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 2011-05-23 收藏 : 0 查看 : 3162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千万别和三大本私奔 访问:作者万国明师陈璐琼的学法家园 “千万别和三大本私奔”是昨天讲座的主题,这里说明两点,第一,所谓私奔就是放弃其他,只是依靠三大本进行复习,这个绝对是有问题的,虽然,理论法学中三大本的真题相似度在80%以上。第二,所谓私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个也不行,法律在变化。切忌,考试复习就怕一个人战斗! 2010年司考理论法真题与《三大本》相似度对比总结: 通过对2010年理论法真题与三大本进行对比,近80% 的试题和选项表述都能在三大本中找到相应的表述,如2010年卷一第1题、第3题、第4题,第18题等。其中有近30%的试题题干都是对三大本重要章节下的标题进行的考查,近60%的选项都是通过对三大本内容的精简和总结,如2010年卷一第3题、第10题、第14题、第63题、第91题等。部分试题的选项100%都是出自三大本原文的表述,如2010年卷一第59题、第64题、第93题等。可见三大本对于复习理论法学的重要性。 1.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司法部答案】C【万国答案】C【相似度评析】题干相似度:三大本P14第三节严格公正司法中的原文即“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与题干表述近乎一致,且本题正是围绕这一考点进行考察的。A选项的表述在三大本中也能找到原文,即 P14“司法人员必须自觉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连,做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与A选项的表述相似度达到98%以上。B选项的表述与三大本的内容近乎完全一致,即P14 “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公正与效率兼顾。”CD选项没有直接体现。 【相似度判断】相似度达到近60%。 2.为了落实司法便民,检察院开设了网上举报、申诉和信息查询系统,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和电子签章,公民对国家机关实行网上监督收效明显。关于网络技术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也体现于对网络依法进行管理C.司法机关是否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衡量的根本指标即是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D.司法机关采用网络技术落实司法便民,是在工作中做到执法为民的具体表现【司法部答案】C【万国答案】C【相似度评析】三大本没有直接的表述,可以运用相关知识间接判断。 【相似度判断】45%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依法治国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为必要条件B.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C.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D.依法治国的实现,必须以规范和制约公权力为前提,做到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司法部答案】B【万国答案】B【相似度评析】题干相似度:三大本P7第一节依法治国中的原文即“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与题干表述完全一致,本题正式围绕这一考点进行的考察。A选项的表述在三大本中也能找到原文,即 P8“法制完备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同意。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完备的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与A选项的表述相似度达到95%以上。B选项的表述也能找到三大本内容的影子,只不过B选项对三大本的内容进行了变现调整,使其表述错误。C选项是对三大本内容的一个总结,三大本P8表述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D选项也是对三大本内容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三大本P8的表述为“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制权规范约束公权力,防止其滥用和扩张,保障人民权益。没有权力制约,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权力制约,要求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概括起来其实就是D选项的精确表述。 【相似度判断】相似度达到95%。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执法为民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B.执法为民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C.执法为民表明执法机关存在的目的在于合法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D.执法为民说明执法活动以“及时”、“高效”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司法部答案】D【万国答案】D【相似度评析】题干相似度:三大本P8原文即“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与题干表述完全一致,本题正式围绕这一考点进行的考察。A选项在三大本中能找到出处,即三大本P9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B选项也能找到出处,在三大本P9的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C选项也能找到出处,在三大本P8下面第三行的内容“人民主权是执法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法机关本身并不具备权力所有者的身份,它仅仅是权力的行使者。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执法机关存在的目的就是合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D选项虽然是错误表述,但是在三大本P9也是有出处的,即上面论述的B选项的出处。#p#分页标题#e# 【相似度判断】95%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特征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强调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与立法没有直接关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法治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司法部答案】A【万国答案】A【相似度评析】B选项在三大本P2中有所体现 ,三大本P2的表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和人民主权的原则”。C选项在三大本P1中也有体现,三大本P1的表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D选项在三大本中也有体现,P3的表述 是“切实把‘三个至上’的要求落实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领导和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可见,D选项的表述是对三大本内容的总结和概括。A选项的说法本身过于绝对,很容易排除,但是在三大本中还是能找到出处,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这一标题下P6的表述是这样的“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这就说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立法之间直接的关系。 【相似度判断】93%(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