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访问:本文作者釜中游鱼的学法家园(原文《聊聊一个在职考生司法考试经历》) 看见学法网论坛里纠结法本非法本,我不禁哑然失笑,英雄不问出身,你的出身只代表过去而不是将来。我以下说的这些只是个人经历,聊聊在职考生是如何备考的,其他人就当路过。在职考生如何能兼顾工作和司法考试,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其次是效率,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用来浪费。同时,本文并非针对高分而来,如果你追求高分,请无视之。 我今年前三估分95、86、97,实际得分103、99、108、80,卷四偏低,后面会针对各卷谈谈自己的得失。 一、mp3的选择 mp3是在职考生有效利用时间的工具,在这个上面我是走过弯路的,因此也拿来说说。在职考生除非公司很宽松,否则只能晚上回家或周末才可以利用电脑学习,大量的中途时间白白浪费。其次,坐在电脑面前学习真的是禁不住那么多的诱惑,而且容易困倦。我一般的做法——打印讲义,拿着mp3站着听,很入耳,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对mp3的要求:1、小巧,便于携带;2、有文件夹功能、有显示屏(便于分类和选择);3、有记忆功能(每次开机自动接续上回听),非常重要的功能,避免自己初期总是重复前几节而止步不前。 二、教材的选择 1、老生常谈的问题——三大本有用无用?如果你能吃透三大本肯定高分,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牺牲了效率。因此我是否定三大本的,而我今年的实战也印证这一点,390分不算高,但可以让人满意的分数。“把老师的讲义吃透,保证你过400分”,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我认为很正确,因为今年我最多也只是将老师的讲义掌握了70%而已。我一直认为,三大本可以用,但不适于用来打基础,如果你把老师讲的都嚼透了还不过瘾,三大本就是你的良师益友,否则请敬而远之。 2、真题用谁的?张能宝、众合、万国、学法网司考题库的真题无不在网络被痛骂,我就很纳闷这些网友的言行——这些都不行,难不成自己编的才满意。我只用过张能宝、众合分科和众合分年,它们的特点如下:(1)张能宝真题解析详细,引用法条较多,适合打基础,但错误较多;(2)众合分科真题,量足,十年全部包括,解析一针见血,不拖泥带水,容易建立题感;(3)众合分年真题,丰俭由人,解析详细准确。(4)学法网司考题库综上述之合。 我这样使用真题:(1)基础阶段用“张能宝”树立信心,巩固知识点;(2)强化阶段用“众合分科”,建立题感,这一点对我帮助非常大,在考场上就充分体现出来——卷一我检查完一遍后时间还剩余60分钟、卷二40分钟;卷三20分钟;卷四提前30分钟交卷。(考完后看到很多网友说时间不够用,我莫名惊诧)(3)冲刺阶段用“众合分年”,模拟考场,我是做了最近6年的。(4)限时测试用学法网司考题库的真题。 3、法条真的不可缺少?未必,至少不追求高分时可无视,关键是与我们在职考生的时间效率相冲突。 4、老师的讲义音频,这才是重点,时间和效率要完全从这里争取。在职考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完成本科教育,他们必须急功近利,无所谓百家争鸣,无所谓理论背景,我们只追求结果。详细内容会在“老师的选择”里说。 三、老师的选择 很多朋友担心,老师的讲义那么薄,知识点那么少,怎么可能够用?但貌似三大本也只包括80%的知识点(来源于网络,未考证),因此根本不必纠结于此。学习的过程不就是先将书读厚,再将书读薄的过程吗?以老师音频讲义为纲,以十年真题来查缺补漏,以三大本、法条为盖棺定论的依据。学习顺序一定得这样安排:音频讲义——真题——有疑难找三大本、法条,各个阶段反复如此,最终大多数知识点都是你的囊中之物。 