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四次司考433分过关 司考是一门艺术

法考经验 2012-02-11 收藏 : 0 查看 : 7701 评论 : 7

原创作者: 齐润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访问:本文作者齐润的学法家园(原文《四年蹉跎今朝奋进 ——谈我的司考复习》)

    2011年11月17日下午,15:10分,听着电话里毫无感情的女声报出的数字:“试卷一112分,试卷二113分,试卷三114分,试卷四94分,总分433分。”我终于兴奋地大吼了一声,yes!是的,这一年来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终于收获了自己辛勤努力播种的幸福果实。

    作为一名著名政法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其实我很羞愧,因为今年的司考已经是我第四次参加了,我不为以往的失利找寻任何借口,因为前几年我都未曾为了司考付出任何努力,抱着幻想走入考场,自然最后的结果不可能会好。

    今年,我想我不能再蹉跎。青春的时光非常短暂,如果自己心中有梦想却不愿努力去追寻,等到老去,我一定会后悔。我知道,作为一个基层公务员,我不需要付出太多也能让这辈子过得比较舒适。可是我更清楚,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希望让自己能够为自己、也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想去追求公平与正义,而不是在阿谀奉承、尔虞我诈中混吃等死。我更明白,司考是起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起点。

    于是,司考成了我今年的头等大事,是我今年的中心工作。确立了目标,就是制定复习计划了。通过前几年参加司考的教训,我深刻的感受到,时间对于司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吃透那么多的内容。

    第一、要介绍的就是我的复习时间安排。

    我的复习计划第一阶段从2010年的12月开始到3月底。这一阶段是系统复习,把所有科目按顺序通拉一遍,不需要记住知识点,最重要的是形成知识框架。框架就是知识的骨骼,有了框架,知识点才能立体起来。这一阶段不求记忆,只求在头脑中形成最初步的概念,构建自己的知识树。在这个阶段我主要翻看的是2010年的万国讲座,略有笔记,主要是对大体框架进行梳理。因为年底和年初工作较忙,每天看书时间不多,只能保证两小时左右。

    第二阶段是重点强化。从四月到七月。考虑到自己离开学校的时间较长,为了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压迫感,我报名参加了成都**学校的司考培训周末系统强化班。参加培训班的好处在于给自己一个压力,强迫自己必须好好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复习,并且保证固定的作息时间。因为上班的缘故,每天都是7点半起床,至迟23点半睡觉,为了参加培训班,周末起床时间还要更早,6点半左右。一开始还是很难受,因为很久没有这么早起床的经历了,但是还是强迫自己坚持,这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这点毅力都没有,司考还有漫漫几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坚持下去。(说到这里,我必须感谢我亲爱的女朋友,她为了能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复习,还专门跟我一起参加了培训班,监督我复习,没有她,我肯定没法做到这么好。)这个期间,主要就是利用培训班的讲义进行复习,周末认真听课,平时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和空闲对一些必须熟记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把每个知识点依附到前期复习中构架的知识树上,纵横联系,从面到点,再从点到面。这个过程下来,基本上对应考知识点已有了8、9成的熟练度。

    第三阶段是大量习题练习。从8月到9月初。习题(包括且特别是真题)是对自己复习效果最好的检验。做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我尽量利用所有空余时间,随手带着习题册,一有空闲就做几道,然后对照答案分析正确或错误的原因,特别是错误原因。用红笔在题目旁写下考点、做错的原因以及解题思路,然后再次对出错较多的知识点强化复习,务必理解透彻。如果是学法网网友建议好好利用好学法网的司法考试题库,题库可以自动记录你在做题过程中的错题。从8月开始,每天夜里我都复习到凌晨2点,夜深人静、挑灯夜读的氛围的确很有效率。不过不推荐每个人都这样,因人而异哈。

