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1-02-10 收藏 : 0 查看 : 1706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www.xuefa.com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今年是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今年我也经过苦战三年低分通过司考,实在不敢夸口,有若干体会,供后来者分享,愿没过的以后都能通过。(本人二流法律大专毕业,电大本科混到,基础不能说零吧,基本功很不扎实,我们同学有过了本科自考法学的,司考一次通过,比我早一年,同学们!基础也是很重要的。) “零敲牛皮糖”是中国老百姓的口头语,是指将凝固绵密、粘连、咬不动的糖,一小块一小块地敲碎食之,偌大一块牛皮糖,也会被零零星星地敲光。这极为普通而鲜明的语言,生动表达了毛泽东伟大的制胜韬略,美国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事实也如此),志愿军敢向其挑战,战术上从不适应到适应,从被动到主动,基本上达成了战略目标。美军有强大先进的技术兵器和极其高效的后勤补给,志愿军很难一口将其吃下,美军不像蒋介石那样笨拙地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很注意保持战线的连续和完整,必要时不惜放弃汉城,也要发挥其有效的机动性。李奇微接受了教训,动了脑子,发明了什么‘磁性战术’来对付我们。美军的‘磁性战术’,就是企图让我军吃不掉他们又甩不掉他们,以达到疲惫和消耗我军力量的目的。我们也要来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毛泽东湖南家乡用稻米精制的一种粘力很强的传统糖块,一般是几斤或十多斤一块,名叫牛皮糖,糖味很甜,群众很喜欢吃,但必须用铁锤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才便于吃,就这样,李奇微实施“磁性战术”,志愿军则坚决贯彻“零敲牛皮糖”的原则。在巩固战线的同时,集中兵力打小歼灭战,一块一块地“敲”敌人。最终稳定了战线,使敌人能坐下谈判。 套用到司考上面来看,司考曾经号称"第一考",这与美军号称第一军事强国何其相似,相信许多考友都是冲着这个天下第一考的名头去的,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个厉害。就我个人来说,复习司考,也是通过从不适应不了解被动丢分到慢慢体会,领悟要点,再到勉强低分通过。确实是感触良多。 (1)我的司考第一次战役: 当第一次看到"三大本"这个"大堡垒","大老虎",大家想必跟我一样都十分惊讶,如何能把这个大家伙给一口吃掉,实在是个问题,第一次复习考试,我东摸摸,西看看,也不知咋学,买了一套"司考一本通",感觉体例很好,先看法条,再看解释和考点,最后有真题练习和模拟题(每个考点后面都有,不是统一的卷子),无奈战线拉的太长,我请假在家好几个月看书,看看就忘,还忍不住玩了“盟军敢死队2”,玩通关了,浪费了很多时间,结果临考试刑法,民诉,看了一遍,其他小法没怎么看,结果考完200多分。考完才在学法网论坛上看到一个前辈写的,司考小法,诉讼法也很重要的文章,意思就是小法死东西,容易得分,看后拍着大腿,十分后悔。怎么早没发现。 --------------------------------------------------------------- 这是我的第一次战役完败,总结如下:大法很重要,小法易得分,更重要。 (2)我的司考第二次战役: 第二次考试,发现了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里面的真题,于是我就天天做真题,花钱捐了一个VIP,本来想捐一年的,后来想想还是捐了永久的(我晕,果然第三次还要考,乌鸦嘴)。。。。真题做了很有感觉,水平也感到提升不少,还听了讲座,第一次考试几乎没怎么听讲座,但我感觉听讲座效果不是太好,原因后面再说。具体到第二次复习,我几乎也没有买什么资料,就是翻了翻去年的一本通,各个科目用的都是打印的网上讲义,具体哪个人的我也不详细叙述了,考友们个人有个人爱好,其实名师们的水平都差不多的,而且那些长期班的课都是大同小义。悲剧的事情来了,考试之前,很是无聊,又出了个游戏叫“植物大战僵尸”其实根本不好玩,一开始上手还有点意思,最后感觉一点可玩性都没,就是无尽的通关。我玩了第一次通关,又浪费了不少时间。于是考试,考了350。。。差10分 --------------------------------------------------------- 这是第二次战役结束,总结如下,真题很重要,必须多过几遍,小法易得分,三国法之类提升分数很快,投入低,产出大,运用军事术语来说就是:短促攻击,歼其一部。 (3)我的司考第三次战役: “转动历史的时刻”,决定性的一击!!第三次复习,我把历年真题全部做成TXT文本,拷在用了6年的破手机上,(6年前的手机居然还能支持看TXT书,你们说神不神奇?)没事就看。我的破手机没有文本编辑功能,只能来回的看,浪费不少精力,真正理想的办法是:绝对掌握的题目就可以删掉了。这样真题越做越少,只要记那些重难点就行了。(对了。说句题外话,感谢学法网,没有你们的题库,就没有我通过的今天,但是亲爱的管理员们,你们能不能把那些错误,混乱的解析给改一改,有时候那些解析真是气的人吐血,根本看不懂,所以我在学法网题库做真题的过程就是给学法网题库纠错的过程!!)最后,亲爱的后来的战友们!你们听好了。。。最后一次考试,我发现了最重要的一点,讲座要听“冲刺班!”“包过班”,要听这个小黑,那个小黑的包过班,冲刺班,预测班,这是为什么呢?待我细细道来: 第一次听讲座,我听的是淳于闻的法制史,感觉十分风趣幽默,有此开始,想考司考。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些长期的班,啥子启航班,固本班,精讲班,都是许多讲,老师罗里吧嗦,有时候还讲故事,讲笑话,我一场听下来,哈哈一笑,故事全记得,黄色笑话全记得,讲了哪些考点???不知道。效率太低,我用MP3听,常常几个月都没有听完一个讲座。大家都很忙,都有工作,哪里还有工夫这样慢慢耗??结果今年考前最后一个月,网上许多的保过班,冲刺班,让我眼前一亮,这些班基本上都是讲卷子,讲题目,全部是考点,各个正中要害,老师自己都说“来不及了”一句废话没有,全是考点,而且命中率很高,本来司考就是考年年常考的东西。我们用这一个月强行突击,能挣到不少的分!!!!效率很高。你把卷子打印出来,记下老师讲的考点,没事看看,分就到手了。#p#分页标题#e# ------------------------------ 今年我考367,低分通过,十分惭愧,不是很用功的人,智商自觉不低,就是一个字“懒”自觉性太差。这是第三次战役结束 ---------------------------------------------------------------------------------- 总结如下:大纲出来的新考点必须看,送分的。时间不够的考友,想高效率的考友,看冲刺班,包过班的模拟题讲座,效果还是很好的。 再说说这个“零敲牛皮糖”,司考要考的东西庞杂不庞杂,东西多不多?考点多不多?太多了。但是我们把它分解开来,细化到每一个最小单位,变成一句话的考点,再也不能精简了。把它记住,这个知识点就是我们自己的了。一个考点一句话,记住即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司考发散性的东西毕竟不是太多,真正遇到了,老师傅也搞不好会翻船,丢的那几分全当感谢司法部了。死东西不丢分就行了。 具体到我的做法,就是做学法网的司考题库,错的题目就把考点抄下来,写在小本子上,每科一个本子,我用的是很薄的小学生作业本,十几门法,十几本,很少的一点东西,天天看,还怕记不住。司考这个老怪,就这样被我们干掉了。玩游戏也是这样,最早玩一代暗黑,有的怪血太多,我带着他满场跑,回头给他来一刀,然后继续跑,最后居然给我砍死了,后来才知道:天啊!原来还有魔法这个东西!!打仗也是这样,抗美援朝虽然没有干掉整个南棒,但好歹把战线又平推回了三八线,联合国军当时已经打到了鸭绿江边,我们经过好几次战役,一点一点把他啃掉,他们也讨不到好,我们也算胜利了!司考不仅仅是考知识,更多是考一种理念,考一种思维方式,你必须适应它,才能战胜它。入朝初期,志愿军也不适应美军的打法,吃了不少亏,后来掌握了窍门,避其锋芒,稳扎稳打,倒过来美军吃不消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己之见,大家还是参考参考,不当之处还请指正。想想60年前我们的父辈在朝鲜爬冰卧雪,浴血奋战,靠的是一种必胜的信念,我们参加司考也要有这种信念,不打败司考这个“纸老虎”绝不收兵! 最后感谢我老娘给我下资料,感谢领导给我请假,感谢学法网题库奇奇怪怪的解析(瑕不掩瑜啊!) 以古训结尾,供大家共勉,没过的不要气馁,过了不要骄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进入论坛发表您的看法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作者: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会员中央特科 访问:中央特科的学法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