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写在前面的话 写给我的司考之路 与其说是司考经验谈,更应说是“司考留念”吧,拍一张照片,让自己永生不忘这三年的回忆。 这三年是我度过的最令我失意的三年,但是也是最令我成长的三年,从急躁到平静,从失去信心到逐渐找回自我。 我本来并不喜欢法学,我对历史考古、中医药、动植物学、诗词歌赋、烹饪下厨、甚至是数学物理化学都兴致盎然,唯独对政治和法学兴味索然。高中过于贪玩,最终落得复读一年,增加一百余分,考至川大,但由于填报志愿太高,最终没逃过被调剂的命运,因此整个大学期间,都未曾真正用心学习过,也是到了毕业之后,才找寻到法学的魅力所在、法庭上双方激烈抗辩的无穷乐趣、帮助弱者对抗强者欺压、社会不公的自我满足。加之对公平、正义理念的自小推崇,让我慢慢喜欢上这门学问和个中环境。 上多赘言,回归主题,我参加了三次司考,对其态度从烦厌、到被迫接受、再到逐步发现其中乐趣,走了一个大圈圈。 (一) 2010年我在学校复习接近2个月,实则近1月都是晃晃悠悠,健身、游玩,乃至悔不及当年。那时刚开始复习时基础极差,连民事行为能力、刑事犯罪构成四要件(现在是德日温和刑法理论的两层次的犯罪构成体系)都弄不清。除了法律逻辑能在大学中考出近满分,其他都是一塌糊涂。 附:2010年司考成绩 姓名:黄y涛 证件号码: 659001198801153xxxx 准考证号:1051010105023 成绩一83 成绩二66 成绩三58 成绩四81 总成绩288 (二) 2011年在姐姐家仅全心复习10天,其余一月余时间都被姐姐和她那个男人的争斗困扰纠缠,直至今日,对那人愤恨难平。但姐姐终于离婚,这是我们全家今年数件喜事中最大的一件,姐姐终于重新找回自我和快乐,全家人终于不用再为这段早已预知必然无比失败的婚姻而烦忧。 附:2011年司考成绩 姓名:黄y涛 证件号码:65900119880115xxxx 准考证号:1111999920657 考试成绩:成绩一87 成绩二81 成绩三74 成绩四83 总成绩325 (三) 2012年5月下旬,我白日工作晚间开始听民法录音,6月几乎大半月荒废,每天上班看书也非常疲惫,同住的中医为我号脉时发现已是五脏皆虚,同时记忆非常不佳,7月初请假在家看书,初始状态不佳,看了几日法律逻辑学稳定心态,只觉困难重重难于寸进,遂于7月10日正式开始复习,27日渐入佳境,但同时心中焦急,9月上旬一遍全面系统复习才结束,但9月10日——9月14日五天又荒废,几乎只字未看,9月15日——9月21日全面突击,最后冲刺。21日考前一晚压力很大(凌晨睡梦中还发生一件男性困窘之极的事清,以致清早头脑昏昏沉沉),一卷考试状态极其不佳,考后几乎奔溃,发誓二三四卷夺取高分,岂料第二夜晚间又犯哮喘,半夜方入睡,好在二三卷做得极其细致耐心,但第四卷民法信用卡大题困难之极,半道未动笔,最后一道刑诉论述大题也是瞎诌胡扯,几乎半道题未做,但又好在其他题目还算顺利,且法治理念自己连续二年压中大题。考后一夜数度在与母亲的电话中泣不成声(其实并未有那么差,只是一种压力宣泄),只愿上天保佑,借龙年犯太岁行反运,一偿三年心愿,找回自我信心(后来预测大概压线通过,事实亦是如此)。然答案揭晓,却令我大跌眼镜,原本最有把握的第三卷却变成分最低的,但终究一借东风,金榜题名。心下大慰,自此跨入一个新境界,揭开一个新的篇章,我已沉沦在前一阶梯太久,日渐麻木消沉,今日终得迈进一级阶梯,心中自信澎湃,豪情激荡。 附:2012年司考成绩 姓名:黄y涛 证件号码:65900119880115xxxx 准考证号:1211999927549 考试成绩:试卷一99 试卷二96 试卷三82 试卷四101 总分378 我本非蠢笨之人,但凡稍稍用心,无事皆不是一学即会,然心中杂念甚多,曾于法学无丝毫兴趣,故多年于法学路上不得寸进,今日终究醒悟,此番输了开头,必竭力追赶。念及昔日川大法学院入学时刻宣誓所云:“毕生践履法治之道,恪尽职守,永不止息!”背的朗朗上口,却无奈英雄气短,难以一舒胸中豪情,今日终于有机会踏入法学殿堂,当勇往直前,坚毅自守,以求至境。 黄Y涛 2012年11月23日 二、复习方法谈 司考是一门技术活(其实考试皆是),但远没有“天下第一考”的称谓那么困难,毕竟是考试,只要是考试,就能通过,这三年来,我想唯一的秘诀也就是——静下心来坚持、坚持、再坚持。