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司考复习经验:宏微结合 循环复习

法考经验 2009-12-01 收藏 : 0 查看 : 797 评论 : 0

原创作者: liningstar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前言:整个过程不只是经验,也有教训。应该借鉴的吸收,并灵活的为己用。

  先说结果:基本400分通过,跟估分基本一样,分数也很平均。

  复习条件:非法本,在职,未请假在家复习,未上辅导班,完全利用业余时间,不耽误谈恋爱,未买参考资料,也未看以往买的复习资料,未上网找资料,也未列具体复习计划,只是在我们学法网内找一些别人下载的讲座和试题,自己做完了就再去找点。今年第一次正式备考。

  总体来说,应采用宏微观结合的方法,循环复习。也就是不断站在总体的角度来发现问题,然后从每个细节复习,通过一遍复习发现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巩固。

  复习之前:首先选择一个主要的复习方法,我主要以听讲座结合做题来复习。理由如下:辅导班的通过率比社会上高,这是个事实,但是自己没时间上辅导班,于是听讲座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但是辅导班的氛围我们必须尽量模拟到,所以听讲座的时候要顺带看讲义记笔记,笔记还要常看,不能记完就扔。另外做题与看书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要参加考试,就必须大量做题,否则没用,辅导班的同步练习是个不错的选择。

  具体复习经历:

  3月1日---

  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动力,我并没有选择很早着手,复习之初我就问自己,到底什么方法适合自己,别人有看三大本的,有做题的,而且都像你推荐他们的方法好,而我因为上班,没有太固定的时间看书,所以我选择了听讲座,因为我内心清楚这个方法最能让自己看进去书,因为讲座总结的都是精化,而且时间散了也不会影响,比如在路上、在车上、在锻炼的时候,都可以听,前期听讲座听的是去年没听完的,听完一遍之后,发现新的内容还没出来,于是马上回顾自己的听的薄弱的环节,于是再有选择的重新听一遍,并且第二遍听的时候就开始对照课件做少许笔记了。大概定下来每天听6个小时。所以听两遍的效果就比较好了,像商经法、保险法、劳动法都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之后基本没再复习过。

  4月1日---

  新大纲还没出来,讲座也都听过了,闲着无聊,在学法网发现了200部法学书籍,我认为这些东西或许会对法学理念或者卷四的考试有用把,于是花了2个星期的时间有选择的,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把200部电子书粗略的浏览了一下。实际上这样泛读对司法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徒徒浪费自己时间。

  4月15日---

  上学法网随便看看,见网上有好心人传了最新的讲座,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于是就下载下来平时听,想听完他上传的自己再好好复习,可是没想到,这一听就听到了考试前一个月。有了之前听过讲座的基础,实际上4月份的最新讲座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多少新意,于是,只不过是把讲座上强调的重点再次巩固,所谓重者恒重就是这个道理。

  5月1日---

  吸收别人的教训,所以提前做题,知道讲座往往都能听懂,但是题却一做就错,于是不回避这个问题,提早下手。先是把近五年真题做了一遍,然后把最近10年的干脆都做了一遍,发现讲座中讲到的真题太多,所以做出来成绩还可以。

  5月25日---

  大纲问世,从这时候起,就开始全面备考了,精神必须越来越紧,这个时候大量辅导班的讲座都被传到学法网上了,我也更不知道该如何复习了,只是疲于听这些讲座。实际上我们必须有所取舍,而不要全部都听,到后来刘凤科与韩友谊的讲座,我舍弃了韩友谊的,因为他讲速度慢,理论不深,听不到太有用的知识。而打印的大纲实际上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新的讲座都会对大纲进行提炼,自己打印大纲并不会也没有时间自己去提炼。而这个时候才知道讲座原来也有好几个阶段的,并不是一套讲座就可以应付考试的,但是到后来发现,几个阶段的讲座实际上也都是在不断的巩固复习而已,所以不管如何,只要能让自己记住知识点,你爱怎么复习怎么复习,就是这个道理。

  7月1日---

  做好报名等一系列与考试内容无关但是又不得不作的工作,必须耐下心来,有步骤的去做,包括报名、缴费、照相,以及找恰当的时间与领导协商,做好不影响复习也不影响工作。而且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个时候处于疲惫期,人的心理和精神都接近于疲惫,我也曾经动摇过,怀疑过,想自己每天听这些内容又有多少能考到的,就是考到了,对以后又有什么用,每天听张海峡、刘凤科这些人在这里灌输一些已经熟悉但是却又陌生的知识,又有何意义,随即对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考试,每天这样复习有什么作用等产生怀疑,不过这个时候不断不能放弃,反而更要清醒起来,一是不要让周围环境的一些杂事影响自己复习,二是自己复习还必须再加紧一些,除了中午、晚上、周末的时间,在路上坐车的时间也在看书或听讲座,多想想你考不过的样子,你或许就能多看一个小时的书了,另外还要注意自己身体,千万不能生病,锻炼是必须的,吃饭也要注意,那个时候听人家说都有通宵在学校看书的,自己很羡慕但是却来不了。所以,复习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并非是记忆知识点这么简单。

