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8-09-17 收藏 : 0 查看 : 601 评论 : 0
文章来源: 腾讯教育
08年司法考试的难度预测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腾讯直播间,今天我们很荣幸的为大家请到北京万国培训学校法律研究中心的主任杨长庚老师,2008年司法考试已经临近了,考生对考试的关注度日益增高,那么以您多年的经验,觉得今年司法考试的难度会在怎样的水平呢? 杨长庚:各位网友,上午好,今天咱们给大家来分析一下2008年司法考试的整体情况,刚才大家都非常关注考试难度问题,从考试难度上来说,2008年的难度应该和07年大体持平的,大家注意到07年相比06年,在考前很多人预测说难度会增大很多,但是最后大家会发现,这个难度会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的水平。以07年考试为例,大家会发现在2007年里面大家都认为卷二的考题是最难的,行政法的难度大大降低了,07年的卷二的难度就降低了,但是就07年整体而言,卷三的难度又有所增加。所以咱们拿07年和06年来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两年的难度是大体相同的。08年的难度也会跟07年大体相差不多,就难度的把握而言还是按照以往的复习规律来进行复习。这里面要特别关注的是有两个非常难的学科,一个是刑法,一个是行政法,刑法是整个司法考试里面考察最有难度,命题最有水平的一个学科,虽然很难,但是没有人会抱怨说刑法设计得不太好,因为刑法试题设计的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一方面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设计上也结合了最近的理论考点,包括现实中的实践案例,它的实务性和前沿性都是非常强的,这是刑法难的原因,所以大家对刑法要特别关注,也是大家在复习里边一直这么做的,就是特别去注重刑法的深层理论以及刑法的社会热点,尽管刑法难,但是大家不用担心。 另外是行政法学科,大家经常会说行政法学科出的有点变态,什么叫变态呢?就是出乎意料,经常在大家的考虑范围之外,07年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就是行政法题目越来越向正态方向发展。为了适合行政法的命题趋势,把心态要放平稳了,不要希望在行政法里面拿到非常高的分数,行政法能够拿到一半得分数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这么考虑的话,就会发现整个司法考试在难度上并不是特别可怕的,关键是要保证难的科目你自己不要落分,容易的科目能够拿到分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考前心理准备注意事项 主持人:现在考试马上到了,您觉得考生在心理上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杨长庚:在心理方面,大家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在考前会慢慢发生变化,在8月底、9月初的时候很多人感到非常急躁,这个时候到了考前一周的时候,我周围很多朋友他们都不再急躁了,因为兵临城下了,再急躁也没有用了,与其有时间急躁还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最后几天该怎么利用。很多考生的心态目前不再是焦虑不安,而是比较平静的担忧,因为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投入也是非常大,但是并不能够保证通过最后的司法考试,内心里还是有点迷茫,有点担忧,担心自己通不过司法考试,担心之前的付出付之东流,这种心情非常能够理解的。但是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司法考试的总分是600分,很多考生之所以内心担忧原因就在于他把目光盯在600分的高点上,很多人说我没有期望获得600分,没有人会这么想,但是大家在复习司法考试总是用600分来评估自己的水平,比如说当一个人的水平是360分的时候,他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水平已经达到360,而是还有240分的考点没有掌握,面对240分的考点,密密麻麻非常多,在这个时候,内心肯定是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所以大家要注意,一方面要看到很多的考点,一二百分的考点都没有掌握,另外也要看到,已经有360分以上的分值已经掌握了。大家可以看一看,最近几年全国状元他们的分数也就在450分左右。对于全国状元而言,他有150分的分数没有拿到手,那么这么一个人,他在考前,他有没有信心呢?肯定是没有信心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的是自己没有掌握的150分,没有一个人敢拍胸脯说自己能够确定的通过司法考试,每一个人在考前都是非常担忧的,尽管人人都担忧,每一个个体而言,大家作为一个考生就没有必要担忧了,关键是要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只要付出了,只要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能够顺利的通过天下第一考。虽然叫做天下第一考,老实说它的难度并不是全世界最难的,虽然我们不能说中国的司法考试是全世界最简单的,但是它肯定不是全世界最难的,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司法考试它的难点关键在于考察范围太广,就难度本身是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司法考试完全无法相比的。 