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法盲过司考:看似渺茫的事,可以变成现实

法考经验 2010-01-10 收藏 : 0 查看 : 911 评论 : 0

原创作者: xixihaha513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第一次考司法考试,基本上对法律是一片空白,底子很薄,记忆力算是中等水平(呵呵,按扬帆的话说,算是中等智力)。考试的时候不知道买什么书,结果稀里糊涂的买了很多书,但都没怎么看,我在学法网上泡的时间比较多,但从来都是潜水。这次有幸考过,382分,分别是83,102,103,84,虽然分数很一般,非400分以上不考的牛逼人士不用看了,因为我一点不牛,如果你就是想过关,而且脑子里现在对司法考试一片空白没概念,那咱就握个手,半年前我跟你一样,只可能比你还不如,不可能更好了,所以,希望我的过关能给现在和当初的我一样的初考者一点信心。

  先说说我那稀里糊涂的复习过程,五一完了当时放了三天假,结果就去买书了,之所以开始的这么晚,是因为4月底有一个省公务员的考试,我当时一心想试试,所以心思完全不在司法考试上,等到了4月中旬,我忽然觉得公务员考试变数太大,而且一耗就是半年,要是真去考了,光等分数那期待的过程就够整人,所以我复习了几个月后,4月中旬的考试我忽然就这样鬼使神差的放弃了,我当时的逻辑是:如果考公务员,我也许在怎么努力,碰到一个牛逼的对手,我就被割了,但如果我复习司法考试,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过,(这是我一个朋友之前告诉我,她说,司考没有捷径,更没有侥幸,只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一定能成功。)这句话给了我N大的信心~~于是,我本来打算4月考公务员,考完后就正式开始司考的两个想法,变成了一个想法,5月开始,安心准备司法考试,不让其他考试来分散注意力。

  五一放假,我买了万国的全套和万国的真题,结果最后,除了民法我看了,其他基本上没怎么翻,等会慢慢说;为了听三校的课程,我又买了一套三校的讲义,结果这书最后又成了空白的,当时为了听李仁玉的民法,我一个朋友去年过了,就是听的他老人家的民法,结果我死活听不进去,最后只能半途而废,整个人也稀里糊涂的,于是这套书又搁浅了。我还买了指南针的法条,这又是一个好朋友推荐的,我也没怎么看,就偶尔翻了翻,基本是新的;最后估计是出于心理作用,有人说卷一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三大本往死里看,结果我又买了三大本,结果买了往死里看都没看进去。至于我还买的书,再说我就要说我雷人了,说实话吧,我还买了一套,就是张能宝的精神与体系,结果一样,也是没怎么看,除此之外,还有万国的重点法条,当然,又是新的。我唯一没百花银子的书估计是阮齐林的刑法课堂笔记,看了两遍差不多,我个人当时也比较喜欢这书,但对考试的指导不大,打基础很好的一本书,还有一套书是张能宝的真题,其中关于法理还有民法刑法民诉刑诉的部分,我看了不下3遍,至于民诉我估计有8遍了,其他的书没怎么做也没怎么看,基本是浪费了,如今,这些书也都全部崭新的送人了,人家都说你要送能不能送09年的新的?

  总而言之,司法考试,我不是看书看过关的。我不爱看书复习,但我对听课很敏感,而且很享受听MP3的过程,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很不喜欢看书,或者说一看书就打瞌睡头昏,颈椎不好,那我的这点信息可能对你来说有点用了。

  关于书,我实在是买的太多了(当然全部是买的盗版),所以我算是有发言权了,但现在不说书,先说我听的课程,因为书基本上只是我复习的一个很小的辅助工具,除了张能宝和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里面的真题给我的帮助的很大,其他的书,我都没怎么用,买书就是买个心理安慰,买了心里不踏实,不买更不踏实。我复习司考首先是从听课开始的。