  8月1日---

  对我的复习来说,自从开始听讲座就没停止过,学法网的好心人固定的上传讲座以及练习题,因为内容太多,一一看完并不现实,于是对于两个比较厚的书,我是对照答案来看选项,迫使自己记忆,但是后来来看,这是在做无用功。对于学法网司考题库里的配套练习应该认真的做一下,记得我出差的时候,在车里做两套,晚上做两套,所以并不耽误时间,而且一天4、5套习题下来,收获肯定是有的。这个时候对我来说已经到了复习的末期,而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再考虑为什么复习了,因为我已经复习了这么久了,我脑子里只有考试,其他事靠边站。

  9月1日---

  有些同事请假了,在家复习,我并不迷信这些,自认为每天可以偷出时间看书,看累了可以工作一会,就当活动一下,脑子很满,就是回家看书,也不会再有更高的效率,所以只是平静的、一贯的复习,等待考试那一天,这个时候更要注意身体,不过我并没有像别人的经验那样开始增加睡眠,因为一看书总是到夜里12点,习惯了,知道现在仍是。这个时候的你应该对整个司法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能从整体上把握,重点上掌握,基本知识了解,边缘知识面熟的程度了。#p#分页标题#e#

  9月13日---

  考前一周,请了公休假在家,按网上大师级别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时候再突击也没用了,只需要调整身体,好好考试,我只能说大家要尊重自己真实想法,不能一味相信。我考前一周才开始晚上上学法网,搜集一些模拟题,预测题,练练手,不过网上的内容要比局域网内的多得多,更看不完,又下载了几个不太完整的冲刺班讲座,才发现还是听讲座最适合自己,那些预测题做完后反倒心里没有底了。不过这个时候最忌讳乱阵脚,司法考试并不是顶级难度,所以难度是适中的,预测题往往有些比较难,这个时候你只能信自己,而不能信模拟题,实际上今年模拟题没有一题压中的。除了卷四那道刑法题,我在车上看书的时候看到过,不过没记得,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不过没什么好后悔的,

  最后一周并不是在等考试,而是做做题,听听讲座,看看卷四的理论题套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谐社会等等,再有重点的背几段。而我在最后一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06年的三大本翻了一遍,主要是法理部分,实际上今年卷一很多都是靠三大本的内容,有些题看起来很偏,不过三大本的大概知识我都刚看过,如果我没看到的,就错误的可能性大,然后再排除法选出答案,正确的概率更高。这让我想起了高考复习阶段,不管怎么做题,不管怎么巩固,最后还是要回归书本,回归最基本的定义,如果你找到这种感觉了,那么你基本上就通过了。

  整个过程比较琐碎,因为没有太明确的复习计划,只是内网上有资料就听一下,没有资料的时候就看一下之前听过的讲座的笔记。然后要不间断的做题,做题是利用零散时间最好的方式,就这么过来的,只要坚持下来,把你了解的东西都掌握了,即使不通过,也是在进步的。

  有人要问时间如何保障:对于听讲座的时间,晚上在家时,根据主讲人的语速,基本上用1.4倍或者2倍的速度快放,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则没有任何效果,这点很关键,宁愿重新听,进度一开始慢些,后来就快了。平时晚上吃完饭锻炼一个小时的路上也在听,听得不会的地方会记下来,回家再搞懂。到了7月份之后,基本上中午时间也利用上了,还有工作时间不太忙的时候也能利用起来做几道题,总之,做以上这些的前提是沉下心来。

  有人又要问是不是要与世隔绝,不参加社会较活动?答案当然是错。因为战线比较长,所以复习疲劳时常发生,我们必须能分清那些社交活动必须参加,哪些可以不参加,我们更要利用一些社交活动来放松自己,缓解自己的复习疲劳,利用社交活动来更好的复习。

  综上,复习备考是项系统工程,主要是靠知识积累,但是对于休闲放松、锻炼身体、报名、协调工作等很多方面都是要花心思处理好的,而不仅仅埋头复习,那样只会垮了自己。

  而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分析自身的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化不利为有利,比如时间比较零散的,就在零散的时间内做题,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坐车的时候、锻炼的时候、早起上厕所的时候都能利用起来,把社交活动也利用起来为自己疲惫的复习来阶段性放松,复习累的时候就抓紧工作,活动身体,也让领导看到你勤奋的一面,不会太找你麻烦,也不会影响工作而留下把柄。

  最后,当有些人付出了勤奋而没有考过,不要灰心,直接来说,是方法不对,根本来说,这说明你走的不是这一条路,你在选择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那是厚积而勃发,不需要怀疑,只需要不断的反思,然后只管做下去。你之前厚积的部分总有被利用到的时候,那个时候只会喷发的更加厉害。

  每个人的道路不同,选择也不同,以上不是用来教条的参照的,而是让自己读出感觉,让自己产生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98305-1-1.html交流讨论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liningstar  访问:liningstar的学法家园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赞一个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1879文章
  • 0收听
  • 70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