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9-11-27 收藏 : 0 查看 : 460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我非法律专业出身,去年考了348分,对于今年的考试来说也算有一定的基础。今年终于顺利通过,考了445分,分别是103/123/115/104,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分数,我知道学法网上有很多高手比我考的好,但是我还是决定把我的一点备战体会写下来,一是为了抛砖引玉,二是希望能对明年参加司考的战友起到哪怕一点点的帮助作用。 今年单位组织了司法考试培训(都是自费的,花了钱了,可能听课时就会珍惜了,呵呵),是从5月中旬开始,一直到9月结束。5月中旬到7月底我们只有周末上课,算下来大约有十几天的样子。8月初开始脱产培训,时间大约有30多天。我是政法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看书,当时因为工作需要,周末有时还要牺牲用来加班,所以,在前期的周末辅导班中,除了课堂难得的听讲机会,我基本没有其他时间看书,只在工作之余简单粗略看了一点教材。 先说一下教材,我的备考资料可能和大家一样,买了真题,买了法条,买了万国的专题讲座,另外辅导班还发了一套课堂讲义,相对市面的教材薄的多了。由于时间关系,我在复习中只看的辅导班讲义,上面说的买的其他的材料基本没看,现在还很新呢,买它们就是为了心里求个踏实,起到资料备查的作用。当我对知识不太懂,或者辅导班的讲义写的不好的时候,我都带着问题到其他材料中查寻答案,逐步把不明白的问题明晰化,系统化。 对我起到最大帮助的是8月初开始的脱产培训,不是说这个辅导班多有用处,讲的多么好,而是因为我可以抛却工作的缠绕,全身心地投入到司法考试的复习中去了。 我们培训班在每个专门法讲课开始前,先做一套专门法的试题,我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好!你可能做的比较差,打击了信心,但是它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知道自己这一科掌握的不好,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并且又对专门法有了一个总体认识,唤醒了自己大脑中沉睡的知识。所以接下来的听课过程中,每当遇到自己的薄弱点,我就会听得很仔细,听的很深入,在不明白或者觉得教材写的不透彻的地方,就会特别留意,这也为课下的复习变的有的放矢。很可惜的是我们辅导班后期做了调整,取消了课前模拟题,变为课后测试,我的听课质量也随之严重下降,导致我后期的小法、商法等学的不太理想。幸亏前期上的三国法我学的比较好,卷一中三国法基本没有失分,才挽救了我卷一的分数。所以我建议2010年备考的朋友,你们也不妨在听课前先做点试题摸摸自己深浅。 关于到底听哪个辅导班的课程,其实我认为都差不多。如果你比较关心哪个老师讲的好一些,到明年你备考时在学法网上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当然你也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来听,辅导班只起到一个监督约束你学习的作用。这个问题我就不啰嗦了,以免有做广告之嫌。 每天我们辅导班上课6-9小时,剩下的时间其实很少了,只有晚上和早晨了,我通常会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把当天学的东西看一遍,因为我是使用的辅导班薄本讲义,所以我看的速度也比较快。无论你看什么书,在看的时候脑子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归纳总结。同时因为我用的教材很薄,所以看书时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教材变“厚”!例如在我看到“合伙”的时候,我会想到“合伙”和“共有”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会带着问题深入研究,从其他参考书上查找我需要的资料,然后把东西记到辅导班讲义上。 参加培训班的朋友大约都知道,每门课也就是两三天,如果是两轮的话,第二遍时间更短。在一开始脱产时,我的计划很宏伟,晚上把上课内容看完,早晨把相关真题看一下。对于我们在职的人来说,能够脱产培训已经很不错了,时间肯定不会很充裕,所以在短短的30天内,我们安排了2轮的课程,每天都是在填鸭。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脱产培训机会我十分珍惜,每天都是高强度学习,我先后共看了两遍教材,经过两遍高强度学习,我虽然没有看真题,但对各科知识也有了很好地掌握。 虽然每天看书的过程只有6-8小时,但是这几小时脑子时刻保持高速运转,每一分钟都是一个的磨难。其实整个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我每天6点多就起床,晚上12点才睡觉,中午也仅仅稍微休息一下,累了就靠红牛顶着。考试结束后,我同事说我瘦了,呵呵,是的,瘦了4斤呢。幸亏只有一个多月,要不然人都恐怕垮掉了。所有我提醒有条件的朋友,司考复习可以适当提前,例如从4月份考试,前期边听课(培训班的音频资料网上很多)边看资料,对司考先打一个基础,免得后期太辛苦。 培训班最后的阶段是冲刺阶段。冲刺班就是晚上做题,白天讲题。这几天的学习我个人认为对我帮助不大,纯粹是寻求心理安慰。这几天没帮助归没帮助,但是他们的试题对我还是起到一定作用,在临考前最后8天,我每天都以这套模拟题为纲,以辅导班教材为主线,进行了最后一遍学习。先看一遍试题,寻找知识的模糊点和欠缺点,再看一边书,这时看书就是一目十行了,只对模糊的地方加强记忆。 最后的这几天你或许就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很多已经掌握知识也回忆不起来了,呵呵,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临战状态了,正所谓武功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所以你不要担心啦,放下心来好好迎战吧。 好了,先写到这里吧。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学法网立场)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98295-1-1.html交流讨论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zby8241 访问:zby8241的学法家园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