此外再加上一定的记忆力、不错的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充分的时间保证和科学的复习方法之下,都能够顺利通过。 (一)时间 时间是最最最重要的保障!!!人人需时各不相同。有人基础很差用一年踏实准备考到了400多分,有人基础一般用4——6个月的时间全面系统的复习也考到了400多分,还有像我这样拖拖拉拉心智不够坚定的花了两三年甚至更久考过的,甚至有功底深厚或者运气极好的只用一个月甚至不到的时间通过。但是,司考群里的大多数法本生,一般考前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全职复习,也有人总结100天1000小时复习法,我认为对于基础中等甚至略偏下的,4个月整1000余小时是个非常合适的时间,扎实过三遍知识,只要心态足够好考试发挥正常,差不多就是必过!两个月多的时间就太紧张了,会出现焦急的心态,且一天集中精力坐10个小时以上,头脑就会出现疲惫的状态,所以一天8——10小时即可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时间。 (二)复习方法 也是众说风云,但我三年考下来,认为有一种办法应该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率的!在充足的时间保证下,这种方法几乎是必过!且先听我道来,再做解释。#p#分页标题#e# 这种方法需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1、在每科名师的带领下系统的有重点的复习; 2、不断强化记忆重点法条; 3、真题!真题!!真题!!! 解释一下: 我第一年的复习方法是看众合的七大本(还是八大本?)和张能宝的真题(这俩书能把人坑到死!此为后话),听了两科半录音资料,看了一点法条。第二年10天时间是看三大本民法、刑法、民诉、刑诉四科。今年我彻底推翻之前的方法,因为复习前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学习学习,要么是向书本学习,要么向人学习,其实这么多年的教育,我们都是以向人学习为主,这也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模仿”其他生物的本领是生物的特长,故听人讲授来学习一定好于慢慢咀嚼书本,尤其对于这种篇幅冗长、恢弘繁杂的考试而言。之前也说过,考试是一门艺术!毕加索说:“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剽窃!”如果在生活中仔细思考,你会发现,这是至理中的至理!!!我记得黄易先生的《大唐双龙传》中,两个主角寇仲和徐子陵,为何武功进步神速?除了天赋和努力以及机缘,就是模仿!!!模仿他人的身法、气势、招式。向名师偷师习艺绝对是王道!!!之前说过一定要有悟性,这里就是最大的体现,复制剽窃他人成果的过程中,变成自己的,这也是高手与低手的差别所在。基础中等甚至偏下的,一开始复习什么书也别看,把那些三大本七大本先抛在一边,直接上手系统强化班的名师录音资料!!!先接受他们系统有重点的指教。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是重点,怎么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串联起来,让他们给你构筑好骨骼,之后再看书来慢慢浇筑血肉。这就好比古代练武之人所说的“名师出高徒”,自己埋头钻研,就是给你九阴真经,也会又浪费时间,又走很多弯路。搭建基础的时候,一定要系统、有序,不可贪多贪杂——这也是我提倡一开始放弃书本而选择名师的原因。 法条和真题绝对是另外两个王道!!!法条要看重点法条,且要把其中相关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名师在课堂上的指引。真题得靠悟性,重点真题得有名师的点睛。说到这,你就会发现,名师是这三个关键点中的关键点——绝对没错!而且只要有他们,你在这复习中需要做的事就少得多,美餐都喂到嘴边,傻子才不会咬住细细品尝。当你将名师拎出来的知识点和法条都细细消化了,然后立刻动手做真题,一定事半功倍(真题,永远是真题,绝对不是模拟题和白皮书)。