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司考两年经验教训:2010年312分 2011年422分

法考经验 2012-02-10 收藏 : 0 查看 : 4014 评论 : 1

原创作者: 子辛一凡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访问:本文作者子辛一凡的学法家园(原文《第一次312,第二次422分的经验和教训》)

  我五年前毕业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的法学专业,虽说是法本,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大学四年学了些什么,学了多少,所以我从不敢以法本自居。去年报考时,因为在职考,且没有努力,只考了312,很受打击。故今年我早做准备,且在最后三个月请假全职复习,终于以422分的成绩通过2011的司考。以下是本人的两次备考的经历,谈不上有多少有用的经验,这个分数也很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但我想我的考试经历也可以给很多同学一个参考。

  一、2010年备考记录(在职考)

  我是2010年3月20日左右突发想法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当时,作出这个决定时,连司考要准备什么资料、何时考、考什么都一无所知。当时有问一个大学同学(律师),但人家似乎不愿意告诉我什么,后来还是又问了一个女同学(在法院工作,已过司考),我才第一次知道三大本、专题讲座等。于是在淘宝上买了2009年的三大本,又在学法网上看了一些贴子,大约3月底收到书后才开始看三大本(因我已毕业四年,大学也没怎么学好,我觉得自己与非法本相比也强不了多少,所以想先全盘了解一遍)。

  4月份专题讲座出来后又购买了一套+法条+真题,还有一些其它乱七八糟的书(后来一本也没看,像什么口诀、大纲等等)。等三大本看完后已经5月了,于是又把专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一本专题就对应看真题),因我是在职考,这样一遍下来已经是6月底了。但从7月开始,也许是工作原因,也许是惰性使然,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每天下班后什么也不想做,但又觉得已经报了名,只好勉强自己翻翻书,但基本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有一次因为加班后很累(广东的七月热浪逼人,周末加班又未开空调,因此在办公室蒸了一天后真的特别难受)实在不想看书,但LG觉得我不够努力,非逼着我看书,我们狠狠吵了一架,还把书都撕了。就这样我算一切顺其自然的去参加了考试。考完后连考的什么都不记得了。我也不敢对答案,等到成绩出来,却还是很难过。因为读书时成绩一直都比较好,考试基本不用太费心也能有个不错的结果。这次虽然知道自己确实没努力,考不过理所当然,但内心还是很难受。

  2010年11月20日查到成绩后我好好休息了一个周末,去深圳听了一个心理学教授有关三国历史人物的的讲座,虽然不是针对挫折教育什么的,但教授幽默诙谐的分析还是很能让人放松下来,我也对教授的渊博学识心生敬仰。于是下定决心再考一次,并马上又到淘宝上买了2010年的本大本和2011版司考真题,并将2010年重点学科班和强化班的录音进行整理。收到书是11月底,于是我的2011备考记录正式拉开序幕了。

  二、2011年备考记录(6月15日至考前请假复习)

  1、2010年12月至春节前

  我将三大本中的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依次又看了一遍,每看完一科就听2010年重点学科班的录音。

  2、春节后至4月

  将所有考试科目按真题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与诉讼法、商经、三国、理论法学的顺序看过一遍,并每看完一科就听2010年系统强化班的录音。

  3、5月至7月(6月15日请假,开始全职备考)

  这一轮复习效果最好,也耗时最久。顺序:专题讲座+10年试题+2011强化班录音

  4、8月

  重复上一轮,但这一遍速度快多了,一是因为全职复习,二是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只要略加过目即可,试题也不是每一题都看,但这一轮录音没有听得很完整,有些科目没有听。

  这一轮复习完好,我将早已打印好的大纲新考点逐一看了一遍,这样下一轮复习时就会在重点之外格外留意。

  5、9月至考前

  大概每两天看一科,一天专题,一天真题中的重点,讲义等,有些科目还听了少量的串讲录音。并特别安排了三天时间(正好是中秋节三天假期,LG放假)听论述录音、看相关的资料。

