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09-12-10 收藏 : 0 查看 : 1958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从350到427 我是1998年大学机电工程毕业,然后到工厂上班。直到成为设备主管工程师。工资在我们当地也算是中等,中级工程师的职称,领导对我也比较重视。本应该老老实实上班,然后博得个封妻荫子。但看到工人们起早贪黑却拿得是血汗钱,思想也很单纯,总是被人欺骗。工人本是社会的脊梁,但却没有社会地位,于是我思索着。看怎样才能把握命运。 鲁迅本是医生,抱有去除国人“东亚病夫”的年轻理想。但回国后却发现阿Q在中国比比皆是。遂才决定医治人之思想,拾起医治国人思想灵魂之战斗之笔。我不敢和鲁迅先生比肩。但我发现中国人的脊梁――工农阶级流汗着身体,精神却如同阿Q一样子我解嘲。 做一个思想者,一个忧国忧民,真正为民族、民权、民生而戮力搏杀者,人生生而只有3万天,与其朦朦胧胧终其一生,不如能给他人一些思想的启示。 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也应该在四项原则、三个代表、三个至上为思想引导。以此为基点想给国人以启示,如何做到呢。办法有一个“依法治国”。 于是,我决定做一名律师,一名有思想的律师,一名能实现为国为民的律师。我努力着。 03-07年我自修法律本科。 08年350分。 09年427分。 个中滋味如打翻了五味瓶,咸甜酸辣苦。从08年5月辞职到09年11月。我像一个孤独的行者,达摩面壁的苦楚,通过了,我想我这几年的经历,特别是司考的2年,我应该记录一点什么,写给将来司考的人群,通过的朋友,同时也是写给自己。 我会陆续把司考的个中经验,分为各个篇章,如司考资料篇、司考名师篇、司考课件篇、司考心态篇、司考细节篇等等章节,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学法网上的考友一点经验和捷径。果真如此,也算是一件善事了。 篇章一:司考资料篇 说起司考资料篇,大家总会一头雾水,我2年来买的资料差不多有2米高。其中不乏好的资料,也有滥竽充数之物。想各位前辈早已介绍了。我再费口舌岂不多于。于是我打破常规,将各种资料一一列出,言明其利弊。这样也可以让大家有一个选择。 一、 三大本。即法律出版社每年的那三块砖头。各位可能不信,我08司考350未过,我从08年10月到09年2月,差不多用5个月的时间全部看了一遍,并做上了各种笔记。当然是全脱产的。 1. 法治理念。写得太乱。太杂,不推荐看。 2. 法理。舒国滢写得,很好。无基础看看就行。 3. 法制史。不看。10分看近100页不划算。 4. 宪法。看看,因我宪法比较注重理论。 5. 三国。不看。看了会让你找不着北。写书的人不是写司考书,是卖才写得是教科书。 6. 经济法。不看。 7. 司法制度。不看。 8. 刑法。必看,三遍以上。说起刑法我一肚子气。张明凯和陈兴良写书不出题。周光权出题。我司考刑法花的时间最多,前前后后听了好几个人的课。后面我会继续单独讨论刑法复兴的问题。 9. 刑诉。不看。教科书 10. 行政法。必看。好多人最怕行政法就是因为不看马怀德先生的书。马先生书写得很严谨。对于行政法必须看他的书。比如08年有一题问合法行政是否是实质行政的范畴,你不看书,这2分你就得不到。 11. 民法。基础不好的人看看。 12. 民诉。不看。 13. 商法。不看。 14. 海商。不看。 二、 三校系列名师讲义 1、 理论法部分。焦洪昌、陈景辉部分必看。 2、 刑法。阮其林,不要看,我后续部分讲司考名师篇会详细分析。 3、 民法。李仁玉。必看。出题人的书。真正是一个司考老师写得书。后面单独为篇论述。 4、 刑诉。不看。 5、 民诉。把握要点,杨秀清写得好书。 6、 商经。不看 7、 行政法。不看。 8、 三国。扬帆老师哪里是写司考书,简直是科研书。不把你弄晕不行。 三、 中法网系列 未看不便评论。 四、 张能宝精神和体系。 我09年3月到4月用2个月的时间看了一遍,这套书写得不错,理论、真题、法条合一。缺点有几个。 1、 字小,顶你个肺。看完一遍眼睛快瞎了。 2、 出版太早,大纲未出。08延考题未收入,很多不符合大纲。 五、 万国系列 我不是万国的托。所有书包括课件中的讲义就是万国作的最好。字大、开本大小合适。睡在床上也可以看。 1、民法。大家都捧李建伟。我却不这样认为。08年我看了三遍。看了前面忘记后面。感觉是卖弄文采,不是司考书。其实司考民法的考点还是有规律可循。而李大虾生怕漏掉知识点,什么都讲,结果什么都记不住。(呵呵。我曾经08年写了一篇‘炮打李建伟’,曾经在学法网有上百人跟帖) 2、刑法。买了没看。 3、诉讼法。写得不错。 4、理论法。写得不错,但重点不突出。 5、商经。买了没看。 6、论述。上厕所时候看看。当闲书看。 7、配套练习。做了一部分。我不觉得好过真题。 六、白皮书 用5个月的时间和蓝皮书一起分章节,看一单元作一单元。有很多类似真题。很好。有空做做。5月份以后碰都不要碰了。打基础的时候用用。 七、 万国突破系列 没时间复习的人你就狂背5遍,效果不错。其实就是万国讲义的合订本。不过是新大纲。 八、 万国真题/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真题 万国真题:好,字大,解析不错,我前后做了3遍以上。学法网司考题库真题:适合在职上班能上网的考生,建议好好利用。 九、张能宝真题。 不错。但是字小,看一遍视力下降严重。08延考题未收入。 十、指南针法条 好,但是09年大纲出来前出版,很多新法未改。 其他的书什么技巧呀、比较呀。我也买了2尺高。简直是垃圾。不买也罢。你想想花了钱买了不看不是浪费么。 以上是对资料的品评。#p#分页标题#e# 篇章二:司考名师大比拼 说起名师,大家各有各的说法,你说好可别人不一定认同。我对于我所评价的名师没有任何人身攻击的意思,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对于其司考授课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因为我对于这些老师的水平是很崇敬的。 一、法治理念 1.季宏。他的法治理念的讲义很好,可以从5月看到9月司考结束。总结的最好。我就是用他的讲义。 2.陈景辉。第二阶段的课可以预测到题目。09年是唯一一个预测到法的现代化、法治理念、三个至上结合的老师。 3.邹建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也可以听听。 