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1-01-21 收藏 : 0 查看 : 1047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www.xuefa.com
发帖子的初衷是为了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总结一下,希望有些朋友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绝非炫耀,请大家不要拍砖。 我今年29岁,女,法本,今年是第四次考。第一次报名了没去考试,第二次裸考283,第三次346,本次101,83,103,104 总分391通过。 以前工作上对律师资格没有要求,所以也没有抱着必过的心态。但是从去年开始换了另一份工作,做的也是和法律有关的事务,领导也明确要求了必须通过司法考试,不然绩效扣分!这就意味着排名末位,面临淘汰。我们部门9人,5人已通过,剩下4人没过。其中的压力,大家懂的。。。 主要说说这次考试的准备和安排以及自己的体会: 1、资料。 教材(非三大本)+法条+真题,再买本当年考点增补的书籍。模拟题准备两三套(这个最后冲刺再看吧)。4月份我买书的时候,本想买万国的黄皮书,就是那套民法60讲,XX法XX讲的教材,结果没货,我就买了法律考试中心出的司法考试名师讲义一套书,封面也是黄色的。法条我用的指南针,而且还是09版的。 2、时间安排。 大多数考生都是在职的吧,很难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去复习。我也是一名在职生,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要注意,既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也不要因此影响工作。 总的复习大概是两个月,第一个月比较轻松,晚上回家看看教材,尽量看懂教材的讲解,我主要是看刑法、刑诉、民法、民诉、行政法及行诉。看累了教材就看看法条,也可对照来看,如果觉得累,可以踱步朗诵法条。这个阶段我对记忆没有要求,没有刻意去记,但是对不熟悉的知识点会有留意。 考前的一个月,才是重点复习时间。先安排好整体的时间,7块大的内容:刑法、刑诉、民法、民诉,仲裁、行政于行政诉讼、三国、商经、法理宪法法制史。安排每个板块各要几天的复习时间,再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 我一般在办公室放本真题。在工作的间隙看看真题,注重看真题的分析。做到先理解,再记忆。对自己错过的知识点要反复去看,看分析。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背后的知识点和考点才是关键。上班地方可以自由上网的同学建议在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做真题,可以很容易的躲过老板的眼睛哦。 下班回家后有近5个小时的看书时间。我一般安排看指南针法条以及教材。重点看法条,对于重点法条和高频考点法条可以用荧光笔做好记号。 最后我的教材看了一遍,重点法条看了近三遍。真题看了一遍。感觉时间不够用,刑法和刑诉由于最后没时间了,只看了真题和教材。没有看法条,以至于第二卷只得了83分。 3、从中有几点体会: (1)复习战线安排的不要太长,有一定基础的或者是多次考试的以法条为主。基础不好的建议先看教材,尽量理解教材,培养感觉。总的复习时间可以安排在3个月左右。前一个月过一遍教材+法条。后两个月重点看法条+真题。考前一周做下模拟题(学法网司考题库在冲刺阶段有限时模拟测试)。考前两天看看增补的考点。有网络的可以看看各方押题的信息,以作查缺补漏之用。 (2)可以下载指南针的法条朗诵。复习的两个月内,我是每天上班下班的时候在公车上听。晚上看书时不建议听,只会有催眠效果。 (3)按照计划复习。当天要看完的书,一定要看完。这个貌似有点难,我之前就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安排好刑法和刑诉法条没有看完。所以大家尽力吧,克服困难,去超越自己。 (4)先理解,再记忆。看真题的时候把考点过一遍。不要就题论题。举个例子,一个题目考善意取得,大家一般都注意到了,善意取得的三个条件:善意、合理对价、交付或登记。但是合理对价是否要已经支付?以及善意取得的前提,无权处分,如果是有权处分,则受让人当然取得,就不存在善意取得的问题。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把需要大量记忆的部门法放在后面。分清楚主次。法理、法治史、宪法这些放到最后去背。就像我初中的历史老师的口头禅:没什么技巧,死记下来。我就是最后几天背的,能记多少记多少!不要放弃,蚊子再小也是肉。我09年的时候完全没背,第一卷考了70多分,导致总分差14分败北。这就是教训! (6)坚持自己的复习安排。总分600分,你不可能拿满分,我们要做的是及格!我记得考前两个月才开始看书,我们部门一个女同事也是今年考,她问我,你看了几遍书了?我也慌,但是慢慢会自己调剂,走自己的路。每天按照自己的安排和进度去走,不要受其他人的影响! (7)参考书不适合太多太杂。选择适合自己的,别选太多套,书是看不完的,重要的是重点的知识点分数拿到! (8)辨识重点和非重点。重点可以展开去思考,非重点记忆层面就够了!比如看法条,我看的是指南针,重点法条都用蓝色印刷的,很好辨认。重点法条下面的说明也要去看。 (9)最后说一点考试的技巧。一般是选是或者选非。我在考试时,在卷子每题后面标注:选是,或者选非。在每个题干后面标注:是或者非,这样就不会弄错。别笑方法土,管用就好。 只是粗浅的谈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进入论坛发表你的看法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5122351223 访问:5122351223的学法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