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收藏

理工科女生3个半月417分过司考 得程序法得天下

法考经验 2013-01-28 收藏 : 0 查看 : 13142 评论 : 2

原创作者: 我爱吃石榴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司考君,此去一别,永不相见啦(417 +零基础+理工科+3个半月)

  先汇报下总分构成:417=111+112+102+92

  就不汇报自己的情况了,关键词就如标题括号中所写。

  着重说说自己的经验,上山的路有很多条,可能我有偏颇之处,大家求同存异。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暑假很辛苦,但是当时处在其中,并不觉苦,只觉时间不够, 第一轮基础,甚至第二轮强化,那些知识就像水滴到沙漠里,立刻蒸发不见。上课的时候上句话还没有明白,下句话就过了。三国法还没有弄清讲的是啥,行政法又开始上课了。有时晚还要上课,没有时间复习。我就像被急速行驶的车拖着跑,跟不上,快被拖死。但是到第三轮的时候,突然觉得大半的课跟上老师不再吃力,享受到和老师呼应的乐趣。

  我追求的学得好,是我可以教别人这个知识点,自己懂和让被人听得懂,不是一个程度上的要求。瓶子装了水还要倒得出。 法律就是一个体系,我努力将知识点放在这个体系中的它应该在位置上,所以我经常看目录,或者自己列框架,把知识点成一条线,但是编成一张网又更难了。我很喜欢给人家讲题目,享受长长的逻辑链一路顺下来的感觉。

  还有法律注重情、理,很多法条,老师一旦和你说了其之后的情理,你就明白这条法条的意义,就很难忘掉或搞错,这点,杨秀清老师非常擅长。

  其实我的用的学习资料很少,其实就是自己喜欢的老师一份基础班录音和讲义,反复听,反复看,做到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纵使材料这么精简,到考试的时候,综合地看,我觉得我掌握的仍然不到位 。

  记得我认识的一位二战的同学,他说他的同学就靠听录音,轻松过400,当时我觉得这条路也很适合我。我是这么选老师的,先试听别人推荐的老师的录音,能上司法课的老师基本不是博士就是教授,这水平都很高,能冒出名来的更是不容易,我这些名师里,我又选适合我口味的老师,既然认定了,我全心全意地信赖他们,比如陈少文,杨秀清,杨帆。我努力吃透他们的讲义,反复听他们的录音,眼里再无其他老师。

  我没有怎么做过真题,没有时间做,若有时间,我一定做,5年做3遍,3年做五遍,做个错题本,再把近年卷四的题目好好练练,相信成绩还能提高点。

  记得在第三轮突破阶段,史越说:“我在杭州上课时,有位大哥问我,老师我现在开始做真题还来得及不?”他语气里的戏谑,让大家大笑。我笑不出,我和这个大哥一样的,都没有做。由于包括史越的几位老师强调“反反复复做真题”,我思路不坚定了,也开始做些真题,但是心里很不踏实,感觉会的本来就会,不会的依然不会。后来遇到金彦平老师,他强调“以讲义为本”。他的话很坚定,让我有了信心,更加坚持以讲义为本。

  对我老来说,讲义是根本,真题很重要,如果时间有限,自然是选择根啦。我的有几门课选择性的做了点,也没有反复看,还有几门,比如宪法经济法之类的,连做都没有做过了。 做了其实讲义里也是有题目的啦,都是老师精挑细选的。

  在暑期班学习的那两个月里,熬夜聊天,逛商店有,看电影都有,特别是女孩子,刚认识的,一聊天就停不下。但这时间一浪费,就可心疼,但下次还会再犯,我室友自夸咱俩还是挺认真的,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晚上10点半左右下自习,6点多起,中午睡个短短午觉,有时候恨不得排队买饭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讲义,洗衣服时听录音,在家很难有这个自觉性。

  由于我做题不多,所以其实也不怎么知道自己的水平呢,考试的时候做题速度也不快,每场考试都是差不多是时间到才做完,没有时间检查,虽然觉得考得也算顺畅,对能不能过心里没有底。