  刑法:五一之后决定复习,首先我决定复习刑法,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相当英明的,因为一直到考试结束,我最喜欢学习的部门法还是刑法,选择刑法基本上很对味,如果我一开始就选择民法复习,我估计就搞不下去了,等下说,我学民法学的有多郁闷,简直一度让我失去生活的信心啊~~~~所以,刑法对我来说就像软柿子,一开始就入门快,没受什么摧残,基本上是打开了我对变态司考兴趣之门~~当时我对刑法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基本上连基本的犯罪构成四要件都不晓得, 汗。。。。我看书看不进去,就更别说看法条,没办法,就听了韩友谊08年的MP3,他上课那个氛围,对于我这样的白目,那简直是洗脑,学习都变成听传销讲座了,四个字:中毒太深!我当时手里也没有讲义,于是,就一边听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速记(我用的是活页纸,嘻嘻),听不清楚的就回放再听,最后,虽然我的笔记除了我谁也看不懂,和医生开的药房子差不多,但对我来说,这次08年的课程让我对刑法有了很深的兴趣,我听了总则就没听了,主要是分则部分的内容录音效果不好,听不清。

  在听课的时候我就顺带着看阮齐林的书,基本上每次看阮的书,心情都还不错,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有前期才有,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重复,越复习也不爽。

  后来,我下载了阮齐林的三校课程,是一个朋友推荐的,结果他倒着讲的,先讲分则,再讲总则,我完全听不进去,也听不懂,最后只要放弃了,当然随之放弃的还有三校的那套讲义。

  后来,万国新的课程出来了,我在网上下载了重点学科班的所有课程,听了一遍09年韩友谊的新课程,没想到总则全变了,变成了三要件说,我昏死。而且,第二遍听老韩的课,我感觉有点没劲了,审美疲劳吧估计,所以,我认为,听录音真的不在于多,一定要选择很好的一套,非常专注的完整连续的听完,笔记一定要做,如果你不像重复的再听再浪费时间,就一次把工作做好,像书记员一样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全部记下来,这样,下次看讲义,就等于复习。这不是我的建议,而是我的方法,其实花不了什么精力,顺带的事。边听课边速记,一遍听完整,也把笔记记完整,如果听了一遍还有模糊的地方,那就再加速把MP3听一遍,当然边听要边看自己的笔记,有些地方可以补充的要补充。以上是我对听课的学习方式,认真的听,完整的记。没事把笔记拿出来翻。

  我只是觉得这个方法好,并不是说老韩好,老韩的课程对初学者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他永远不会让你对刑法反感或者觉得枯燥,但他的课程缺乏一点逻辑性和条理性,听他的课,总觉得他是个性情中人,讲着讲着就激情飞扬了,但是遇到案例还是会糊。我的建议是,利用韩的课入门,利用刘凤科的课提高,但我估计,一般情况下,习惯了韩讲刑法课的风格,其他的老师一般刚开始都有点听不进去,总觉得少点趣味,至少我是这样的,结果我到了最后,刑法的出题人不是张明楷,而是周光权的时候,我基本上是晴天霹雳,最后没办法,只能在最后的半个月还到处找柏浪涛的课听了一遍,结果发现有好些知识的盲点还没掌握,这种复习其实很危险,毕竟时间太紧了最后,算是应付了。这就是司法考试的无耻之处更是无奈之处,出题是一种学者的光环,但更是学者的权力,他的观点可以左右司考的答案,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要保险,要注意出题人的观点和研究热点,尤其是他们的学生讲的一些案例,比较有含金量,今年的刑法到底是谁出题,不得而知,但这不是你目前要关心的,因为我刚考试复习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还有学者观点这一说。#p#分页标题#e#

  总之,无论谁出题,基础打好是王道!!!!一定要打好基础,选择一个你比较适应的老师,然后完整认真的听一遍课程,然后把真题做3到5遍,知道每年考些啥玩意,这样你的复习才能告别没头苍蝇的状态,一定不要瞎忙,否则,花掉的时间,血本无归。个人觉得,老韩的课吸引人,但是刘风科的课更有条理,更到位,听课你不要迷恋任何人,那都只是个传说啦,不要试图去寻找完美的老师,找到完美的合适就够了,呵呵,和找恋人差不多。

  再总之,认真听两遍遍好老师的课程(最好是分别听两个老师的),做一份详细的速录笔记,张能宝或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里的真题研究3到5遍,把阮齐林的刑法课堂笔记看两遍,把指南针法条的分则看一下,大致知道每个罪的特别之处,指南针的法条我基本上也就刑法分则的部分看的稍微多点,其他的部门法没动。考前在找个出题人的弟子(传说中的小黑)讲的课程,刑法就算过关了。

