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6-12-10 收藏 : 1 查看 : 1401 评论 : 0
文章来源: 万国学校
我是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考生,在职考的,而且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法律咨询行业,24小时开机),经常需要加班到凌晨,周末的时间也不能保证。所以我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只能早些开始,把大基础打好了,细节的内容考前集中看。 我最怕刑法,因为跟实际生活离得太远,也不知道到底怎么看。于是从4月开始就听韩友谊老师的授课录音(去年的),反复听了2遍;行政法也很头疼,刑法听完就开始听行政法。然后报了万国的串讲班,就是为了给自己起个督促作用。虽然经常加班也不能去上课,但上课的时候听得都很认真。考前开始集中上论坛跟大家讨论问题,看别人发的问题,觉得很受启发。前面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刑法、行政法上,民法用的时间较少,至今有些后悔。刑诉和民诉、还有三国法等需要记忆的法律,放到最后集中看的,非常有用,尤其刑诉,考前4天认真听了一遍汪海燕老师的录音,非常有用,几乎没丢分。民诉一直比较喜欢,就听了郑其斌老师的话,听了一遍他的录音就开始狂看法条,也几乎没丢分。今年就是三国法和民法考得不理想,最后389分过关。 我觉得在职考试,一定要合理分配好时间,找出自己的不足,先把这块硬骨头啃掉才行。刑法不敢做错一道题,否则就觉得对不起韩老师,但遗憾还是有,不过相对来说已经很满意了。最惭愧的是行政法,花去了大量时间,几乎没有收获,让我再重来一次,我就把基础知识看看,别的就不钻研了,钻研了也还是不会做。 我从4月开始听2005年理论提高班的录音,进度让自己保持跟老师的进度一致。就是周末的两天,因为平时实在没时间,也想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用力太猛把自己吓倒,就是边听边理解,希望大体上有个轮廓。这样到理论提高班结束的时候,我基本上也把05年的录音都听了一遍,有时候周末加班,就平时晚上补上,总之一定要让自己跟上进度,可以参照培训班的上课时间。 真正开始用劲是开始上串讲班之后。每个周末都早早起来跋涉到市中心去上课,晚上回到家都11点多了,有时候晚上没课,就早一些。周末两天的课程上完之后的这个礼拜,前三天用来复习上周的讲义,后两天用来预习下周周末要讲的课程,就是非常快速地看一遍专题讲座相关内容,这样上课时更有利于理解。我们5点半下班,但是即使不加班的时候,也只能是8点左右才走,所以回到家就9点左右了,抓紧时间看一个多小时就赶紧睡觉,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后来为了提高效率,我就下班之后直接去公司旁边的交大教室看书了,这样可以看两个小时左右,一直到7月份,因为夏天蚊子太多,我的战场就又转移回家了。基本上我的备考过程就是: 4-5月:听录音打基础,没有拒绝一切外交活动,就当调节生活; 6-7月:认真上课,认真看书,每周的计划制定好,拒绝一切不重要的外交活动; 8-9月:突击复习第三遍,同时从8月中旬开始做真题,拒绝一切外交活动; 9月:开始把重点转移到记忆性的知识点上,用少的时间尽量多拿分,做了两套模拟题; 考前的一两天尽量不再看生僻的知识点了,就反复看法条。我觉得我的法条还是看得次数太少,但每次拿出来人家都吓一跳,红红绿绿一片,几乎看不到原来的字了。对于诉讼法来说,法条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对于三大理论法一直在看讲义和专题讲座而没有看法条,最后为了安心,把法条又过了一遍,事实证明很重要,尤其民法,看到了好多漏掉的点。 我离考场比较近,打车过去只要10分钟,但这10分钟我也好好利用了,就是用非常快的速度翻讲义,非常非常快,可能只是想让自己安心吧,这种做法持续到考试完。行政法因此多了2分,论述题因此答得非常流利,因为考前在车上翻到邹老师总结的依法行政这部分,这是之前漏掉的点。 我不是个很有定力的人,甚至没什么毅力,我也有偷懒想放弃的时候,而且这个念头经常出现,可是我的男朋友一直默默支持着我,忍受了长达半年一个人的寂寞周末,我不能让他这样度过一个又一个半年。而且我明年5月得装修房子,我想来想去今年一定要坚持考出来,否则明年绝没时间再复习。其实考完第一卷的中午我逃回家了,没有一个知识点是自己能确认的,我觉得已经没有考下去的必要,后来男友又把我劝回了考场,他说都坚持到现在了,何必功亏一篑呢,或者你后面会超常发挥吧。这中间给爸爸发了一个消息说完了,因为原来打算卷一能拿个高分的,爸爸坚定地说:你能行的。就是这样,我在家人的信任中再次走进了考场,事实证明只要付出了,一定有收获! 这个考试真是挺折磨人的,如果时间充足的朋友,我不建议打持久战,如果是在职备考的,还是早些开始吧,一开始可以边玩边学习。我考前请了5天假,觉得自己过得生不如死,非常庆幸没有全脱产学习,那种寂寞真是让人抓狂。所以即使是这5天,也基本上按照以往的习惯,白天轻松点,晚上才真正抓紧。我觉得大家不要轻易辞职,一是为了这个考试,辞职并不值得,二是辞职的效果反而没有在职那么好。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要慌,坚持下来就肯定会有收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