  最后,幸运地过了400分,以后也不用刷分了,司考君,以后再也不用相见啦。

  关于经验贴

  我看见学法网上有为数不少的三四个月就过司考的经验贴,这也给了我信心。所以我一看那种苦大仇深的“二战”“背法条”“看三大本”的经验帖子,我就跳过。 客观情况是我的时间紧,不能打持久战,主观情况是我欣赏那种讲求框架,讲逻辑,讲主次的学习方式,不欣赏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聚到的方式。

  关于准备时间

  到7月上旬,我启程去北京,我才看了一遍民法和刑法,其他任何一门法,我没有一点点概念,连讲的是啥都不知道,说真的当时我真是有点绝望,我在学法网下了很多的短时间突击的经验帖在笔记本里,一没有信心就看看。有一篇一个月就过司考的帖子是我最后十几天的天的安慰剂。所以说,我说的三个半月,那半个月学习密度是很低的,就那民法刑法,抓紧的话,7天就能过一遍,这么一算,其实3个月不到就可以过司考了。

  关于要不要报班

  报班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啦。这是大实话,但这么说话,好空泛。结合我自己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说我报了班,为什么我报了班呢,因为我给自己做了个自我分析。

  我觉得报班是我做的一个英明的决定,我觉得如果我不报班肯定过不了!

  我是零基础,时间紧。我需要一个像高三一样的氛围, 所有一切都被安排好,而我‘所要做的全部的只是学习。

  另外我极力建议有拖延症的同志们去报个班,就带个MP3和非智能手机直接进驻。我琢磨着拖延症是个富贵病,你想啊,家境不好的孩子,要忙打工,赚生活费和学费的,谁有空上上网一磨就是一天啊。所以家里若是不差那个钱,还是报了吧,不要在家里考验自己了。有拖延症的同学在赶deadline的情况下,任是啥毛病都没有,所以关键是那个氛围,孟母三迁图啥,图的就是那个氛围。起床的点,上课的点,自习的点,你随着大流踩着每个点,压根没有机会拖。

  同志们千万不要考验自己,我瞅着很多带智能机进驻的,每天都会忍不住玩。我看见做我周围的人,上课时,看小说的有,玩游戏的有,修图片的有,刷weibo的有,而且一旦玩上了,意志力就会薄弱,容易犯困,所以很容易不是玩儿就是困。后来听了陈少文老师的课,听到陈老师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实在很有道理呐。因为有因必有果嘛,切断因果联系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去种那个因,比如有了毒瘾,还能不碰毒品吗,但是你选择一开始就坚决不碰,这还是完全做得到的吧,所以不要带智能手机,带了电脑也不要带网卡。#p#分页标题#e#

  报普通班还是保过班

  本来我想报保过班的,结果一打听,普通班和保过班是在一起上课的,只不过保过班做在前面。而且,如果参加保过班若是不过,退钱之后,大概只比普通班划算800元左右。但要是过的话,那一万三、四的就都要交了。既然去了,就是要想着必须过的,座位后面点的,都不算什么,这数学希望一算,还是参加普通班划算,所以我报了普通班。

  去了之后,发现保过班的同学还可以在小教室自习,有专人指导自习,其实这2点对考试的成败都够不成直接影响。

  考试战术

  淳于闻老师的战术安排对我的考试结果有及其深远的意义,简直就是拨乱反正。请同学们务必相信得程序法得天下,别跟民法刑法死磕了。具体请看这篇源自淳于闻《熟知非真知,道理需要辨明》本文欢迎转载,特别是各司考相关论坛;欢迎批驳,希望能有更多的司考同仁参与讨论,以期为广大司考考友们能够顺利通关探明道路。

  在前发博文“民法/+刑法得了0分,司法考试还有可能考过吗?”——淳于闻司考通关攻略中,我说司法考试复习前,我们必须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民法OR/AND刑法得了0分,司法考试还有可能考过吗?为什么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民法和刑法太重要了,为了顺利过关,每年都有大量的考友,投入大量的时间复习民法和刑法。如果以复习100天为例,绝大部分考友会拿出70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这两个科目,理由吗——“周围的人都是这么看的”——同学,我们周围的人每年考不过的可是占了大多数的呦!或者是“得民法者得天下”+“得刑法者得天下”云云——同学,请仔细看下面的历年分值表:

  自2004年司法考试的总分改为600分以来,民+刑+行政,这三大实体法的总分合计起来,就没有超过200分的时候,只占总分600分的1/3(三分之一)不到,而绝大多数考友却要花上2/3(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复习,你怎么可能考过呢?!我们拿着100块钱去市场,花了2/3的钱,却只买了1/3不到的东西,你不心疼吗?!