  等这个豪门大法花一个月搞定的时候,可以开始攻民法的山头了。

  民法:我又开始了我混乱而又纠结的复习过程,总之就跟个没头苍蝇一样的,我一开始就听的马特的物权,听的我心花怒放啊~~~~确实讲的还很好~~由于我对民法基本上没概念,我以为这就是全部了,结果一做真题其他全错,物权全对。看李建伟的书我又看不懂,无论怎么看都只是在认字儿,不像是看书。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就把我整疯了,死活不能理解,更别说意思表示了,都说李建伟的课讲的好,可惜网上下载的录音质量我听不清,我民法学习的真是命运多舛~~没办法,我听了网上万国重点班的马特课程,他主要讲了物权和通则部分,其余的没讲,那个笔记我记得真够详细啊,简直堪称速录师。后来,我又开始听万国的系统强化班张翔,甄增水,由于觉得马特讲的太好了,于是后面这两个我怎么听都觉得不咋滴,尤其是一听他们讲物权,我就觉得这两人和马特不在一个档次,所以就不怎么喜欢了,勉强听了一遍,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懂了没?真题也看的直糊。。。。张能宝在真题里不算的说有的题答案是错的,我也被搞的晕头转向,直到最后我极其幸福的也极其偶然的下载到了于飞的课程,哈哈哈哈哈哈~~~这个人简直是讲民法的男一号~~~~讲的那个好啊~~谁要是足够幸运,能听到他的,民法就学习的太幸福了,我当时记他的笔记基本上是他说的话一字不漏全部记下来了,他没任何废话(相比而言,嘻嘻,老韩的废话多了点~~~~)总而言之,我太喜欢于飞了。最后,我很勉强的把李建伟的民法60讲看了一遍,因为听了马特的物权,讲义和笔记都很齐全,于是我没看李建伟60讲中的物权部分,甄增水的课程我听完了没啥感觉,但就记住了一句:“他说不要深究担保法,进去的没有一个活着出来的,”于是担保法的部分我也舍弃了,于是,书变薄了灰常多~~~(*^__^*) 嘻嘻我重点看了总则,通过听课,总算能看懂了。合同法看的一遍,其他的翻了一下,我重点是复习马特的讲义和于飞的讲义还有真题外加我那些一字不漏的听课笔记。民法的真题有很多张能宝经常说是错题,我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为什么是这个的理由。民法我入门和刑法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一度觉得自己和法律无缘,因为怎么学好像脑子都是糊的。最后,总算发生质变了。其实质变的过程只需要一刹那,那就是当你领悟的时刻,张翔在法条串讲班的阶段有一个专题讲解,我没听过,但是我下载了讲义,讲义很好,把很多民法的重点难点部分全部用专题的形式列出来了,如果想系统的了解,可以找一个去年的张翔的这个课程。

  民法非常的博大精深,一定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理论体系,只有找到了整体感,和宏观上的架构,最终才能分析微观的案例,民法才算学通了。当然,有些是需要记忆的,但好的老师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立法。总之,马特的物权和于飞这两个老师,我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我还听了一个老师的课程,叫王利,是出题人的弟子,下载的MP3大约听了3节课的样子,主要是讲整个民法体系和法律关系竞合的部分,讲的也很好。总而言之,老师都是非常好的,比如张翔,马特,于飞,王利,李建伟,先听万国重点学科班的了解这门课,然后在听系统强化班的打基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于飞还有李建伟这样的大师来点睛,所以基础很重要,不打好基础,再好的课程听了也是浪费时间,永远没有那种顿悟的快乐和心里大笑的冲动。

  一句话,民法的开始往往很纠结,但若一直保持自己对民法的爱,结局将会很完美,因为,民法的博大精深是任何部门法无法比拟的,它带给人的惊喜也是最多的。

  诉讼法:说说诉讼法吧,我基本上是复习到崩溃,完全是糊的,当时刚开始复习的民诉,后来搞不下去了,然后开始复习刑诉,由于我花了两个多月攻克刑法和民法这两座大山,那时候我已经觉得这两个部门法学的差不多了就好了,诉讼法不就是背背法条么,又没什么理论支撑,应该没啥难的,结果,我完全想错了,对我这样的,连第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人,连一个刑事案子的程序需要公检法三方上的基本常识都很模糊的人,诉讼法是第三座大山,而且还是双子山。。。。我当时复习的时候,怀疑自己智商是不是有问题,要么就是复习民法和刑法把两个多月已经把自己整傻了,所以我老是问别人,你觉得诉讼法难么?当别人说不难的时候,我就很崩溃。。。。我当时觉得,诉讼法比民法和刑法要难。没办法,民诉复习不下去,我只好开始复习刑诉。