名师——法条——真题联系起来,建构一个坚强的铁三角。当你将这些东西系统的、有重点的消化了,再提看一本本大教材查漏补缺的事。 现在讲解复习方法: 一边拿着名师讲义、一边听着从各大培训学校精心挑出的系统强化班名师讲解、一边顺带迅速翻翻疑难的重点法条,再加上听完课之后立即用1——2天时间做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历年分科目的真题看答案,这是第一遍的过程。这个过程,民法、刑法两科大概各自需要5——7天时间,民诉、刑诉、行政法、商经知产、理论法学(法理、宪法、法制史)、三国这六科各自3——5天左右(法律职业道德什么边角料只做真题理解答案即可),这样算下来少则一个月,多则一个半月。这一遍踏实复习下来,所学已是非常了得。第二遍复习可以不再听录音,只看名师的讲义和挑出的重点法条,回归法条是关键,然后再强化做一遍真题(加强理解和记忆),不懂的地方或者觉得薄弱的地方,这时就可以拿出三大本当辞典来查漏补缺了(但也只是查漏补缺,绝非全部再看一遍,否则重点和不考的知识点又开始模糊化了)。这段时间快则半月余,慢则月余,这样已是两三个月过去了。第三遍复习对于时间紧的同学也许是冲刺阶段,时间松的同学也许还是法条串联阶段,这时各大司法考试学校有可能是在法条串讲阶段也有可能在最后的考前押题冲刺讲解阶段,各大名师的法条串讲班还是可以一听的,没时间的话看看他们这时的法条串讲讲义也可以,实在没时间,讲义也省了吧,但是分数也必然相应降低,法条串讲的价值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是在冲刺阶段,那么看讲义、看法条、看书应当又快又准,把真题中的错题拎出来看看理解一下,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花十天半个月时间来做分年真题,用心练手,练速度和准确度,模拟考场气氛。总之,一二遍复习是关键,夯实基础,冲刺阶段要做到“快、准、狠”。 名师录音:一项科目的名师录音可以听一人也可以听两人,听一人的话最好再打印上另一位名师的讲义来辅助查漏补缺。法条串讲阶段的名师讲义还是有不小的价值的,如果这个阶段没时间听录音,就好好看几遍讲义。 法条:我认为除了复习时间长短外,法条的掌握程度是高分和我等低分之间差别的主要原因所在,更加熟练地把握重点法条,前后融会贯通,必然是会带来质变的。尤其是在复习的中后期。前期是搭建知识架构、理论积累。 真题:必须准备两套不同类型的真题,分科目的真题和分年的真题,学法网司考题库内有分科真题,也有年度真题。做真题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司考复习阶段的,前期、中期都是分科目的真题,后期冲刺阶段上手分年真题。做真题的方法也尤为重要,前期做分科目的真题,我试过两种方法,一是分章节做、做了再对答案,二是做一题对一题答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好太多!因为分章节做的话,做完了对答案时也有可能忘记了思维过程,做一题对一题,这样能迅速理解和把握到题目关键所在、理清思路、迅速纠正错误,但是此时必须诚信,不可欺骗真题和自己,我的意思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按照直觉来选,决不能看完题目就偷偷扫一眼答案再选,这样做是绝对没有效果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心态必须公正并诚实,这样才有利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须知,如果你欺骗了司考,司考就会反过来愚弄你。并且,做真题尤其重在理解(理解了才能记忆)和回归法条,这与教材好坏也有关系,这会在后面讲。一个人学习,一定要有悟性!!! 最后在复习方法这里再讲一点,这一点是最关键最关键最关键的——就是爱上司考!!!我的意思不是说你要和它缠缠绵绵到永远,只是说你在它面前必须真心以待,一片赤子之心,它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回报予你,我已经花了三年时间来实验这个血淋淋的教训,信不信由你。