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路上 2011-05-09 收藏 : 0 查看 : 2423 评论 : 0
文章来源: 新华网
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埃尔切市地方法院3日就2004年该市发生的焚烧华商仓库恶性群体性事件作出终审判决,28名肇事者被判有罪,原告华商陈九松诉讼获胜。陈九松的代理律师、西班牙中国律师事务所主任季奕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胜诉将为在西班牙的华商营造较好的经营环境,使不法分子不敢轻易侵犯华侨华人的利益。 季奕鸿1999年获得西班牙律师执业资格,成立了中国律师事务所,十多年来受理华人刑事、民事案件2650余起,现在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法学系担任法学客座教授,并受聘西班牙最高警察学院,为警察学院学员讲授刑法等知识。 回顾这一案件的立案审理过程,季奕鸿颇多感慨。这个被法院定性为特大型的案件审理难度大、涉案人员多。受害人不懂当地语言,对案件胜诉没有信心,且承担不起律师费用。鉴于这种情况,没有哪个律师愿意为原告辩护,他们认为这是一场不会有结果的官司。 案件于2006年5月初审结束提出起诉,到5年后才开庭,其间每个被告律师都对埃尔切市法院对这个案件立案起诉表示不服,提出上诉,同时还向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这些程序到2010年底才结束,可见其难度。 从2004年9月29日季奕鸿首次陪同受害人陈九松来到埃尔切地方法院递交诉状,到2006年5月24日初审结束提出起诉,再到2011年5月3日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这是不平凡的7年,是海外华侨华人法律维权的一次有益尝试。 7年艰辛漫长的诉讼之路,季奕鸿要一个人面对被告方的10余名律师,他为此准备的卷宗就有3000多页。在几年时间里,季奕鸿往返埃尔切市和首都马德里20余次,行程2万余公里,所有的费用都是自己担负。 记者问什么使他有这样的毅力和决心坚持下去,季奕鸿回答说:“如果(官司)不打下去,华侨华人的生存和经营环境就会恶化,不法分子就会为所欲为,华商的利益就不能得到保护。我是学法律的,当同胞需要的时候,我必须用我所学的知识为华侨华人做点事,为他们讨个说法。” 法庭上,记者看到季奕鸿身着律师袍,充满自信,逐个驳回被告律师的申诉。庭审结束后,法官鲁尔德斯·卡塞雷斯当庭宣布,华金·雷克纳·佩雷斯、阿方索·桑切斯等28名西班牙籍被告因犯有扰乱公共秩序和损坏他人财产罪,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18个月有期徒刑,赔偿陈九松个人经济损失2.6万欧元(约合3.85万美元)。法官还宣布,这是最终判决,不可再上诉。 从位于市中心的法院走出来,季奕鸿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