  刑诉我听的汪海燕的,我觉得人真的好厚道啊,又厚道讲课又好,尤其是讲的笑话,不笑不捧场,总而言之,必须听他的!讲义不怎么地,但是课堂笔记一定要记号,我就是用他的讲义加笔记复习的,书没看,法条没看,真题至少3遍以上,要熟悉到,所有考过的考点一目了然。我后期还听了一下杨雄的,我个人觉得,讲课不怎么地,但是讲义确实超级赞!尤其是表格做的,超级好,背起来也舒服。刑诉的汪海艳对我来说可以堪称三国的扬帆,只要听老师的课,记好笔记,掌握真题,这两个部门法完全就够了。

  关于民诉,我都不想说,我本来下载了杨秀清,郑其斌等老师的课程,但是后来除了听了郑其斌的几节课,其他的我都没听,杨秀清的课我听不进去,不是说这个老师不好,还是那个逻辑,完美的合适,完美的合适知道吧,事实证明我都听了很糊,而且觉得掌握不了一样的,结果我就把郑其斌的课程的前几节课听了,大约有三节课的样子,结果我竟然听了至少有3遍我才明白民诉的体系,我真的够弱智了,最后,我懒得搞了,就把真题至少搞了5遍以上,加上平时看的,上厕所看的,睡觉前看的,没事看的时间,我估计至少有8遍。然后,我认为我复习的差不多,就再没看过书,也没看过法条,然后我把新增知识点认真过几遍,就这样应付民诉了,我的结局是,凡是复习到的,大部分还是对了,但是关于仲裁部分的,全军覆没,呵呵~因为我每次看真题都喜欢从第一页开始翻,然后等我翻到仲裁的部分,我就已经很累了,然后就放下了,结果我虽然一共看了这么多次真题,但关于仲裁的部分,我其实看的还不够一次。。。。。。。再加上没任何人告诉我,而我依然自以为是认为不重要,就这样,我的民诉总是蛮郁闷。但不算很垃圾。只能说是及格水平。所以,民诉是失败经验。#p#分页标题#e#

  总而言之,诉讼法就是一条王道,就是找到有价值的细节,比较的工作,需要老师来帮你完成,他们会归纳总结给你,但是记忆就是你的事了。真题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不重复了。

  诉讼法花了我一个半月,大约到8月中旬,我终于有感觉了。

  8月中旬,我开始复习商法和行政法

  商经:就听张海侠吧~~~听课做笔记,然后记住,够了,我没看真题。主要是时间紧,也来不及。我觉得如果有时间,再听一下王小龙的,理论水平高,但张海峡有技巧,呵呵~得二人,得商经~商法比较容易,但是经济法很散很崩溃,抓住重点就行了,关键时候就信老师吧,反正老师再怎么不靠谱,也比自己靠谱。

  行政法:两个字,不懂;七个字:懂了也做不了题。我基本上是放弃,但是我有一个英明的决策,那就是听了王旭的课程,他的课出来的比较晚,绰号王大黑,虽然09年的考试他什么也没黑到,但是我认为他能把行政法讲的如此精彩,除此之外,别无他人。至于林红潮,我前期也听了,但是没听完,主要我一直有点糊,而且也不怎么想听了,就放弃了。个人觉得,把行政诉讼拿好就够了,毕竟那玩意是死的,但是行政法,太令人纠结了,我的脑子学行政法最后都感觉自己的筋是不是搭错了。。。。后果很严重吧~~我行政法也没看真题,主要是看了也不懂。时间紧,我就认真听了一遍王旭的课,就上考场,最后的案例题,就那么半朦胧的状态下做对了。关于行政法,我认为不如放弃,但是行政诉讼法还是抓好点吧!毕竟分值也是很高的。

