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0-07-20 收藏 : 0 查看 : 767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www.xuefa.com
热门:在线司法考试真题(带详细解析,自动记录错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解题是将备考中学习到、复习过的知识转化成分数的最重要最关键环节,解题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考试分数的高低。解题是考生最直接地提高应试适应能力和得分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因此解题训练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不可轻视。这次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解题训练的一些方法。 进行解题训练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题目要好要精练,宁缺毋滥;题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少,太大损耗时间过多而效果也未必好,太少可能达不到预期训练效果;方法要得当,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要通过解题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总结各种题型各个学科的不同解题方法,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 1、选择正确的训练素材——历年真题 鉴于真题具有直接体现考试重点、准确性强科学性高、覆盖范围广、对备考作用巨大等任何模拟题无法比拟的优点,我建议考生进行解题训练的时候最好选用真题。至于选用哪种编排体例的真题,我在下文会跟大家一一说明。 2、不搞题海战术—— 精做真题 到底做题做到什么程度或者怎样做题才算是搞题海战术,有的人做十套题就算是搞题海战术,有的人做二十套题目才算是搞题海战术,不同的考生对题目的看法有不同,其用于练习的时间和看书的时间也会有不同,因此对题海战术下个统一的适合每个考生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但题海战术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解题者不顾解题效果,不总结解题经验,不总结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单单为解题而解题,希望通过解题来识记具体的知识点甚至是题目从而达到考取高分的目的。这在以考查考生对法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主的司考中是十分不可取的。故考生进行司考解题训练,题量在精不在多,应以历年真题为限,因为从2002年司考至2008年已有8年共2400道选择题,70道左右的主观题,对于训练来说已是足够的了。若果时间充足,可以使用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内不同编排体例的真题重复演练。但必须至少一次,否则就是投入过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使用正确的训练策略——五大注意事项 考生进行解题训练时要注意以下五方面: (1)养成积累错题集的习惯。司考很多题目的设置都是十分有技巧的,命题人往往利用考生的定势思维等一般思维误区设置陷阱,使考生防不胜防,因此在解题训练中建立错题集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和涉及法条及出错的原因记录下来,不定时翻查,时常思考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题目设置角度,做到举一反三,最终做到不重复犯类似错误的目标。在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做题的网友一定要好好利用里面的自动记录错题的功能。 (2)勤动笔,不模糊。不只是看看题目想想答案翻翻书而不动笔(尤其是进行主观题解题训练时),不对着答案做题目,否则达不到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也不利于解题能力的根本提升。 (3)配合学习进度,通过解题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要贪图过快也不能跟不上学习进度,必须做到每学完一个章节就做一个章节的相关真题。现在市场上出版的真题解析类书籍大都对真题的参考答案有个详细的解释说明,有一个充分的说理过程。考生在做完真题之后,无论做得对还是错,都要认真看一遍这些解析并最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解析,这些解析的援引的法理法条和角度和你自己在解题时援引的有什么不同等等,只有在解题之后对题目涉及知识点及时进行总结,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做完题目之后,尤其是对待错题,一定要剖析题目的命题结构,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命题思路、技术,对题型进行归类。也要反思自己的答题思路,知道自己为什么作对为什么做错,在自我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思维优势和思维弱点,在日后的训练和考试中就要注意扬长避短。题目做错的,在分析之后一定要再找相关的题目再次进行训练。只要这样做到“练中得法,以法导练”,才能提高考生的核心考试技能。 (5)不同的备考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在学习每个新的部门法或新的章节前宜通过摸底式训练,使自己初步熟悉即将要学的内容并锁定学习重点。摸底性训练是指在没有正式对某个科目或者该科目的章节进行复习之前,凭借自己对知识记忆和理解而进行的解题训练。通常情况下这种解题训练的准确率一般不高,但可以一方面使考生确切的知道自己的“底子”,知道自己哪些不懂哪些地方懂,做到心中有底,这样复习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成竹在胸,既节省时间也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会勾起考生强烈的好奇心,使考生对做错的或者不会做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加快记忆。进行这个阶段的解题训练时,最好按一章一练或一法一练的周期进行,每做完一章或一部法律的题目就马上对答案,然后对做对和做错的题目分别标记,再针对之到教材或法条中寻找对应的知识点,找到自己答错和答对的原因,对的,如果不是蒙的,证明自己已经了解和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教材或法条就可以不看,答错的,分析答错的原因是什么,是知识性错误还是程序性错误。程序性的错误,一定要重现当时的解题思路,想想自己为何会这样想,为什么没有看到题目里面的该看的字眼,遗漏了应该捕捉的信息等。知识性的错误就必须马上看书,马上补正这个知识点,彻底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注:知识性错误是指答题者因为对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无知或错误理解而导致的错答,例如,因为不明白诉讼时效的中断和诉讼时效的中止之间的区别而导致的错误,这类错误是司考考生所犯错误的主要类型,大概占全部错误的90%-97%。程序性错误是指答题者因为没有看清楚题目中的部分或者限定词而导致的错误,它的发生与答题者掌握的知识无关而与答题者审题是否仔细谨慎即与其思维的慎密性密切相关,例如,将题目要求的“不正确”选项看成是“正确的”选项,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看成是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等等,这类错误是司考考生所犯错误的次要类型,约占全部错误的3%-10%,随着考试题目设计的日益“人性化”现在大部分这类题目一般都会设置“提醒”,例如将“不”字加上着重符号或者加划下划线等,只要答题者不要太过粗心,一般都可以避免这种错误。#p#分页标题#e# 在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后,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并进行及时的学习反馈,考生应进行适量的分析性训练。此训练主要检测考生是否掌握了考生要求的基本知识,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是否到位,能否熟练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法律应用问题。此训练既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步骤,也是形成应试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任何希望获得考试成功的考生都必须认真进行这阶段的训练。进行此训练时,考生已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了,所以训练的过程中,考生除了要重复摸底式训练中的题目对照分析过程外,还须注重加强对题目本身的分析,研究各种题型特点,研究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关系,题肢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命题人的出题意图、出题思路和题目的考查角度及相应的解题方法,做到每练一道题巩固一个(多个)知识点,每练一道题吃透一个(多个)知识点,每练一道题杜绝一次(多次)程序性错误,每练一道题得到一种解题技巧。 在应用性训练的基础上,在错题中寻找和发现知识盲点,根据盲点进行学习后再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补漏性训练。此训练亦不可轻视,因为它会使考生的知识变得更全面和完整,避免了挂一漏万。 适应性训练也称为模拟性训练,指为适应现场考试而进行的模拟真实考试的解题训练,使考生能够体验和熟悉考场的情景,避免因为对陌生环境和陌生情景的不适应而造成实力打折,一般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内不定时开始进行,但不能过于频繁。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给我留言,谢谢大家,祝学法网上的所有考生都能司考成功!进入本文地址交流讨论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注意:任何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于 学法网http://www.xuefa.com 违者必究! 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80后律师 访问:80后律师的学法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