另外,我绝大多数科目只选择一名老师,因此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我分三步走:1、通过学法网里面的文章对所有老师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筛选出一份老师名单;2、下载这些老师的音频(系统强化阶段)进行试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试听结果确定首选及备选老师;3、所选老师的当年音频出得太晚,或者实际听后效果不彰,影响自己的复习计划,及时寻找替换音频。避免盲目选择老师,就能最大可能的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了效率。 老师的作用在于梳理知识框架,帮我们建立理论体系,尤其现在的司考越发倾向理论考察,选择老师时应选择那些能将“法理”说透的老师,以下是我个人选择,供参考。 1、民法——李建伟,犹如《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独孤九剑形似九剑,实则变化万端。李老师的课看似毫无章法,其实体系最为完整,条分缕析最透彻。仅四天的课就将民法讲通透,通神而近似“妖”。他的课音频不好找,找到了也经常不清晰,但没办法——“妖”言是必须听的。听李老师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听第一遍不知所云,听第二遍可能似懂非懂,听第三遍拨云见日,然后大彻大悟,觉得民法不过尔尔,万变不离其宗。民法我只听李老师一人,冲刺讲义也以李老师的讲义为本,仅仅根据做真题时的感觉修正了一些“笔误”。我认为民法听他的就足够了,查缺补漏可以通过真题来完成。 音频讲义:民法通则、物权(2011系统强化)+ 债权、侵权、婚姻继承(2010系统强化,原因:2011没找到) 备选老师: 钟秀勇 段波 2、民诉——郑其斌,犹如《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一阳指简单实用,郑老师的课亦如此。郑老师的讲义最浓缩,经过我的再排版,仅仅18页,包含司法考试的大多数考点。而且他人很实在,不居功、无傲气(当然印象来自于音频),很好的老师。民诉我只选择了郑老师,虽然民诉的考试结果不算很理想,但我觉得是我个人的问题,就这18页的内容,我也没有全部掌握,音频更是只听了一遍。 备选老师:杨秀清 郭翔 音频讲义:2011系统强化 3、刑法——刘凤科,犹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功力浑厚,东西南北风,浑然无惧。刘老师的课优缺点相同——太详细了。总则听了两遍,分则只听了一遍,讲义过了两遍,事实证明这样的复习程度是不够的。但没办法,时间太紧张,刘老师的课完整过一遍(音频和讲义),在职考生至少需10天时间。前期也听了韩友谊老师2010系统强化,后期果断更换。#p#分页标题#e# 备选老师:柏浪涛 韩友谊 音频——深圳华旭、讲义——新东方2011系统强化(原因:word版好用) 4、刑诉——向高甲,犹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功底深厚而为人谦逊。看看他为考生精心准备的各科复习讲义就知道他的为人,实在太可爱了。不知是音频问题还是他说话就是这种风格,声音时大时小,可折磨我的耳朵了。但他讲课非常细致、非常认真,对出题人陷阱的提示可谓无微不至。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出题人的非常态已不可理喻,打破了大多数人复习计划。刑诉当然考得不算好,但怪不得任何一个老师。 备选老师:陈少文 音频讲义:2011系统强化 5、商经——王小龙,犹如《神雕侠侣》中的周伯通,精通左右互搏之术,左右互搏效率奇高。听完王老师的课,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效率——2天课时竟然包括: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而且让你觉得他讲课并非蜻蜓点水,而是基本讲到了且讲透了,因为他惜言如金,几乎没有一句废话。 备选老师:张海峡 音频——2011系统强化、讲义——2011系统强化+串讲+张海峡讲义部分 6、行政法——王旭,犹如《神雕侠侣》中的丘处机,中规中矩。