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8-09-26 收藏 : 0 查看 : 445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考了四年了,终于可以摆脱司法考试了。一路走来,太多辛苦、太多牺牲、在今天想写出来和各位学法网的朋友共享。 我是2005年毕业参加工作的,从那年开始我一路考了四次。说实话,前三次的考试成绩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太离谱! 2005年,刚上班的小菜鸟,对于天上掉馅饼似的好工作(国内排名前十大所),我只能战战兢兢、刻苦工作。考试前一天我还在加班,那年我的教科书和新的一模一样。考试第一天,我是被合租的同学踢出门考试的。她说220块大洋太浪费,让我去体验一下。结果可想而知。 2006年,真的好不容易、好不容易在马不停蹄的出差和无穷无尽的尽职调查文件大山中厚着脸皮向领导请了半个月的假。因为时间太短,只能囫囵吞枣的看历年真题,在上班之余断断续续看的内容到后来成了一片空白。 2007年,一个半月,偶尔还被抓回去干活儿。因请假而无收入,还得由家中的老爸老妈资助。感觉非常不好,总有太多悲观情绪和来自各方的压力。明明我的业务水平不比别人差,人家就是4级我就是3级,人家拿奖金俺没有,人家涨工资俺没有,可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儿又都是我来做。还有来自周围亲友的压力,几乎把我压垮。到最后,就干脆有了破罐子破摔的不负责任。 3年,我成了业务骨干,成了老板最重视的员工,充分报答了当初老板选择我这个二流大学三流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青睐和机会。当看到2007年司法考试成绩的时候,我痛哭!够了。我觉得我已经为我的职业经历加了足够的砝码,更为老板的知遇之恩给予了充分的报答。(更因为我已经不得不忽视老板的本质在于剥削) 今年过完春节,我就正式辞职。接到了无数的挖角电话,有太多的机会。可是,我还是打算今年与司法考试拼命到底。辞了工作、回了难得的晋升机会、放弃经营3年的所有东西。我拎着电脑,抱着一堆教科书回了老家,开始了我的长达6个月的司法考试路程。 通过前三年的考试,我发现: 第一、 司法考试没有投机取巧,更不能靠小聪明; 第二、 绝对不能犯懒; 第三、 重复再重复,记忆力已经退步到连自己都惊讶的程度,只能靠重复; 第四、 绝不给自己留下后路,硬逼着往上冲。 下面我就按照四卷分别记录我的复习过程。 开始之前看到万国的网上有位老师说,如果你连续考3次且还不上300分,那请你放弃! 我嗤笑!我的自信即使被打击成负数也不可能像你说的那么差!(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基本上,通过高考那道槛的中国孩子,对付中国式考试,总会有自己的对策。) 教材: 我选了万国的专题讲座。 原因有三: 1、 心疼我的银子,不想再买书了。继续用去年的书。 2、 三大本,杀了我吧。那个适合我睡觉用。 3、 我清楚而深刻的知道,我是懒散的女人。我并不勤奋、但还有一些小聪明;我没有太多耐心、喜新厌旧的速度和频度直接导致我从骨子里排斥抱着那三本砖头。 法条: 说实话,我不想买。买了是另外一个砖头不说,我知道就我这德性,让我静下心来好好看法条?No way。但是,迫于有时确实自己翻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狠心抛了一张毛爷爷。 历年真题: 1、 有一套和白皮书一个系列的。(这套严格按照司法部的答案。教条,但适合起步阶段) 2、 有一套万国历年真题解析。(这是后期有点眉目之后开始用的。它的讲解非常有用。PS:这套的用途虽然说起来有点那个,可是本着如实记录的原则,俺就实话实说了。是用来放在卫生间滴~~~俺老爹到后来都干脆拿我当疯子,见怪不怪-_-!) 我是从清明节开始复习的。 卷一: 法理学: 非常喜欢、非常热衷,但水平奇臭无比。毕业论文差点答辩不通过。因为清华的研究生不分专业都考法理学(150分啊!)更下过苦功夫,不过…… 所以,很熟悉、特有感觉。可是,考试绝对祖国河山一片红。没办法,只好找了万国老师的讲义,反复听课(各个阶段都听)、背诵、做题。 注意:只做真题。 法制史: 我是民族语言考试考上来的大学生。古文对我就是天文。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还记得大学第一个学期第一次翻开教科书,我傻眼!我拆开来每个字都认识,写在一起死活不明白啥意思。为了这个,我特地找过老师,希望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可我们导师透过他那厚厚的镜片用锐利的眼光看着我,对我说:“考上我们学校的外地孩子,尤其是第二批进的孩子,我相信任何问题都只是你逃避的借口。” 我到现在也尊敬和感谢我的导师! 他是我们法制史和法理学的老师。就因为他的这句话,我硬是把法制史背下来了!!我记得那年期末考试,我的法制史考了83分。可我连那书里到底写的什么都不清楚。 有一定的基础,法制史我就选了杨帆老师的顺口溜,配合着历史上各个王朝更替(我酷爱历史。