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1-03-03 收藏 : 0 查看 : 925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2010年是我第三年参加司法考试了,记得08年刚毕业,各种事情各种心思,搞得备考不是很系统,而且对司考不是很了解,方法不对头,只知道闷着看书,没有听课件,没有系统做真题,结果才318分。2009年工作了,总结08年的经验,得出了适合自己的复习套路,但是过于自信了,是在职考的,备考的时间用得不够,结果334分再度饮恨。2010年,第三年考了,这考试的压力开始大起来,再不过就太丢人了,但为了生活,工作还是要做的,毕竟手停口停,只能把战线拉长了。我从1月份就开始复习,最后两个月还请了两个月的假,回家一个心思的备考,终于394分完成任务。三年的努力,怎么讲也有会有那么点心得了,特别写下来,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点建议或者参考吧: 一、心态很重要。 内因决定外因,想通过司法考试,一定要有一次性就把它通过的决心,做好吃苦的准备,司考的备考过程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没有必过的决心是走不完的。心态不好,方法再可靠,计划再详尽也没有用。 二、时间很重要。 司法考试的内容很多很杂,就大纲就可以出一本书了,更别讲其他的资料了,我足足有一米多高的复习资料。—。—!所以说不花足够多的时间是不可能通过司考,那些什么30天必过司考的牛人是我无法理解的,我想他们即使过了,也是运气而已。我大学宿舍的一个兄弟,今年参加了海天为期两个月的一个培训班,但他把宝都压在了这个班上,培训之前都没有怎么看书,甚至司考真题都没有过一遍,时间用得不够,结果349分饮恨收场,又要再考一年。只差11分呢,我想他要是多准备半个月,能把近五年的真题过一遍,那也肯定过了。所以,我觉得无论你是在职考,还是脱产考,不要心存侥幸,必须花足够多的时间在备考上,才能更有把握地通过这个考试。 三、复习的策略很重要。 关于策略我主要强调一点,“有所侧重,有所放弃”。很多同学都觉得司考最重要的就是民法刑法,搞定了这两块,司考肯定能过,所以有“得民刑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同学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民法刑法上。但我是不赞同这种做法的,的确,民法刑法无论是于司考还是于司法实务都十分重要,但它们的系统太庞大,细枝末节的东西太多了,要掌握这些东西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准备司考通过司考而言是很不划算的。我以民法和民诉(含仲裁法)打个比方,大家可能就有所感悟了:这两个科目历年的平均分大概都在75分,占总分值的13.33%左右,但同学们,特别是已经有过司考经验的同学们,复习民法的时间是多少?占总时间的两成,三成?我想大部分同学都只会多不会少,而且时间是花了不少,但最后考出来的成绩还不理想,能拿三四十分就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大家复习民诉的时间,有没有总时间的两成?甚至一成?其实就司考而言,民诉的题目比民法的题目容易很多,民诉的题目考的都是程序上的东西,而程序的东西都是定死的,不可能有争议的,只要我们记住了考点知识点,背了法条就可以轻松拿高分,而民法的题目千变万化,需分析的很多,历年来出现争议的也最多,想拿高分是很难的。试想,如果我们把复习民法的时间用来复习民诉,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境况?再算一个数,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的历年平均分在55分左右,三国法在45分左右,法律职业道德在13分左右,而这些科目都是死记硬背就能搞定的,如果我们侧重复习这些,拿八成以上的分数绝对没有问题的,做到这一点的话,民法刑法这些难度较大,较难掌握的科目我们有所放弃,哪怕只拿三四成的分数又有什么问题?就司考而言,我们的策略就是重程序、轻实体,重记忆、轻分析,拿可以轻松得到的分。 四、资料的选择很重要。 现在司考培训的行业越做越多,司考的资料实在太多了,我不敢说哪个资料好,哪个资料不好,我认为适合自己的就好,这个就要靠各位同学按自己的特点、喜好去选择资料了。我2010年通过司考就买了四套资料,分别是张能宝的“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讲座系列”、法律出版社的“历年真题”、指南针法条、学法网司考题库内的分科和年度真题。然后其他的资料都是网上下载的文件和录音。如果是非法本的考友,我建议再加一套“三大本”用来“扫盲”。主要讲下录音吧,现在的培训班那么多,各个科目可以选择的录音真的很多,大家还是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比较好。因为时间有限,我只完整听完了各个科目系统强化阶段的录音,因为我觉得重点学科阶段的讲得比较简单,听法条串讲阶段的还不如背一次讲义。下面分别讲一下各个科目: 1、民法:讲民法的人还真不少,有李建伟、段波、李仁玉、张翔、王利、马特、钟秀勇等,而我选的是张翔和钟秀勇的,张翔的讲义很适合我,钟秀勇的课重要突出,还很风趣,让我学得很愉快。 2、刑法:选刑法录音的时候,可让我死了不少脑细胞啊,试听了韩友谊和刘凤科这两位“大家”的,但他们讲的可能太难太多专业名词了(我法本的都听得很大压力),反正和我脑筋不对路,收获不多还很累,反而听徐光华的,身心愉快。