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我的司考过关之路:路才刚刚开始走

法考经验 2010-01-14 收藏 : 0 查看 : 293 评论 : 0

原创作者: hongerfish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年司法考试过后,在学法网写了一篇帖子。写后总觉得很多想说的没有说出来。随后在博客里分几天写了一个连载。

  第一部分:前言

  我参加司法考试有个很特别的引子。

  一个朋友的妹妹,考上了法学院,后来非要转系。我说你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当律师不错。她说这考试太难!我说这样吧,我不是学法律的,我考,如果两年内考过,就证明司法考试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你就继续上法学院。那年是2007年。虽说有些玩笑,但从那时起,我还是对司法考试多少有了些关注。

  特逗的是去年,春节前后,花一百多块在书店买了三本装的法律汇编,便携的。当时以为把法条看了、背了,司法考试就差不多了。天真吧?

  结果第一本还没看完就晕菜了。宪法那部分越看越乱,我当时最不理解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本该提纲挈领,可为什么如此婆婆妈妈呢?再往后看,国际法部分,应该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缘故,怎么读都不像中国话,绕来绕去就给绕晕了。

  不看了。等到报名的时候报个名,碰碰运气吧。

  网上开始报名。我看到网上说,如果错过网上报名,可以到现场确认时补报(事实证明,这是幻像)。我就没着急,没在网上报名。结果开始现场确认时,网上又说,现场确认只针对先前网上报过名的,没在网上报名的,没资格现场确认。

  God!难道是我之前看走了眼?!反正是08年连名都没报上。现在想想也不错,至少剩了二百多的报名费。

  等到今年,因为工作原因无法保证时间上辅导班,又苦于找不到系统的复习资料,一直光想没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新浪iask上有上传的辅导班录音。资料有了,可以自学。于是决定今年参加司法考试。那时是5月底。

  后来iask上的资料被删除了,正着急时,我又发现了学法网。那上面资料更全、更新!继续学下去!

  最后的结果是,367,低空掠过。

  我羡慕可以400+通过的考友,不过,我对自己的这个成绩很知足了!因为有很大运气的成分。考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超过300分,给明年一个信心。考后给自己定的遮羞布是200分,再低都没法跟朋友们开口说了。

  在复习阶段,有一些感悟,本想当时写下来,可是骗自己说,别耽误工夫,复习要紧;计划考后写下来,可是从考场出来,哪儿还有心思写这些;现在知道侥幸过了,可以回忆回忆当时的点滴,把还能记住的写下来。算是一段辛苦而充实生活的记录,也算是一些经验教训的分享。

  第二部分:为什么选择司考?

  在“前言”里,我写了参加司法考试的一个原因。那个原因很偶然,而必然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其一,律师这个职业让我很有兴趣。

  这点对于什么工作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工作前就有兴趣,还是工作后培养兴趣,兴趣都是你是否能有所成就的前提。

  我有许多兴趣。大学学理工,对计算机编程有兴趣;平时爱看财经文章,对经济、金融有兴趣;对摄影、绘画也有兴趣。把兴趣变成职业或者事业是最理想的状态。

  在众多的兴趣中,为什么先拿法律“开刀”?——我要进入一个有些门槛的行当。

  几个好友就可以组建一个软件公司;有闲钱就可以进股市炒股;买台单反就可以边走边摄;拿起铅笔就可以描描画画…… 我不是说这些工作简单,想做好都不容易。问题是,他们几乎没有入行的门槛,进去的人就会很多,竞争就会很激烈。我是慢热的,所以人多对我很不利。就我个人的特性,我必须选择一个有门槛的行当。法律自然而然!

  其二,法律很鲜活,可以很容易的接触到。

  我曾经在司考和注会之间做过取舍。直观的比较,注会比司考要难!一是它六科五年过(原来是五科),能坚持下来需要多大的毅力啊?二是会计不是我们可以每天接触到的,如果不是财务人员,很难在平时看到会计报表。

  也就是说,包括注会在内的很多考试,需要一个专业度,这点我是不具备的。

  相比之下,司考一年过,毕其功于一役,更适合我。另外,如今几乎每家电视台都有法制节目,很多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有所耳闻。这样,选择法律,即使是每天看报看电视的消磨时间,也能接触到。不用太专业,就可以积累有关的知识。

  由此多说几句。如果出了校门还想继续深造的话,选择的专业不是原来所学的专业,最好选择文科。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在职考试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有限!节省时间就是提高命中率!

