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微信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司考动态、经验、资料等最新司考资讯随身带! =====正文开始===== 一、基本情况: 1、就职于税务机关,拥有较多的个人时间(最后连请45天探亲假回家看书)。会计专业,毕业后从事近4年一线税务征管工作,不敢说税法方面学的多透彻,但可以说卷一的4至6分的税法题就是给我送分来的——可惜其余590多分都是几乎全新的领域。因此也可以说是0至1%基础吧。 2、总复习时间800至900小时之间。(学法网网友之间相传全力复习八百小时就可以通过,前辈们诚不欺我啊) 二、分数: 106+103+83+82=374(的确不高,但我自己是很满意了,要啥自行车啊) 三、直接进干货——复习方法: 1、准备阶段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上学法网论坛看看别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点击查看司考经验) 我决定参加考试后,先用了一天泡在学法网论坛上研究,一方面给自己找信心:“他都能XX天通过,我剩下的时间比他还长,我也能过!”另一方面是对比大家的经验。对我而言最有用的是一句话:“听录音的过,不听录音的不过。”所以我决心先从听录音开始打基础。网购一个几十块钱的MP3,对付着能听几个月就差不多了。 后面几科的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排列,但是民法或刑法肯定是最早开始的。 要不要报班呢?没钱。(即使有钱的同学们,我也建议你们不要去报班。司考注定是艰苦而孤独的,不能指望别人监督自己学习) 2、录音和讲义选择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最适合的老师。”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往年的录音和讲义,每年法律都会修订一大片,沿用过去的错误思路可能会浪费极多的时间。 (1)刑法:最早开始的科目,也是让我喜欢上法律的科目。我听的是刘凤科大帝的基础班,必须承认大帝的课实在讲的太有意思了。对应的教材是《三校名师讲义》(不过那本书我感觉写的不如《刑法攻略》)。我遵从学法网论坛前辈的教导,无条件相信大帝的观点,大不了就错——毕竟大帝的逻辑让我由衷的愿意相信他。 (2)民法:我自己听的是张翔的总则。真心听不懂啊!所以又网购了《民法60讲》,结果坚持看了一半……还是一头雾水啊!这时候我看过的一篇贴子救了我,它说:“民法这玩意,你让X老师来做也未必能得多少分……法盲凭感觉也能对一半。”淳于闻老师也说,民法和刑法性价比太低,可以选一门比较对胃口的着重研究,另一门就跟着老师听听课、偶尔翻翻,比较划算。所以我决定民法就顺其自然吧,多想无益,还不如背背卷一来得实在。后期我发现了钟秀勇的大厚本讲义,编的很好(可是他的课我听不进去)。 (3)刑诉:基础班听的是陈少文的,他真心是我这个夏天听过的老师中讲课最有意思的,而且很励志的感觉。但是后来我自己翻法条的时候发现一些他讲错的地方,所以最后阶段我背讲义是按照杨雄老师的表格背的。 (4)民诉:郭翔老师。他讲的东西让我考试之后都非常想再翻出来当单口相声听听。 (5)理论法学:我听的是学法论坛上好评如潮的淳于闻老师的课,但听着听着我感觉他太啰嗦了,所以后来索性就不听了,只背背讲义。 (6)三国法:杨帆(女)老师,听过一遍之后再去记忆会变得容易很多,很多东西直到听过之后很久还记忆犹新。 (7)行政法和行诉法:试听过好多人,最后选的是吴鹏老师的课,因为口音比较容易接受吧。他讲了好多投机取巧的做题办法,最后考场上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确实用过几次。 (8)商经法:商法听的是张海峡的,一下明白了很多以前上学学会计时都不明白的东西,但到了经济法部分感觉他也不用心讲了,我也干脆就不听了。后期发现了鄢梦萱老师的讲义,就两个人的参考着背,后者的讲义做的还是挺好的。 (9)主观题:听了好几个人的,也没找到感觉好的。