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从大三开始算,上学法网也有两年多了。在这期前也没有注册账号,一直都是在做伸手党,享受着论坛里免费的资源,现在准备在这写一些自己法考全过程的心得体会,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帮到更多的人,也能回馈一下学法网。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说自己的失败教训,第二部分写的是18年法考客观题通过的经验、心得,第三部分写的是主观题的经验、心得。 先来说说我自己,本人目前是无业状态,在本地的一家律所挂名,2018年毕业后一直在家里准备各种考试,省考、法考、研究生,现在准备2019考研。在2018年也就是法考元年,以客观卷232分、主观卷117分通过了首届法考。 我是法本毕业,但是读的是民办本科,我们这边叫本B,学校学风还算可以,学霸也有,不过也有很多混日子的。大学四年下来说实话也没有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基本都是在玩。白天逃课打游戏、晚上翻窗吃宵夜,生活过的非常滋润,四年下来体重增加了四十斤。大二的时候,全年级差不多三百个人,我的绩点倒数三十名,差点因为绩点过低毕不了业,后来大四的时候老师高抬贵手,给了好几个八十分才勉强把绩点拉上去。 总之,我认为,能不能过法考跟你原来怎么样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不要随便听信别人说的法考有多难,无论基础好坏,只要努力几个月,就可以通过考试。 其实这次考试算是二战了,17年的末代司考,因为一些原因(后面会说)没有好好复习,只考了332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能过了。单纯文字有点枯燥 配些图片吧 ![]() ![]() 一、 我在17年的时候就参加了法考,当时还叫司法考试。报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下保过班,交了19800,不过退13000。当时想着报班是为了能有更好的学习氛围,还有感觉老师面对面授课效果会好一些。可是后来去到那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我是在北理珠上的课,住的是学生宿舍。去上课要走一公里多的路。宿舍在11楼,步梯,然后当时是七月份上的课,天气比较炎热,平时去上课,到了课室基本衣服后面就湿一片了(我是胖子比较怕热),等静下心来听,课都上一半了。上课的老师也不全是宣传上的名师,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话都说不清楚(真的不是黑),讲的也不是很好。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我上课的热情大大减少,后半段基本上就找专辅要录音,然后回宿舍听,然而回到宿舍就开始玩,刷会手机、玩会电脑,一天就过去了。 另外一方面,但是住宿舍是自己找的舍员,当时怕跟不认识的人一起住,合不来,就找了在学校的两个同学一起住。去上课之前规划的好好的,白天可以一起去上课,晚上回来还能交流一下学习上的问题。然而,开课两个星期后,他们就开始玩了,我也开始跟着他们一起玩。因为我们都带了电脑,就经常一起打LOL。刚开始只是下了课玩,后来直接逃课玩,那时LOL刚好又开了无限火力模式,十多分钟一把,节奏也快,又好玩,可以说整个八九月份都是玩过去的。 在司考前的半个月,培训班结课了,我回到了学校,准备在宿舍复习。我看了两天书,发现原来考试好像不是很难,现在努力好像还有点希望,我突然醒悟过来,不能再浪费时间了,现在努力还来得及。于是,我开始跟另外一个室友在宿舍一起复习。那段时间,可以用昏天黑地来形容,两个人在宿舍,吃着外卖,睡醒就开始看书、做题,看书看厌了就打会游戏看会视频,虽然没有说非常刻苦的学习,但是比起在培训班里混日子,那是好了太多。我都不知道自己能这么的投入,这么认真。 后来,考试成绩出来了,或许是考前临时抱佛脚起了作用,分数比我预想的要高了许多,332分。这个成绩其实我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之前玩了这么久,还能考个300来分。重要的是,这次考试让我认识到,司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现在想起来,最主要是自己的问题。一个是自控能力不好,加上环境的因素,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给我浪费掉了。另外一个是心态不端正,因为当时是第一次考,就觉得,考个300来分就好了,通过是比较难的。 就这样,我没能通过末代司考,不过这次的考试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也得到了很多教训。