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在职非法本422分过司考:计划是司考成败的关键

法考经验 2010-01-04 收藏 : 0 查看 : 416 评论 : 0

原创作者: eaglefish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引子:其实早在06年准备考专利代理人考试的时候就想过考不考司考的问题,最终还是却步于其浩如烟海的复习资料。

  此后两年,专注于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越发感觉到法律知识的匮乏,虽然工作越来越忙,反倒时不时会生出考一考司考的念头(工作后明显感觉记忆力不如从前,惰性也越来越大,只能靠考试督促自己充电学习了),几经挣扎,还是下不了决心,毕竟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出差、应酬,根本无法保证复习时间,何况这两年会是我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就这样到了09年春节前,抱着先看书再决定是否参加考试的心态买了08年万国全套专题讲座(缺民法,09年的还没有出来),从此踏上了漫漫9个月的备考之路。回首近300天的备考历程,绝对是笔精神财富,结果固然令人欣喜,过程对人的磨练或许比一张证书更有价值。

  我本科是工学,硕士是管理学,02年毕业,09年备考时已经工作快7年,简单说,我是在职非法律专业考生。

  关于考与不考

  考还是不考,可能所有考生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有些人的回答会很干脆,因为他们要靠这个吃饭。而对于那些希望靠考过这个转换职业的考生而言,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必须考虑清楚并给出坚定答案的问题。漫漫思考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段涅槃的过程,没有坚定的信念无法坚持到底,如果对考还是不考,为什么要考没有考虑清楚,建议还是先不考了吧。

  关于复习计划

  这是司考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法网上有很多同学总结了很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分配方案,我自己也获益颇多,在此对学法网以及学法网上无私奉献的同学表示感谢!先说说个人对复习计划的认识,再说说自己的大致计划。(学法网司法考试经验

  每个人的时间,学习习惯,记忆力以及基础都不相同,计划必须针对个人进行设计,且必须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不管你是在职还是全时备考,千万不要仅靠最初的热情就觉得自己能够一直保持昂扬的斗志。跑过长跑或爬过山的同学都知道,最开始冲的猛的同学往往坚持不到最后。适当的弹性时间有助于调节备考疲劳,最终坚持下来。

  我自己的复习计划是以万国的专题讲座图书为基础,以讲课录音和笔记为核心展开的。基本上分3轮:

  第一轮是打基础(3-4个月)。以万国专题讲座前5本书为基础,论述题和司法制度的那本第一轮不用考虑。这里顺便提一句,关于培训教材,我个人认为如果在大纲不会有大调整的情况下,用当年的还是去年的甚至前年的对备考影响不大。民法、刑法和行政法(含三大诉讼法)是重中之重,第一遍尤其要多花时间,法制史、国际法等偏记忆的东西建议往后放,可以到7、8月份以后甚至更晚再开始都行。由于我复习时间多半集中在晚上和周末,所以我的复习进度是以这5本书的页数来划分的,比如3个月看完一遍,平均到每天应该看多少(同样必须留有余量,事实证明我无法每天严格按进度进行,但大的阶段从来没有出过时间上的问题),然后尽量严格执行。

  第二轮是提高(2-3个月)。以网上的讲座录音为主,配合其讲课笔记。这一轮除纯记忆的法制史、司法职业道德等外,其他内容要开始听了,民法刑法行政法及三大诉讼法依然是重点。同样,不用追求最新的讲座,我听的都是08年的。这样有一个好处,你可以看到很多考过的同学对这些讲课的评价,有助于你选择听哪个老师的讲座。由于确定了听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的播放总时长是固定的,所以安排时间进度就相对容易。为了提高效率,我听的时候都是加速10%,各位老师的嗓音都格外的尖,在这对各位老师说抱歉,并表感谢!这轮的时候,就要结合历年真题进行测试,以加深印象,并辅以一定量的其他测试题以测试掌握程度。我的做法是每学完一章或一门,结合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或其他软件做整理好的对应试题,对错误的真题一定要仔细阅读解析,必要时多种版本的解析对照以求心中有数。

