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及法律职业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正文开始===== 之前在学法网里潜水,收获了不少,现在终于通过司考,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多多少少帮助到大家。 一、本人情况 1、本人是2009级2013届的毕业生,就读于一所一本学校的法学院。2012年在准备考取研究生的事宜,于是放弃了2012年的司考,参加了2013年的考试。所以身边同届的同学有不少通过了司法考试的成功经历,都有幸能够借鉴 2、本人本科期间成绩不算差,期末考成绩都不低(当然了,大学的期末考试和司法考试的模式和结果都不能挂上钩,我们很多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经过两三个月的锤炼,最后分数甚至会比年级TOP10高),但自认为脑子和很多人相比并不灵活,效率低下,属于相信勤能补拙的类型。 3、最终成绩是四卷都在90~100之间,总分是383。 4、因为我自己的复习,我自认为是不够充分的,用过的讲义和听过的老师的录音都几乎是单一的,于是我主要谈我自己经历的资料的情况,只代表个人感受,不一定代表业界的最高水平。 二、时间使用情况 1、2012年在没有彻底决定放弃司法考试之前,大概在3月~5月之间听过万国的民刑先修和民法刑法的系统强化,匆匆忙忙听了张海峡的商经、国经期末考前听过杨帆的三国法之国经部分。因为历时久远,其实知识并没有在脑子里得到巩固,但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再次接触刑法时,就不会那么难以接受新思想,而是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2、2013年7月2日~2012年9月6日是我的闭关时间,此期间听完所有科目的录音一遍,做完分学科真题一遍,又巩固了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这几大主要部门法一遍。 做了一年的真题(好像是2011年还是2012年的) (前述说到我是效率低下型,其实在相同的这段时间里,效率够高的孩子们,你们应该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可以做到更多) 3、2013年9月7日~13日,都说最后一个礼拜的抱佛脚很重要,而我因为开学事宜,复习时间被打得支离破碎,在这阶段没有能好好复习,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回顾,以及做了三校AB卷中的A卷及学法网司考模拟考场(sikaomoni.com)的冲刺模拟题。 4、关于复习时间,我的建议: (1)平时:其一,如果还有时间和机会的小伙伴们,你们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建议买一套指南针的法条,遇到什么问题养成自己翻法条,找答案,进行分析的习惯。其二,平时在上课或者期末考时就可以听听网上的该科目的司考录音,促进理解,因为大学很多老师上课会闲扯很多自己的人生经历什么的,只能对我们的法学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听录音的话,由于司考老师是靠口碑靠通过率拿薪水的,他们讲的都会比较精华。 (2)最保险的复习时间安排和策略,我建议是(这是最保险的建议,我身边确实不乏1个月400+通过,十天速成飘过的同学,但那些事例对一般人来说都太冒险了,不是么): A、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之前过完一遍民、刑、民诉、刑诉、行政法的录音,明白自己的知识盲点在哪里,先补起来。 B、期末考之后不要休息太久,7月份初就要开始全身心投入复习。 C、考前一周查缺补漏,保证睡眠,保证精神状态的昂扬向上 三、司考资料: 1、核心资料——讲义:三校名师讲义(盗版,一套100左右米),不论我考高分还是低分,我都不会后悔选择了这套讲义。在今年以前大家选择的都是众合的讲座,所以之前听很多师兄师姐介绍,都一律推荐的是备一套众合的讲座作为“教材”。而今年大概六七月的时候,我的不少师弟师妹纷纷倒戈向三校,并且建议我买这套讲义。 用这套讲义的好处是: (1)讲义是印刷双色版,怎么着也比自己在网上打印的单色订书机装订讲义舒服吧? (2)我没有眼见为实,但听说众合去年的那套讲义编得很不良心,很多新法的内容阐述的不明确。 (3)这套讲义和三校的老师的录音是配套的,我除了理论法没有找到完整的录音之外,其他的都是挺三校的老师+三校的讲义。 (4)三校的老师配置比较均衡,民法钟秀永,刑法刘凤科,民诉杨秀清,刑诉杨雄,商经鄢梦萱,三国法杨帆,行政法徐金桂……这些虽然未必是该学科最富盛名的,但都曾经是我们师兄师姐推荐过TOP5的老师,而且普遍的风格是比较扎实和学院派,适合我这种已经不对噱头感冒的老人。 (5)几乎所有知识点在里面都能找到答案,一册在手,知识尽有。 当然不可否认它也有不足: 比如说它实在太厚了,在我后来时间来不及的时候,看着别的小伙伴们拿着薄薄的讲义说,我已经把讲义背了3遍了的时候,我简直要哭!这种对比在最后两周对我来说是一块笼罩头顶的乌云。 当然,我的小伙伴也有考出来“哭”了的,因为出题的范围超出了他们薄薄的讲义的范围……对于他们来说,很多知识点可能自己一直都没有看过注意过。 所以我的建议是: 如果今年三校还出这套讲义的话,还是买三校的讲义,但是平时在听录音以及做真题的时候,就整理起自己的笔记,把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和自己做错的题目整理在笔记本上,到了后期看自己的笔记本就好了! 2、 练习:张能宝分学科真题和众合编年真题、学法网司考题库 张的真题近年来饱受诟病,说他总是胡乱编造然后自圆其说,解析篇幅太大云云的,但我自己用下来认为瑕不掩瑜。我觉得他的题目题量适中,而且我把解析篇幅太大当做一种优点,他的解析能够把四个选项都说清楚,我觉得这是一种对知识点的复习。 我今年还买了众合的个别几册练习,做了民法和民诉的,我觉得解析不精,有很多我想看到的选项的解析他只字未提。 #p#分页标题#e# 而众合的编年真题,也是常年来师兄师姐推荐的,我买他是因为他是一册一册的,我在对答案的时候把试题和答案撕开来对。后来发现学法网题库里做司考真题很方便(sikaozhenti.com),再也不用把试题和答案撕开来了。 也有人推荐司法部的,但是听说司法部的是当年把解析写好,以后出现了新法也不会再去重新修订,所以我觉得,好像也不是很有用? 还有今年随着三校名师讲义的走红,三校的真题也变得抢手,但因为一再断货,所以我也没买到,后来再去书店和店长交流时,他说“今年资料真难卖,以前大家都是直接拿走,今年总要咨询很多问题才决定买哪套,当时大家热抢的三校的真题,后来也有同学来反应说解析有的地方写的不对” 建议: 无论买什么吧,手头至少有两套不同机构出的真题解析配合学法网司考题库下面网友对真题的评论,在不确定的时候就查一下,对照一下各自的解释思路,然后选自己认为合理的在你的小本本里记下来。当然很多题目是过时了的,比如2010年以前的国私,2011年以前的刑诉,2012年以前的民诉,有很多题目鉴于法条都已经修改了,当时的出题思路和现在的思路已经不同,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纠结旧题目在新语境下的答案(当然这是单纯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哈。) 3、模拟题 我买的是三校AB卷,照书店老板的说法,三校家的模拟卷是出得最晚的,所以最接近最新的考试资讯?不过我因为时间限制只做了A卷,而且后期头脑茫乱,现在也已经忘记了到底有没有压中真题了。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学法网上别的同学的攻略。还有,在8-9月份学法网司考模拟考场有大量限时冲刺模拟题,可以用来练习做题速度及检测复习效果。 4、指南针法条 我大一时候就开始买指南针法条来看了。但其实在司考过程中他只是作为一个“词典”一样的东西,真正去翻他只是用来印证,平时基本不用。 四、其他零散但想与大家分享的小建议 因为我听过的老师的录音和做过的题目都有限,所以即使写了老师的信息,恐怕评价也不完全,所以接下来只提供几个小TIPS,还有几个我当时借鉴的攻略,里面的信息更加完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我们有很多同学天天除了复习就是泡在学法网论坛里,一会看这个人的建议,一会看那个人的高分经验,其实都没有记在脑子里。我的建议是:攻略不看太多,选两三份和自己情况最相似,介绍较全面的攻略,添加在IE的收藏夹里,你进行到哪一步, 就看看别人在那一步做了什么,完成了多少,需要注意的是什么事项,你要复习哪个科目了,就看看别人说的那个科目听了哪个老师的录音,这个老师讲的怎么样,听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以下是我所收藏的学法网论坛上的三个攻略: 【1】零基础两个月413过司考【这个世上没有天才——超长篇万字经验总结(我不是来祸害人的O<-<(更新笔记图片) 【2】2013年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推荐(2013版) 【3】在校法本三个月454分万字超长经验分享~(详细版)(图片已更新) 可以把这些文章下载的在word,用红色标注出你觉得有价值的地方 也可以在看他们的经验的同时,把认为有用的信息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2、先制定计划,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觉得总比没有规划强。 把所有录音下载完了以后,看看每个录音的长度,一共有多少录音,一天自己能听多少个,就能大概知道自己一轮复习下来需要多长时间了。 三校的老师的系统强化的录音好像比万国众合我所知道的要长一点。大多是18个,一个1.5h。如果一天只听录音的话,我最凶的时候一天听过11个(刑法听第二遍的时候),平均每天听6个-9个应该是比较正常不偷懒的速度,上午2-3个,下午2-3个,晚上2-3个(听录音时都有用KMPLAYER加速,第一遍一般在1.25-1.5倍之间,第二遍可以达到1.7-1.8倍)。 3、用一个本子记录下自己每天做了什么,这样你的生活会更有规划,也更有成就感 比如 7.2 刑法录音 1 2 3 7.3 刑法录音 4 5 6 7 8 9 10 …… 7.5刑法真题 P1~20 …… 7.20民法P22~51,选考场 …… 8.30看讲义银行法劳动法部分,做2012年卷1卷2 8.31做2012年卷3卷4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可以知道我上次听某些录音花了多长时间,上次听这个科目是什么时间,再结合一些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等东西,能够帮助自己强化这个阶段的记忆要点。 4、善于利用不同颜色的笔来管理自己的笔记。司考的知识量太大,如果只用一个颜色的笔很容易忘记这个点是老师讲过还是自己画的,自己是不是在这个点上栽过跟头,所以我觉得区分笔记的颜色对于管理自己的笔记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也有同学不习惯这样,觉得太花花绿绿了。。我只是提供一下建议。 然后,我是这样用笔的 蓝色:听录音时做的笔记(区分与印刷字体的颜色,比较显眼) 黑色:自己看书时划的(自己喜欢乱画,所以用和印刷字体一样的黑色,不会喧宾夺主) 绿色:新增知识点(新绿~~) 红色:第一次做分学科时的错题知识点(醒目) 橙色:再次做错的知识点 暂时想到这些,很多关于老师的挑选,资料的选择等等方案我觉得学法网论坛上的前辈们有比我更加充分的描述,所以不再重复(大家可以借鉴我之前发的三篇文章),只希望自己的经历和几点特别的比较少人提起的建议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司考小tips愿回馈给后来的人们》 =司考必备= 1、司考题库(sikaoTiku.com)2万道带详解司考试题 2、司考模拟(sikaoMoni.com)近千份司考限时测试 3、司考真题(sikaoZhenti.com)做真题做未来考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