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司考各科复习方法及我的09司法考试之路

法考经验 2009-12-13 收藏 : 0 查看 : 614 评论 : 0

原创作者: cupl_j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在司考查分通道正式开通之前,我就用北京考生特殊渠道查到了分数,包括我和男友的,还有宿舍姐妹的,结果是全部通过。等查分正式开始后,用官方通道正式查了一遍,果然分数和之前查源文件看到的是一模一样,宿舍有个姐妹甚至直接喜极而泣。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司法考试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意义重大。一整天,学校网站上,同学见面寒暄第一句话都是“过了没?恭喜啊!”

  我在学法网上曝自己和男友的分数后,有同志给我发站内消息,问我“请问你男朋友用的是什么辅导资料?”嗷呜,真是太伤自尊了,怎么不问我用的是什么资料反而问我男友用的是什么资料?他复习用的资料全都是我提供的啊!!……哈哈,即使如此,我还是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09年我们准备司法考试的种种,给以后准备司法考试的人提供一点帮助。

  经验虽然是可以借鉴的,但却是不能复制的,大家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先介绍基本情况:

  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是和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复习的。三个同学过了,一个差一点点没过——没过的那同学是因为每天基本都不看书。最高的是我男友465分,其次有430多,还有我419分(怪不得没人问我用的是什么资料,哈哈)我们都是大三法本的学生,第一年考。资料基本上是共享的,录音,课件什么的基本是由我来搜集的。

  查到分数后的感觉是,分的确是加了,而且加了不少。我前三卷估了280左右,结果成绩前三卷是327,卷一加了很多,卷四我只考了92分。我男友估是320左右,结果前三卷成绩是370分,卷四是95分。估分是绝对不可能差这么多的。。。

  我男友复习时间比我早,他从大三下学期中开始复习的,中间因为期末考试耽误了一段时间,又因为专业实习耽误了一段时间,实际全身心投入复习的时间加起来,大概也有三个月多一点吧。我比较懒,而且是懒得出油,我实际是从7月13日开始第一次打开司法考试复习资料的,为什么记这么清楚呢?因为那是我专业实习开始的第一天,在律所实习的日子基本没有办法复习,白天要当班,晚上回去除了困就是困,所以我建议要脱产考,我是八月开始全身心投入复习的,所以时间加起来是一个多月吧。这一个月多里,前期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能看10个小时,后期就不行了,一天看不了什么书,考试前一周,基本就看不下了。

  刚刚开始投入复习的时候,我是天天一个人闷在宿舍里看书。第一遍复习是把教材看一遍(教材是指那种成套的,我用的资料很复杂,有新东方的,万国的,中法网的,三校的,等等等等,很多很多,到后面我会具体介绍与推荐。)这第一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学了三年法学,但是基本上是考完就扔,准备司法考试基本上要从头开始。传统流行的复习顺序好像是民法—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商经—……但我的顺序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商经,法理宪法……法制史没看,一点都没看,因为我时间实在太少了,不过最后考试的结果法制史只错了两题,一个单选一个多选,算是运气好吧。法理太枯燥,没怎么看,但最后错的也不多;宪法倒是错得很多,我一看宪法就打瞌睡,不要鄙视我。在宿舍里闷着头把民法,刑法的书看完后,我开始觉得很难受,长期一个人呆着真的很痛苦,那时候也没有开始听录音,就是成天数着页数翻书,大概是20页/小时,看得很细,关上书也能略有印象。最后实在顶不住这种“孤独司考”的感觉了,在八月上旬的时候吧我加入了我男友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的司考复习小组。有个同学借了一间小办公室,每天我们就在一起看书,心情好了不少。所以,还是找些人一起复习吧,自己复习真的很难受的。

  下面我还是分科来讲讲我们的复习吧,我们几个用的资料,听的录音大都是一样的,我会综合地来讲讲,尽量讲得实用一些吧。

  第一部分 民法

  我们班很早的时候就团购了一套的万国,大概有七本吧?事实证明这对我们来讲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当然这是我们的个人感觉,觉得这套书好的也大可不必介意。我那套书现在都很新,有的封面都没有翻开过。看得多的是经典的《民法60讲》,编书的李建伟老师曾经教过我一个学期的民法,很喜欢他啊。但是,我看这书的时候还没有建立起复习的感觉来,心很浮气很躁,没看到一半就放弃去研究刑法了。后来对我复习司法考试民法部分帮助最大的也是万国的老师,在第二轮复习时听了张翔老师和甄增水老师的录音,非常好,考点重点非常突出,如果我在考前能把他们的课件好好再看一遍,我卷三没准能考再好点。(我卷三109分,男友123分,除了录音他还把李建伟老师那书看了好几遍,他力荐甄增水老师。)提醒一下,张翔老师的录音要用2倍速听,甄增水老师用1.5倍速听,用Windows media player就行,速度变但是音色不变。

  奉劝大家不要像我一样懒,早点开始复习好,我男友比我复习的时间要长一个多月,于是我们之间46分的差距就摆在那儿了……我提议要先看教材再听录音,否则可能听不懂,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学的民法,到大三基本忘记光了,没看教材就去听录音,根本没办法听得下去。看教材是打第一遍的基础,是不能省略的。

