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9-12-04 收藏 : 0 查看 : 382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2009年11月21日上午11点,当我神经紧绷进入司法部查分系统准备接受一次打击,但是,显示器上出现的数字,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奇迹!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85 95 92 94-- 总分366,我居然通过了!迟疑了几秒钟,喜极而泣。 对于高分通过的人来说可能不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但是从2004年第一次参加司考到2009年通过,我已经连续考了六年! 至今连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熬过来的。 和我一样被司考折磨了多年的兄弟姐妹,如果同样曾徘徊于坚持还是放弃之间一定能体会我的心情。 支撑我坚持到现在的是小小的不甘心、小小的执拗以及小小的职业梦想---我一直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并为此考法硕以及司考。 今年,查分之前我心情很复杂,想到如果不能通过司考我可能永远无法站在法庭上成为一名律师,感到一阵心痛! 简单说下我的司考征程: 2004年考取研究生(法律硕士),当时第一次参加司考完全没太当回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以为考研都成功了司考应该问题不大,7月份还去作全日兼职折腾半个月,结果是惨败300分都不到。 2005年-2006年又考了两次,分数逐渐增加320-334,但是还是没有考过,说实话在学校时间很充足,但是我其实没有太多忧患意识。 2007年,这一年我研究生毕业,发誓一定要过。但是,考前一个月情绪很差,很可惜考了358分,两分之差! 2008年,在职考试,没有报培训班,只是考试之前请了两天假,340分没过。 2009年,在职准备考试,考前一个星期请假,考前一个月报了新起点的周末冲刺班(周末全天上课共上了6天),考前两三个月我不大能看进去书,报培训班就是为了能强迫自己坚持复习。终于通过了!366分。 关于司考复习的方法很多高分考生都有经验之谈我就不班门弄斧,对于和我一样被司考折磨多年的考生,特别是在职考生,总结几点建议: 一、屡考不过可能是思维问题,建议报个考前冲刺班帮助理顺思路。 我是司考路上的老油条了,唯一的优点就是越挫越勇;之前考358那次本来信心满满居然没过,回想起来第一卷(当时97分)错了好多很基础的东西,根本是凭常识就能答对。这次报司考冲刺班最大收获之一,就是行诉老师说司考要用常识去推理、要把握好节奏。 二、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要坚持到底。 司考成败很多时候不是知识储备的较量,而是心理素质的比拼。考完第一门我觉得自己没救了,可能第一门就七八十分,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要坚持到底,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坚持是正确的抉择。我的临考状态其实并不好,后面两天晚上基本上都不太能看进去书我就干脆早点睡觉。 三、重视第一卷(重视第一卷真题,非常有价值!) 。 这是我自己切身体会!如果我够重视第一卷可能早通过了。我实在没办法反复记忆大量零碎的东西,所以这次四卷中还是第一卷最差85。。。 哎 四、重视基础(听音频资料打基础很有帮助) ,多做真题找感觉。 打基础阶段可以边听音频资料边看第一遍书,对于提炼重点非常有帮助;多做真题还是很有用的,可以训练并把握好答题的节奏。真题可以分科的和按年度的各买一本。学法网会员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里面的真题。我感觉,这次第一卷答题节奏没把握好,后面三卷都稍微好些,考试成绩也和感觉差不多。 简单小结下,在职时间不多,又考了多年的兄弟姐妹可以尝试一下简单的方案: 1-基础阶段:边听音频资料边看第一遍三大本(可以用荧光笔在书上划出重点,缩小包围圈)--- 三大本视个人情况看1-2遍 2-法条阶段:看重点法条(有些科目可以配合音频资料,关键是要按学科清理知识点---也就是同一知识点的法条放在一起记忆关键词) 3- 真题阶段:2004年至今的历年真题 (读三大本的时候按部门法作为同步练习,考前一个月选近三年真题按年度自测练习) 4-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左右可以报个周末冲刺班(用将近一周时间串讲各科考点让人考前心里更有底气) 5-考前一周:最好能争取脱产复习,有助于调理好心理和身体状态。把自己觉得有可能会考的东西,以及各大辅导班考前信息提炼下考点缩小到几张纸上,考前要记得司考是放弃的艺术,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都记不清楚。相信考前你看的就是会考的,抓一分是一分。 写这个帖子晒一下多年来的酸甜苦辣,主要是希望能为明年打算继续奋战司考的兄弟姐妹打打气!加油! 对于和我一样曾经考了多次的朋友,千万别太在意咱考了多少次,不要有心理负担,这个就是成功前的沉没成本,只要最后通过了就是成功。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学法网立场)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98424-1-1.html交流讨论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pass-sk2009 访问:pass-sk2009的学法家园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