下药,用两天半时间进行查漏补缺、强化识记,第四天上午进行第二次实战演练,结果90多分,两天复习增长了20多分,足见这两天复习的重要性,然后又用半天时间再巩固。这样四天完成一卷的第二轮复习。卷三、卷一也是首次测试70多,再次90多,这样一来信心更足了,似乎看到了希望。最后三天冲刺,以三大诉讼法、卷一科目、法治理念为核心,这是公认最能迅速提高成绩的地方。当时,从学法网上下载了大量考前背诵材料,睡觉前听些做卷四大题的方法,进行浅层次的快速识记,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整理记下几句名言,一定可以增分。 第四:考场实战 首先说一下考场,一定要提前去熟悉一下,以免考试时找不到,我去年在天津25中,该中学有两个校区,稍不留神,就可能去错,到时问路也很难有人说清哪个是哪个。我考前那天中午找了好久才找到,如果不提前去,考试当天去找,感觉可能会耽误时间。 前三卷每场考试3小时,第四卷3.5小时,估计是目前中国强度最大的标准化考试。 考前尽量休息好,体力精力特别重要,考试强度大,最后几乎在拼体力。准备些面巾纸、风油精,出汗、头痛时备用,桌子不稳时,用面巾纸垫一脚,绝对好使。 前三场时间都基本够用,但不可做的过快,快则易入陷阱,一定要镇定,中午能休息的话尽量小睡一会,对恢复体力作用很大,我当时考完第一场,回住处休息了半个多小时,下午去考试时,同行的一个同学,说我两眼放光,特别有神,与考完第一场时的疲倦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足见小休的重要性。 第四卷全是主观题,考试时间是210分钟,是目前所知强度最大的一场考试,体力消耗巨大,记得我当时还有一个小时时,手就开始疼了,看到自己还有很多题没有做,很是紧张,后来镇定下来啦,但最终还是没有做完,最后一题25分,只写了一半就到交卷时间啦! 记得卷四第一题20分最后一题25分是涉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问题,我当时第一题花了大量笔墨,还愠色了好久,消耗时间过多,导致后面时间不足,可见,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切勿前松后紧,最后一题只要写满就会有十几分的,不写的话,老师想给你分都没办法。 后记 考试结束后,因为卷四最后一题没写完,心里很难受,感觉很可能因为这道题我这两个月的努力付水东流。在考场的洗手间,听到一位30多岁的大哥在高谈阔论,谈论做完没做完的事,我说我最后一题就没写完,那位大哥语重心长的说:“年青人没经验,对付卷四,要先做首尾两道题,写了就有不少分”。当时感觉听到了至理名言,心想自己怎么没意识到呢,来年若再考一定先做这两题。 回到学校感觉身心疲惫,大概有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了吧!我是7月11日开始准备,8月初去北京学习,有五天没有看司考的内容,期间还有两三天处理一些事务,从8月中旬到考试好像没有休息过一天,纯学习时间大概60多天,大概作息时间: 起床6点多,7:30——11:30(23楼学习) 11:30——13:30(午饭午休) 13:30——17:20(23楼学习) 17:20——18:00(晚饭小休) 18:00——22:30(23楼自习) 每天基本保障10-12小时的纯学习时间,按计划进行学习,这是我有史以来学习计划执行最充分两个月,也是能够让自己为自己的努力感动的难忘时光。#p#分页标题#e# 这两个月,耳机天天挂在耳朵上,吃饭休息时间,听司考培训名师们讲述着诉说着司考的那些事儿,听的厌烦了,曾有过摔P3的冲动,但还是忍住听他们唠叨到最后。 这两个月,是天津乃至整个北方最热的日子(三伏天),23楼没有空调,只有吹热风的吊扇,记得有两天气温39度+,下午坐在教室里,汗水顺着脊背向下流,现在都惊叹当时是怎么坚持着啃书的,记得效率还很高。 这两个月,疲惫与孤寂相伴着我,每天晚饭后,我都会来到敬业湖旁,一边听动听的歌,一边欣赏天塔映衬下的天大美景,那可以说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实在头昏脑胀啦,就到湖边抽支烟,记得书包里常装着中南海香烟,以备不时之需。记得八月中旬,高中同学克克(天大读研)也回学校准备某个等级考试,一起上自习,困了,就到湖边抽烟;学的实在累了,就去喝点小酒,稍微麻痹一下,当做放松。 这两个月,迟疑过、彷徨过,不知道这样的努力是否真有好的结果,为了理想放弃了几份还可以的工作,临近司考时,又放弃了去某省国安厅应试的机会(已通过初面三人取一),克克对我说:“你都学到这种程度,要还不过的话,我无法想象其他人怎样学才能通过”。也许真的学的到位了吧! 这两个月,是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这一段经历,也激励着我继续走好人生的未来之旅,希望自己能够再创造经历一段段更难忘的时光。 9月22日离开生活四年的天津,来到了北京,开始了在北京的新的生活(据说应该叫北漂)。几天后,司考答案公布,核对后估分320左右,想过的话,只能等异议加分啦!(可能估分保守啦!据说最后都会加分的,有异议的题太多啦,只不过加多少不一定) 2009年11月21日上午,司考成绩公布383分,每科都在90分以上,感觉很差的卷一居然103分,当时兴奋的有点不敢相信,感谢党,今年异议加分超出想象。(据说普遍加分啦,要保证17.6%的A证通过率,司法部会对成绩进行调整的。) 此文献给那段难忘的时光,也希望正在为司考而努力的人们从此获得有用的信息!进入本文地址交流讨论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注意: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jyg 访问:jyg的学法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