  三国法:啥也不说了,甭管你信不信,你现在不信,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也会信,就听扬帆(女),我很喜欢杨帆,光听声音就知道她很温柔而且脾气好~~呵呵~三国法要拿百分之九十的分数全靠她,这部分不要看书,只会浪费时间,更不要看法条,那很疯狂。就听课,认真记笔记,听不懂,一遍又一遍的听,一定会听懂!然后把真题拿出来演习两遍,三国~够了~说实话,卷一我那点可怜的分数我就靠三国得分了~呵呵

  法制史,就听淳于闻的,这个人能把法制史的口诀编的出神入化,张海峡老师也擅长编口诀,淳于闻能把法制史讲的心旷神怡~~他讲西晋那一段,我估计这辈子忘记不了啦~~竟然能又竹林七贤想到全民娱乐,娱乐至死,和CS???昏迷~~~~~~~~~不愧是淳于缇莹的后人哪~~~

  宪法:我学的很垃圾,基本没复习,主要是没时间,而且就两字儿形容,不会。我死活都没明白,为啥这从小到大学的玩意我现在都搞不定。我就听了一遍淳于闻的课,总之算是有个印象,然后,由于时间紧,我又超讨厌,所以真题就做了一遍,当然这一遍我是比较认真做的。

  法理:我也是听的淳于闻,一般吧,和法制史相比就差点了,我学习法理主要的学习资料是真题,反正看了5遍差不多,就这样去考试了,今年全部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全是白复习了。总之,理史宪看似简单,但是也蛮搞人的,选定一个老师,认真过一遍,再把新增知识点搞清楚,也差不多了。

  还有法律职业道德,我没时间复习,就没复习。

  以上就是我的复习过程,虽然分数不高,但是,一次通过,也算解脱了,司法考试过了也没啥特别的好处,唯一的好处就是明年可以干别的,不用再考了。

  当时查到分数之后,我写了一篇日志,是我当时对待考试的态度和心态,现在贴出来,希望和大家共勉吧~~如果大家是同道中人,那么我们握手,如果不是,也别非议我,我敲字敲了半天,不是发神经,如果你是牛人,你就路过OK了,我这帖子和日志不是写给你卡的,我只针对几个月还是半法盲状态的和我类似的人。

  “这段路,我终于走完,那个曾经无数次觉得虚幻而神秘的目标,终于清晰起来。

  司法考试,它更像是人生的一种实验,它不断的告诉我们,是不是真的只要努力,一切就皆有可能?

  五一之前,我还是个法盲,五一之后,生活的种种面目似乎逼迫这我必须去面对这条跑道。

  我不爱司考,我不是因为爱它所以去考,在我的生活里,我只爱香水还有旅行,朋友还有小孩,然后有个男朋友可以愉快的谈恋爱我就会觉得幸福的不得了。我不是因为兴趣而去考,如果我是旅游卫视的一名出镜记者,我绝不会选择法官。我不是因为工作的压力要去考,工作只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它还没有达到可以让我有生活的感觉的地步。

  对我而言,任何一项奔跑的理由可以变得很简单,就像没有上场的刘翔,或者他认为不上场,也是一种奔跑的方式,只有他自己的感受才能解释,幸福也往往是一种感受而已,不是客观的。或许,我仅仅是为了了解这考试到底有多难,当所有人都认为它很难,很不可理喻,很恶心的时候,我想用一个属于自己的姿态,跑向那个终点,如果我跌倒了,我会选择爬起来,因为摔跤不好看,我会虚荣,会怕人笑话。如果这个过程很孤独很迷茫很郁闷很变态,我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战胜心魔,依然心如止水,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我讨厌自己让自己失态的样子。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不能坚持在书桌前坐7个小时,我想知道自己到底真的能不能。如果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坚持四个月一次懒觉都不睡。我想知道到底自己能挑战自己的极限到什么地步,然后才能发现一些可塑性,那是一种自己带给自己的惊喜。

  事实证明,摔跤了我爬起来了,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搞清楚民法,那些无事瞎想的学者差不多把我整的晕晕乎乎,我还是终于理解了他们的歪理邪说。事实证明,我没有战胜心魔,到了最后,我很想放弃,尤其是最后15天的时候,好想休息,好想去旅行,好想太多事。。。一天坚持至少6小时在书桌前学习,很高兴我做到了,每天都早起,我也做到了。事实证明,自虐一次其实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自虐。

