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司法考试复习过程中的四点心得

法考经验 2009-05-22 收藏 : 0 查看 : 558 评论 : 0

原创作者: kuangnao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我是一个今年刚决定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在学法网上浏览了众多文章,大家都很积极的讨论着如何准备司法考试,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说的比较笼统,没有很细致的给在家复习的朋友们一些具体的建议,所以本人不才,拿出我的总结和大家一起共享,有用的,希望大家借鉴,错误的观点,也希望大家能够指出,因为我知道我的观点会影响到一些人,所以千万不敢怠慢。闲话不多说,直接正题:
  
  现在大家的学习计划有很多种,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复习资料来制定学习计划的,这个我不多说,每人有每人的想法。我想说的是,在经历过一段复习之后,大家有没有具体的收获?呵呵,就像贪吃蛇一样,内容太多,兼头还要顾尾。以本人为例,我在2个月前看完的民法,到现在第二轮开始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自己没有什么收获,看的东西好像都忘了...这个很要命的,我相信大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原则,效率为主,进度为辅。
  
  一、学会提前预习。大家基本都有自己的音频资料,每天听老师讲课时间很长,但是光听是不会完全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就像长跑一样,刚开始我们和老师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能够及时的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但人的注意力是程曲线发展的,也就是说,你的效率随着听课的时间上升而下降,最后就被老师拖着走...结果是老师会了,你仍然不会。预习的重要性凸显,预习后,不是所有的讲课内容都要仔细听,那样浪费注意力,大脑很累,对于自己会的,基本一笔带过,没有看到的,或是老师说是重点的要仔细研究,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个别讲课的重点上。这样,你即使在听课,思维也是有松有弛,效果自然不用说了。那么如何预习呢?我的个人方法是,根据三大本及自己的资料,将每一章节的重点关键词记录下来(比如:宣告死亡)就这4个字,字虽少,但是绝对考验你的记忆,看到这四个字,你要能够用自己语言说出它背后的所有内容,大脑像电脑一样在5秒钟的时间内将关于宣告死亡的知识框架训速扩展,以此类推。我的笔记全部是由关键词组成的,没有解释的内容,内容都要记录在脑子里面,工作量少了,效率上来了。笔记不要丢掉,一定要保留,最后的复习时期还要看的。
  
  二、听讲座。关键是不要着急,当20节民法讲座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不要想一口吃成讲课老师,预习过后,只听自己预习到的内容,关键是在老师的讲课中会明示很多的重点,预习了就懂了,没预习,现翻书,找到了,老师已经开始下一个内容了,这样听课不科学。然后是一天听课的数量,不要太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和别人比,没用,你要明白,这是你一个人的比赛!哪怕一天只听了一节课,都掌握了,从今天到考试能听完么?完全可以啊。这只是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生活中,一天听4节完全消化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三、司考真题经过了上面两个环节的学习,进入最关键的时刻,真题有三种,第一种是题下面就是答案的,第二种是学法网司考题库里面的真题,提交以后显示正确答案和解析,第三种是最后几页公布答案的。(还有一种是没有答案的....这个不推荐看)采用自己的方法,尽量不要看答案,做题是很累的,题量大的时候经常引发偏头疼、大脑休克等症状。因为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不是为了做对而作,是为了明白题背后的东西而作(司法考试的本质)。拿我为例,一道题有四个选项,不要用排除法,一个一个的看,一个一个的否定,选项是错误的情况下也要知道是为什么错的!然后看答案,有的题一看答案就后悔,本来会,结果疏忽了重要条件,重点标注,有的题,干脆没看到,赶快翻书,然后总结,查漏补缺。有的题是不理解,就要看解析,再不懂,不要留,在学法网的司考试题讨论版块上留言,会有高人指点的。在学法网举行限时测试的时候,尽量要多参加。因为正式司法考试的3小时,要考100多道题,而且上下午连着考...对你的注意力、思维、敏捷度、耐力都是非人的考验,要多多练习,最起码要练到4小时做题的耐力!我今天做了60道,花了2小时,做完以后人立马就快崩溃了....错误率也越来越高。采用科学的方法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吧,这个是无法妥协的。
  
  四、这个环节是最后的环节,在8月底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拿出你的重点词笔记,开始扩展,复习已经学到的内容,毕竟是自己好好学过的,温故而知新,有准备的上考场.
  
  最后语:这个是我自己总结的,我也是第一次考,具体的地方大家多交流,取长补短,也希望学法网上有经验的前辈指点一二,感谢学法网,感谢大家。

    进入本文论坛地址 http://bbs.xuefa.com/thread-64613-1-1.html交流讨论!

    文章作者:学法网xuefa.com会员kuangnao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 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赞一个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1879文章
  • 0收听
  • 70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