所以在今天还剩下3天半的时间,大家该怎么准备,大家注意,首先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一定要稳住阵脚,然后按照既定的计划来进行有条不紊的复习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慌张,因为慌张无济于事。第一步要让心态平静下来,第二步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p#副标题#e# 如何合理应对考前信息 主持人:现在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市面上很多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考前信息,包括名师押题等等各种形式,您觉得我们的考生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考前信息呢?应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杨长庚:考前信息也是司法考试一道独特的风景,自从2002年司法考试第一次推出之时就有很多的考前信息,到时候在考前一周左右会满天飞舞,搞得很多考生惊慌失措,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信息。客观说,不能说所有的考前信息都是虚假的,里边有一些信息确实是有点根据的,最终也跟最后的命题有点接近,这个主要是因为什么呢?司法考试它自身是有一定规律的,司法考试自身是承接着1986年开始的律师命题而来的,在过去18年来,包括律师考试在内,司法考试经过多年的命题,它已经形成一些固定的规律,在命题的重点上,命题的方法上都形成自己独到的特色,所以如果培训机构,尤其是培训机构当中的一些非常成熟,非常有资格的老师,那么他们经过对司法考试多年的研究确实能够把握出一些命题点,这些点确实有可能在最终的真题里面显露出来。但是这个绝对不是所谓的漏题、泄题。大家都很清楚在2007年的时候有类似的传说,在2008年国家也专门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严格防范试题泄密,包括在08年从咱们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司法考试司司长丁露都专门发表讲话表明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试题的泄密。但是对于考前信息,从对考生的角度而言,还是要适度关注一下。 对于考试而言,一方面要一心苦读圣贤书,要把握考试内容,另外两耳也要闻窗外事,关注考前信息,这里要做到两点,第一,要保证自己的复习规划不被打乱,在这一点上非常重要,不能因为关注考前信息而使自己陷于非常忙乱的一种被动地步。今天甲培训机构说要考这个内容,马上就看这个内容,明天乙培训机构说要考那个内容,马上又看另一个内容,这里面顾东顾西张皇失措这是非常要不得的,要按照既定的规划复习,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是要适度的关注一下考前信息,对考前信息抱着一种态度,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虽然听上去像废话一样,但是这就是对于考前信息最佳的办法就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怎么办呢?就是有选择的来进行关注,拿到信息之后,首先是要注意进行初步的分析,哪些信息跟司法考试多年的规律相契合,跟08年的命题趋势相符合,跟大纲的要求相一致,首先要关注这一点,把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信息排除掉,有些信息在真假难辩的时候就要选择一个态度就是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但是有人会说,考试信息太多了,如果我都信其有的话,那么面对上千道的试题我哪儿有时间全部做完,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是建议关注以下两类信息: 一类信息是跟卷四的主观题密切相关的信息,这个信息量是比较少的,而在分值是非常多的。所以相对而言,有关卷四主观题的信息它的价值是最大的,所以对于卷四的主观题要特别的予以关注。很多信息大家拿不准它是否究竟会考不考,怎么办呢?适度的观察一下,根据信息进行一个必要的准备,往往信息里面所说的就是考察的重点,即使没有这个信息,你照样也要进行关注。所以在有信息的情况下,更要对某些重点,对于信息所披露的考点要特别给予200%的关注,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一类信息,跟卷四主观题有关的信息。 另外一类信息就是跟前三卷有关的但是这个考点比较重要而试题又比较有难度的信息要特别予以关注。在考前很多机构都会给出很多的预测题,那么这些预测题有些题是肯定要考的,原因很简单,这些题每年都考,那么为什么08年不考呢?肯定考。没有任何人预测它照样会考。这类信息基本上就不用关注了。因为什么呢?你已经在这个信息出台之前已经看了好多遍了,所以这类信息不用管,重点关注的是那些自己事先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而又考试可能性比较大的并且这个难度比较大的信息要特别给予关注一下。某些难题要重点关注,因为这一类信息假如说你不关注的话,那么这个难题事先没有准备,在考场上就可能做不对。所以必须关注这一个信息。这是两类信息要特别给予关注。 最后还有一个心态,对于信息而言,提醒广大考生,千万不要把宝全部押在信息上,完全依靠信息是肯定通不过司法考试的。