首先,心态要端正,心态会影响你的学习状态,要是没打算过,抱着试一试、碰运气的打算是肯定考不上的了,只有下定必胜的决心,才能够通过。其次,环境很重要,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在玩,而你在学习,那么你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周围的人都在学习,而你在玩,肯定也会不好意思继续玩。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有听过,在此我也不再赘述。最后,考试中时间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在司法考试中,四卷我有两卷是没有写完的,甚至有一卷最后十多道选择题都是胡乱填写上去的,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时间,遇到难题就跳,留到最后做。 二、 毕业后的我并没有着急找工作,一直待在家里,其实也有点跟社会脱节,但是这样可以静下心来专心的复习法考。因为已经考过一次了,知道怎么考了,所以18年的我对于法考更加的有信心。我是6月底才开始复习的,真正进入复习状态是在八月初左右。 有了上一年的经验,我认为自己不适合培训班的学习,选择不报班,在家自学。上一年我用的是培训机构的书,这一年我就打算换一个培训机构的书。一方面听说我换的这个培训机构网络课程做的比较好,另外一方面也打算换换口味,体验下不同的风格。一开始我买了很多书,不单只买了一个培训机构,还买了什么客观题突破多少多少分、还有一些其他的杂书,后来感觉书太多,看不完,就退了一些书,运费还花了一百多块钱。最后看到底的只有培训机构的讲义(也就是客观题学习包)还有戴鹏的民诉攻略(因为后面时间不够民诉换成戴鹏的了)。说真的,想要过法考,有跟着学习包就足够了。 因为我开始的比较早,所以开始的那段时间有点散漫,基本上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样子,每天就刷刷剧,玩会电脑,玩会手机,然后随便听几节课。我是从民法开始听的,老钟的课程真的是长,光民法的精讲我就听了一个月,不过后面的科目都是五天一科的样子。 这里再评价一下我用的学习包吧,八位名师讲的都不错,水平确实高,讲的都到点上。精讲阶段我都是听得津津有味,不会说因为无聊而分神。我是全程2.5-3倍加速听的,这样的好处是节省时间,精神又能一直保持集中,坏处是一天内不能听太多,不然脑子会记不住。 学习包有精讲、精粹、金题和真题。我的复习计划就是,先看完精讲视频,边看边对着书上做笔记,看完全部的精讲后花几天小小的总结下,精粹我是没有全部看完的,只是在空余的时间听了一下刑诉和民诉的视频课,因为我觉得程序法记忆的东西太多了,一些重要的知识需要重复的记忆。金题的话我只做了民法、刑法还有三国,感觉做金题还是有帮助的,不过后面时间没有安排好,时间不够,其他的就没有做。看完每一科精讲视频后,我就开始做那一科的真题,做的过程中,想到什么,就写在真题书上,做题时发现的一些自己之前理解有错误的地方,或者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地方,就会直接用红笔写在题目旁边。看完精讲和做完真题之后,离考试就只剩两个星期了,之后就是看自己做错的题,看看相关的知识点理解了没有,记住了没有。最后一个星期就是看瑞达的考前聚力,看完再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梳理一遍,就上考场了。 对于真题,我觉得需要说一下我的方法。我的真题是没有全部做完的,对于一些差不多的题(几道题考的知识点相似)、考的很偏的题、过时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题(比如12之前的法治理论)、不可能做对的题(法制史没错说的就是你)、一些做起来很怪的题,我都是空着没有做的,实际上我也就只做了60%的题目,只是把我认为有必要做的题目做完了。另外,错题很重要,我只刷了一遍真题,但是我做错的每一道题我都会仔细的去分析,错题总共过了三遍左右,确保错题背后的知识点已经完全掌握。 对于知识的理解。我认为,法考考的不是深度,而是广度。对于那种特别难的题目,真的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法考只要求你掌握的东西比一般人多一点,不要钻牛角尖,这也是一位过了法考的姐姐跟我说的话。基本的题,要尽量全拿到,中等的题,尽力去做,难题,碰运气,可以放弃,因为法考只要考百分制的六十分。 对于记忆,我是没有怎么背东西的,以前的法考经常考那种靠记忆的题目,我当时认为这届法考主观题配备法条,就是打算不考那种纯记忆的东西,着重考察我们对于法条的理解运用能力。所以我除了刑诉的一些重点内容之外,都是没有刻意去背的,比如一些期限、数量等等,我都没有去背。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是对的,客观题根本没有考到需要记忆的题目。 到了考试前几天,我就开始每天很早的睡觉,开始调时差,保持与考试时间相似的作息。