二、法理 1.陈景辉。和法理出题老师舒国滢同一个办公室,能较好掌握出题方向和思路。我就是把他的三校名师讲义打印出来,背了10遍以上。 2.杨帆。不错。 3.淳于闻,表格总结不错。 三、法制史 1.淳于闻。表格最好,法制史口诀很容易背诵。法制史授课第一人。 2.杨帆。少有的法制史博士,对于司考把握不错。 四、宪法 1.焦宏昌。出题老师,不容质疑。 2.杨帆。宪法的讲义最好,特别是大纲出来以后新东方的讲义总结的最好,司考宪法没有超出其讲义范畴。我就是听焦宏昌的课,背杨帆的讲义10遍。 五、三国 1.王斌。司考中讲义最好,我从头背到司考结束。 2.杨帆。讲课声音甜美,突破阶段的法大司考学院的突破题目可以压中考点。 3.李曰龙。自称09参见大纲编写。他的讲义不错。 六.商经 1.王小龙。首推者,讲的最好。特别是突破班的点题最好,把所有点串起来了。 2.张海峡。记住商经就要靠大虾的口诀。但是讲义做的不好,需要自己填写,到填写好已经惨不忍睹。 3.楚道文。风格类似张海峡,但是讲义做的最好。我主要用楚道文的讲义。 七.司法制度。 1.首推王进喜。把10分总结成10页讲义,背了可以拿7、8分。 2.叶小川。 八、刑法 1.刘凤科。凤科大帝不是盖的,今年卷四刑法题被其压中。 2.柏浪涛。师承周光权老师。压中不少题目。 3.韩友谊。名声大。 九、刑诉 1.杨雄,出题老师的弟子,总结的刑诉100表是最好的。背他的刑诉可以得到八成。但是我到最后才听到他的课,遗憾。 2.房保国。和出题老师有很深交情。讲义不错。 3.马明亮。不错。 十、行政法 1.王铠。讲义最好。讲的不错。 2.季宏。讲的有深度,把握细节很好。 十一、民法 1.李仁玉。泰斗人物,书好、课好、讲义好。但是口齿不清,听他的课是一种受罪,但是对于民法提高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司考的考点娓娓道来。 2.张翔。民法讲的最好,用他的话来说:“别看一个薄薄的讲义,你弄懂了民法就过了。”系统班打基础,串讲班打通任督。特别是普通话标准。 3.马特。不错。 十二、民诉 1.王学棉。民诉讲义总结不错,很认真仔细,看他的够了。 2.郭翔。突破班100题最好。 十三、海商 基本上三国老师讲了。 以上是对于名师的讲评,还有很多老师我也听了,我不太感冒,就不一一说明了。再次重申,对于以上评价的老师我都很尊重。 篇章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提起法治理念的学习,大家都有抵触情绪,觉得学得太空、太大,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其实不然,讲一个大家都不曾注意的例子,我国的国旗是什么图案?答案是五星红旗,即四个小五角星围绕着一个大五角星。含义是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围绕在党的周围,即党的领导。说明什么?说明我国是以党的领导为基础,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江泽民总结的很好,即党的三个代表,即代表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司法考试作为选拔公检法以及公证、律师行业的准入考试,必须要讲政治,即党的领导。而党的领导就必须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以此为法律工作者的践行标准。 明白了以上的原理,再来学习法治理念就好学习了,即法治理念的核心就是党的领导。因为不管做人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引,试想法律工作者作为中国的精英阶层如果不坚持正确的思想国将如何为国。以上就是说明司法考试为什么要考法治理念的原因。同时法治理念第一卷单选5分,第四卷第一题20分,第七题也必须联系法治理念,加起来一共30分左右。指定教材只有15页,没有什么理论深度,纯粹记忆,我大胆提出法治理念是司考中性价比最高的科目,因此我首先介绍法治理念的学习方法。 既然是纯粹记忆,就有方法和技巧。对此我总结了一些口诀,这是我在阅读指定教材过程中不断总结的。下面我就依次来说明口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法治理念。 它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 以新中国民主法治实践为基础, 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 吸收与借鉴了西方法治文明的合理因素, 是科学先进的法治理念。 口诀:色马民传西学(射马民传西学)理解:新疆的少数民族骑马射箭传播西方科学。 (一)法治:依法合理配置权利与权力的社会状态 法治的字面意义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 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最合理模式。实施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 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法治理念:法治的理性化观念 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的思想观念。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导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化观念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 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的指导思想。