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访问:本文作者完全波派的学法家园(原文《在职司考之我见——暨分享备考经历》) 2011年,在毕业八年之后,我还是抵挡不了司考的诱惑,决定投入一次。不知从学法网上哪个帖子看来的话,“学法律如果没有通过司考,就好像男人没有长胡子”,这句话形象的点出了我这类在职司考者的心声。本人03年法学专业毕业,同年考取某省机关公务员,而后娶妻生子,生活循规蹈矩,也算衣食无忧,是否通过司考,现实一点的说,对于职务晋升,工资调整,根本没有意义。只是自己心底却总怀冲动,在斟酌数年之后,终于决定趁头脑还算够用时参与一把,算是做个交代,全身心投入一次,不论结果,我想,以后也不必再为此纠结。 一、决心 “决心”,这是我对在职司考的第一点想法。在职意味着什么,不必多说,你如果也决定走这条路,那么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只是一时冲动,我根本不相信所谓“零基础,二个月通过”之类的话,那离我的生活太远。既然要考,就要踏踏实实的投入进去,司考真的是一个持久战,不是仅凭一时的热情可以支撑的,尤其是没有生活、工作压力的在职同仁们,你真的要想想清楚,毕竟长达4-6个月的时间,会带给你绝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你要杜绝多余的娱乐、应酬,压缩陪伴家人的时间,放弃美食,电影,在适应了工作后的无压力后,你能调整好自己吗? 二、静心 好的,你下定决心要参与司考了。那么,你就必须要做好复习计划表,不能忙乱,在寻找到自己擅长的复习节奏后,列出进度表,时刻调整,不激进,不拖沓,要“静心”。你会选择网络,参考学法网上别人的复习计划和下载所需的各种资料,在经历开始的兴奋后,你面临如此多的资源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焦躁情绪,会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会怀疑自己选择的课件是否最优,会怀疑是否该报个培训班,会怀疑该抓三大本还是专题讲座,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在备考过程中不胜其烦,所以,一定要静下心,度身定制了计划后,就按部就班的执行,别人的再好,不一定合适你,论坛上的各种经验,只是参考而已。 三、狠心 “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这句广告语很适合鼓励备考的战友,在职司考,需要付出更多,最直接的就是减少睡眠时间。我每天大概从晚上7点半看到12点,状态好时可以拉长到凌晨1、2点,这个阶段至少要持续4个月,那时真的感觉睡眠不够,开车直打瞌睡,最后连最爱的篮球都没劲去碰了。白天单位没法看,还时不时出差,应酬等,经常会打乱节奏,一旦落后于复习进度,就得拿出点狠劲,在周末加班加点的补上,更何况,离开学校那么久,再次拿起书本是很不适应的,一些法言法语读起来都不怎么顺溜,还得去背、去应用,有时看不下去,真想把书撕了,一了百了。那时候,就需要你对自己再狠一点,搞不定这个知识点,就不睡了,就是和它卯上了。 上述“三心”,是我回顾备考过程,认为值得首提之事,务虚过后还是谈点实际的备考建议吧。 我的复习方法是:课件加真题,三大本没看,法条没背(不知这是不是最后分数不高的原因?),不过因为是在职复习,实话实说,我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研习三大本和法条。刚开始,我买了专题讲座系列,在试读一本后,在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做起真题来,感觉根本就是没感觉(惭愧),当时真个傻眼了半天,后来听了该门法的课件,恩,有点上道了。所以果断的放弃了专题讲座,统统选择课件,光是打印讲义,就费了两个墨盒。我感觉讲义是老师们帮助我们总结的精华,可以直击考点,节约时间,也许不够全面,但是谁能保证说把这些不全面的都烂熟于胸了哪。在对比了众多名师后,我选择了一些比较合适自己的老师,下面为战友们稍做点评(仅是个人感觉,一家之言,一笑而过) 卷一: 理论法学:法理和宪法用的陈璐琼“45表”,法制史用的向高甲的表格。此三门法不需要听课件,杨帆什么的也试听了下,基本就是念讲义,关键讲义做的还挺长。用表格利于记忆,不要把它放在考前两三周再背,那时心理战线已经很疲惫了,再背这些繁杂的理念,基本是没那个心情滴。考前一个月要背完,最后就是一个不断熟悉的过程。 三国法:女杨帆,很好很强大。一扫我本科时对国经的畏惧之心。 其它:法职,社会主义理念等,随便找个讲义,都总结的差不多,反正这玩意就是比谁能耐下性子,你懂滴。 卷二: 刑法:今年卷二的溃败,证明我听的没发挥作用,没法推荐老师了,不过推荐本教材——柏浪涛的刑法攻略,真的挺好。来年备考的同学,可以考虑先从此本教材入手,能够帮助架构刑法的框架,刑民都是需要积累的,如果有时间,建议过年后尽早入手,不急于做题,重在理解。 刑诉:陈少文,虽然今年刑诉的题目有点跑偏,但是不影响我对陈老师的评价,真的引人入胜,浅显易懂,明年刑诉大修,我仍然看好他。 行政法:吴鹏。行政法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但是真正和应试结合起来,有点难度。吴鹏的课件至少算是在理解上没什么问题,但是行政法,不追求高分,自己定个稍微实际的目标最好。 卷三: 民法:李建伟+段波(11年段波的“民法二”课件正好弥补老李所欠缺的部分),李建伟的民法需要多听两遍才能找到感觉,但是很值得,我觉得他的讲义比“民法60讲”要更容易上手,初期也选择过钟秀勇,但是不太适应他的风格,只好作罢。 民诉:郭翔,实话说,郭的10年课件和11年课件都听了,也都打印了,稍有增减,在民诉这个领域,郭老师还是比较适合应试的。杨秀清的,有点冗长,重点不够突出。 商经:王小龙,语音清晰,讲述明确,哪考哪不考都给你指出来,更重要是讲义做的比较对我胃口,把商经繁多小法的考点都突出了,一目了然,减少压迫感。 卷四:#p#分页标题#e# 背了陈璐琼的模板,结果不尽如人意。从今年卷四的评分来看,模板的使用需要慎重。 使用教材:张能宝真题,法律版历年真题,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指南针法条,刑法攻略,及众多课件讲义。因为工作原因,法条基本没看,真题只来的及做了近三年,较遗憾。 今年本人能够顺利通过,全靠卷一帮忙,114分,比较出乎意料,看来,重视那些小法还是有实际效益的。11年卷二的题目我个人认为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与近两年的真题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不知是否为降低通过率故意为之。卷三,可以拿高分,重点是民诉和商法。历年真题有遵循价值,遗憾我没有好好做完。在复习到后期,尤其是临考阶段,已经没有做真题的感觉了,所以建议大家把真题带入平时的复习中,不要积累到最后用于检验,可以不断重复,揣摩。卷四,最好还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阐述,今年的分数,没有硬道理可言。 司考不易,尤其是在职司考,协调好工作与学习也是一个历练,我其实在对完答案后已经死心了,卷二错的离谱,但是心里并没有什么遗憾,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即使来年再考,我的复习也不过如此,真的意义在于全身心去体会一次。在最后电话查分时,妻子比我还激动,感谢她,感谢父母,这么支持我。在总结自己心情的同时,留下此文,希望对来年参考的同仁们有所借鉴。 完全波派 2011/11/26晨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