有一些培训机构会告诉大家说,命中信息300分以上,是不是你的水平只有60分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如果有人这么做的话,假如在今天你只掌握了司法考试六分之一的内容,你的水平是60分,那么在此,我也感到非常遗憾,08年基本上你就通不过司法考试,我相信广大考生,既然能够报名参加08年的司法考试,每一个人的水平肯定都要超过60分以上,所以在此,就要注意,一方面要充分的利用考前信息,另一方面又不要把身家性命全部赌在考前信息上,这是非常不值的。 所以在考前最后关头,一方面要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复习,另一方面对于考前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充分的利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p#副标题#e# 司法考试的评分规则 主持人:司法考试从02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6年了,那么它的评分规则是怎样的?为了让我们考生更加有针对性的准备,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司法考试的评分规则。
案例分析题有两种题型,一种是简答型的,一种是分析型的。大家可以看到司法考试里面民法和民诉以及多数情况下的商法这三科往往是简答型的案例分析题,给出一个案例,下面会涉及五六个问题。是否构成违约?承担什么责任?一问一问后面会跟着一个为什么,对于这种答案命题的分法很简单,回答问题是问什么答什么,评分的标准有两点,在每一个问里面,首先是一个是什么,然后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本身往往会占三分之一左右的分值,为什么会占三分之二左右的分值,为什么比是什么更加重要的内容。所以提醒考生在回答这一类的试题时千万不要只回答是什么,而不回答为什么,因为最关键的是为什么。比如说一个题目里面问“这个公司成立没有”,你说成立了。光写了这三个字,那么即使能够得分数,也最多得到1分而已。一方面要回答是什么,另一方面关键要回答为什么,这个非常重要。 这是第一类的题,简答型的案例分析题。另外一类是分析型的案例分析题,它同样是踩点给分。尽管是分析型的,题目里面并没有一个一个的问题,但是在答案里面却是有一个一个的问题。所以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根据主体、行为来进行分析,没有考点遗漏的来进行分析。这类题经常体现在刑法、刑诉,有些时候也会出现在行政法里面,这三个学科往往可能会出分析型的案例分析题,尤其是在刑法里面就要特别的关注。 这里面的答题方法要注意按照时间顺序考虑主体,考虑行为来进行分析,比如说一个刑法的案例分析题里面往往会给出几个犯罪行为,那么就要看到,在这样一个案例里面有哪几个主体,每一个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到底做了哪些行为,每一个行为都要进行分析,在这里面,这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它构成哪个犯罪,这是首先要分析的。 然后再来看,在这个题目里面是否存在着量刑的一些情节,比如说有没有自首的情况,有没有年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情况。类似的量刑情节要考虑到,刑法里面第一是定罪,第二是量刑。定罪是此罪与彼罪的区别,量刑是什么时候从重,什么时候从轻之类。面对这一类试题保证考点是没有遗漏的,要按照时间顺序每一句话都要进行分析,每一句话要首先来看这句话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如果没有法律意义那就不用考虑了,如果有法律意义就要分析这句话在法律意义上它是对应的什么考点,是定罪问题还是量刑问题要特别关注。在回答分析型的案例分析题要保证分析是没有遗漏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刑法里面变得非常突出。另外在刑诉里面也经常会出分析型的案例分析题,而且往往会用改错题的方法出出来。大家就要注意,原则上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有错误。所以要特别小心,尽可能从里面多找错误。这一点上要非常重要。这是关于案例分析题。 接下来咱们说一下论述题。论述题,大家都知道,论述题在最近两年来发生了很大的转向,转向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答题的要求上,在2003年、04年、05年这些论述题往往没有明确的答题要求,关于这么一个事件,有人说违反了法律规定,有人说合情合理,有人说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理应如此,有人说这种行为践踏人权,不应该这么做,张三说,李四说,有种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非常简单,就让考生来谈谈你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不知道。你谈了就可以了。没有任何的要求,就是根据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来谈谈你的看法。但是时间到了2005年之后,05、06、07年,尤其是06年和07年,大家发现命题的要求越来越具体了,它不是让谈谈你的看法,而是来谈一谈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理,根据什么什么来谈谈你的看法。 比如说,在2006年的题里面,这一年里面题目出来一个“某民法典规定,民事案件有法律的依法律,没有法律的依照习惯,没有习惯的依照法理。