印度人有句话说的极好——“如果你真心诚意想要什么东西,那么上天都会竭尽全力帮助你得到它!”#p#分页标题#e# (三)复习资料 1、录音 选择听录音,并且是选择听名师录音,其实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尽可能减少机会成本,迅速抓住可得利益”,好吧,这话是我的总结,并非出自某位经济学大师的原著。应对(不是应付)考试就是应该简单直接,剪掉杂支旁丫,单刀直入,节约时间成本,迅速抓住重点。近年司考培训机构的变化翻天覆地,从原本几乎是万国一家独唱、到众合建立、再到各家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钻出土壤,尔今百家争鸣,优秀的培训机构有15、6家,这个在购买录音资料后你都可以看到各家的情况。说这些绝不是让你去报班!报班是个绝对浪费金钱和时间的选择!!!当然也不可否认在某些老师的课堂现场听课,比自己私下听录音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些老师的数学建模能力很强,哈哈,他们会在现场黑板上画图,这下听录音的都傻眼了……譬如万国的陈少文老师,不过画图的时候毕竟是少数。听录音的好处在于随时听随时学,并且可以反复听,而且成本小的多得多!最好的一点是——名师都是分散在各个培训机构的,虽然有的在几家讲课,但是毕竟不可能在一家凑齐。所以,我们应当坚定的选择——买录音资料!虽然购买盗版资料可能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是,司考都过不了了,人都要被考死了,几年下来活的生不如死,自信心饱受打击,人格饱受摧残,心灵饱受折磨,都到了这份了,还管个毛啊……这就好比人民都没饭吃了,马上都要饿死了,礼义廉耻或许还是要顾得,但是面子是肯定抛至九霄云外去了。 言归正传,现在司考培训教师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知识也如同人一样,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这意味着年轻一代的翘楚正在登上司考舞台,而他们掌握得多是更新的理论,经历过更新潮的社会经历,也更容易翻新、接受新知识,同时他们的课堂多是朝气蓬勃,这对于司考复习而言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法学知识的更新速度本就非常快,绝非一些人所想“法律如同一潭死水,枯燥乏味且静止不变”,譬如今年刑诉和民诉的修改就让好多考生和老师手脚大乱,又如北大国际经济法学硕士考试10年专业卷在探讨《海商法》的修改,12年就在询问近年来国际经济法学界的重大变革和事件有哪些。足见,我们选择名师一定要选择那些知识体系更新更系统、更能把握司考动态和重点、本身学术能力更加深厚灵活的老师,现今司考讲堂上很多这种类型的年轻博士生老师,且听我一一道来: (1)民法:这是潭很深的水,至今还没人浮出水面,所以无法推荐。 我听了李建伟老师11年和12年两年系统强化班的课程,变化并不大,而且众合的民法是分总论分论两人来讲的,今年的分论北京班是李军老师讲的。李建伟老师和李军老师都是博士,但他们的课只适合一遍听,因为虽然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但是让人感觉李建伟老师的课重点覆盖面似乎不那么全面,而且讲起来重点和非重点分配的时间不那么合理,最糟的一点就是他似乎总点不破那层纸,让人无法灵光一现,刹那间顿悟,但他那句“赶紧扔掉张能宝真题”的话绝对是至理名言!李军老师的知识深度是很不错的,但是他有时讲的太深了,且总体显得比较繁杂纷乱(这点从他的讲义就可看出),让人听得比较痛苦,并且他的债法总论讲得太单薄,但他总结的民法分论四处法条竞合、6处“可以追加无独三”、大题12条必背法条以及侵权法三处不真正连带责任是非常好的,他的民法分论重点法条也点出的比较全面,真题讲解得还是比较透彻的,然而,至今我仍不认同他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修改了‘无权处分的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这个经久不变的规定”这个论断。