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动态 2012-11-30 收藏 : 0 查看 : 1363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曾常敏 在今年的司法考试中,中山学院法律系法援小组的7名学生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6人通过了考试。一到周末,法援小组的同学就会搬着凳子和桌子到兴中道摆摊,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让他们的法律基础知识在实践当中得到了巩固,与通过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不无关系。 全市通过率仅12 .8% 据悉,今年的司考成绩于11月23日放榜,全国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为315分。据悉,今年中山市共有1179人报名参加考试,有151人通过考试,通过率为12.8%。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法学专业今年司考的通过率为20%左右,在法学院法援小组中,7人参加司考,6人通过。 2009年,中山学院法律系讲师梁文生鼓励他的学生去做免费法律咨询。梁文生从事过8年的法院工作,知道接触真实案件对于学生学习法律的帮助很大。当时刚上大二的何苏、杨郁菁还有两位同学一起做起了免费法援的活动,每周末都到兴中园摆摊。一段时间以后,另两位同学因为个人原因不做了,何苏和杨郁菁又吸收了五位同学组建了法援小组。 小组险些解散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除了下雨和寒暑假,每个周末都去兴中园做免费法律援助。2010年,第一批做法援的同学升到大三,由于要准备司考空余时间更少了。他们七人中也曾有过想不做的念头,后来小组投票,以4:3的微弱优势坚持下来。柳暗花明的是,他们吸收下一届的学生进来,并完善了咨询流程以及做了咨询个案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并每周集中讨论。现在,已经有11级的学生参与到法援活动,整个小组的人员已经由最初的两人发展到近20人。 小组接到的咨询个案中,最多的是劳资纠纷、然后依次是工伤、离婚、遗产继承等相关问题的咨询。梁文生分析,这样的案件结构完全符合中山案件的分布。“我去年打临时工的时候,老板欠我们工资没有还,我应该怎么办?”一个年近50岁的男人坐着兴中道广场的“免费法律咨询”前面,对面坐着三个学生模样的人认真地听咨询者的倾诉,旁边是三本厚厚的法律专业的书本和一本打印出来的各个法律部门的联系方式的簿子。男人一讲完自己的遭遇,有人立刻问,“你有跟老板签劳动合同吗?”“合同啊?”咨询者摇头。三个人交流意见后,迅速对咨询者提问和提意见。“在不确定案件应该如何处理的情况下,我们会让咨询者留下电话,事后我们咨询梁老师后再回电答复他们,我们要对咨询的人负责。” 靠背难通过司考 从得知司考过了,连续几天,法援小组的09级6名同学一直都在兴奋状态。再回头看夏天蚊子咬,冬天冷风吹的免费法律咨询的过程,每个人心中都挺感慨。“司考会考很多案例,如果只是学习法条,没有实践的经验,靠背很难通过。所以免费法援活动帮助我们理论联合实际,更好地学法用法。至于诉讼的流程,有过一次代理案件的经历,就很直观地了解到整个诉讼的过程。这和简单的听庭相比,学到的更多。”梁文生认为法援的过程在帮助他们通过司考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故事] 曾有老人来量血压 法援小组“摆摊”的时间是早上8点半开始,那时兴中园最多的是晨练的老人。对于他们的出现,老人们偶尔会关注,但做咨询的不多。他们就开始用A 4纸印一些介绍,在路边派发。对于这样“简陋”的传单,很多人都不伸手接。还有些老人经常过来直接坐在桌子前,把袖子一撸,让他们量血压。小组里有四个女孩子,其中张颖和安俊两个相对做得时间久一点,在他们一起做咨询时,碰到一位男子来搭讪,事后还经常打电话要约他们喝茶。 来咨询的很多都是弱势群体,说到自身的经历经常非常愤慨。一名小组成员称,“有时候咨询的人会把法律援助小组当成诉诸法律的机构,想让我们帮他们打官司,并且会把不满倾泻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就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我们的援助范围,我们不能与咨询的人争吵。”也有一些家暴的受害者,说着说着就变成哭诉,小组成员还为此专门备着纸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