  最后,说一下是否是法律专业毕业的问题。

  在学法网论坛上(http://bbs.xuefa.com/)看到很多法学专业的考友,说自己复习一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就通过了,说明科班出身确有大用。不过,对于不是法本的考友来说,也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出身”太在意。首先,当初没选择这个专业,现在后悔,晚了。实属沉没成本,忘了就算了!其次,凡是上过大学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有多少课是真正有用的?有多少时间是用在学业上的?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其他专业,真正有用的核心课程,如果拿出高三时的劲头,半年时间足矣!

  总结一下我为什么选择司考:

  1.我对法律感兴趣;

  2.我在平时就可以接触到,不会感到陌生;

  第三部分:司法考试如何复习?

  如何复习?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只能站在一个非法律专业、在职考生的角度,简单说几句。

  首先,是复习时间。

  我复习了将近四个月,准确的说是117天。前两个月是效率最高的。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只要听录音、看讲义,就有收获。而进入九月以后,效率低的要命。两个原因:其一,前面三个月后,累了;其二,那时感觉哪儿都不会,信心受挫。所以,复习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时间的复习,人会麻木,很可能会厌倦这个过程;给自己留的时间过多,会缺乏紧迫感;时间多了,想的就多,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就多,对信心打击比较大。

  当然,对于在职考生来说,复习时间无法保证是个大问题。很多事情会把复习计划打乱。所以,对于在职的考友来说,最好像骆驼那样,逮到机会就“吃个够”,特别是在打基础的阶段。#p#分页标题#e#

  其次,是复习资料。

  整个复习过程,我主要买了三大本、法条汇编(万国)、授课精华(万国)、真题(张能宝),还打印了与录音(万国)对应的讲义。按照自认为作用大小,排个序,说说理由。

  1.录音+讲义

  我用的是万国的录音和讲义。学法网论坛上说有的部门法万国的好,有的部门法三校的好等等。别的培训机构的录音我没听过,不好说。只是觉得我这水平,能够从头到尾把录音听完,做好笔记就收获颇丰。至于哪家更好,就相当于国足是跟韩国热身,还是跟巴西热身,都比自己水平高,好好踢就有进步。况且一家的课程,讲义的版式比较一致,看起来也方便。

  今年万国几个阶段的录音我都下载了。“重点突破”是干听的,没打印讲义,算是熟悉那五门重点。后面的“系统强化”是反复听,明白为止,讲义上的笔记记的也是最多的。最后的“法条串讲”,真是没时间听了,放弃了。如果时间允许,一定要过一遍的。

  2.司考真题

  真题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现在哪门考试不是真题突破啊?!一般的真题是让考生知道考题是什么模样,免得上了考场认生。好的真题会有归纳总结,省去考生很多时间,事半功倍。

  张能宝的真题,一共八本,轻,好带,在哪儿都能看。刑法部分的数罪、拟制规定,总结的很到位。有些总结感觉略有重复,不过很实用,重复就是强调嘛!学法网题库上的真题可以在上网的时候做。其他版本的真题没看过,估计各有千秋。

  3.法条汇编

  人们都说指南针版的最好。我在司考复习阶段绝对是从众派,都说指南针好,我就奔指南针的法条去。可惜真的没买到。淘宝上有便宜的,像是盗版,没敢下单。

  后来买了万国的。也不错。三本,将近千页。我真正浏览过的只有刑法和刑诉两部分。原因还是时间有限。

  4.授课精华

  买这套书,到现在我还在后悔,真的没啥用。授课精华算是讲义的扩充版吧。一套书里,也就淳于闻写的那本有点儿用。淳于闻的讲义有100多页,打出来太厚,不如直接用授课精华。另外,这本书里有卷四的答题思路,看看有用。

  5.三大本

  把它放在最后,不是它不重要,而是无法承受之厚。太厚了!如果从头到尾看一遍,估计我复习这四个月时间都得搭上,还未必看得完。而且自我感觉,就算是看完三大本,对考试的直接作用不大,还得需要真题和录音来把理论和考试衔接上。

  有时间的考友,比如脱产复习或者在校生,可以好好看一遍,打好理论基础。如果时间有限,目的只是通过考试的话,完全可以放弃。

  最后,是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

  针对我个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自我减压和保持快乐。这跟我之前没有法律基础有关吧。比如保持快乐,我每弄明白一个问题,就特高兴。因为很多知识点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高兴的次数就特多。至于自我减压,真到了死活弄不明白的时候,我就放了。告诉自己,考600分,那是神,360就够用,没必要太挤兑自己。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复习方法,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做保证。再怎么说,也得保证自己别让考试给整疯了不是?!