马特老师每年都在众合讲3月份左右的重点学科班,可以说是提前剧透重点,但也可说是九牛一毛地指点,非是鸡肋,但是吃起来不过瘾,仅够塞牙缝,他的纯民法理论可以说精深,但讲起来有点北京人的大舌头,让人颇有夸夸其谈的感觉,而且民法总论与李建伟老师讲的相似之处太多。其实不用关注讲课老师的口音,在这个讲坛上,除了刘凤科老师的口音略微难以辨别外,其他的都不错。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够讲得透彻、把握重点准确! 段波老师和钟秀勇老师是不少人推荐的,昨天刚看到司考群里有通过者推荐的就是钟秀勇老师。段波老师是学生中认同率较高的一位,但也有人说他讲得比较慢或者过于幽默逗乐,导致最终效果不那么理想。这两位老师都没听过,但是段波老师的北京非专业班讲义我粗略看过,做的很细致,但是有些自己编的题目太过偏、搞怪,完全不是司考中可能出的。司考是门严谨中正的艺术,但又不时透露一些黑色幽默和社会讽刺,完全不是周星星大师的喜剧电影,也不是姜文那种故作严肃、剧情离奇古怪的造势喜剧,也许略略偏向点英国的黑色幽默剧,因此在这个讲坛和讲义上决不可剑走偏锋,严谨中正是基本原则,不可偏废。 总得来说,司考民法讲堂是比较让人失望的,也是因为民法理论太过精深,导致老师有时讲不得其法,学生也经常学不得其法,我的三卷只考了那点分,足以见得民法是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有人说:民法你要是只听一个老师的,你明年就准备再来吧。这话或许不假。 (2)刑法:刘凤科老师的录音加讲义,柏浪涛老师的《刑法攻略》两本。 司考界的刑法学早已泾渭分明,这是丝毫不必犹豫的选择!!!其他的韩友谊、陈永生老师等录音都果断舍掉!现在,一个司考考生只有掌握德日刑法新理论,才能在二卷顺利通关,那些苏俄刑法理论早已是淘汰品。刘凤科和柏浪涛老师分别是张明楷和周光权教授的弟子,都是新理论的倡导者,不过一个激进点,一个温和点,其实今年刘凤科老师也已经开始更关注讲课效果,在讲堂上已经不那么坚持激进理论了,他自己也说“今年我不讲激进派的理论,也不讲温和派的新理论”,这点估计是借鉴了柏浪涛老师教材的良好效果,本来这个讲堂上就应该是效率第一。之所以选择刘凤科老师是因为他的讲课效果好于柏浪涛老师,而柏浪涛老师的教材已达极致无可超越,听了刘师的录音,再来仔细翻看柏师的教材,简直有种醍醐灌顶、打通任督二脉的感受。刘凤科老师的口音是大多数人都诟病不已的,但他并非在一家司考机构讲课,所以可以对比当年的几家,挑出最清晰的录音。很多司考名师都不是再一家讲课,因此在下载录音时可以反复对比音质和讲义质量,挑出最好的那一份,这也算经验之谈吧。#p#分页标题#e# (3)民诉:杨秀清和郭翔老师。 这科也没啥可犹豫的,有人说杨秀清老师是学院派,傲,讲课让人昏昏欲睡,而且跳跃性太强。我想说,他奶奶的你是来学习还是来当狗仔队吹毛求疵来的?杨秀清老师的讲课效果绝对好!而且她的知识总结和串联也非常有特色,有两点不足一是有时确实有点罗嗦、二是单看她的系统强化班讲义肯定分量不够。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这“四大天王”都是需要很深厚的理论深度的,如果只是想压线通过司考,那只听录音、看诸位名师的系统强化班和法条串讲班讲义再加上做真题勉强够,但是这会成为一个很薄弱的硬伤。单从应试角度,至少也得加上郭翔老师的讲义,他的风格和杨秀清老师迥然不同,未听过他讲课,有人说效果很好,但也有人说讲得太慢了,其实系统强化班都不会讲得很快的。12年民诉已经修改,到考前8月底才通过,在13年司考中定是会掀起不小波澜。 (4)刑诉:陈少文老师。 如果说这个司考讲坛上有一个哲学家、文学家、励志学家、诗人、朗诵家、理想主义战士、灵魂导师……那么一定是万国的陈少文老师,他的课会让你感觉参加司考不是种折磨,而是人生不虚此行。时至今日,仍然记得陈少文老师讲义后面那句话——“真的勇士,是认清生活真相以后,仍然热爱生活;真得勇士,是知道司法不公之后,仍然投身司法。”(谈及此处,感慨万千:当今社会身边十人有九人都是浮躁、利益化,一面这么麻木冷漠,一面还要大肆愤青粪土一番,听见他人对生活、社会、未来满怀希望就大肆抨击之,殊不知,社会的丑恶是个傻子都能看到的,而且我辈比任何人看到的都多,就因为丑恶,所以沉沦?