  第三轮是综合(1-2个月)。按照试卷编排结构安排复习,以第二轮的笔记、心得为主,专题或重点部分结合第一轮的材料。这一阶段的速度会比较快,重点是串起各种知识点,加强记忆,并将几十部法律按照试卷分类归到这3类试卷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脉络。我大概是在这个阶段前后开始法制史的记忆的。试题同样也以整卷的历年真题为主,由于前面已经分章或分部门法做过大量历年真题,这阶段按时间做真题会大大增强信心的,所有有些考友说要对总分做20-30分的扣减才是真实成绩。我在第二阶段时有意留下07、08年的试题没有做,这一阶段可以07年的试题为主。08年的还可以留在后面冲刺阶段用。学法网司考模拟考场在后期还会有限时冲刺模拟测试。

  最后是冲刺,这个不能算作一个轮次。

  关于复习资料

  这同样是个决定性因素。我的看法是,找到网上比较推荐的几位名师或几套讲座或几套资料,对图书比较简单,翻一翻;对录音材料选听几个知识点,如果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去,甚至进而听得有兴趣,恭喜你,就他(她)了。我是第一次参加司考,也没有听过所有名师的讲座,无法参与网上经常吵得不可开交的关于谁的讲课更好的论战。但我相信,既然能够在如此多的培训教师里形成大的影响力,应该都还是不错的,对考生而言,关键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我的复习资料基本还是保持了一定的体系性,整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第一轮复习时,我用的是万国08年专题讲座(全7本吧,应该)。回头想想,我觉得这套书对我打基础理解重点问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基本上这一轮没有再看其他材料。09版出来时翻了翻,由于内容没做较大调整,最终也没有买。另外,下载了学法网的法律汇编电子版。下载了3大本,但除了社会主义法制外,其他都没有看过。

  第二轮复习时材料就比较琐碎了。

  --民法。最初听的是李建伟的,正如网上某位同学所言,他的书可以看,但他的课就不要听了(没有贬低李老师之意,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非常好,萝卜白菜嘛),后来看到学法网上有网友介绍隋彭生老师的讲座不错,就基本跟着隋老师把民法又走了一遍。由于民法是我第一轮时最先看的部门法,下的功夫不少,总感觉随老师的笔记不如李建伟的讲座图书更为系统,不过其总结的很多口诀倒是和张海峡有一拼,便于前后比较和记忆。#p#分页标题#e#

  --刑法。听的是韩友谊的,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韩老师的。至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的观点,我觉得对司考这么大容量的考试而言,没有必要以此论英雄,考生也没有必要拘泥于一定要为几个有争议的考点找到标准答案,这种时候真题的参考意义更大。这里提一句,看书的话推荐袁登明的万国讲座,我觉得讲得非常清楚,为我后来听韩老师的讲座节省了不少时间。

  --行政法。听的是吴鹏的。很多人推荐林红潮的,后来也下了,但实在没时间听了。感觉行政法这块挂一漏万是难以避免的,09年考试时就显出来了,民法、刑法重者恒重,行政法可考的就太多了,好像09年就整出一个乡镇选举法之类的选择题。这点和经济法很像,小法太多,只能有选择的放弃。

  --诉讼法。民诉听的杨秀清的,很喜欢,思路非常清楚的老师,声音也好听。刑诉听的是汪海燕的,这个应该是公认的了吧。行政诉讼法也是吴鹏的,和行政法不分家,这块我觉得吴鹏的讲座总结的还是很好的。