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我来者不拒。PS:偶也是清穿文的热衷爱好者,记得还在哪个文里看到十三阿哥负责刑部,提到朝审……来着。当时偶那个偷笑啊,偶那个记得劳啊,永远忘不掉啊。呵呵呵!) 法制史,是强项。没有其他了。 宪法: 背诵、重复、做真题。以上! 三国法: 当年为考上清华的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做过懒人平生中屈指可数的努力准备。底子还在,算是吃了老本。更因为我的工作就在国际部,所以平时接触也比较多。 感谢学法网的朋友。我就在最后的那段时间综合了各位提供的重点,逐个看了一遍,几乎全部覆盖到。#p#副标题#e# 经济法: 感谢我的工作,平时在那些外企IN HOUSE天马行空、吹毛求疵的变态折磨手段下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大部分接触过(相信我,司法考试的问题比不上他们的问题变态),即使不懂也没关系。按照常识来,八九不离十。再错,俺也没辙。 职业道德:凭感觉,这次也一如既往一片惨淡。 卷二: 刑法: 一句话!谢谢韩友谊老师!我是通过听韩老师的课慢慢从刑法扫盲班毕业的。一开始我连未遂和中止都分不清来着。配合着讲义、万国教材、真题。所有的各阶段韩老师的课我都听,有的还听2遍。 第一遍:配合着讲义听、听完做白皮书、看相应真题; 第二遍:串讲阶段——配合着万国教材听; 第三遍:高分突破阶段——配合教材,而且自己把每个专题涉及的罪名总结了一下(比如哪些可以判处死刑、附加刑怎么适用、有无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有无法定刑升格情节、是否构成单位犯罪、单罚制还是双罚制) 第四遍:仔细全面再看了一遍教材,查漏补缺。 刑诉: 我是懒人,而且没有足够的水平判断哪个老师讲的好。那就相信最起码的品牌吧。不求讲课老师讲的多么优秀,只求他讲的别太水平线下就OK。继续万国! 第一遍:万国毛立华老师的课。毛老师讲课有个特点,喜欢随时总结、随时提问、随时记忆,这就达到短时间内提高的目的。我从刚开始的茫然到后来也能结结巴巴的答上那么几个了。可是后来我做题时发现好多题目都在我的能力范围以外,这就说明他讲的有漏洞(可能是因为当时讲的串讲)。 第二遍:选择了汪海燕老师的课。汪老师的特点是那个详细啊。。。可我故意用老毛的14页听课,边听边在讲义上补记。这样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了。 第三遍:还是毛立华。这个阶段,他的讲课方式非常适合我。讲到一个题目,他就像拎葡萄似的拎出一串相关知识点。不管全不全吧,反正我觉得考试够了。 第四遍:边看奥运,边对照着万国教材把落下的内容补到那14页上(司法考试重要,俺的奥运爱国热情也不可忽视!那个激动啊!)。 就这样,刑诉教材只在最后用过一次。其他全都靠听课和讲义、做题。 行政法: 都说行政法最难,可我从来都觉得行政法一点不难。别以为我特聪明,我只是在本科时遇到了魔鬼老师“曹操”。俺院书记。当时大三,因为想简历好看,所以在争取奖学金,这曹操不能得罪。再者因为他莫名其妙老是点我回答问题导致一路不敢逃课、认真听讲。因为对曹操的恐惧胜过行政法本身,所以当时就把行政法拿下了。 我的经验是,千万别有恐惧心里,当你想想司法考试这次不过明年还得遭罪、工资涨不了、永远无法听到别人心甘情愿喊你一声“律师”、还得费时费钱……你就不怕了。 继续万国。 第一遍:季宏(听完比不听更晕!)我就不信了,难道我复习着复习着还能复习没了不成? 第二遍:还是季宏(这次偶尔可以不晕了)。配合看教材、做白皮书、看真题。 第三遍:万国王老师(名字忘了)。呵呵,找到久违的感觉了。 之后做题,行政法基本上扣分控制在个位数了。 卷三: 民法: 又是我的老大难部分。看书的时候特别清楚、啥都难不倒。回过头放下书啥都不会。万国的教材看了3遍吧,几乎没有不划线的地方。后来开始把万国每个阶段的课程都听了一遍。 还是老样子。听的时候好像挺懂的样子,可做白皮书、看真题,还是发现差距严重。 终于在法条串讲的时候,听着李建伟老师让人昏昏欲睡的单调声音,突然有一天茅塞顿开。我懂了。 民诉: 比照刑诉办理。 商法: 公司法: 比照经济法。 海商法: 比照国际经济法。八九不离十。错了就算了。 票据法: 实体放弃。涉及管辖和适用法律问题,比照国际私法做题。八九不离十。 卷四: 论述题: 听了老皱的课程。不图他能有什么多真的内幕,只图通过他的课,做到战略上藐视论述题,克服恐惧心里,这样就达到目的了。剩下的,就只能自求多幅…… 写下这长长的文字,贴出自己的估分,没有其他。太苦太累,想与大家共享。 谢谢学法网!感谢那些忙里偷闲还无私提供司法考试最新消息、上传资料的朋友,我的成绩里有太多学法网和学法网朋友的支持。 希望我的成绩能够回报你们!也希望能够告诉你们,递玫瑰者手中余香!谢谢各位朋友!
本文作者:学法网会员fengtianya 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dispbbs.asp?boardID=91&ID=46048 注意事项: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于“学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