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1-04-18 收藏 : 0 查看 : 888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热门:在线司考真题(带详细解析,自动记录错题) 访问:给我口饭吃的学法家园 现在是司考的关键时期,也是书托们蠢蠢欲动的季节,首先声明一点:在学法网里任何书托都不得好死,谁是书托谁心里明白,有种的就跳出来!请注意本人说的是书托,不包括基于自己的考试经验热情推荐教材的好心人!为什么痛恨书托?因为书托你们编造虚假信息,耽误备考学子的宝贵时间,你们所谓的建议都是设立在推销主人教材这个目的上的,你们所有的获利都是建立在损害善良考生前程利益的基础上的,说白了就是:可劲儿地发丧良贴,玩儿命地拿昧心钱。对广大考生来说:被欺骗是小,耽误事是大,一年时间看起来不长,但人生青春年华有几个一年?能耽误的起吗?又有多少人因为你们的欺骗误导而步入歧途以致在考场上折戟沉沙,最终放弃了本来可能改变他们命运成为法律人的司考之路?你们的虚假信息不仅起不到任何参考作用,更可恨的是你们极具诱惑性的误导让许多初次司考的考生产生迷茫,在所谓“好教材”中徘徊不定,陷入乱抓的境地,最终导致备考时间上的不足而败北,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因为在此时此刻,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选择哪种教材,而是紧紧抓住眼下的时间!(切记!切记!!切记!!!过了3、4、5这三个月份,非法本的,在职的,初考的考生,你们的时间优势将荡然无存,因为会背、能记、底子好、精力旺盛的法学专业在校大三学生马上要放假了,他们将是你们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现在不拉开差距,那时将和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非常被动),否则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那么如何在寻找经验的同时识别、规避书托呢?介绍两条简单的方法: 1、随便进入一个关于讨论选用教材的贴子,不管是求助贴还是经验贴,里面同一个ID人名反复出现并且反复回复推荐某种教材、也不说明理由或极少说明理由、只是赤裸裸直白地推荐的,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书托,如果在几个这样贴子里反复出现同一人名、反复都推荐同种教材的必是书托无疑。现在学法里有个叫嚣得贼凶的家伙便是,常来学法网的都知道我说的是谁,我不屑于说出它的名字(注意我用的是“它”字),因为不用点名,这厮长时间在这里当书托当得心理素质特别不好,不信等我挂上这个贴子,它马上便会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超级大傻模式自己跳出来,各位看客在本贴下面的回复贴子里会马上发现它的名字,如果暂时找不到,请下拉或翻页。呵呵。自然而然,这类人的贴子就请考生绕道吧!起码少看些为了蝇头小利就穷凶极恶的嘴脸!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被这种书托忽悠着的考生终究是少之又少(毕竟敢于报名司考的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他们的生存空间和发贴提成自然也就少的可怜,自然会时不时气极败坏、恼羞成怒、歇斯底里地出来耍一把。没办法,谁叫你们的智商低下,手法老套呢?毕竟现在哪儿都讲绩效考核对不?大家如果碰到这种恶心贴,无妨!权当备考劳累之余足不出户,不用花一毛钱便可看到的解闷表演吧。 2、第二种方法最简便,也最管用,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隐蔽性强的书托,这些人藏得比较深,一般不直接在推荐教材的贴子出现或回复,即使出现也会勤换换马甲,毕竟人家智商高点儿,人也不蠢,知道羊毛不能总在一只羊身上薅(hao)这条最朴素的生活哲理,这些人一出场也不会马上就赤裸裸地推荐教材,而是会拐弯抹脚地向你渗透,比如先劈头盖脸地给你讲一大堆方法,经验,最后在紧关结要的文胆中或高潮迭起的结尾处伪装成漫不经心地道出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同时向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再次强化灌输,怕你记错名了!)。高水平的这类贴子通常会把自己描写成一个以往数次勤奋学习至极仍不能通过司考而后来在某种教材帮助下便立即打通任督二脉的现代版郭靖,只不过把金庸笔下的《九阴真经》换成《XX司考教材》而已,故事的关键是要突出自己用书前后的巨大反差情节,给阅读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利用考生迷信和盲从的心理产生购买冲动,这类手法里更高水平的是只讲故事而在故事里只字不提所推销的教材名称(怕露马脚),只是反复强调自己用了多么好的教材才使自己的数年的备考经历发生根本性的转折,此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下饵方法,目的是专等阅读者回贴询问其用了哪套教材,这正中了书托的下怀,书托便会马上回贴占据醒目、显眼位置并且堂而皇之的亮出教材名称,同时利用别的马甲顶贴不沉,结果也就是自己回复中的广告贴总顶不沉,但这种手法仍不是这类中最绝的,最高级别的被我定义为情感贴:不是编造一个司考中的爱情故事、就是杜撰一个备考中的家庭纠纷,大意就是因为买什么书和对象闹矛盾了了,花钱买什么书叫老婆婆骂了,最后还假惺惺地让大家给评评理了,出出主意了什么的,利用大家猎奇和同情心理(都是司考人嘛)吸引眼球,进行炒作,但万变不离其宗,仍旧会在故事的关键环节出现教材名称,强化大家对该教材的印象,增加购买机率。