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8-09-25 收藏 : 0 查看 : 1289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从小作文就不好,大家凑活看吧。 从初中我就不好好学习,就是喜欢打游戏机。到了高中那是更差劲,从来不学习。就是混,玩、打架,和几个朋友组建小社团什么的(现在来说就是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高中三年大大小小打了上百次架,被警察叔叔抓了三四次,有一次被带到看守所和睡在旁边的杀人犯聊了几夜,。每次考任何试都是最后几名,第一次高考5门750分,最后考了个130多,(这不夸张,我朋友一个竟然考了99分,特别是英语,考了一分,这让我至今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第二次经过一些操作,再加上自己也学了一段时间,勉强考上了一个大专,学习政治教育(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里面开过一门法律学科,《法律基础》N厚的一本,基本上各种法都有一点,我第一次考了30多,补考50多,最后还是毕业时抄过去的。 综上所述,我的法律基础,以及学习态度算是差到了最底了。 回来上班两年,觉得很是无聊,考了一个成人升本,本来想考政治类,看看还是法律招的比较多,保险起见报了法律专业脱产。瞎写就考上了,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比较幸运,瞎写都写对了,可后来到学校看到什么函授转脱产的,什么没考试也能上的,终于才知道,成人升本这玩意原来只不过是学校骗钱的一个招罢了。这两年过的,基本上没有一天是清醒的,本来也是带薪上学,一月千把,还有几个和我情况一样的同学,天天是胡吃海喝。一点东西没学到,就是混了个文凭。 回来第一年,看到法院有招法律本科的公务员,姥姥!闲着也是闲着,考着玩吧,把从学校带回的法律专业书(我竟然会不看法条,不过也正常,2年法律升本。毕业时我还不知道法条为何物)对照着考试大纲看了一遍,就这么2杆笔,大模大样的杀进考场,分数出来一看,9个人进面试,我20多名。伤自尊啊,太伤自尊了,虽然咱不学习,怎么着也是一个月不出去喝酒在家看书了,这一个月谢绝了N场酒,得罪多少人啊,不管怎么样也得进面试,也算不枉得罪这么多人啊。于是决定发奋读书…………发奋还没过两天,受不了了,心想,离明年考试还有近一年呢,到了离半年时再看吧……继续……离三个月再看吧……再继续……等招考信息出来再看吧……再再继续……信息出来了报名了,还有一个月,唉!看吧,发奋了一下(也没有多发奋,就是一天看6个小时书左右,最主要是看法条)没想到法律专业科竟然还能考个全市第二,当然,最终的公务员还是没考上,差了不多,0.39分。 算了一下,离下次还有近一年,如果再象去年那样,六个月变三个月,三个月变一个月的话,那还是玩完。正好这司法考试在中间,报着考吧,怎么着也能多看一遍书,于是就又下了决心,还没发奋几天,碰到了现在的女友,很是喜欢。这要是天天看书的话老婆肯定没了,得了,看个鸟书,就怎么着了……到了08年的9月20号,四门下来,我对自己总结了一句话——自讨苦吃。每次考试都是最后半小时才能走,可怜我的屁股,坐到麻,一直到回来几天后才好。这次我是一点书都没看,基础也是不行,对于司法考试我是没报什么希望,可回来到论坛一看大家讨论的题目,我大部分做的不错,连卷四的题目做的都很是牛B,案例题竟然都会,当然除了两个论述,(哈哈……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我把“一夜情”都说上了。)估计这次差不多300分左右。 总结一下自己学法律的经验,虽然一共加起来只认真学了不到3个月。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乱拳答死老师傅吗 1:别把考试内容想的太复杂,记得上次考公务员,哥哥我在300多人考法律考出全市第2时,分数出来之前在本省公务员论坛,N+1个人说最后一题刑法有陷阱,不是既遂,而是未遂,又是这样又是那样的。最后分数出来,在验证前面分数和基本我一样的情况下,他们普遍分数比我少2-3分(就是有争议一题的分)。如果冒险去想的复杂,还不如按照自己想的想的简单保险呢! 2:无论司法考试还是公务员(法律类)多看法条,做到举一反三,不求会背,只求能运用,万变不离其宗。理论只是对于法条的解读,法条记好,会用了,理论自然就出来了(当然比不上那些专家的,)要记得,学理解释不能完全当法律用啊!如民法理论书的版本很多,你怎么知道答案应该根据那本书的思想呢! 3:不会的题按正常生活的思维走,比如今年的“喜鹊”题,按照正常思维的话就是“合同未成立”还有舅舅领养侄女的,我不知道错还是对,但是我选的是“能够领养”因为我想,舅舅如果因为其他原因都不能领养的话,那太不符合人之常情了,法律如果不符人之常情的话,那么还有谁会服从呢? 4:别写那么多的字,我是老师我了解大部分老师的习惯,你写答案最好是直写要点,不要本来10多个字就可以解决的事写了几百个字,我在改卷的时候会扣你分,哪怕我只有多扣一分的权,那么你这一分就别要了,老师从来没有多写点我就照顾你多给你一分的想法。答案要简单明了。顺便鄙视一下坐我旁边的,姥姥,案例题密密麻麻写一整篇字,你想想,就算你都写到了,当老师看到前一个重点和你一样,简单明了只需看三分钟的卷子,和你罗嗦的需要看十分钟的卷子,他会给谁多点分。 5:别迷信那些司考老师,听一些学习班是当然的,比自己看书摸索要有效,但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这几天在学法网中经常能够看到“某某老师说了,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这样回答的”可是你怎么就不能想一下,你的老师的导师也许和出卷人的理论不同的呢? 就写到这里了,今个算是在大家面前妄自菲薄了一把,不过我想,这总算是一点点的经验,能够学会扬弃是最重要的。 本文作者:kkll8666 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dispbbs.asp?boardid=91&id=45789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于“学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