  总结一下:

  1.复习时间不宜多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2.复习资料不在多,在精。

  3.复习再累再苦,也要保持快乐,并学会自我减压。

  如何复习就写到这里。下篇说说如何考试……

  第四部分:关于司法考试复习的“取舍”

  注:今天(10号)看这篇博文,发现少写了有关“取舍”这部分,属于“复习方法”。现补上。

  司考涉及十几门,除了一直被认为是重点的刑法、刑诉、民法、民诉、行政法外,还有渗透到卷四的法理法;包含法律多,而单一法律分值少,可总分又不少的商经法;平时接触不多的三国法;几乎靠死记硬背的法制史,等等。这么多,如果时间、精力有保证,当然要面面俱到,可是,倘若时间有限,就必须有所取舍。我的选择:

  “取”的部分是五重点、法理学、商经中的重点法。

  五重点难易有别,让我最闹心的是行政法,其余四个踏实复习都会有成效。

  法理学涉及卷四,必须重视。法理学理解记忆的居多,做真题时会发现,即使没看过这部分内容,作对的概率也很高,所以拿下这部分,有信心。

  商经法,重点部分复习好,可以保证卷一和卷三的分数,属锦上添花。另外,有位辅导老师说过,学好商经,对今后赚钱很有利(一笑)。

  “舍”的是法制史和三国法

  法制史几乎都要靠背,极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分值只有十分。有背这些东西的时间,把刑法或者刑诉的一个概念搞通透,分数就回来了。退一步讲,那十分,就是靠蒙,也能得三、四分吧?!

  三国法。我放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某种意义上讲,以后实务中,涉外应该是很高端的领域之一,学好三国法没亏吃。只是从考试角度,这部分太繁琐。特别是考后看论坛的帖子,很多人说今年的三国法题有些偏,这也是因为三国法散的缘故造成的。随便在哪个犄角旮旯出个题,就能噎死人。

  另外,复习三国法最让我痛苦的是看法条。三国法里很多翻译过来的条文,看到的是中文,可是怎么读都别扭。08年我放弃看法条也是由于看到三国法部分顶不住了。

  以上有关取舍是一家之言,考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过,总的思路不会有错:

  时间有限,都想抓,结果往往是都抓不牢,不如重点突破。把放掉的部分,待到通过后再慢慢夯。

  做事得有轻重缓急不是?!

  第五部分:司法考试之六:如何考试?

  如何考试?千万不要作弊!无论是找枪手,还是买试题。既然是司法考试,如果作弊,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般来说,实力+技巧+心态+运气=通过

  实力是一点点积累的,需要自己下功夫,这里只说一点,有关卷四的。今年司考,卷四的论述题,我把“三个至上”忘了一个,结果转了好大一个圈才把话圆上。所以对于一些“搭架子”用的知识点,在考前一定要烂熟于胸。运气更不好说,总之是好人有好报!当然,考试的时候多带几支铅笔,更保险!#p#分页标题#e#

  1、先说司法考试技巧。

  万国有个老师叫淳于闻。在“系统强化”系列课程里讲“理论法学”。讲课跟说评书一样,偶尔甚至会唱几句。虽然有时感觉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略显罗嗦,但是整体还是轻松的。

  说实话,他讲的理论法学,我只听了一遍,法制史那部分还彻底放弃了。不过,他强调的一个考试技巧我却记住了:题目让选正确的,就在题干后面打个勾;让选错误的,就打个叉。然后看选项,选项表述正确就打个勾;错误打个叉。最后,题干和选项符号相同的就是所要答案。

  在考试中,有时题干会问哪些是错误的,由于时间紧,我们可能会忽略要求,而按照一般思维选的都是表述正确的,白白丢分。

  淳于闻的这个小技巧,在考试中就很管用。

  除此以外,他的课里还会涉及卷四答题的方法,有时间可以听一听,很模式化,能直接套用。

  另外,当选项中出现“一定”、“才”、“全部”等等这样字眼的时候,十有八九该选项就是表述错误的。尽管不全如此,但命中率极高。

  还有,考试与实际情况不同。在真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一般的,而在考试中,几乎所有情况都是特殊的。这跟出题人的心理有关:我考你的都是平常的,一来看不出我出题人的水平,二来全国的大考,考的都是一般情况,有啥意义?!其实,正是因为考的情况都是特殊的,才为我们答题提供了便利。具体到答题中,就是哪个表述按照正常情况不可思议,哪个选项就极可能是所要答案。

  上面讲的也许不能都称之为技巧,有些更像是小聪明。我只是觉得,司考毕竟是考试,有实力的最重要的,而相应的技巧就像是润滑剂,会使做题更游刃有余!有时也会超越做题本身,感觉是在和出题人较劲,乐在其中!