  推荐:万国张翔,甄增水录音。

  第二部分 刑法

  刑法是我在司法考试复习过程中最痛苦的体验,但同时也是最充实的体验,我复习的时间分配其实很不均匀,几乎一半的时间奉献给了刑法。原因在于,我在痛并快乐地学习张氏刑法。大家看我的ID应该能猜到我是哪个学校的,CUPL,中国政法大学,张明楷教授的确很受尊重,但是他的刑法观点在我们这里并不特别受推崇——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也请勿拍砖,这是我的个人感觉。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看了中法网那本很多人推荐的刑法教材,觉得做题不咋灵。之后买了本大纲,看到刑法大纲后我直接就哭了,是真哭,因为我发现我一个大三法本的居然看不懂刑法考试大纲,什么叫三阶层说,什么叫该当性,我的天啊!7月26号我的日记里就记下我的这一场哭。

  幸好我没放弃。后来在一次上学法网,很偶然的机缘巧合看到一个叫刘凤科的老师,据称是张明楷教授的学生。我半信半疑地下载了他的录音,打印了课件,开始了艰苦的刑法学习过程。为什么说艰苦?第一,他的录音很长很长,要听很久,课件印起来都几百页,厚厚的;第二,他的普通话不咋好,听起来有点费劲;第三,三阶层说对我们来讲是很新的理论,理解起来很难,我听信用卡诈骗那段的时候,倒来倒去听了七八遍才听明白理解透了。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听了两个星期才听完了系统强化班的录音,完全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对刑法也有了全新的看法,看刑法大纲不再想哭。于是后来我再听了他的著名的160题,粗粗地听了一遍真题解析班。我男友也都听了。我卷二考了107分,主要是因为刑诉错了一大半;我男友的卷二是响当当的131分!现在说起刘凤科老师,我们都心怀十足的感激。#p#分页标题#e#

  那段时间,学法网上有网友说他好的有之,骂他的有之。但我的亲身体会是,这个老师的课是完全值得听的。他的几个阶段的班最好都听。按顺序听。

  第三部分 民诉

  民诉我用的教材是杨秀清老师在中法网出的那一本课堂笔记,挺好的。杨老师一向以条理清晰闻名,我大二上民诉的时候就旁听了她一学期的课,大爱。那书值得推荐,正版也不贵,用来打基础正好。不过录音我没听她的,可能风格不适合我。我们几个听的都是新东方的郑其斌老师的录音,系统强化和重点法条,都非常非常好。我民诉的底子还比较好,所以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没有太痛苦。郑其斌老师几个阶段的课件,我都仔细地复习过几遍,上考场前心态很好。民诉今年的题有点怪怪的,不过我考下来感觉挺好。

  强烈推荐:郑其斌老师的民诉录音。

  第四部分:刑诉

  刑诉我没有看教材,这个看法条就可以了。至于辅导班,汪海燕老师是绝对的经典,他的那个法条班千万不要错过。那个课件很薄的二十多页吧,内容丰富,考点密集,听录音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记笔记,听完录音后一定要认真地把课件过好几遍,有事没事也拿出来翻翻,考前都可以随便翻来看看,他的课生动幽默,轻松,又能帮你记住知识点,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之一。

  虽然我的卷二是死在刑诉上,但是那绝对是我自己的原因,我考完回来翻课件,发现我错的课件上全都有!!我男友的131分足以说明了汪海燕老师的课是绝对值得一听的。

  第五部分 行政法

  绝对推荐林鸿潮。我卷二行政法对过答案后,基本没有做错题,卷四那道大题也是。另外,林鸿潮老师的录音绝对让你痛苦的司考岁月变得快乐,因为,他实在是太搞笑了。

  另外我还认真地把行政法最主要的几个法条都过了一遍,很认真地过了一遍,很难记住,但起码有印象。那些什么政府采购法,应急法什么的就别看了吧,看也白看,说不定一点都不考,考的话也就一两分,咱们丢得起。

  第六部分 商经知产

  大家肯定会被商法烦死。绝对的。那法条那么多那么难懂,一个法最多就考那么一两分,实在是要人老命。我的感觉还是,你把最主要的那几个法都看一遍得了,那些太小的法看不下去就放弃吧,我觉得这个分数咱们也丢得起……我的经济法和知产基本是没复习,不过这一点不适合所有的人,因为我本科学法,成绩也不差,怎么也是有一点底子的,如果没有接触过法律的人,还是要全面复习,不能随便放弃分数。

  我听了张海峡老师的录音,他课讲得挺好的,而且实在是很搞笑,调节了我们司法考试复习时的各种郁闷。课可以听,不过他的考前预测就别去看啦,没用的。不是针对张海峡老师,而我觉得所有的考前预测,除了论述题,基本上都没有任何作用。当然你如果有特殊渠道另当别论,网上流传的那些,你就别看了,什么都不用看,那些东西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和上网的流量而已。

  第七部分 宪法,法理,法制史,司法制度……

  这个算是一个兜底吧。宪法我考得很烂,法理和法制史考得还行,卷一总分111分,不算差。我建议复习时间较早的还是要重视一下宪法,我之所以后来放弃宪法,就是因为到了后期心太浮躁了,根本看不下去。复习宪法那几天,我妈从家里打来电话,每打我必和她吵架,真是对不起妈妈。法理,我觉得凭着本科法学的底子和基本的专业素养,答起来是没问题的,如果专业不是学法,还是要认真地看看吧。法制史前面我交代过了,没看。对了宪法我要推荐焦洪昌老师的录音,他应该是三校名师的。

  我连三大本的封面都没有见过,但我提议大家要看卷一的那个,因为我考完听说卷一那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都是三大本里面的,哦,我的天啊!