    第四阶段是冲刺复习。从9月初到考前。查漏补缺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到了9月,还要试图掌握到更多的知识点是不太可靠的想法。唯一能做而且能够提高分数的就是查漏补缺。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牢牢抓住,不管是传说中的“重者恒重”的知识点还是出现概率很低的知识点,只要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必须记牢,并且通过练习真题予以检验。我在这个阶段依然通过做真题,强化自己对于考点的掌握,特别是前期复习中的薄弱环节。对于掌握不牢靠的部分,有的放矢,常考点决不放弃,概率低的就粗略了解,毕竟时不我待。考前一周,我专门请了4天公休假(连上中秋节假期正好一整周)在家最后冲刺。把08到10年真题,按照考试时间和顺序模拟了一番。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信心,因为已经练习了数次,每卷得分都能超过130,自信心爆棚;二是熟练技巧,按照考试的方式认真分析试题,搞清楚试题中的风云人物(甲乙丙丁、张三李四王五)的法律地位,与出题老师斗智斗勇;三是进入状态,演习好了,到了考场才不会慌乱,从容不迫的应考。

    第二、要介绍我的复习用书。

    一套好的复习教材是我等司考人的武功秘籍,熟知其中的奥妙才能将司考斩于马下。

    因为参加培训班的缘故,购买了授课老师李仁玉推荐的北大出版社出版的所谓“蓝皮书”——《2011年司法考试重点、难点、疑点精解丛书》,这套书陪伴了我第二阶段的复习。其编排体系非常适合掌握知识点,构架知识树。另外,法律出版社的三大本也是必备教材,在一些疑惑问题中,我都需要翻看三大本确认出题人的学说,以确定答题思路。

    习题方面,我选择了法律出版社的“白皮书”——《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配套测试题解》,它的题目有部分较为粗糙,但是带星的题目都比较好,能够很好的检验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后期时间较为紧张的时候我只做带星的题目。另外,真题我是在九月份才购买了《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汇编(2004-2010)》,选择它的原因是,用某授课老师的话来说,它“偷偷的在编写中按照最新的法律、司法解释修改了以前真题的标准答案”。#p#分页标题#e#

    最后就是我参加培训班的讲义。这些讲义都是常年指导司考培训的老师总结出来的精华,提纲挈领的总结出了很多相关知识点,看讲义能省却自己归纳总结的许多时间,对于在职考生来说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我背诵的知识点大部分来自于讲义。

    第三、要谈一下参加培训班和老师的情况。

    首先,关于是否参加培训班。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对于在职考生,参加一个培训班还是有必要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在职考生每天复习的时间不多,平时工作任务繁重,能静下心来复习司考实属不易,参加培训班能够让自己更能坚定复习的决心,毕竟几千大洋投进去,总不能想着让它打了水漂吧,这是其一;其二,参加培训班能省下一部分自己归纳总结的时间,对于在职考生来说,这很重要;其三,参加培训班能让自己置身于复习的氛围,周围那么多同学一起学习,大家都在努力,这种压力更是自己奋进的动力。当然,是否参加因人而异,如果你的定力足够,完全没必要多花几千块钱,留着考过了好好犒赏自己,岂不快哉!

    其次,关于授课老师的情况。由于报了培训班,除了授课老师的课程,我没有在网上下载其他老师的音频来听。而且这个培训班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强的,比如民法的李仁玉、刑诉的杨雄、行政法王旭、商经的汪华亮、民诉的刘文、刑法的陈永生、方鹏等等,各自都很有水平和特色,听课对我来讲也是一种享受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长期研究司法考试并授课的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吸收,把他们讲授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自己解题的技巧,而不是全盘接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变幻。

    总之,复习司考是一门艺术。我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并坚强着,这个历程是我一生的财富。通过司法考试,只是第一步。在漫漫人生路上,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我相信,我会像迎接司法考试一样,微笑着从容面对,战而胜之。

    最后,我想用我大学的入学誓词来做结尾:

    挥法律之利剑 持正义之天平

    除人间之邪恶 守政法之圣洁

    积人文之底蕴 昌法治之文明

    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

    Ps,在学法网论坛里看到好多人的帖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一般来说通过司考的男男女女身边,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她)的另一半,而好多失恋的筒子们就比较悲催的没有过。我很幸运的,有着一个深爱我而且默默支持着我的好姑娘。在那些日子里,她都静静的守在我身边,为我端茶送水,添衣打扇。我知道,因为她我才有这样的勇气和福气通过司考,这份成绩单也是她的荣耀。亲爱的,我爱你!这一生有你,真好!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赞一个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

热门文章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