下面给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比较民法的法律渊源和刑法的法律渊源为什么如此不同?”像这个问题就不是谈谈你的看法,在学术理论上认为,他是什么观点就是什么观点。不是一个抽象的谈谈你的看法,而是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谈谈你对什么问题的什么看法。再比如说,在很多跟行政法相关的论述题里面,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说07年的行政法题为例,在这个题干里面明确的说明,很多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来从事各种各样的行为,有些时候是因为社会的形势发生变化,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不得以而改变过去做出的有效的行政行为,收回已经出让的土地,有时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的行政行为而收回,有时完全是政府在进行谋利。 #p#副标题#e# 司法考试基本规律:重者恒重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现在离考试的时间也很近了,考试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呢?让考生在最后复习的时间应该注重哪一方面的知识点呢?它的分布大概在哪里? 杨长庚: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司法考试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重者恒重,尽管考点很多,但是基本规律是20%的重要考点占据了80%以上的分数,一个人复习司法考试,假如说无法掌握重点的话,那么是肯定通不过司法考试的,面面俱到最后必然是无法做到记忆的准确,理解的准确,肯定通不过司法考试。所以必须把复习重点放在司法考试的重点上。在今天尽管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仍然要把这有限的时间放在最能够得分的重点上。在此,咱们强调两点,第一个就是司法考试的学科可以分成两个大的类别,一类是难学而难忘型,一类是易学而易忘型,民法、刑法、行政法是难学难忘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理解起来比较艰难,而且理解之后未必能够做题,对于这三门而言,必然把复习往前放。如果能够真正掌握了之后的两三个月内是不太容易忘记的,所以在今天大家就不要再花重点的功夫看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些学科了,很多理论考点,假如你今天还没有掌握的话,那么建议不要再学了。即使学的话,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有这个时间应该把这个时间花在那些易学而易忘的科目上去。就是民诉法、刑诉法、商经学、理论法学和三国法。这400分的分值非常多,而且非常容易拿分。目前的时间就要坚决的停止看民法、刑法和行政法,而把重点放在容易拿分的这五个学科上去。尤其重点放在诉讼法中去,因为诉讼法的考分非常多,占了150分左右,而且重点非常突出,必须把重点放在诉讼法中去。即使对某一个具体学科而言,在另外五个学科里面,也要注意看重点,因为不同的学科的分值不一样,重点也不相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人人都非常惧怕商法,但是商经加起来的分值有90分左右非常重要,如果你讨厌商法,至少你不能讨厌公司法,因为公司法占的分数有30分左右,这个分数是非常多的,对于公司法要特别给予关注。 其余的商法内容,包括经济法内容,每一个学科它所占的分值并不是很多,最大的劳动法占了10分左右,其余的学科往往是4、5分左右,对于这些学科怎么办呢?还是要把重点放在那些最容易考的科目上去,最容易考的法律条文上去。比如说大家会看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条就很多的,但是经常出题的法条就那么四五个法条,所以在最后关头一定要花一点时间把那些必然会考到的,法条再详细的再认真看一遍,这是非常重要的。在重点部分看重点法条,这一点咱们再次强调一下。 #p#副标题#e# 社会热点预测--汶川大地震问题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现在社会热点的法律问题可能在每年的司法考试中几乎都出现过,之前也出现过。那么这类问题,占的分值比较高,而且也是让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您是如何预测这种社会热点问题的呢?您的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 杨长庚:预测社会热点确实有一些难度,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大家注意,司法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社会热点,强调重点但是不回避社会热点,因为司法考试经过过去多年命题,它的很多考点都是一致的,假如说每年的考试题不关注社会热点的话,那么必然会有一个趋向,就是司法考试难免原题重复,这一点是不可以的。为了求新,命题者必然会跟着社会热点走。在往年大家会注意到,已经有很多的社会热点在考试里面有所体现,比如说陈凯歌到云南去拍戏,破坏了环境,环境保护法就考了一次试题,比如说松花江污染也考了一次试题,钓鱼岛事件同样反映在司法考试题里面,社会的反贪污,反腐败也同样会出现在法制史题里面。