冲着以前的黑马名声去的,王老师的课总体看还是非常不错,至少让我理解了行政法,并能做对一部分题。行政法一直是非常态的,得不到理想的分可以理解。王老师的三个阶段竟然都不完整,必须全部听,痛苦。 备选老师:林鸿潮 音频——2011理论强化+系统强化、讲义——2011理论+系统+串讲 7、理论法学——陈景辉,犹如《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陈老师的课充满机智和参悟。我很庆幸,学习法律的第一课选择的是《法理学》,听的是陈老师的音频,从他的娓娓道来中才发现法律并非那样不近人情,法理原来符合世间至理。非常可惜,2011年网络找不到系统强化,只有串讲的,悲催的竟是节略版。不得已仍然选择了2010年的系统强化和串讲音频。 音频讲义:2010串讲(完整、包括法理、宪、史、法治) 8、三国——杨帆(女),犹如《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从声音而言与小龙女十足的神似。她的话语让你如沐春风,她的课程让你如虎添翼。三国法属她一人的舞台,无人可以追其项背。 音频讲义:2011系统强化 9、法律职业道德——王进喜,法职虽然简单,但王老师通过串讲课程竟可以让我仅丢1个单选,不服不行。 音频讲义:2011串讲 四、时间的安排 在职考生如果是第一次参考,建议应有一个较长的学习时间,至少6个月,即从3月份开始准备。3月至新大纲出台前,基础阶段,完成这三门科的入门——民法、刑法、法理。(注意是入门而不是熟练掌握,即培养对法学的兴趣)。进入5月份,系统强化阶段,必须制定一个完备的学习计划,时间必须精确到天。此时开始紧跟各大培训班的名师系统强化课程,此时你应该已经树立必胜的信念,进入偏执狂的状态。我今年还是慢热了一点,而且老师的选择上也费了一些周折。进入8月份,冲刺阶段,学习计划应精确到0.5天。进入9月份,计划精确到小时,此时一门科就应在几个小时内过一遍。 没办法,时间对于在职考生来说,就是生命,必须与时间赛跑。 五、我的得与失,分卷谈谈吧 大概因为我学习时偏重于理解,很讨厌那些死记硬背的玩意,凡是纯识记的知识,就错得比较多些。 卷一、得益于陈景辉、女扬帆、王进喜三位老师,正确率至少80%以上,宪法、法制史基本上放弃了,只在考前最后两天拿淳于闻老师的讲义翻了翻,事实上也没得到多少分。卷一估分95,实得103,我很满意。如果在宪法、法制史多花一些精力,能提高10分,也许吧,我认为不值得。但我并不提倡这样去做,如果你记忆能力很好,卷一应该争取多拿分的。 卷二、总体上不算很理想,刑法、刑诉、行政法错误率好像差不多。因为自己慢热了,进入5月份并没有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我的系统强化阶段差不多7月份才真正开始,造成时间非常紧张(部分原因是刘凤科老师的课太长了)。在那之前,每天就3、4个小时的混着,进入7月份才充分利用边角料时间,保证了每天7、8小时的学习时间(在职不容易啊)。卷二估分86,实得99。 卷三、较为满意的一卷,主要得益于李建伟、王小龙老师,做民法、商法题那叫一个如鱼得水。但经济法就惨了,错太多;民诉也错了不少。卷三估分97,实得108,满意。 卷四、最差的一卷,因为平时并未针对卷四进行练习,只在考前一周抽了两天熟悉了一下卷四题型和答案,但考时还沾沾自喜。扪心自问,80分的成绩一点也不冤,如果不按“放水”的标准而按“正常”标准,可能就应这么低的分。我的卷四有三个问题:1、卷面较差,字迹乱;2、第一题未写特征;3、第七题政治不正确。 六、小结 2011年司考就这样结束,我的法律职业生涯仍未开始。 2011年司考理论考察的倾向进一步加强,以前只说民刑是理论大法,程序法无多少理论可言,今后备考不能再用这种思维对待。诉讼法想捡便宜的时代已经过去,想通过诉讼法获取高分会更加困难,同时诉讼法应当结合法条,至少应该看看法条啦。 卷四的从严让人始料未及,但是结果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因为前三卷的加分与往年相比仍是很多的。因此期望卷四放水的观念得改改啦,另外卷面清楚、字迹工整、政治正确非常重要。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