讲义用了杜洪波的,还是挺有启发的。 (10)职业道德:不用听的,有前辈说:“绝大多数题凭常识判断,其余的题记住律师总是坏人,法官和检察官总是好人就差不多了。” 3、其他资料的选择 (1)三大本,当工具书用。若是仔细看,真没时间。 (2)众合的五本一套的分类真题(网购的D版挺便宜的)和九本一套的分年真题(显然也是D版),学法网题库里面也有专门的分科真题和年度真题(有很多网友的评论,非常有意思),相传真题是最好的练习册,要珍惜使用。 (3)前述的《刑法攻略》和《民法60讲》,偶尔当工具书用用。 (4)指南针法条。 (5)一堆垃圾练习册,各位去教辅书店看着喜欢的封皮颜色随便买就行,谁家出的都那么回事。 (6)《新增考点》,每年命题组就靠这个圈钱,必有一堆题目出自新考点,所以一定要认真看。就在八月的紧张复习的间歇拿出来翻翻就行。 此外还买了些其他的辅导书,发现是浪费钱。有上面那些再加上论坛下载打印的资料就够了。 4、复习的流程 (1)起初,用了二百小时去听录音。听完一科后,在听下一科的间歇期间就开始“做”(或者说是看)分类真题,把不会的题或者选项标出来。 (2)每科的录音都过了一遍后,用接下来的几天把分类真题收尾。 (3)进入八月之前一直是打基础、做分年真题。这个阶段不用着急,欲速则不达。建议找个本子,把错了的题中相关的知识点用一句话概括,抄下来,最后几天就指着这个本子活着呢。 (4)八月,每天要抽一个小时背背卷一的东西,其余时间基本是在大量的做习题,抽空隙背背诉讼法的讲义。 (5)考前一个月。每天抄一篇主观题的答案。(悲哀啊,法学思维培养不出来啊) (6)考前倒数第二周。这期间学法网上会出现很多“最终冲刺题”,一定要选一些下来看看。刑法我看的是刘凤科的168题,民法是钟秀勇的,民诉是郭翔的,刑诉是杨雄的(两套),三国是杨帆的(两套),行政法是徐金桂的。仔细吃透。#p#分页标题#e# (7)最后一周。把过去的错题本再看一遍,觉得记住的知识点就划掉。最后的几天一定要在卷一上多下功夫,这是最有可能提分的东西了。 四、一些特别说明: 1、关于做习题: 在我看过的学法网论坛的贴子中,很少有人赞同题海战术,大多数人都认为把真题反复做几遍就好了,没必要也不应该去做其他市面上的模拟题。但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还是毅然跑去刷题了。首先,真题的确是最好的练习册,但是真题毕竟就那么几套(5年以上的题目参考价值已经非常小了),翻过来掉过去的做真题,一看到题就知道选什么了,那么到底记住的是知识点还是题目? 其次,各位都是参加过高考的人,当年在中学哪个不是在如山如海的模拟题中熬出来的?模拟题很多都是任课老师东拼西凑的,水平也不敢说能望高考真题项背,那么为什么老师们还频频把模拟题推到大家面前呢?因为只有做题,才能检验看书的效果。有道是,“一看全会,一做全废”,不做题,真的会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学法网司考题库内有2万多道司考模拟题,习惯网上或手机做题的朋友一定要好好利用,关键还是免费的。。。看着错题回去翻书,就会发现很多之前自以为掌握的薄弱环节。至于模拟题分数,高低无所谓的。直到9月上旬,我做某些学校的套题还是徘徊在每科70分左右,我都没有丧失信心:“现在错不要紧,只要9月13日之前我会了就够了。” 再次,多做题能提高做题速度。每年都有答不完卷的考生,我猜他们平时可能是太注重看书而忽视了做题了。 2、关于卷一: 这段是我从别人的贴子里学的,大意是:很多人都想着卷一放到最后突击,因为反正背的早了也会忘,但问题是“最后”是指的什么时候呢?指望两周就应付过去,也太不把命题人当回事了。所以卷一不宜准备过晚。相传“记忆的秘诀是重复”,多看几遍就是要比少看几遍记的更牢。 3、关于找资料: 每年网上放出的资料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都想看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手里的资料够用了,就没有必要再去网上下载新资料了——看着厚厚一摞没看过的打印纸,没压力是不可能的。不过最后关头的押题卷还是要下来练练手的。 