#p#分页标题#e#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征 (一)政治性 (二)人民性 (三)科学性 (四)开放性 口诀:证人开课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治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同时,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来源, 外国法治思想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治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 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这是根本原则; ⑶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 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政治基础; ⑸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法治实践经验教 训,经过四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不断凝练,逐步形成的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 产党领导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不断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这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因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一、“三个至上”的精神实质★ (一)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 党的事业至上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权益,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 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 (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宪法法律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题中应有之义。“三个至上”的提出,肯定了宪法法律至上这一现代法治 文明的合理内核。 宪法法律至上,体现在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 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和维 护宪法法律权威。 二、“三个至上”的内在关系★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事业就是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 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 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树立、维护和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 ⑶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就是为了协调、保障和发展自己的利益,人民利益就是宪法和法律的最高价值。 总之,在实质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地位★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进程。这一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基本原理与新中国 的政权 和法制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实施“民主建国”,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通 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律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 实现了马克思 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创新。 3.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 的治国方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 4.以胡锦涛同志为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实现了 马克 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四次重大创新。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邓小平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特别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3.胡锦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全局出发提出了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用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p#分页标题#e# 2.是确保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 3.是确保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 4.是建设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5.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口诀:1、一支功夫党,新本驾驶证 2、国民供大党,核质价命根 3、依心为证公职服饰党证 第一小节 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民主 (二)法制完备 (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四)权力制约 第二小节 执法为民 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二、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 (一)以人为本 (二)保障人权 (三)文明执法 第三小节 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迫求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三)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线 (四)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中,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树立法律权威,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二、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合法合理 (三)程序正当 (四)及时高效 第四小节 服务大局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要求 (二)服务大局是法治工作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 (三)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二、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 (一)把握大局 (二)围绕大局 (三)立足本职 ★注意三个效果的统一:要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之间的关系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持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内在一致性。 具体执法活动,法律效果是首要的基本标准,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是最终的根本标准。同时也要防止和反对只讲社会效果、政治效果而不讲法律效果,甚至执法违法,损害法治原则和权威,以牺牲法治为代价追求所谓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第五小节 党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二、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一)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二)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三)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五、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健全完善立法★ 一、科学立法 二、民主立法 三、法制统一 四、体系完备 第二节 坚持依法行政 一、合法行政; 二、合理行政; 三、高效便民; 四、权责统一; 五、政务公开; 六、不断提高依法行 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节 严格公正司法法★ 一、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二、不断提高司法效率 三、努力树立司法权威 四、充分发扬司法民主 第四节 其他基本要求 一、加强制约监督 二、自觉诚信守法 三、繁荣法学事业 四、实施正确领导 以上就是法治理念的总结,注意法治理念概念、三个至上、三个效果的统一、法治政府、党的领导。 注:部分材料引自季宏博士09万国新大纲解读班讲义。纯粹为了交流学习。 篇章四:司考捷径之360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360分以上通过司考,有没有捷径,我说绝对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根据比例原则,能360通过司考,说明你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比例的,司法考试不是作法学研究,不是学术争鸣,是司法实践中拿来就能用的东西。为什么非法学本科学历可以参加司法考试,这是因为虽然法学本科毕业的人员法学功底深厚,但是社会生活中涉及法律的方面很多,比如金融、化工、机电、医学、农业、机械、电子、计算机、国防、航天等各个方方面面,法本的这些方面的知识欠缺。所以允许非法本的人员参考就是这个原因,而且我觉得非法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非法本的要强。因为不同部门的专业知识法本是无法短时间学会,即使学也和肤浅。所以短时间不会取消非法本参考。 明白了这些,就知道司考就不是法学研究,而是法律的实践应用。 注意过大纲的人发现司考的考点是重复的,有规律可循。 司考出题方法是由考点到考题,不管题目怎么变化考点是不变的,另外20%新考点是新法或者政治需要而定。