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om
![]()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考中性价比最高的学科(没有之一),大家在备考中要特别注意以下特点:①鲜明的政治性;②细节化考查趋势;③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争取做到不丢分。 一、为帮助大家记忆,合合菌整理了50句记忆素材,需要的考生速码↓ *温馨提醒: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部分的考点,借助真题来掌握,效果更佳 Level One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永远伟大正确!】 2、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根本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先改法,后改革,顶层设计】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5、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 6、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7、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 8、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9、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不包括性贿赂。】 10、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依法行政,信赖保护】 Level Two 11、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无审查不通过】 12、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3、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14、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告别临时工】 15、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分工合作】 16、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17、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18、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19、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20、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沈阳和深圳】 Level Three 21、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注意区分】 22、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23、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4、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三大公开平台建设】 25、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信用是金】 26、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 27、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其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 28、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29、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必须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30、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不是从娃娃抓起】 Level Four 31、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 32、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注意乡村】 33、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34、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35、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 36、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 37、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 38、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40、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 Level Five 41、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42、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法治GDP】 43、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44、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45、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海外追赃追逃、遣返引渡力度。 46、共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贩毒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 47、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法无授权即禁止】 48、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49、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50、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另外,今年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新增《十九大报告》中的法治相关问题,备考中要多加注意。 二、《十九大报告》要点总结 1、《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品作用更加重大。 2、《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指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3、《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4、《十九大报告》对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成就的总结——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增】 (1)【三统一】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2)【党协商】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 (3)【十六字】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4)【监行司】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
最新评论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