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访问:本文作者cathy五月的学法家园(原文《一个非法本在职考生的备考心得~》) 一、先说说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 1、弄清楚“我为什么要考”和“我是不是一定要考”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但是它可以帮助你想清楚第二个问题。如果经过冷静的思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开始准备吧! 2、在备考的全过程,杜绝“先考一次试试看”的想法。 注意:是备考的全过程!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要做到具备“争取一次通过的心态”是比较容易的,但这还不够。要想着“我一定会在这一次通过”,并且在后续复习遇到困难,甚至考试前觉得书看不完的时候仍然保持这个心态。 为什么?因为很可能因为你的决心,你会在明知看不完的时候在仅有的时间里多看一点,你会在茫茫的复习资料中去选择对自己来说最能够在考前“抓分”的材料狠狠的突击一下。而很可能,这样的行动会让你多出10分、20分、甚至30分。这往往会是救命的分数。 其实上面这两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目标100%”原理。 这个原理的本意是说只要你100%想做成某件事,你就一定会达到。(比如:我一定会在这一次通过司法考试) 当时听说这个原理的时候是在几年前,现在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但其中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如果你100%的想达成某件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不但是你的决心跟别人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你的行动也会不一样。 相信在学法网论坛里看过考经的兄弟姐妹都知道,很多考友为了节约时间,在路上听录音,在车厢里看讲义....当然还有更“疯狂”的举动。我看了很佩服、很感动。当然在我的复习过程中,自己也做过许多“疯狂”的举动。不过这些都是“术”,因人而异、各有千秋。重要的是“道”! 这是也许是某种成功学的理论,也许有人说不科学。但是在我自己的备考实践中,我就是借助它奠定心中的信念,希望也对大家有用。 说了这些,可能有考友说,这并不是针对司法考试的心得,每个考试都是这样啊~~ 是的,我觉得道理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司法考试比很多考试更难,所以在以上两个问题上,我认为是完全不能出错的!特地在篇首提出来重点强调一下。 二、我的复习过程简介 考虑参加司法考试是在2010年的7月,所以当时就知道是要参加2011年9月的考试了。时间可能算长的,不过我是在职,加上中间还有一些事情打断复习,所以自己也没有觉得时间很多。 先说说我的总体复习进度吧,我除了周末基本可以看书外,周一到周五只有晚上的时间;到了8月底,请了20天的在家里,直到考试。 1、2010年7月:主要是买书,看考经,下录音;再就是看了三大本的法理学(by the way,后来发现三大本我只看了法理学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个别几页)。 很多考友要问了,这么长的时间,太浪费了。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是因为两个原因:1)我是非法本的,在这个阶段我连要看哪些书都不知道,怎么安排复习进度也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忙着各大论坛看考经;2)7月份工作比较忙,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很少。 2、2010年8月~10月:听重点学科班 我决定看完法理学,先听万国2009年的重点学科班(一共5门课: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09年的录音相对容易下,而且重点学科班的内容,听09年的影响不大)。 这里要说说,我觉得这个安排帮了我很大的忙。因为我是0基础,对法律还没有概念,法理学帮我建立起了基本的几个理念,然后重点学科班给我打了一个框架,后来我再看书就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丰富;当然还加了几门新的科目进来,但新的科目也因为有了这个框架,变的容易理解了一些。 3、2010年11月~2011年6月:万国专题讲座+万国系统强化班的录音+张能宝和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内的分科目分章节的真题(5~6月的时候大概做了1套09年的真题) 这个过程太长,完全超出了我的计划。原来的计划是在2月看完专题讲座,再听录音。后来变成光是看完专题讲座就要延后到4月、5月、6月。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计划都变过很多次了,不过这里插一个话题: 我是在11月来做这件事的,建议考友们在一开始就做:那就是“在最开始就安排好全盘的复习计划,准备好复习资料”(书和录音可以先用去年的,录音到时候有新的用新的,没有新的就直接用旧的)。这用两个好处:一是全盘考虑,心中有数;二是当计划万一要调整的时候,也知道轻重缓急,哪些可以放,哪些不能放。因为对各个科目和各种复习资料的了解你再一开始就做足功课了。 我大概整体的调整过3~4次计划,这是备考中最折磨人的一部分。不是复习的辛苦、不是兼顾上班的辛酸,而是在不得不调整计划时候的心慌。我问自己“我这样还能通过吗?”,但因为之前对复习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对复习计划有了充分的考量,调整起来不那么茫然。也因为“我一定要在这次通过司法考试”的决心,我调整计划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调整好后尽力执行,完成不了的时候绝不放弃。 