所以不管考题如何变化,我们必须以不变应万变,即熟悉考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我们通过司考的捷径就是不断重复熟悉、掌握、理解考点。 我的办法就是以万国的系统强化班讲义(别的学校的也可以)为蓝本反复研读,同时对于历年真题不断研读。目的是一个就是强化考点,以不变应万变。#p#分页标题#e# 一:反复研读讲义10遍。 我从09年5月开始就将万国系统强化班课程讲义打印出来,同时反复听课件。对于薄弱的科目再用串讲班资料补充。考前1个月什么资料和题目都不要做了,就是利用遗忘规律反复记忆。 关于遗忘规律,1day、4day、7day、15day、30day。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克服你的遗忘缺陷,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提高频率和次数。 二、研读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再强调。我只是说明我是如何研读的。 我前后读了大概5遍,第一遍如果作对了我就不做记号,如果错了我就用大写的A来表示,如果第2遍还错了就用大写的B表示,如果第三遍错了用大写的C表示,如果第四遍对了就用小写的d表示。这种方法我最多的题目做过5遍。 到后来没时间了就只读错了题目,因为人们有个惯性思维,错的还是会继续错,比如你错的题目一个月不看,你再做会继续错。所以错题也要用遗忘规律来克服。即高频次反复阅读。 对的题目也要重视,因为你对的可能是蒙的,所以也要对照解析重读。 总结以上,要想360通过,或者是糊糊涂涂360通过,就从5月到考前135天的时间列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表,讲义背看10遍,真题看5遍。 这个方法是时间紧迫、节省资金(不买书、不跟班)的方法。符合比例原则。 三、时间紧张型 这样的人可能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或者是在职的人员,这样的人,我推荐的方法是看真题3遍,把万国突破100分系列(卷一、卷二、卷三)和新大纲解读4本书反复研读5遍,应该也可以将就通过。因为万国这套书全是万国老师的讲义合辑,而且是新大纲出来以后的书。 以上就是360通过司考的方法。如果想以400分或者安全系数更高通过司考,我会继续写司考那些事之400分通过的方法。 篇章五:司法考试论述题 对于论述题,有邹建章、张合功、王锴、王旭、吴鹏等大师有各种详细的介绍。他们讲的很好,我只是从另外方面讲讲我的感受。 论述题的考察目的很明确,就是考察应试人员的法学素养。是用来拉分的题目。何谓法学素养,就是法学的理论功底。这个不是非法本人员短时间通过突击提高的,也不是那些混日子法本可以得到的。 论述题一般是考察法理和民法、刑法、行政法基本原则,以及法治理念。以09年的第7题为例,以一个信用卡诈骗的例子,要求应试人员从法理或者其他方面,结合题目,并引用法条论述。这样论述题目范围更加宽泛,是发散型题目,不是单纯考法理、民法、刑法或者行政法了。出题更加科学。 一、以法理或者别的方面论述 以我的论述为例,我从法和道德的层面来论述。 1.响亮的题目。 好多人说不用写题目,我说不对,因为一个好题目可以给人好的印象。合适题目可以约束自己不要写的跑题。 我的题目是:“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个题目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法理知识水平不低。 2.说明概念 法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口诀“惯犯价手表”,都是脱胎于原始习惯、都是社会规范、都是蕴含一定的社会价值、都是社会调控手段、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 区别:“建缺程强元外诉”。建构性和非建构性,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一元性和多元性,外在关注和内在关注,可诉性和非可诉性。 我利用口诀把法和道德的概念和联系和区别都写出来了。到此,我想一半的分应该都得到了,因为评卷老师认为我法学素养真的不错。 二、结合材料 很多人的题目得分不高,不是他的法学素养不高,而是“信天游”。 忘记了题目给的材料。 由此我就首先将这个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是光用道德来谴责和约束不行,必须用法律来约束他。 结合材料说明法和道德。 三、引用法条 这个简单,我引用的是刑法中的:“信用卡诈骗”。很多人阅题不仔细,把这个给忘记了。很轻易的失去分数。 四、总结拔高 到最后我谈到三个效果的统一,法治理念的重要性,由此完成题目。 五、时间 第四卷150分钟做7道题,大概每道题是分配给是20分钟。第一题是400字,第二题到六题是每题大概是200字,第七题是600字,一共是2000字左右。像我们这些电脑时代人写字都很少。平时要多抄抄历年真题,一是练字,二者是练习写字速度。必须100分钟写2000字,即一分钟20字左右,不求书法大家,但求认真好认。另外50分钟用来思考和构思。 六、司考时间 司考时间紧张,写论述题最好在试卷上写上大纲和要点,估计字数,免得涂改和跑题。 后语:论述题时间紧张,不可能让你写一篇结构严谨、立意好的文章,利用答题模板不错的方法。论述题考察是法学素养,所以平时一定要把三大法的基本原则弄懂并背诵,经常动笔。法理学中的法的概念、法的价值冲突、法的作用、法与自由、权利和权力、法与道德、法与社会、法与政治背诵。法治理念、法治政府、三个效果统一等万用题目背诵。没事情心中默想,同时经常动笔把以上概念写出来。 我想能考到427分,卷四的第一题和第7题应该得了不错的分数,以上方法对于通过司考和取得高分是很有裨益的。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学法网立场)。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Lixiangren 访问:Lixiangren的学法家园。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