但是到了考试那天的早上,还是有点困,不过开始做题进入了状态就一点都不困了。 现在来谈谈考试的一些技巧吧,考试那天早餐一定要吃的了,不然考到后面整个人都是会晕晕的。法考改革把客观题的顺序打乱了,不像以前那样同一门的题都挨在一起,第一次遇到还是需要适应的,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基本的点还是那些,考的方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以前的真题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我做题是先把能做的都快速做完,遇到不懂的或者很难的题目,花费时间超过一分钟就马上跳下一题。其实据我发现,法考有一些分,是根本不想给你拿到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人考个290而设置的,比如一些非常非常偏的知识点,还有法制史之类的。遇到这种题,我根本就没打算做对,都是随便选一个顺眼的就跳了,也不用太担心,你做不对别人也做不对。法考只要求我们300分考180分,也就是说十道题可以错四道,把能拿的分拿到手就好,没必要盲目追求高分,一味的去啃难题,最后可能反而得不偿失。 卷一做完第一遍题目后,我看了下时间,还剩下大概一个半小时。我还有几道题没有把握做对,这时我去了一趟洗手间。如果你还剩下很多时间的话,我建议你们可以举手要求去洗手间,出去外面透透气,活动一下僵硬的关节,洗个脸清醒一下,恢复一下状态。有一些题目你可能第一遍看不懂,后面再倒回去看的话就会茅塞顿开,我就靠着这个小技巧多拿了至少五分。 做题的时间把握很重要,不要掐着点做题,最好到后面能空出半个钟的时间来,因为考前半个钟,很多人都会提前交卷,对于认真做题的你多少是有一点影响的。 客观题卷一很重要,因为卷一的感觉会影响你做卷二的信心,卷一做的好,卷二也更有信心做好。我觉得18法考卷一的难度不是很高,考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没有几道难题。而卷二相对卷一来说,难度上升了不少,很多知识点都从来没有见过,做题只能靠着感觉做。其实法考的客观题,靠着法理,靠常识,能做对大部分的题目。比如刑诉法的制定就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基本权利,防止司法机关滥用权力等等,再比如民法,诚实信用,公平,意思自治等等。每一门部门法都有他制定的意义和目的,把握住这些,对于做题很有帮助。再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每个人都应该对法律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第一感觉往往都是对的。 卷二考完心里是真的没底,当时还怀疑能不能过客观题,因为卷二很多题都没什么把握,加上卷一的题目有些选的跟老师公布的答案不一样。但是结果出来之后我真的被吓到了,232分,我自己考前预估的是200分,后来想着能过线就好了,没想到高出来这么多。 其实我觉得,客观题考试真的很重要,虽然有的人可能说180分就足够了,但是,我认为,客观题尽量的要高分。客观题如果考得好,能拿到高分,那你考主观题的时候心就会稳很多,更有信心和决心去面对下一次的主观题考试。而且,主观题的很多东西都是跟客观题一模一样的,客观题学得好,主观题基础就好,复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三、 客观题成绩出来后,我马上就进入了复习备考状态,因为我感觉这次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本身自己一直没有工作,一直在家复习,亲戚问到我都感觉很尴尬(回答的是在家读书,其实就是啃老),压力很大,如果一直没有成就的话,自己的压力就会更大了。更加关键的是,如果这次主观题考过了,那无疑是对我自己的一种证明,证明我的学习能力是不错的,证明我是读书的料。 这次我依旧没有选择报班,原因有两个:一是面授班在广州,离我所在的城市比较远,还不包吃住,又没有伴一起去,不方便;二是感觉没(mei)必(you)要(qian),14天的面授班要13000,加上吃住,全程下来大概要花16000块钱左右,性价比极低。所以当时我就跟家里说,不报班,要是过了就把准备报班的钱给我。后来成绩一出来就用这些钱买了台xsmax,顺便还清了花呗和借呗,简直就是血赚。 主观题我全程看的是小蓝本,配合送的题。其实小蓝本的内容之前的客观题学习包都有,不过他的归纳总结做的不错,上面有把主观题一些易考的知识点都列出来,并且把一些主观题不会考的知识点剔除掉了,不用再自己去翻书找。 复习方式也是跟客观题差不多,先听课,再做一做题。其实我做的主观题真题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看一下,最多列提纲,列知识点,真正全部做完的只有17和16年的。做完真题再看看考前聚焦,就上考场了。 