  自2004年(600分时代)起,因为360分以上就能顺利考过, 所以,每年我们都有将近240分可以丢,所以,单从逻辑上讲,即使民+刑+行政这三大实体法全部得0分,也是有考过的可能的——当然,这就意味着其他科目基本要得满分,这个难度可太大了,当然,民+刑+行政全部得0分也是不可能的,单项选择题怎么着也能蒙对几个吧?这里只是假设这样一种极端的情况,用以说明“考场如战场,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如果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跑得越快,离终点越远!(其实,即以未来需从事的法律工作视角考察,民+刑+行政这三大实体法也无需全部精通,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通常都是主攻一项,兼及其余,不可能有那位法官一三五在民庭,二四六在刑庭;真正的优秀律师一般也只是专擅一两个科目,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参博文“司法考试:2011新赛季”)

  战斗的目的是胜利,不是疯狂杀戮;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不是重在参与!考场如战场,司法考试就是一场战斗!所以,在我们复习的时候,一切与完成战斗任务获取最后胜利无关的努力都是无意义的!

  前方有600个标靶,我们的任务是击中360个以上,那么,在固定靶与移动靶同样计数的情况下,先打、多打固定靶?还是把更多的努力消耗在难度系数更大的移动靶上呢?司法考试共计四卷,每卷无论考查科目都是150分。但凡是对这些科目有所接触的考友都应该知道,其中的一些科目是纯粹的记忆性科目,只要知识点能够记住,就一定能够得分(三大诉讼法以及商经、卷一诸科即为典型),而有些科目则必须深度理解,才有答对的可能(民、刑、行政这三大实体法即为代表)。每年都有屡战屡败的考友再走麦城,那么,让我们真诚地问一句:每年咱的卷一都拿了多少分?

  考试就是考试,千万不要把考试当成别的什么东西,比如说学术研究,技能训练等等。考试的目的,或者说直接目的,一定是通过考试!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努力方向必须是“有意义”,而不是或者说不能仅仅是“有意思”——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的比较有意思,但是想做对拿分很难;合同的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的细致区分有意思,但是要做对得分同样不易。“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有意思吗?没什么意思,但是只要记住,就能得分。

  司考复习有很多误区,但是重实体、轻程序,以及对于卷一、卷四的轻视都是极为致命的错误!为了顺利通过司考,有些事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

  请同学们务必认真看:

  说说我的火力分布顺便说说相关法的老师:

  刑诉:绝对是炮火最集中的法,可能民诉可稍与之比肩

  遇到陈少文老师是我之幸,我会告诉你我找他签名了吗。他非常重视考点的主次,他编口诀编故事及时说话的语调都是帮助记忆。

  他上的课励志幽默,给我的人生观带来启发。从基础班,到突破班的音频我都听了,加上他上的2次课,我听有5遍他的课。到考试的时候,看到考题,脑子里会响起他的声音。他后来出的那份最详细的,并在每个知识点后面附上相关真题的讲义,我也仔细梳理了2遍。

  但我的室友不太适应陈老师的风格,陈老师的风格有些华丽,她喜欢朴实点的。

  民诉:重要程度刑诉下就是民诉了。

  我上了郭翔,刘鹏飞,刘加良的课,听了杨秀清的录音。

  杨老师名不虚传,靠着她,我才对民诉渐渐有了信心,她的录音听了2遍。她提倡,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偶尔穿插几个法例,帮助理解。她会讲知识点之下的理,她希望大家听过她的课,即使遇上没有见过的题目,也能根据逻辑推断得出 ,我非常受用。#p#分页标题#e#

  郭老师的笑话又长而且出现的频繁,戳不到我的笑点,声音不好听,我从他的课中没有吸收到啥。还挺后悔,有那时间,还不如在听遍杨老师的录音呢。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一言,有很多同学很喜欢郭老师的,把他选为最喜欢的老师,心心念念地希望他来上最后一个阶段的课,而且他的讲义做的很认真,适合背诵。