  --商经法。张海峡大侠的。这个应该没啥好说的,口诀总结形象方便,笔记可以留空,边听边记,事半功倍。

  --三国法。女杨帆的,据说是个美女,没看过,但声音还不错。由于做过贸易的实务,国际经济法这块讲得很清楚。我在第一轮基本没怎么看过这部分内容,全靠她的讲义了。

  --宪法法理和法制史。这个第二轮基本没有听,最后也没有听。全靠看书了,感觉这种靠记忆的东西,听讲座不如看笔记。我基本是按照学法网上一个468分考生笔记的内容看的。感谢这位高人,笔记整理的可以直接出书了。顺便说一句,法制史我看了很多遍,最后差不多可以不看笔记把全部3-40页的核心内容背诵下来。建议在第三轮平时每天花个20分钟看看就行了。宪法法理也是,集中背不如平时多看看。重复是记忆之母,做选择题时,纯考记忆的东西没有捷径。

  --试题。捐助了学法网,以便能够在线无限制做题。应该说学法网的试题网页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有自动记录错题,最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按部门法列举各年的试题,对我分段训练真题,但刻意保留07、08年的试题很有用处。顺便提一句,学法网应该组织人员对争议试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整理,否则做个争议性的题目会很困扰。

  第三轮复习时,增加了468分考生笔记的内容。其他还是以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材料为主。

  冲刺阶段以查缺补漏为主,没有增加新的材料。论述题和文书看了一些老师的讲座和网上模板,仔细看了陈璐琼的万能模板。社会主义法制就是背了指导用书的内容。然后就是07年、08年的全套试题,我严格按照时间安排操作,当然,为节省时间一天做完一套卷子,包括模拟涂答题卡。每次的模拟结果大概都在410分左右,考虑到部分真题多少见过,所以我对自己的期望值是争取400分。

  考前一周我申请休了一周假,不再看笔记,重点复习卷四的内容,尤其是论述题和法律文书题。动笔写也好,抄也好,一定要比照考试的量训练一下。

  再次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贪多嚼不烂。开始看书前,多花点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不是坏事;材料不是越多越好,有些考生同一部门法听了不下5-6个人的课,最后自己都搞晕该听谁的了。

  关于时间安排

  这个前面提到过,在此稍微深入些,因为对大部分在职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每天晚上6点到10点看书,周末保证12-16个小时左右,由于今年刚结婚,必须留出一定时间陪老婆看看电影过过周末,老婆也很体贴,尽量不产生摩擦,所以也算是一周的休闲时间。

  由于我晚上的学习效率还不错,所以基本能够按照计划执行完每天的任务。中间也一度产生过动摇,总觉得看不完,记不住,而且每天网上都有新的材料出现。但反复确认了计划后,也就平静了。记住一条,做好计划,剩下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另外,看到好多同学有好习惯,利用上下班甚至厕上的时间听录音看材料,很多人还把法条录制成配乐朗诵,比如学法网的applemary。这些个人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助于记忆的都行。我个人的感觉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听着录音,对照笔记做些必要的标记对加强记忆和后期复习更为有利。由于有了这些标记,我后期基本上可以一天看完一个部门法。

  这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先把书读厚了,再把书读薄了。计划合理,方法得当,张弛有度,持之以恒,理论上应该水到渠成。

  另外,考前一天专门考察了一下考场,包括行车路线,中午吃饭的地方等。考试时心里平静很重要,不要让这些事扰动了心情。

  后记:最后应该表达一下感谢。首先谢谢我的老婆,也是我算是偶的师姐了(她01年通过司法考试),在我备考期间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谢谢学法网的一位考友,具体名字我忘了(非常抱歉,中间换了几次电脑没有保留网址),从他的趣盘空间下载了很多讲座资料;同样谢谢学法网,没有这里,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撑过来;谢谢学法网上无私的网友,分享经验,分享资料;当然还有感谢所有我听了讲座材料,看了复习资料的老师,很不好意思,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买的正版。

  对了,最终的成绩是422分,比我预计的高了10分。

  这应该不是我最后一次上学法网,但以后应该不会常来了,如果有考友需要我提到的资料,可以联系我。祝愿备考的顺利通过,通过的早日实现梦想。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101026-1-1.html交流讨论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eaglefish  访问:eaglefish的学法家园


赞一个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1879文章
  • 0收听
  • 70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