都有可能用司法考试试题来体现命题人对于社会的关注,法律人不能躲在书斋里面,必须要对社会进行关注,对社会热点来进行分析,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07年下半年到08年上半年这一年来的社会热点大家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最大的社会热点大家都知道,不是奥运会而是汶川大地震,因为奥运会出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汶川地震,汶川地震里面会引发了很多的法律问题,大家看到网上有很多文章都在谈论,地震震出来的法律问题是非常多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很多的学科都是在地震里面的法律问题。这里面从民法上大家可以想到,第一个大的问题就是风险问题,地震是什么?不可抗力,不可抗力里面在房屋的买卖里面风险从什么时候转移,从交付的时候转移,这一点就非常重要。很有可能就会考到。类似点必须特别的关注。再有一个问题是拾得遗失物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地震发生了,有很多同胞不幸去世了,在大街上有很多金银财宝,我走上前揣兜里可不可以?先占无主物可不可以?当然是不可以的。比如说都市里的垃圾,乡村里面的野草或者是枝条或者是蘑菇才可以先占无主物,而很多的物品都不可以先占无主物,比如说地震里面,如果民事主体不幸死亡了,这个东西应该按照遗产继承来处理,假如说没有遗产应该归他生前所在的集体组织,如果没有集体组织上交给国家,不可能被先占无主物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汶川大地震就民法里面,很有可能在物权法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刑法里面同样会有很多的问题,地震发生之后,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人趁机到灾区招摇撞骗,还有假扮灾民骗取财产,骗取爱情,这个是不是构成诈骗罪,这个都有进行考虑。地震问题引发很多的问题。 2008年国际上有很多热点问题,国家的主权问题也包括岛屿问题,钓鱼岛问题照样会很热,包括咱们的西藏问题,也包括台湾问题,可能跟国际法上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国际法的考点,大家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案例,许霆案,从法律规则上看非常明确,他就是盗窃金融机构而且数额巨大,最低要判处无期徒刑,但是最后最高院判了5年的有期徒刑。为什么这么判呢?为了罪行相适应,对于许霆案要特别关注,因为许霆案还有可能会设计成一个论述题,要特别注意。这里面是非常明显的刑法的基本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为了确保罪行相适应原则,所以在刑法里面就有一个特别的条文,当某一个案件假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导致极端违背正义的结果时可以经过最高法院批准在法定刑以下来量刑,这都是可以的。在这个案件里面就体现出刑法的基本原则问题,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适用关系问题,还有一个法理学里面的法律适用的目标,这是08年的新增考点,有两个,一个是可预测性,另外一个是妥当性,要保证妥当性和可预测性之间的协调问题。在许霆案里面就集中反映了法律预测的妥当性在个案里面压倒了法律的可预测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关于许霆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点大家给予特别的关注。大家会发现,社会热点往往也是司法考试里面命题的重点和考察的难点,所以关注社会热点不是为了求新、求齐,关注很多非常好玩的,非常耸人听闻的热点,而是关注这些有可能出题的社会热点。比如说在今年中央政法系统里面进行大学习和大讨论,这个热点非常热,同样是社会热点,但是放在司法角度来讲,就必须是将这个社会热点和法律结合起来来进行分析。胡锦涛专门提出了三个至上,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党的利益至上。在这个里面,就需要把大学习和大讨论跟法理学里面的法律适应问题跟法制社会的建设问题跟法律和道德,法律和政策的关系问题结合起来,来进行考虑,就是必须把热点和法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的话,才能够把握住司法考试出题的一个趋势。司法考试毕竟是在考察法律,法律人是从法律角度来进行分析,而不是从政治角度,不是从经济角度,不是从新闻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所以必须从法律上来进行把握,这一点非常重要。 #p#副标题#e# 论述题答题技巧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老师。现在离考试没有几天了,我们都知道学习的关键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总结,但是在最后复习的时刻,也有一些简便的方法,就是临阵磨枪的方法,也可以让我们在最后的时刻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考试。最后请杨老师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应该有哪样一些方法调整现在的状态?应该准备一些什么? 