  2、关于司法考试的心态。

  第一,不能惧怕司考。

  有时我就在想,很多考过多次还没过的考友,很有可能不是实力不够,而是被考怕了。所以不怕这个考试是良好心态的基础。

  我们来算笔账。司考总分600,360就能过,平均每门90就ok了。90分是个什么概念?对于前三卷来说,就是每门可以被扣60分,相当于30到多选或者不定项的分数,如果是单选,就是60道。也就是说,我们前三卷,每卷即使错30道题都可以达到及格分数线,如果你错的是单选,没准儿还过100分了呢。上了这么多年学,参加的考试无数,有哪门考试可以错30道选择题还能及格呢?想想也许只有司考了吧!所以,不要怕!

  第二,临近考试的时候,不要再纠缠自己老是弄不明白的知识点。该放就放,有舍才有得!万一还能弄不明白,不但浪费了时间,还打击了自信。得不偿失!

  最后,考试的时候,一门是一门,考完就忘掉,不要让前一门影响后面的。

  考卷一,由于在复习的时候放弃了法制史,三国法部分也只是粗粗带过,交卷后感觉很差,有心直接打道回府,下面不考了。后来一想,既然考前唯一看过两遍真题的是刑法和刑诉,而且还交了二百多的报名费,何不考考看呢?事后证明,卷一过了90,并不像感觉的那么差;卷二还过了100。如果当初考完卷一就放弃了,哪儿最后的通过呢?

  如同长跑,只有坚持到终点才有胜利的机会!

  司考通过,你会发现,通过后比通过前困难更多。这绝不是得便宜卖乖,最后一篇——烦恼的开始——会细说个中原由。

  第六部分:司法考试通过,烦恼的开始

  知道司法考试通过,兴奋了几天。后来看学法网论坛“法律职业入门”上有关考试后的种种情况,有些心寒,烦恼很多。

  首先,考试以前,唯一要考虑的是努力通过。通过之后,就要在很多选择中间做出取舍。好在我是非法本,进入法检的路子已经堵上了,只能向律师方向发展。

  人在没有选择或者选择过多的时候都是痛苦的。就像谈恋爱,没人跟你谈或者看上的人太多,都是一种痛苦。所以,有的时候想一想,过去包办婚姻有可能是成本最小的一种婚姻模式。

  言归正传。除去选择的烦恼外,考试与实务之间的鸿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弥补。

  我一直说的一个例子:在考试中,题目会告诉你某人是“故意”,但在实务中,要认定这个“故意”就会颇费周折。还有,如果卷四让写一份法律文书,考生之前没复习过,可以胡写,或者写个大概,可是在实务中,这样一来,执业证书可能就吊销了。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从考试跨越到实务,对像我这样,以前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的门外汉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第三,对于在职的,特别是非法律岗位的考友来说,通过司考往往面临着转行。

  转行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面对巨大的机会成本,不是谁都可以从容面对的。

  上面还是可预见的问题,还有很多到时候才会出现的问题,“路边炸弹”有的是!

  司考被称为“中国第一大考”,这是事后才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这个称谓是因为它难,还是因为它是有关法律的考试?我个人倒是希望“第一大考”是因为它是司法考试,与国家的法制建设息息相关。这样,以后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不是仅仅感觉自己是一个工匠!

  09年的司法考试尘埃落定。是一种有益的经历!无论以后道路多么曲折,有一点要坚信:

  有梦就有未来!

  第六部分:未来之路

  就像我在“前言”里所说的,我的兴趣太多!

  幸运的是,在众多爱好中,我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一个方向。而在这个方向上,以后要走的路很长,要有个初步的计划。

  第一,在两年之内,要拿到律师执业证书。

  第二,英语要提高。

  第三,在商经、财务方面要有所突破。

  一步步的走吧!万里长征刚起步,一起努力!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请进入本文论坛地址http://bbs.xuefa.com/thread-102443-1-1.html 交流讨论

  注意: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hongerfish   访问:hongerfish的学法家园


赞一个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签名!
  • 1879文章
  • 0收听
  • 70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