4、关于七月八月: 无论从几月份开始复习似乎都行,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有句话叫“七月八月荒废者不过”,前面就算准备的再认真,最后这个夏天松懈了也别想过;前面就算准备的再不充分,最后这两个月玩命了也很有希望。 五、心态: 1、下决心:我们都知道,号称全国三大考之一的司法考试必有其变态之处,绝非随便翻翻书投机取巧就能混过去的,无论如何都要耗费极大的心血。那么,热的要命的夏天,为什么非要折磨自己,去累死累活的考这个破考试?所以,一上来就要为自己找一个必须通过的理由,然后,每当复习到不想看书的时候,就想想这个理由是什么。 2、树信心:这个考试虽然难,但还没有难到离谱的程度——至少看答案都能看懂吧(有的考试我看答案都不明白它说的是啥),所以只要咬紧牙关,就很有希望通过。别人玩的时候你在看书,别人看书的时候你也在看书,那就不用怀疑自己,你就是比别人更有机会。 3、有取舍:所有人都知道,每个考点都在三大本里,问题是能全看完三大本并记牢的有几个?该放手就放手,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有可能出成绩的部门法上(尤其是两大诉讼法,性价比极高)。如果什么都想要,那就什么都得不到。 六、和考试相关、和复习无关: 1、关于提分和减分: 每年的通过率摆在那里,所以有提分和有减分并不奇怪。但是怀疑“在校生加分多”或是“社会生加分多”都是毫无意义的臆测——造谣的人调查了几个人的样本就敢出来瞎说?有那个折磨自己的时间还不如多背几道题,想办法让自己的卷面分排到前面那10%里去。 2、关于涂卡: 尽量别堆到最后一起涂,涂卡的时间其实很长的。 3、关于坚持: 不到最后一天,不要停止学习;不到最后一科考完,不要放弃答卷。反正有450分都是选择题,万一都蒙对呢。 4、关于卷四: 和学法论坛的前辈学的一招,每道大题分若干小问的时候,答完一个小问就在下面空一行,再写下一个小问,这样卷面看起来特别干净有条理(而且也能掩盖我们这些缺乏法律思维的人写不出东西来的窘境……)。此外,先做第一和第七题,因为它们有固定字数限制(最好比要求字数多100字),达不到是要扣不少分的,而另外五道题最后关头可以缩写。 5、关于估分: 现在的考试大家的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都不相同,这就使得抄答案带出场精准估分变得毫无意义(什么?你能记住自己当时在考场选的每一个选项?我只能说你没必要估分了——记忆力如此之好的人对付一个以记忆力为重点的司考还成问题?肯定能过)。所以,考完试该干嘛干嘛去,浪费生命在估分上有何意义,还不如看场久违的电影。 七、结语: 开始请假去某大学蹭教室自习的时候,天还很热。 有一个晚上走出自习室的时候,凉风吹起来,意识到夏天过去了,忽然觉得很有成就感。那时我就觉得,即使这次不过也不要紧,因为我已经收获了很多。 最后一周时不慎病了,烧的骨头疼,还是起来看书去了。这是对全国最难的几个考试之一的尊重,更是对我自己付出的八百个小时的尊重。 若干年后,你回忆起某个夏天,能问心无愧的说,自己为了一个梦想,尽了全力,那就够了。 与之相对的,千万不要在未来,懊悔的说“如果我当时再努力一点就好了”这种话。时间有限,竭尽全力吧。 祝各位2014年司考都能通过。原文《【四千字】1%基础,一次性低空飘过心得》 更多:司考经验精华文章,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试题,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http://bbs.xuefa.com/tiku.html =热门推荐= 1、微信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律师、司考资讯随身带! 2、让您不再错过最有价值的司法考试信息,【点击进入邮件订阅】司考最新信息! 3、关注学法网微博 http://weibo.com/xuefa 关注最有价值的法律、司考、律师资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http://www.xuefa.com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