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随笔 2010-12-20 收藏 : 0 查看 : 1853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www.xuefa.com
我是理工科背景,以前在企业干了10年,感觉也有点了累了。2008年12月份就辞职打算自己干点小生意,恰恰一个办律所的的亲戚当时接受法院的一批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因为原来我在企业对招投标、工程合同这方面比较熟悉,所以就答应参与了调解组的工作。后来到了2009年5月份,身边的几个律师建议我参加司法考试,我考虑了一段时间在09年6月份就买了教材,一直到九月份考试前的这段时间,看书看得想吐,尤其卷一,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刑法在09年又改成了什么3要素,感觉江湖上一直号称的中国第一考,就是内容庞杂,刑法派系林立各说各理,似乎不像一个很系统很成型的考试,说白了就是以知识点繁杂出名而已。参见了09年的考试以后,整整纠结了2个月,期间也回头看了当年的真题,觉得很多题就像绕口令,玩点文字游戏。结果09年11月出成绩后317败北,卷四分超低69分。2010年时鼓足勇气又参加一年,考前最后的一个月请假在家复习,考完就觉得卷二完蛋,但是对卷四感觉应该上90分没有问题,笔记工整清晰,刑诉那道题答得也对,结果是卷二77,卷四81,总分325.在11月20日查到成绩后一时无语,感觉颇为失落。总结这2年的考试,我的亲身经历后的体会是: 1.加分之说对于我,是没有影儿的事。 2..卷四以前辅导老师说的字写好点,三段论什么五段论的也基本上不靠谱,还得看是哪位爷皮你的卷子,对不对这位爷的口味。 3.司考只是一块敲门砖,我身边的律师朋友很多,基本上有事情就办办案子,多数时间尤其是下午聚在一起打牌KILL TIME,收入上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真正触动我的是上周和一个律师朋友为一起医疗纠纷的案件一同出庭,原告是一位患了绝症的患者,我们是被告方的代理人。庭审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询问原告当时的一些情况和涉及到的相关的证据,我明显感受到原告的无奈,在法律上讲他没有办法证明,确实无能为力。但是面对这样一位原告当事人,在庭审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作为代理人应该为案件负责,为自己的当事人负责,但是这样的事情不是我喜欢做的,真的不喜欢。 2010年11月20日,查到成绩后,我想了很多,当天晚上也几乎没有合眼,我想到很多代理人为了代理费出的一些所谓法律上比较认可的“硬招”,这些似乎都与我的性格格格不入,我不喜欢这样的赚钱方式,也不喜欢为了百八十元的咨询费和当事人讨价还价。也想到了一位年龄较大的资深律师的话:参加过几次司法考试的人,其实他的法律知识应付一半的案件已经绰绰有余了,法律执业过程中,很多时候法律往往就是个程序和手段而已,尤其对一些大标的的案件。 考虑良久,我明白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喜欢原来在单位那种商务谈判、技术交流,签订合同,和客户交流,与同事共苦,享受项目成功的喜悦那样的生活,那份薪水挣得颇有成就感。 回想在企业打工的那些日子,虽满世界跑的很辛苦,但是也建了自己的一个小家,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安乐窝。反观这两年,整天面对的是纠纷,有时候心情也受影响,收入没有什么太大保证,免不了三天两头的和当事人讨价还价,或者为了代理费看委托企业的脸色,其实根本上没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活的太累,没劲。在外人眼里这个行当似乎很光鲜,其实日常的开销都得从那点代理费里支出,医保养老保险自己埋单,就那三瓜两枣还得疏通相关环节,其实也相当不易。 想了整整两天,我决定终止自己的司考路,2009,2010我参加两年,在这个行业晃荡接近两年,虽没有什么大的收获,至少也算是多少懂点法律知识了,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也有益无害。在此期间也帮朋友解决了他们看了很挠头的很多案件。细致数来,也算是处理了近300件的案件,除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也基本上各个类型都接触到了。也算是过了一把法律人的瘾吧!以后就当一个爱好吧,看看《今日说法》《庭审现场》,关注一些新法的颁布,帮朋友看看购房合同、合伙协议什么的,这样也许能快乐的享受法律和消费法律,而不是面对纠纷为了生计讨价还价。 最后,谢谢《学法网》一直给予的营养,多谢学法网坛子里诸多朋友提供的资料,祝愿通过司考的朋友在法律路上都能驶上快车道,为司考奋战的朋友们都能顺利拿到敲门砖(司考证)。 再见了,司法考试!! 再见了,学法网!!! 再见了,朋友们!!! 对于我而言,放弃司考也是一种美!!! 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为挑灯夜读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为家人的付出,为朋友的期待,为我所能感受到和承受到的爱!进入论坛发表你的看法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司考心情随笔 司考人的心灵港湾! 作者:学法网 www.xuefa.com 会员mybbs222 访问:mybbs222的学法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