  其实,司法考试这个终点一点都不漂亮,因为它除了证明通过的人掉了一层皮之外,几乎不能证明什么实际水平。很多疑难的案例不过是学者的想象,和真实的世界有差别,务实的法官会觉得恶心,当办案子的时候,司法考试资格的光环很模糊,很无力,也很苍白。这是一个靠办事能力说话的世界,务实,远胜于务虚。而司考,本质是有点务虚的。归根到底,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需要靠经验和策略去处理各种“横七竖八”的纠纷,司法考试只靠法条和学说,不考策略,更不考智慧,那是中国人自己折磨自己的废纸。#p#分页标题#e#

  我本质上很鄙视这个考试,因为它也有它的卑鄙之处,它不应该成为评价法律人的唯一准绳,我鄙视,所以才不想明年被它鄙视,更不想被它玩两年的青春,朋友的一句:“明年还有明年的事儿,要过就今年,不要认为明年再来一次无所谓,那是你的青春和生命,不要让激情被这种功利的考试榨干,它仅仅是一个该死的考试而已。”真的给了我莫大的动力,谢谢!这个世界上,除了爱一个人、做一件自己钟爱的事值得花一生的时间去浇灌,其他的,都不值得。一年?我都嫌太多,五个月,刚刚好,考不过,自己也不会觉得太吃亏,过了,也算是公平交易。

  目标,只是一种生命齿轮的润滑剂,它的存在可以让人活的更有欲望,更有趣味,更有期待和存在感,每一个目标完成的时候,就像小时候玩捉迷藏的时候终于找到那个小伙伴,就像套圈圈的时候套到一直想要的玩具,就像一场恶作剧终于整蛊成功,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

  人慢慢长大,很多现实会逼迫我们变得世俗而功利,如果目标也变成了功利的代言人,目标就不过是一种彻底的负担。我不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只能觉得拖累和生活所迫。谁都不愿意被逼迫着去奔跑,就算要奔跑,也不应该是因为背后的鞭子,而是前方未知带来的吸引力。所以,目标永远都不会是茫茫人海里最温暖的那艘船。它只是我们试图不断见到的新的风景而已,是调味品而非主食。主食是什么?当然永远只能是家人、朋友以及挚爱的事业。

  我为了昨天查分之后那半天的快乐整整跋涉了四个多月,在书桌前也做了至少坐了750个小时,换来21号整整几个小时的喜悦,对于搞定这种变态目标来说,我想这已经算有效率了,呵呵~  这场考试,只是一种实验,我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自己一个简单道理:很多看似渺茫的事,完全可以变成现实,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就可以。在你没有努力之前,永远都不要告诉自己,你做不到。

  HELLO~下一站~

  我来了。”

  以上是查分后的日志,希望能与你共勉!如果你现在对这考试一片空白,如果你觉得很渺茫,如果你觉得很绝望,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告诉你,几个月前,我和你一样,只可能比你的状态更差,不可能更好。

  我能过,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考过。基本上我认真学的课程考试就考的不错,没怎么学的就基本不会,因为我没什么基础,我的刑法民法和刑诉民诉这四大天王花了我将近3个月的复习时间,期间还在上班,但是这四门课程我都考的很不错,题目的正确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还有商法也不错,但是经济法不怎么样,卷一的三国也给我拉分不少,关于放水的说法,前三卷和我估分只相差5分以内,但是我只要记忆模糊的我全算的错误,而且我卷四刑法除了自首那一点没答对,其他都答对了,卷四的行政法案例题和刑诉案例题我也基本全对,但是!!!还是只有85分!太崩溃了,如果这个分还是我放水后的分数,我只能晕倒在地。。。囧啊。。。。关于放水之说我不敢苟同,我估计如果要加分,也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所有人都加,总之,加油吧!既然是你的目标,就需要你给自己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永远不要愧对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专注的投入进去,你就算现在是法盲都完全来得及,毕竟,现在时间太早太早,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准备,去努力,去寻找,去修正。。。司考,没有侥幸,所有考过的人都知道,除了用心去努力,别无他法。

  再次鼓励学法网上所有和我一样现在对法律一片空白的人~~~加油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102089-1-1.html交流讨论

  注意事项: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xixihaha513  访问:xixihaha513的学法家园


赞一个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1879文章
  • 0收听
  • 70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