  刘鹏飞老师虽然名气不大,但是讲义在归纳总结上做的很不错,我看了多遍,课也讲得好,挺喜欢他的。

  三国法:国私和国经也是拿分的重点,那个国私,杨帆老师也说了,不是啥好捞分地儿,我没有费太大的力,一般看看。

  讲的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杨帆老师,同学们不需要做选择了。

  金彦平老师讲课有点凶,我有点怕他的,不过他在学习方法见解高,对我也有很大帮助,突破阶段的那些题们水平很高,我当押题用的。

  法理法制史宪法:我不得不说法制史完全不用留心,上课听听,讲义看看就,再配合淳于闻老师编的口诀已经很够了。淳于老师说他都不愿意讲法制史,横竖这么点分,及时看了,做题也不一定对。宪法法理一般复习也就够了,而且我觉得巻一除了三国法和宪法那部分,其他部分裸考也行。

  商经和知识产权法:商法和知识产权法还是需要认真看的,经济法,我想说一切随缘吧。记得我跟一培训班的同学抱怨,说我的经济法经过3轮复习,还是没啥印象,她是二战,她说你没考过,你不懂,这个随便的。现在我考过了,我也想说经济法就让它随缘吧,你随便捡一老师的讲义看了就行,反正看了也考不到。

  我听了张海峡的录音,上了课史越的2轮,楚文的一轮课

  张海峡的商法讲的也很好。张大师一直都是赫赫有名的。

  我最喜欢的是楚文,讲课和讲义都很有条理,说话不紧不慢,能把一个问题讲透彻,可以算金牌老师了,培训班的同学们的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但他讲话的速度太慢,最好用速倍听。

  听史越的课真叫累,晚上早早就困得不行,还有种更折磨人的心累,他整个人都太亢奋了,他的讲义也是字密密麻麻地塞着,看得也累,所以对我来说,效果一般。不过他在突破阶段以题目为内容的讲义编的很好。

  刑法、民法:其实我对这两门课一般程度用心,就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各听了一遍录音,连真题都才做了一点点。这两门课里,侧重刑法,觉得刑法更系统和严谨,容易掌握些,而且也崇拜韩友谊大师,上课时的吸收质量也好些,所以觉得刑法的分好拿些,就在刑法上花的时间相对多点。

  民法我只听过段波和韩祥波的课,我喜欢韩祥波些他的课幽默诙谐,有种喜感,几个有难度的知识点分析地很透,人也亲切。刑法和民法这两门大法,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传说中的凤科大帝、钟秀勇、李健伟。。。同学们自个下下录音试听,选择和自己胃口的老师吧。

  行政法:我听说有人是直接放弃的,也有老师说行政法的分拿个30就差不多了。我的体验和他们不同。

  说说我体验,第一轮是季宏上的,听说大家给他封了一个雅号-读书郎,名不虚传,在课上,听他照本宣科,我这么一心求学的人都撑不住了,好困呐。第二遍是黄韦博,他人好也很幽默,课讲得不错,做我旁边的女孩说她是靠黄韦博才有突破的感觉的,但是两轮下来,我对行政法几乎还是没有印象。但是在第三轮,就是突破阶段,转折来了,遇到了魏建新老师,他的讲课方式和别人不同,他相似的知识点对比着讲,这个方法对行政法再合适不过。 一个有难度的考试不就是喜欢在考生含糊的地方出考题嘛,魏老师把一个知识点和他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块比较,不同点纤毫毕现。上完魏老师的课,我终于大致知道行政法是个什么东西了。但后来一直没有时间再看了。

  考前一两天的时候,我想行政法也许我也可以拿到分,因为我狠心抽出一个白天,听了遍魏老师的录音,做了遍5年真题, 正确率还可以,感觉不错,而且觉得行政法的考题重复率挺高。考前半个小时又过了遍真题的错题。考时感觉不错。原文《司考君,此去一别,永不相见啦

  更多:司考精彩经验文章,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热门推荐=

  1、关注学法网微博 http://weibo.com/xuefa 关注最有价值的法律、司考、律师资讯!

  2、手机微信关注学法网(微信号:学法网xuefa5)法律、律师、司考资讯随身带!

  3、邮件订阅律师、法律新闻【点击进入订阅】,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律师、法律信息!

12下一页

赞一个
家园、论坛相册已恢复
  • 5726文章
  • 4收听
  • 93听众
法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