  大家从我以上的安排可以看出,我一直到最后都是每一科都照顾到,当然,会根据考试分数及内容的多少分配不同的时间。我之所以没有在最后放弃哪一门,是因为我知道有些知识点可能很容易,但如果不一次次强化就很容易产生低级错误(遗憾的是我今年仍有几分是低级错误丢的分),而且你很难说民法分多你花的时间多就一定拿分多,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更愿意每一个知识点都兼顾到。而且在最后三轮中,每一科我几乎都是以专题+真题+录音(讲义)的形式进行的。这个模式是不是适合其它人,我真无法判断,因为我在网上看到太多人后期都不会再看其中某一种资料了。所以只供大家参考。

  三、资料和师资说明

  我去年买了很多书,却基本没用。今年买得不多(只买了2010年的三大本、专题讲座、真题、白皮书——白皮书是那个套餐里的,我一题也没有看),但自己买了打印机,打印了很多网上下载的资料。

  1、专题讲座(算下来看了三遍)。虽然我也下载了张能宝的教材,但对比了一下,觉得还是专题讲座适合自己,而且那么多书打印也很费时间。想着选择哪套资料其实关系不大,关键还在于自己有没有用心学,有没有掌握知识点,所以最后还是看的专题讲座。但是刑法部分感觉专题讲座不是很好,我看总则时还行,分则看了几页觉得实在太乱了,看不下去了,于是直接听韩友谊的录音,看他的讲义。

  2、司考真题(也差不多三轮):个人更推荐十年的众合真题,因为张能宝真题只有五年,而且讲解部分过于详细,看得很累。众合的相对简单一些,而且我是自己打印的,更符合自己看书的感觉。因为我在5月之前已看过张能宝的,故后来在看真题时发现一些题目两套资料答案不一样,将两套对照看时会加深理解。

  3、录音,我听过的录音很多,但老师相对固定。

  民法:李健伟(因为民法重在理解,故听他的讲座还是很适合的)、马特、张翔等;

  民诉:杨秀清、郑其斌、郭翔(其实个人觉得郑其斌不错,但今年没有找到他的录音。听的是去年的。郭翔的也不错)#p#分页标题#e#

  刑法:韩友谊(只听了他的,觉得听他的刑法不会有太大问题,有些人说他讲没用的笑话段子太多,浪费时间,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复习本来就很枯燥,穿插一些段子一方面可以调节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一下“视野”)

  刑诉:杨雄、向高甲(两个人都不错,杨更有激情,总结也很多很到位;向高甲温和一些,但讲义也很不错,讲课效果也还可以。但那个谢安平个人不喜欢,太喜欢吹自己,那个讲义详细得比专题都有过之无不及,浪费了我好多纸。)

  行政法:林鸿潮、季宏(前后都是听的林的,8月时本打算将季宏听一遍,但时间不多了,只略听了一部分,但感觉也还不错。)

  商经:张海峡、肖钊(张的名气很大,但肖钊的讲义和讲课风格个人更喜欢)

  三国:杨帆、王斌(杨帆的确名不虚传,但她放弃的也很多,结合两个老师的讲义会更好,毕竟这个科目不难,投入相对容易拿分)

  理论:陈景辉(法理学,讲得真的出神入化)、杨帆(男,讲义很详细,我除了听录音,将他的讲义也前后看了两至三遍,特别是法制史)、向高甲(宪法讲义不错)、陈璐琼(法制史)

  论述:王利、淳于闻(今年网上他的录音很不清晰,我是睡觉时听一点,当催眠了,但事实上他讲的答题思路真的不错)、陈璐琼(他的模板很有名气,但个人认为借鉴一下没错,但不要完全照搬)、任海涛的讲义(个人觉得他的资料真的太棒了,几乎重点都有,且都总结得很好,今年卷四最后一题的司法能动性我就是看了他的资料才有印象的)。

  4、模拟题

  个人并不太推荐做模拟题。当然白皮书或万国的红腰带等我都没有做过,我不方便评价质量。但是7月去司法局确认时,有收到众合的两套试题,8月时曾做过一些,但感觉很受打击,错的比较多,所以我及时停止了,并又用阿Q的精神安慰自己说模拟题出题知识点、质量等都跟真题不一样,不用太在意。但我也有同学说她之前没通过就是题做少了。这个看个人吧。

