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林庆宾:碘盐谣言的种类及抢购食盐的原因

律师路上 2011-03-23 收藏 : 0 查看 : 2265 评论 : 0

原创作者: 华夏正义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访问:华夏正义的学法家园

  从16日开始,部分地区开始抢购食盐,瞬间,全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想买一包盐,已经是很难得事情了,中盐公司于17日迅速成立应急工作小组,随之各路专家也纷纷出来辟谣。18日早上各地超市开始逐渐有盐销售,但是每人只能限购两包。对于此事网络上更是沸沸扬扬。

  曾记得2003年“非典”席卷中国之时,全国上下掀起了购买“口罩热”、“板蓝根热”、“碘盐热”,如今又一次出现抢购碘盐的现象,我就在想碘盐的作用怎么如此之大,能“抗非典”还能“防辐射”,真是堪比太上老君的仙丹啊。我于是百度了一下“碘盐”,网络显示:“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钠(KIO3)氯化钠(NaC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这就需要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否则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极大。”专家称:“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既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抢购热潮呢?中华民族在外国人的眼中是一个“没有自己信仰”的民族,为什么此时此刻却相信所谓的“谣言”?何所谓谣言?没有根据的说法就是谣言,当下所谓“谣言”无非有三种:

  谣言之一:食用碘盐可以防止核辐射

  之所以出现这股抢购风潮缘起于日本媒体曾报道当地通过服用碘化钾来防辐射,而碘盐中正好含碘,所以人们会误认为碘盐可以预防辐射。专家称:“核电站事故中泄漏的核物质中包括有放射性碘,可能被人体吸收并沉积到甲状腺,而人体可以通过摄入稳定性的碘来预防吸收放射性碘,而事实上,抢购碘盐对于防辐射并没有意义,我国市面上出售的含碘食盐,每500克碘含量为10至25毫克,而稳定碘片每片含碘100毫克,人体不可能通过摄入如此大量的盐来达到防辐射的碘摄入量。”

  谣言之二:食盐可能被核辐射

  专家对于此“谣言”的说法是:“中国盐产量巨大,而且80%以上是矿盐,海盐的量不超过20%,公众完全无需大量抢购食盐”。那什么是矿盐呢?矿盐是在地壳变动时期,原先是海的地方被陆地覆盖,海水蒸发后省下的盐矿。

  谣言之三:今后食盐会不会涨价?

  有关部分的说法是,盐是国家专营,不允许擅自哄抬物价,有哄抬物价的现象,可以像有关部门举报。

  之所以出现抢购食盐的热潮,笔者认为还有如下之原因:

  第一,人都有跟风的心理。就是说别人都去做,我也去做,我不做别人会不会把我当另类,或者说我没去做,别人做了我会不会损失。就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别人去抢盐,我也去,都买了我没买,那我不吃亏了。

  第二,专家的威信逐渐在降低。曾经一度出现某些专家昧着自己良心做出不负责任的辟谣。但是后来却被众人发现这根本就是假的,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让一些普通的大众都无法判断,你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说的是假话?还有有些部门的不负责任,为了部分的利益,对自己的言论毫不负责,让老百姓怎么去相信?怎么不担心?

  第三,科技水平发展受限,对危险无法估计。核辐射的危害连专家都无法准确预测,普通老百姓怎么去估计危害,只能是盲目跟风。

  第四,知识普及不及时和滞后性。老百姓为什么跟风?怨老百姓无知吗?为什么欧美在抢碘片,我们却在抢碘盐?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铺天盖地的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去鉴别?难道让所谓的专家出来辟谣就可以吗?人往镜头旁边一坐,挂上某某头衔,就就称所谓的专家,再加上之前不负责任专家的影响,我们是该信还是不信?知识的普及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这应该是有关部门应常抓不懈的工作。

  第五,诚信体制的建设和信息的透明化。 事件的发生在其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归结起来,笔者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 因,在这个社会上我该相信谁?谁的话更具有权威性?大家都在猜疑的话,社会将会怎么发展?光这次事件就应该让我们好好地思考一下!

  信息是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信息透明度还是远远不够,就拿碘盐的储备来说,我个人认为这应当是某些部门,政务公开的一项内容,来让老百姓知道我们有储备。不能再等事件发生后再去说,怎么让老百姓信?可能某些部门已经公开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力度不够,包括哪些地方的市场是矿盐,哪些地方的是海盐?这些信息在必要的时候也应当让老百姓心里明白,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放心。

  事件发生了也不怕,关键是有没有人去研究事情发生的原因和今后如何去预防再次发生,谁敢预言今后还会发生什么灾难?在灾难面前我们还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我不敢说,相信也没有人敢去说。我作为一个法律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希望我的思考能够引起共鸣。

  期望人类更加团结,少一些灾难,多一份幸福。(原文地址

  2011年3月于千佛山下

  作者简介:林庆宾律师,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沂源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学法网总版主,泉城义工。80后实力派律师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1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