总的来说第二类书托需要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功底和到位的感情拿捏手法,不是一般水军能做得到的,但这种技俩也不是不能被识破的,方法一是这种贴子一般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过多地强调渲染教材的重要性(不管是否当时就抛出教材名称),个人经验部分则叙述较少,描写模糊、粗糙,人为拼接痕迹明显,逻辑性不强,如果是这种贴子,善良的考生们要小心了,可以通过方法二鉴别:即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后点击该贴子发贴人的名称,点击个人头像下的“搜索贴子”,该人的历史贴子便一览无余,正常的考生的ID名称不会总变,历史贴子不管多少,都是他们真实的司考心路历程,这是造不了假的,名称、内容、时间与书托历史贴子中的绝然不同,不细说,你懂的,这些书托心里有鬼,往往会把自己的历史贴子屏蔽掉,让你搜索不到,岂不知更加原形毕露!这种方法也可作为鉴别多个发贴者是否实际为同一人的有效手段。总体而言,识别书托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阅读者自身的直觉,有违常理的事有时会有,但不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试问这个世上有谁会整天坐在电脑前、使出浑身十二分解数、顶着别人舆论的压力、玩儿了命儿似的、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地为别人的司考教材说好话呢?雷锋同志恐怕都做不到吧?呵呵,如果真有人这么做而且跳出来说自己的确是好人,那好人应该有好报,咱们大家努努力,一起推荐它上《2012年度感动中国》吧。#p#分页标题#e# 写了这么多,无非一句话,书托的话不能轻信,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变得心明眼亮,何况我们以后要从事的还是依靠智慧搏杀的律师职业呢?轻信的后果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唯教材论的考生们应该醒醒了,每年有多少学子花了上万的银子报了所谓的保过班,该不过的还是不过,更何况是几本教材呢,根本不是司考能否通过的关键,适合自己的有一套足矣,关键是还是自己努力,司考的实质说白了就是时间的堆砌,谁堆的越多谁考的分就越高,谁通过得就越轻松,而恰恰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这是这个要命的时间。而事实是:时间就在教材的盲目选择和犹豫中慢慢地溜进了4月,然后是5月、6月,随后就是可怕的7月、8月、9月…… 自己从学法网受益良多,正是因为有了8度、步行天下、天外飞雪、applemary,以及今天能站出来主持公道的lsgom等等这些善良好心人的不懈努力,学法网才会在今天变得无比强大,也使我在从一个彻头彻底的法盲向法律人成长的岁月里和她渐渐有了感情,也真心希望她能够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年后的这段时间看到学法网上如此嚣张的书托,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把一个好端端的学法圣地变成自己随心所欲的广告乐园,更有甚者不停地在司考茶馆把广告贴改头换面后公然长期霸占首页,俨然已经成它们合法合理的广告版面,已经突破了盗亦有道的容忍底线,真是心有不甘,昨天晚上思想上斗争了好一阵子才下定决心写了《那些书托请要点儿脸,还学法网一片净土!》的贴子,自己也知道挂出去以后肯定会得罪人,招来攻击,我也更清楚我所看到的、发现的这些龌龊之事其实很多学法网人也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说而已,而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集体沉默,才让这些猥琐的家伙无所顾及,肆意妄为。因为它们摸透了国人不愿出头的心理。其实维护学法网的利益也就是维护咱们大家伙儿自己的利益,我发贴实质上就是为了维护我自己的利益,没有什么更加工高尚的理由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道理,我为我自己的利益出头,值了! 最后再正告一句:任何卑鄙无耻下流的孽畜人渣,你们的咒骂将在正义公理的反光镜下被100%的反射回到你自己的身上,而且整个过程我保证是绝对免费的!(论坛原文)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学法网立场)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