除了小蓝本和真题,我还买了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不过没怎么看,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说实话这本书没什么必要买,一个是没时间看,另外一个是上面可考性比较高的案例,小蓝本都有转化吸收。总之,还是一句话,法考有瑞达的学习包就够了,不用乱买其他的书。 小蓝本的视频课我全部都有听,讲的案例我主要是听老师怎么分析解题思路的,还有就是怎么把自己的答案规范完整的表达出来。其实主观题答案对错在这个阶段不必在意,客观题都学过,只要客观题能考210+的,主观题都不用管知识点的对错了,直接把重心放到答题方法来就行了。不过对于自己之前理解有误的地方还有做错的地方还是要特别注意的,错题非常宝贵。 小蓝本配套的模拟题,我没怎么做,好像只认真做了一卷吧,基本都是大概过一遍,没有什么疑问,就完了。 关于记忆的问题,我当时理论法跟的是宋光明老师,给我们圈了好多需要背的部分。我当时觉得内容太多(其实就是懒),就没有去背,第一题论述题我都是努力凑够字数的,这也可能是我主观题分不高的原因。 考前还是听的考前聚焦,听老师们把今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非常可能考的点都讲一遍,考前一天总结归纳。 考试的时候,我们是去别的城市考,去考试的那天早上还差点走错了路。原来还有一个跟考点学校名字很像的学校,我们是看导航的,不小心点到了那所学校,差点走错路,好险前一天晚上有去看考场,走到一半发现不对路,及时的更正了过来。所以大家去外地考试的话有条件的一定要提前去看考场,不然考前这么一折腾很可能就心态爆炸了。 在考客观题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女生,上前来问我们问题,就问法考考什么,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就连上下午考的科目都不知道,就说来碰运气。这个女生,我居然在主观题的考场上又见到了她,见到她之后我的信心大增,原来这样的水平都能过客观,我的水平肯定比她高,四成通过率,那主观题不是稳了。所以说各位不要太畏惧主观题,跟你一同竞争的对手可能大部分实力都不如你。 主观题我的分数不是很高,一些自己的技巧也不打算拿出来献丑了,主要说几点: 1.时间。不管什么考试,都要注意时间。我有一个同学,因为第一题用的时间太久了,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写完,离通过线只差五分。我在想,如果他写完了,可能就过了。 (2.3都是我的个人理解,可能有错误的地方,大家选择看) 2.摸清出题意图。比如说主观题的第一题,就是考我们的基本政治素养,只要观点正确了,就能拿到基本分,所以我考前根本没有背什么东西,就想着政治正确就可以了。还有后面的一些题,比如说那个表见代理的,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就把老师怎么跟你们讲表见代理的意义写上去就行了,逻辑通顺、能回答问题就可以了。因为主观题考试主要就是看你的法律素养能不能达到要求,主观题有些的答案不止一个的,言之有理、正确即可,练习和答题的时候没必要一味的追求跟参考答案一致。实在实在不知道,就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总比留白强。 3.法律法规不用原文抄,也不强求全写出什么法多少条,能写就写。感觉自己时间不够的,也不是一定要求翻法条找正确答案,可以先留空,最后再回头来写,不然有可能因小失大。 4.考完了不要想太多。我考完出来一上论坛,发现自己好几问都答错了,比如刑诉的第二问,答案好像是非法拘禁,我居然答成防卫过当了,看完这个我得心态都不好了。说实话对答案真的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且还起不到任何作用,考后知道的结果无论对错,对于你的分数没有任何影响。这个也导致我在查分的那天异常紧张,一直以为自己要明年见了。其实,还是那句话,法考并不是要求你100分考90分,只是要求100分考个60分就可以了。 不知不觉写了6000来字,把我整个备考的过程也都写出来了,一些我认为重要的经验也已经全部在这里了。总之,静下心,好好学,你们一定能成功的。 最后,我在这里祝福学法网的各位,法考必胜! |
最新评论
不知道 反正我周围有两个裸考过了的 都说是工作的原因没时间复习 去碰运气 一个183 一个180 不过都是法学的
其实我也感觉客观题不难 根据公平正义 还有各个法律的原则、目的 可以做对很多题 完全都是靠着感觉做的
没有 毕业后完全就是啃老 不过今年省考上岸了。。 压力小了很多
乱做我也可以做对30%到40%,关键是剩下那20%到30%还是要看书的,所以那小姑娘肯定骗你
哈哈哈 没必要骗你 自己的亲身经历 就像我文章开头说的那样 只是把备考经验分享而已 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各位也有自己的辨识能力 自己鉴别真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