不过刘凤科的讲义,我是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的,特别是分则部分,那些真题分明就是考他讲义上的内容嘛,绝大部分真题都能在他的讲义上找到答案哦。可能是我在选录音的时候有点毛躁,以致刑法复习的不是很好,卷二只得了89分,汗啊!大家引以为戒! 3、民诉、仲裁:杨秀清、郭翔、郑其斌、潘剑峰、房保国这几位的口碑都不错,但我推荐杨秀清的,我听了她的录音背了她的讲义后,做题的正确率一直保持在八成左右。 4、刑诉:比较受欢迎的有汪海燕、汪建成、谢安平、马明亮、杨雄和房保国。不过我推荐杨雄的,大家把他的讲义下下来看过就知道我推荐的原因了,我刑诉正确率八成左右靠的就是他的讲义哦。 5、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有林鸿潮、吴鹏、季宏和王旭的。季宏的讲义比较详细,不过我觉得吴鹏的讲义对我而言更适合记忆,看大家喜好去选吧。#p#分页标题#e# 6、商经:讲商经的老师也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有一个张海峡就够了,海峡哥的课可是很“流氓”很“色情”的,哈哈。 7、法理学、法制史和宪法:一般这三门都是连在一起讲的,比较出名的应该就是淳于闻、杨帆(男),叶晓川、杜洪波、王楷这几个了,我强烈推荐的是淳于闻,可惜网上能找到的只有他09年的课件了,不过这三门的变化不大,还是很值得一听的。如果他2011年有讲课,那只要找他的就好了,大家一定受益匪浅,不然就找其他任一个都可以的。 8、三国法的,就找杨帆(女)的就好了,讲义一流,讲课声音让人愉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高分的保证哦。 9、法律职业道德:好像网上只有王进喜的呢,不过我只看了讲义,没有听录音的。 10、卷四主观题:我的惊喜发现和强烈推荐——陈璐琼,听完她的课,你会明白主观题原来只是那么简单,背了她的答题模板,做卷四的主观题可以无所畏惧哦。 五、计划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复习计划应包括做真题、看书和听录音、背讲义四大方面,整个过程有四轮: 第一轮:真题摸底。这一轮我的意见是看一遍张能宝的“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再做一遍历年真题的前三卷,而且一定要做好错题记录(如果在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做真题,可以自动记录错题,缺点是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有点累),然后分析出自己的强项、弱项,并在后面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补强。 第二轮:看书和录音。因为时间有限,我的“讲座系列”只看了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做了那本配套练习。我的做法是按每一个科目先看讲义→听录音→做相应的真题→再看书+讲义。第二轮是花时间最多的一轮,也是最考验人意志的一轮,很多同学就是在这一轮败下阵来的。但其实咬咬牙坚持一下,当学习养成了习惯,挺过这一轮,我们的司考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一轮没有任何诀窍可言,唯“下苦功”三个字。 第三轮:则是真题模拟。按司法考试的时间进行真题模拟,在这一轮,卷四也要做了,特别是那些案例分析,要好好研究,掌握那个答题的技巧。有一件事很关键,就是错题记录及没掌握的知识点的归纳,这一轮我进行了两遍,第一遍是细过,天天做题对答案,还要记录、归纳,我写了厚厚一个笔记本,第二遍是粗过,因为题目都有刚刚做一次,知识点的印象还很深,基本一天就能做完一个年度的真题。这个错题记录和知识点归纳真的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功夫不能少。 第四轮,则是记忆。这一轮我反复地背各科的讲义,注意!是背哦,我觉得反复看三遍还不如背一遍,当然这个背不是要一字不漏地背,是要看到讲义中的一个标题,可以想到里面主要知识点和考点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看那个错题本和知识点归纳,因为前面做了三四遍真题,每一次我都认真做了记录的,发现有一些知识点我是反复地错,对于这些知识点就要重点记忆,感谢自己勤快,这些曾经错过的知识点,我在考试中没有再犯错。 然后就是去背卷四可能用到的东西,比如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内容、陈璐琼的论述题模板等。 再就是一定要看当年的新考点,这些新考点的出题率是95%,而且第一年考得都比较简单,简直是送分的,只要看过这些考点都能拿到分。 最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则可以找那些冲刺班的录音听听。 这篇感想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文笔从小就不是很好,口水话比较多,但我是在一个满怀诚意的状态下完成的,希望对各位的司考备考提供一点点参考。未过的朋友好好加油,天道酬勤,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预祝各位2011年高分通过!(原文论坛地址) Football仔 2010年12月13日 于东莞常平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热门:在线司法考试真题(带详细解析,自动记录错题)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