臣服于世俗的淫威?沉浮于众人低俗的价值观念?正因为看到丑恶,所以我们更想战斗和反击,更加对未来充满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如果都这般似猪狗一般麻木可笑的活着,不如早日死了吧。) 由于今年刑诉大修,所以包括三大本在内,有几处观点都是不明确的,单靠一位老师的录音和讲义,也是不足的,当时陈少文老师让大家下载他的新旧条文对比表格,其实这个在网上已经广为流传了,在百度里直接就可以搜到——《2012陈少文老师刑诉修改条文解读汇总表格版》,就是陈少文老师创建的日知社整理的“陈少文老师微博解读新刑诉”几份文档,这些文档对于新旧法律对比学习很有价值。 也有推荐左宁老师的,据说又是一位出题人代言弟子,我打印了他的讲义,但见满页皆是法条,未加详读。 (5)行政法:王旭和林鸿潮老师。 说实话,对行政法我总有种感觉,鸡肋。但是近几年能碰到20多分的论述题,这也就绝非鸡肋了。王旭老师是出题人代言弟子,但今年系统强化班的课真得有些单薄,差点都不够使。很多考生对行政法都不够重视,因为行政法知识散乱繁杂,而且离生活比较远,学起来也很吃力,对这一门我也没什么发言权,因为我自己只听过王旭老师的课,也学得很单薄,但是这门课有可能达到5、60分的成绩,绝不可小觑。一直想要听林鸿潮老师的课,也未来得及,据说他的行政法88表威力绝伦。另外,久慕胡锦光、姚金菊两位人大行政法学大佬的声名,但始终未能有机会听听他们的课,近几年在司法培训界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煞是遗憾! (6)商经知产:汪华亮、王小龙、郄鹏恩、鄢梦萱、魏敬淼老师。 商经知产领域真可谓百花齐放,我听过汪华亮、王小龙、郄鹏恩老师的课,可谓各有特色。汪华亮老师据说是当年全国律考第五名,而且是非法本生,他的讲课风格是朴实平和、系统全面、重点也突出,只是讲义是不分重点与非重点的,太过详细,完全是本书:王小龙老师最突出的风格就是喜欢将商经知产与民法基本理论相联系,讲课铿锵有力,极其严肃认真,讲课效果很好,但似乎少了点灵气;郄鹏恩老师的名字估计很多同学都没听过,她的讲课风格很像三国的杨帆老师,包括语音都有几分相似,她的讲义做得很有特色,简明扼要,而且知识点串联得很好,只是只讲商经,不讲知识产权法。其他两位老师我都没机会听,但都是闻名已久的大师。商经选这几位中的哪两位都行,相互对比,查漏补缺,毕竟这是一门分数比刑法、民法都差不了太多的课程。 (7)三国:杨帆老师,毫无疑问的司考三国领域的NO.1。 三国的分数有30多分,决不可轻易舍弃,杨帆老师的录音需要花费两天时间,虽然略长,但十分详尽,重点清晰明确,案例丰富多彩,几乎没有一句废话。 李毅老师是一位与杨帆老师齐名的老师,但我也无缘听一听他的课,据说效果也非常好!不喜欢听女老师讲课的同学,听他的课即可。 (8)理论法学:比较多人推荐的是杜洪波老师。 这一科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只是听了杜洪波老师的开篇,之后都是自己看的教材和他的讲义,现在又有种言论称“通理论法者过司考”,可能因为二三卷确实很有难度,拿高分比较困难,所以一卷成了砍分的关键。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为过,除了较好拿分外,另一原因是因为第一卷是一张心情卷,第一张卷做得好,后面一般都会顺畅得多。经常有很多同学说,今年没过,因为时间都拿去看大法去了,第一卷零零碎碎的东西都没放在心上。其实第一卷的投入和产出完全是“事半功倍”,而且比较难的也就是国经、国私和法制史,而法制史还是最有趣的东西,你可以从中嗅到“诗词歌赋”、“历史风情”的味道,并且法制史其实是不难拿分的,虽然近几年题都极其古怪,但是绝非无迹可寻,有好一些都可以用排除法和逻辑推理推出正确答案。二三卷是需要深厚功底的!而且稍有偏差,就会出错,远不及第一卷好拿分。 2、书 其实从上面的录音推荐,你可以发现我买的书少之又少。 教材只有三本:刘凤科老师的三校名师刑法讲义,柏浪涛老师的《刑法攻略》(一套两本),杨帆老师的三校名师三国法讲义,其他科差不多都是打印的各科名师讲义。