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今天是儿子的三周岁生日。 最近一直陷入自我否定中。什么时候不再安于浑浑噩噩的日子了,突然心底里的那份不甘心冒了出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曾经踌躇满志的自己,曾经为目标而努力生活的自己。 今天看到大学同学Y的消息,一转眼已经是首都法院的某科科长,毕业八年,我混成了一个寂寂无名的检察官助理,论办案能力不够老练,论努力上进也不足,懒散拖拉,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和疏于练习,已经逐渐退化,写作水平更是因为很少写些自己真实的想法,总是在机关文章中打转而思绪混乱,每次下笔不知从何说起,陷入词穷。 我的辉煌时代静悄悄的过去了。 有时候想若是纯碎为了赚钱找份职业谋生,但是自己出了体制有多少能力呢?会不会更加疏于学习,四处碰壁后更加受挫。或者是GG说的,给自己一点压力反而会变成一种动力,能够感受到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有所回报,收获内心真实的喜悦。如果是为了获得激励,摆脱压抑,不妨出来。毕竟想要获得肯定感、自由等这些东西,出来会比呆在体制内来的容易多。我反问自己主要是基于什么动机?我认真思考了这个命题,把它归为:保障能经济独立、抵御发生的各种人生问题的经济基础、成就感和更大限度的成长和自由。 每每想到我现在的样子,就无比沮丧。 若有一天父母病了,需要我照顾,钱从哪儿来?家里的债怎么还?若有一天失去婚姻,我能有抚养孩子并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吗?一成不变的死工资显然无法解决上述发生的问题。我没有办法,进无可进,退无可退。 这是有抑郁倾向了吗? 我由衷从内心羡慕,业务上自信飞扬的同事、做律师行业日进斗金的同学、仕途上步步高升的同学、干其他行业已成为骨干、精英的同学,特别是在非体制内的,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我还龟缩在这个狭小的世界里。 可能别人看到的我是无比幸福让人羡慕的,儿女双全,工作稳定,丈夫温和孝顺,可是他们看不到我内心是残缺的、阴郁的,充满了自我抨击、自我否定,不停的往外企图寻找被需要、被肯定的价值感。做一个母亲已经无法满足我这方面的内心需要,我需要的是社会认同感和由衷的自我认同。 碎碎念了这么多,实为内心憋闷,又无人诉说,恐徒增烦恼。自己挖个树洞,安静地呆一会。 |
最新评论
我觉得你有些过分了,人都有彷徨时候,没有建议,就不要讽刺人家
对不起,我错了,楼主想好,不想做就转行吧
我是一个键盘侠,这样说,主要是想和楼主对线
这么说,不好!鼓励为主,人都会改变!
我错了,我向楼主谢罪,向全国人民谢罪建议他不想做公务员就转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