  三国我没有复习。因为我大三的时候刚刚学的国经,国际法和国私,这三门的成绩还颇好,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我没去看,结果考得也不错。但是心里没底没基础的一定要复习好三国啊,三国内容很简单,看了就能会的,这部分的分数绝对不能忽视的,有三四十分吧。推荐我们学校的杨帆老师(女),没有人说她讲得不好的,她在哪里讲课我不记得了。

  还有,法条汇编我用的是九州的,我男友用的是指南针的,但是普遍认为我的那套好,他经常会偷我的去用……正版也不贵,打了折七十块左右钱就能搞定。那个什么重点法条就省省吧,我买了一套,根本没用。我不喜欢那个法律出版社的真题归类,就是蓝蓝的那几本,反正对我来讲没有什么用处。大家力推的卷一突破一百分,呃,也就那样吧。模拟题我做的是单元测试,三校名师的,感觉挺好。大家可以去书店看看觉得合适就用。教材类,如果经济条件好,我觉得新东方的大愚系列应该是不错的,就是有点贵,也不太好买。至于录音嘛,嘿嘿,基本上,新东方招的司法考试老师都可以信赖,人家有钱啊,比如郑其斌啊,刘凤科啊,什么的。找录音前先上网搜搜这个学科最有名的老师,再去参考一下他的讲课风格怎么样,或者先试听一小节看看,再做选择。

  差不多情况就是这样。我在九月初的时候开始做真题,我做的速度很快,因为有些题之前看教材的时候就见过了,一天能做两套吧(卷四不做),准确率也高,一套做下来前三卷都能有360左右,但这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很多题都见过,答案是B是C都记得,我把较近几年都做过。不过刘凤科老师讲过05年之后的刑法题才有参考价值……

  至于心态嘛,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不屑一顾,觉得司考很简单,绝对能过,不用下太多功夫;复习了几天后我开始有点紧张,发现司考好像有点难;慢慢深入后,我既慌张又害怕,一方面觉得时间不够,一方面觉得实在太难。考前两三个星期我都快崩溃了,每天下几部周星驰的电影,一天看一、两部,天天上淘宝买东西,买了一大堆,我还美其名曰购物减压;天天上天涯。没办法,压力可能是动力,但也可能让人振奋不起来。回想起我司考这段路,其实还是很压抑的,主因是我复习时间开始得太晚,导致我过分担心时间不够,压力越大越上火。而且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就考一次,绝对要过。把自己逼得很难过。最后一个星期,基本没看下书去,就抱着笔记本上网,觉得空虚就拿起讲义来看一遍,做几个题。考前两天基本没法看了,我们几个大致感觉都是这样。其实这也没什么,前期已经认真复习过了,也不差后面这几天。于是,考前一天离开了学校,到西城区去,提前一个月定好的宾馆,我的考场是在北京156中学。#p#分页标题#e#

  考前第一天晚上睡得不错,考完卷一开始崩溃,中午正常吃了饭。晚上却无论如何都吃不下了。下午考完卷二感觉还挺良好,哈哈,当时没发现自己刑诉错惨了。晚上什么都没复习,很早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想吐,吃不下任何东西,买了个咖啡就去考了。卷三考完已经麻木了。下午考卷四。因为卷四完全没有针对地复习过,所以我提前了半小时到考场外,花了十分钟背了一下“三个至上”就进了考场,第一题果然考的就是这个。答完就急急地回学校了。

  考完对了答案,觉得自己应该能过,前三卷估了280分,卷一很意外地估及格了,自我感觉第四卷应该不至于太差。成绩出来,果然圆满。我周围喜报频传,400+的遍地开花。有人说没加分,有人说加得不多,但是我观察的,询问的,很多人都觉得加了五十分左右,当然也有人觉得一点没加的,这个我也无从解释。反正我觉得肯定加了。有谣言说,大三应届考的是分母,这个纯属扯,大三考的通过率才是惊人的,至少在我这里是,我有研一的师兄说他的同学挂了不少,也有双学位的师兄说他和他同学也挂了不少,应届的过的很多,我们学校高分也是一把一把抓,440多,450多的,460多,480多……看得我都觉得自卑,不过,当然啦,360=600嘛,及格万岁,哈哈。

  今天先写这些吧,如果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或者站内消息给我,我会尽力回复的。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学法网立场)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98660-1-1.html交流讨论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cupl_j   访问:cupl_j的学法家园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赞一个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1879文章
  • 0收听
  • 70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