最后,从结果上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经济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与仲裁、商法”这些学科我是按原计划看的万国专题讲座;而“法制史、宪法、法职、三国、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我因为来不及,直接听的系统强化班录音(个别是三校的,如三国法--杨帆)。 每看完、听完一个章节,我就做相应的真题;一方面检测、一方面熟悉题型和出题方式。 4、2011年7月~8月:做真题,听录音 我本来安排是1周做1套,发现完不成,做了题要看解析、要琢磨、要分析、要在书上/讲义上标记做错的地方;但总不能只做题,不复习别的吧。最后我大概只做了09、08、07、06#p#分页标题#e# 年,一共4套(其中只有09和08做了卷四,06年的是9月初做的,10年的直接在卷一被打击了,因为离考试近了,不敢做了,拿时间来背书)。自己都觉得少的可怜,因为前面一个阶段拖的太长,所以这个阶段就受累了。顺便说一下,我做的是按年编的真题,做完了分科目看得分率。再把每次做题的分项得分率记录拿出来对比。这里面可以对比出很多信息,比如:发现杨秀清老师的民诉和汪海燕老师的刑诉录音非常牛,认真听,认真背讲义,单科的得分率马上上去了。直到上考场都受用。 还有就是看专题讲座的几门学科中,比较难、比较重要的部分,再听录音来理一遍、强化一遍。主要是:刑诉、民诉与仲裁、商法。 这个时候还把卷四录音听了一下,按他的方法写了一道论述题试试手,再针对性的看了一下卷四的答案,主要目的是杜绝把卷四扔到最后一个礼拜的做法。虽然我复习时间很紧了,但是我怕卷四到了最后再看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我选择了放弃多做一套题的卷一到卷三,用来复习卷四。后来发现这对我也是有用的,否则凭我这点水平,到了考前再来看卷四,像看新鲜事物一样,肯定慌了,还有别的薄弱环节堆在那里等着我,一定会顾此失彼。 5、2011年9月:记忆+查漏补缺+连滚带爬 这个时候已经请假在家了,发现时间多了,但是我没办法做到连续看书,头会痛!就休息的时候看看老友记,反正我全看过好几遍了,也不会上瘾,一集也比较短,就二十分钟,还一种语言,感觉真好。(我郑重申明:复习的时候是一定不能看电视剧的!!!如果考友觉得我的放松方法不恰当,我虚心接受批评) 回归正题,这个时候主要任务是记忆,否则学再多带不上考场。然后是薄弱环节,要恶补。哪些是薄弱环节我主要依据按年编真题的检测,检测出来不好的,我或是再背一遍讲义或是再翻翻专题讲座。 为什么说连滚带爬呢,因为我9月初还在听杨秀清老师的民诉,8月底刚开了个头,之前屏住了先看卷四,现在回过头听民诉录音不是连滚带爬嘛。不过发现,有时候连滚带爬不好听、不好看、但好用,有时候比直接走路来的实惠。我有一起复习的考友,交流复习情况,我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9月了还在听民诉录音,这么重要的学科~~ 不管怎么样,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我绝不是劝大家把民诉放到后面,我的复习计划打乱过很多次,很多安排是没办法之下做的权宜之计。我想给各位考友的建议是,做自己的计划!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考经上写的都是参考资料,绝没有说一定要怎样才能通过司法考试的。要对自己有信心! 6、考前几天: 卷四这个时候又是复习重点了,前面先看过,不代表考前不突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喜欢也要背,我还想了一些很搞笑的方法来背。具体不展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方法,这种小办法大家都能想的到,就当给考前的几天加点乐趣。总之,积极面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会变的很可爱。 卷四有个评卷理念“判断对,理由空白,给一部分分;判断对,理由错,不给分”相信大家需要了解一下。案例分析题的原因部分,完全不会就不写,至少能拿判断部分分,否则写了既费时间还倒扣分。 还有就是把讲义、书上的重点再背一遍,再背一遍。记忆曲线大家都知道,不赘述。 7、考试当天: 考一场丢一场,休息休息,有精力一定用来准备下一场,不去回顾之前写对了还是写错了。 我当时考场离家远,直接住过去的,经济型酒店,还有地方吃早饭、中饭,很方便。 带了电脑,第一天考完,头很胀,看了会儿老友记,又看第二天的内容了。 最后要说,我只考了369分。 没什么值得自豪的,但我觉得如果不是坚持“一定要过”的信念,我在2月份看不完专题讲座的时候就要放弃了,就算坚持下来,在6月份还没看完第一遍书的时候也要放弃了、在8月底只做了4套真题的时候也要放弃了、在考试第一天第二卷下来觉得不理想的时候就要放弃了、在考卷四之前觉得很累,不想再背一遍论述题材料的时候就要放弃了...... 如果在任何一个阶段放弃了,我少考个20、30分不是很常吗,就算是10分,也会改变考试的结果。 我相信大多数的考生不会真的以360分为目标去准备考试,我原来的想法是模拟考至少要到380分左右才能安心。 但如果考前两周自己做往年真题模拟考的时候只有330分,你会放弃吗? 我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我写了这么多话,就是希望有像我一样的考友,千万不要放弃!坚持住! 祝福你!!! 因为想把复习过程写简单点,所以很多话放在最后。 感谢我男朋友,他从一开始就支持我考试,在我最受打击的时候也是他鼓励我继续加油,叫我不要用完美主义的心态来准备考试,计划完不成就要调整。 本来我对了答案以为过不了,觉得很对不起他,因为我打算考好试再结婚,如果没有考出来,我可能会自私的叫他等我一年。 感谢幸运之神的眷顾! 考试过程中遇到家里长辈身体不适,我跟男朋友商量,让长辈到上海来检查身体,排队等检查、排队等医生用了近一个月,中间我基本没有看书,一方面陪家人,一方面自己也调整一下。这大概是在5月份到6月份之间。最后家人检查下来身体没事,我的复习在调整一下以后更加有目的性了、更加积极了。 还是家人最重要,虽然说“一定要通过”,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最重要。我在复习的时候没有熬夜看过书,都是保证充足睡眠的。这样有效率也不伤身体。 以上心得,供大家参考。 另外我还有一个个人问题,想请教,我打算明年结婚生子(我今年25周岁),然后再找律所实习。不知道这样跟同等条件未婚未育的比,哪个更容易找到实习律师的职位呢? 希望兄弟姐妹们给点指导啊~~谢啦!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