至于三大本有没有必要买,如果底子很不好的同学,可以买一套盗版的当做辞典(贫穷的学生连饭都快吃不饱了,还哪有钱买正版),三大本全看的话,看一遍至少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看完后几乎也什么都记不住的,这种方法适合那种用一年时间复习的同学,而且我仍旧建议先听录音,再看书,因为脑海中有印象后再看书才能更记住更多的东西,自个儿钻在书中瞎捉摸是很难理清思路的。再至于众合那个七大本,简直就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完全是为了占领市场的,不说别的,就只那个排版,居然还能有人拿起读得似乎津津有味的……初中电脑水平都排不出那么渣渣的排版,更别说那内容,恕我直言,每年我都读的如鲠在喉,看不了两章就有种想放下书去吐血的冲动……那个叫折磨,这一套七大本,最有价值的就是每年理论法学那本的前几页纸,考前半月最好撕下来每天朗诵两大遍(这可不是玩笑话),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述得那么扣人心弦,和谐社会,真是可见一斑了。一句话,成套的教材,除了三大本勉强买得,其他的就免了吧。真正懂得学习艺术的学生都是挑教材,而不是成捆买,这场景尤其让我想起了超市的卫生纸架子前,那一位位提着数十卷厕纸的仁兄。#p#分页标题#e# 法条我仍然用的往年的指南针法条,这本书已是法条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明年新刑诉、民诉的考试程度会成熟的多(今年刚刚修改,题目较为简单直白),考生最好买一套新法条。 真题,只要时间充足,必须买两套,一套分年版的,一套分科目版的或者直接在学法网的司法考试题库和司考模拟考场里面做。分年版的可以买法律出版社的《国家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大全》,解析最为贴近出题人思维;分科目版的比较不好选,但是再怎么选,也别买张能宝的真题,第一年用得就是那套,真是坑死人不偿命,对于司考的新手来说,真题解析的准确性尤为重要,而考试本就会出现异议题,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按照出题人的思路解释清晰即可,但是古往今来几千年,从未有过像张能宝真题这套这么有创意、这么有自我见的的书了!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几乎所有题目都成功化身为异议题……这对没有定力、没有足够见识的司考新手来说,简直是要命啊!别人看书要钱,你的书看了要命……我今年用得是众合的《真题分类解读五卷本》,虽然这套书的有些题目解析得过于繁杂、略显牵强,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几乎每一题的解析都回归法条,让你不用每道题都翻法条那么麻烦。 (四)心态 整个司考过程中,考生的心态变化是非常微妙的,起起落落自是正常,有如人生,但请始终记得那句印度的名言——“如果你真心诚意想要什么东西,那么上天都会竭尽全力帮助你得到它!”有爱,有追求,就会快乐,也会痛苦。跌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没有勇气站起来,输的意义不在于上天告诉你“你不行”,而在于上天希望你再努力一点点,再努力一点点,一点点就好了。 三、写给将来的自己 初始,我以为自己对于法学而言是个彻彻底底的绝缘体,后来慢慢才发现自己是半导体,至少能有一半导电,已足够了。我记得我复读的时候曾说:“男儿立于天地之间,千般挫折,万般阻挠,都不会皱一皱眉头。”现在我依然会说:“然男儿大丈夫,当勇往直前、坚毅自守。”过去的5年半有太多遗憾,太多不舍,但那都已过去,必须遗忘。最感谢陪我走过这最艰难时期的亲人、朋友们!未来有无尽的期盼和挑战,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就像陈少文老师说的那句:“完美的人生,就是有憾无悔!”原文《司考经验谈 写给我的司考之路》 黄彦涛 2012年11月26日 =更多精彩= 2、【分享司考经验 总结失败教训 畅谈司考心路】精华文章汇总 更多:司法考试经验,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