杨长庚:现在离考试的时间确实太近了,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紧张本身就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还是要让自己平静下来,要通过在最后的时间“临阵抱佛脚”来加强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得分点,这一点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点,一定要弥补自己的一些缺陷点,有些同学会特别的偏科,比如说我认识一些朋友刑法学得很好,但是民法很不好,或者是民法很好,但是商法很不好,要注意自己不能有偏门的学科,不能有瘸腿的学科,这一点非常重要的。你掌握好的学科要帮助你能够获得更多的分数,但是掌握不好的分数也不能够掌握非常少的分数。第一要保证好的学科能够给自己拿分,差的学科不给自己丢分,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点是刚才说的,要把握重点来进行复习,尤其是要看一下重点的法条。第三点,建议大家去看一看真题,尤其是要看一下近三年来的卷四的主观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大家发现,在主观题里边很多的考点重复率是很高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时间至少要看一看卷四的主观题,另外还要注意一下,假如时间允许还要特别的看一看卷一,卷一里面,尤其是《国际法》的重复率是很高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复习上就要注意这几点。 主持人: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们网友也提出了一些类似的问题,其中有网友提到,论述题的主观性比较强,答题时会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请杨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应该在答论述题应该特别注意哪些细节? 杨长庚:咱们刚才已经通过分析了,大家会发现,面对论述题第一步要分析这个论述题是哪一个类型的论述题,要注意是案例型的还是纯粹理论型的,根据不同的论述题按照不同的要求来进行答题。案例论述题首先要说明这个案例里面它所体现出来的往往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接下来再回答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概念,然后再来进行分析。对于理论型的论述题上来就是区分概念问题,就是说理论里面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再进行分析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它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再一点给大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字数一定要够,这是最起码的。假如说考生们就是不会做,凑字数也要把字数凑够。大家看到,在论述题的答题纸上有专门的格子,这个格子就是为了便于计算字数,为了避免把字数不够,所以必须把字数写完。必须保证自己的字数是要够的,至少要有500个字以上。让改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答完了,尽管从内容上看没有答完,但是从字数上看答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在内容上看要答完了,论述题一定要答完,一定有头有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答论述题的时候,里面的多个角度的分析不要展开太多,以免不能够答完,要保证是有结尾的升华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结构上是完整的,第二点非常重要。 为了避免出现结构不完整,要注意在回答论述题时一般来说,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很多人会奇怪,原因在于以下三点,为了避免三点、四点写不完,可以说以下几点,而不要说写以下三点或者是以下四点,以免因为写不完让改卷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没有写完,这是非常被动的,要注意一些小技巧。 第三点,论述题在形式上一定要分段,这个非常重要。很多人写论述题的时候一段话下来根本就不分段,这是非常要命的。层次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不清楚的,一定要分段落,而且每一段的起首两个字,头一行的两个空格一定要空两格非常重要,最起码的表面文章要做到,如果分了段并且空了格,看起来非常的清清楚楚,这个也非常重要。 第四点在内容上是有内在的层次的,比如说行政法问题首先答合法性,然后答合理性,最后结合中国的现实进行分析,进行必要的升华,比如说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类似的必须有层次感,如果没有层次感是不能够获得分数的,再次强调这四点。 第一字数要答完;第二有头有尾;第三要分段落;第四内容上必须有层次感。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的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预祝广大的考生在这次司法考试中能够顺利的通过,请大家继续关注腾讯网站其他的访谈,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