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数出来前,我曾经预感分数会在360上下波动,只能赌赌运气。果真"96,92,85,76,349"基本应验了我的分数预测,但运气并没有随我而来。2007.11.22下午是我比较郁闷的一天下午,长达10个多月的拼搏功败垂成,那份失落把所有的期望消于无形,剩下的还是失落。但是我平静的接受了这个结果,没有浮燥,我开始自省,人面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去反省,司考,司考也教我们如何思考! 对于司法考试,我不是为考试而考试,通过司法考试作为我人生的一个目标其实在我心里有10年情结了,从96年参加法律专科自学考试开始,我就计划拿到毕业证就去考律师资格考试,说来惭愧等到2001才拿到毕业证时律师资格考试开始改革实行统一司法考试,门槛提高到法律本科,我感觉人生的目标在一步步接近中又突然间飘远,我只好先向法律本科吹起了征战的号角,这一吹就是5年。。。。。我是自学法本05年取得毕业证于06年12月开始备战司法考试,每天白天上班,晚上看3小时书或听讲座录音,早上6:30起来看一个小时书,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上网,在网上去得最多的是学法网了。在学法网上认识了许多老师,如邹建章,韩友谊,李健伟,袁登明,郭翔,李仁玉等。最喜欢的老师是邹建章老师,我所以有过卷4的论述题失策是个关键,但是邹建章老师在考前在自己的博客里都给我们预测到了是我自己没有领悟透,听说直到卷4考前两个小时还在网上坚持为考生提供咨询帮助,想想自己失利,最对不起的当是邹建章老师了! 回顾10个多月的司考历程到功亏一篑,总结2个败因: 一准备不足,基础不牢。虽然有10个多月的备战,但法律出版社的教材看得不多,有些基础方面(尤其是民法)掌握得比较“粗燥”,不够细而这正是司考大忌,这也是我感觉卷3考得最好但实际最差的原因所在。另外缺乏对卷4的模拟考前训练,在考前我就只有模拟训练过两三道论述题,对其他案例题也没有做过系统的模拟训练,这直接导致我在做第4卷时论述题耗时太多,(我是误听一老考生言先做玩2道论述题,再做案例题!)没有对其他5个案例题安排合理时间,导致最后半小时内还有3个大题未动,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心态不稳,发挥失常。这主要表现在卷4上,虽然是误听人言,先去做论述题再做案例题,但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临场时不够冷静,当时在做论述题时就感觉比较浮燥,没有审好题,导致时间浪费过多,等回过头来做案例题时时间已经所剩不多,直接影响了以后的答题,直接后果是干扰了答题判断和没有做完。 说句实在话,知道分数线我只郁闷了一两天就感觉好多了,这感觉从何而来,不是阿Q式的自慰而是内心真实的反省所致,我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败因在于自身:准备不足在于自身认识不够,没有扎根于教材汲其基本而盲求于讲座企求于速成(当然,学法网里许多老师讲座对于我们有很大帮助,但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依赖于此);心态不稳在于自身底气不足,缺乏自信,所谓性格即命运,这也是自身性格弱点所致,我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司考之路,“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这句话对于许多象我一样已在而立之年的许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但却是我今年司考征途上最大的收获和教训。 司考之路,有艰辛,有痛苦,有欢乐。失利不等于失败,就象李宗盛歌里所唱“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也许前方总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我们必须重新上路,司考之路对于我不管多远,我都会执着走下去,因为我坚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来源:http://bbs.xuefa.com/dispbbs.asp?boardID=91&ID=26158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