  5、复习心态

  五一三天假期,因与LG闹别扭,我去了同学处散心,假期过后状态却一直不佳。我早已将2011专题讲座和白皮书买回来。但仅民法专题却看了半个月都没有看完,而且效果也不好(此时我还是在职),但我安慰自己说,今年已经提前这么久准备了,据考试也还有时间,不要太心急。这样到5月下旬状态才变好了一些。

  6月底因为要重新租房,身体又出现了一些状况,导致担误了一些时间。7月初搬到新地方后,又生病,心里开始很焦急,但是我还是得告诉自己:状态不好勉强复习又伤身体又累,效果又不好,于是大约又耽误了四天时间身体好转后才开始进入状态。

  8月时因是第二轮复习,有时候看一天书后晚上状态会很差,或者下午看不进书,这个时候我一般会躺一会儿,或者上网看看司考的信息、下载一些资料,再或者去附近的超市逛逛,这样调节后会好很多。

  另外我精神并不是很好的那种人,很容易累,一般晚上12点前绝对会睡觉,早上一般是8点左右起床。我不会把自己弄得太疲倦。特别是隔三四天我要出去买菜,每次买完菜回来都特别累,那上午基本就看不了什么书。所以我尽量每次多买点菜,这样减少早上出门的次数。而且我当天上午我一般会安排比较轻松一点的环节,如听录音、看试卷等。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在比较累或烦的时候不要太勉强自己,尽量调节好,也可以适当的放松自己。当然,也不能一烦躁就放松。

  四、考试注意事项

  考试尽量提前订好考场周围的酒店,我两年都未订,都是住在亲戚那里,但晚上休息比较受影响,多少有点影响白天的精神。

  考试记得带纸巾和清凉油、红牛。广东天气较热。如果下雨还好点,要是天气晴朗真的很难受(考场没空调,而且因为电力紧张,那个电风扇也是形同虚设,我所在的考场就有考生向监考老师抗议),如果晚上又没休息好,考试时会头脑昏沉,抹点清凉油会好一些。纸巾是用来擦汗的,因为考试时高度紧张,即使不热手心也会有汗,会影响书写,特别是时间不多涂答案或者卷四要不停写字时,备点纸巾有备无患。红牛可补充能量,这个就看个人了,我以前从不喝这个,但今年也备了,感觉不错。

  另外在做完检查时没有八成的把握都不要改答案,因为第一印象真的往往更准确,虽然我之前也看到通过的前辈们对此的提醒,但我在考试时还是改错了三到四题。出来后真的是悔之晚矣。

  五、关于估分

  去年因为没怎么努力,所以都不敢估分。今年考完后,我在第二天就将试卷重新做了一遍,当然,因为这一次努力过,对考试时的思路记忆犹新,重做时很快,基本答案都记得。答案公布后,我将重做的对答案后,只有276分(卷一97、卷二81、卷三98),卷四无硬伤,按去年的阅卷情况我应该能得100分以上,但今年学法网上盛传通过率很降低,卷四从紧,加上也有人说前三卷会减分,所以我很是忐忑,正常的话自己应该有380左右,如果真的控制得紧,不过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所以成绩出来后,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卷一102、卷二101、卷三109、卷四110),但静下来后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努力了就会有回报,特别是卷四,我认为110分还是比较合理的一个分数,如果阅卷宽松一点,120也应该有可能,至于前三卷,大家也看到了,卷二实际与估分相差达20分,我想可能是异议分比较多,再加上我估分比较严格。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只要大家努力了,复习到位了,结果自然也不会太差。

  现在回想这一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只因为一个考试,一年就过完了。也许对于很多三个月、甚至一两个月就通过的牛人来说,我花的时间太多,不值得,但是我仍不后悔。因为我真的为此付出了,努力了。如果自己没有努力,通过了当然万幸,但如果没有付出十分的努力而又没有通过的话那种感觉真的很糟糕,比如我去年。因为这不仅仅是浪费一年时间的问题,如果是女孩子到年龄的还要考虑家庭、孩子等,而备考时那种心理的煎熬更难受。所以如果各位下定决心参加这个考试,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

  因我能通过这个考试也是借鉴了很多前辈的经验,在此一并感谢!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赞一个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

热门文章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