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这篇东西的,因为分数太低,只有361。但看着学法网论坛上大家都这么积极地写经验,作为学法网的一员,我有些汗颜。酝酿了几天,就把我的教训给大家说一下,让学友们少走些弯路。
本人基本情况:在职公务员,07年法本毕业。07至09年裸考三次败北。14年重操旧业,终于圆梦。虽然本科学的是法律,但在校期间我基本属于学渣类型,平时不怎么学习,临考试突击背1个月应付考试。所以基本不算是系统学过法律。毕业后幸运考上公务员,整天在办公室写党八股,接触的法律少之又少。再加上单位对司考不作要求,我也就渐渐的不求上进了。13年底,我受了个小刺激,让我重新燃起了一定要通过司考的决心。
教训一:早做准备,对考试充分了解
07至09年三次司考失利,主要是对司考知之甚少。甚至连卷四要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不知道。印象最深的就是07年卷四第一题,让简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内容,并阐述基本内涵。这样的送分题我竟然完全不会。08、09年刚开始工作,更没心思去了解司考信息和看书了。决心再次准备司考后,我吸取了前些年不准备、不复习就仓促上阵考试的教训,从13年底开始就通过学法网论坛、百度等重新开始了解司考,把握一下近几年司考的命题动向,看看都需要听哪些老师的课件,看些什么书,需要怎么复习之类的。学法网学友们的经验,特别是在职学友的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还有大艺哥、张三太郎等学法名人的博客也让我受益匪浅。

教训二:低调处事,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作为非司法行政单位,不管是考证也好,准备公务员考试也罢,凡是单位不作要求,但属于能够提升个人素质的学习活动,都最好要低调,别搞得人尽皆知,否则就会有人认为你不务实、不安分。在这方面我就吃了不小的亏。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敢在上班时间看司考的书,甚至跟个别同事讨论案例。可是不知哪个同事把这事跟领导反映了,领导还在上班时间亲眼看到我看书了,于是就格外“照顾”我,给我安排这个安排那个。开始我还比较愤怒,后来就释然了,毕竟这是个人的事情,占用公家时间还是不好的。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司考必备!于是我上班时间尽量克制不看书,看书和听课件的时间都安排在下班后或上班的路上完成。当然,如果你自制力够好,在临考前请个假、休个公休全身心备考一定是更好的。
教训三:重视真题,但不要完全止步于真题
历年真题,相信不管怎样强调它的重要性都是不为过的。但整个复习过程下来后,我认为,真题是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赖真题,以为真题研究透了就万事大吉。因为真题毕竟是已经考过的知识,它最大的作用是检验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近年的考试,命题老师都在尽量规避已考的知识点,或者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考察,甚至将我们熟知的知识点、概念以全新的理念改头换面进行考察(14年卷二刑诉便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对法学领域的新观点、命题老师的观点都要有所了解,否则就会不知所云。我备考时把学法网题库内的民法真题做了5遍,刑法4遍,民诉、刑诉、行政法、行政诉讼及卷一各小法真题3遍,学法网真题限时模拟时得分也不低,但考试时候卷二、卷三低得可怜。
教训四: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备考
以前看到学法网论坛里很多经验帖子,楼主到8月底都会感到身心俱疲,有的甚至在考前生病,影响应试状态。我在复习中就本着身体第一的心态,不想学的时候就不勉强自己,要么出去走走,要么干脆玩玩电脑玩玩手机,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逗逗儿子什么的,不搞疲劳战术。毕竟低效率的学习2个小时还不如高效学习30分钟的效果好。
教训五:把握重点,司考是一门放弃的艺术
老钟说过:一方面司法考试的复习是一门“放弃的艺术”,对不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少复习甚至不复习;另一方面,对于重要考点的具体内容就容不得“丝毫”取舍,必须“一网打尽”。司考复习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把握重点,适当放弃非重点。当然,放弃一定要注意一个度。我备考时就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民法复习的太早,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时候又忽视了它;商经知知识点多杂琐碎,我懒得复习,结果卷三是我四卷里最差的。此外,有些内容,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民诉、刑诉、行政法基本原则和法制史、法理、三国的部分内容是需要扎扎实实背会记住的,而且要利用平时的点滴时间去记忆,不要都等到临考前集中记忆,你会发现到时候时间根本不够用。
教训六:关于教材、辅导老师和复习方法
14年复习的教材民法、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我选择的是丛书(这里用字母代替,避免有做广告的嫌疑。不过学友们都懂的呵呵),因为有免费的网络课堂可以下载,省去了很多找音频的时间,而且不会出现个别音频错漏的现象。免费课堂的师资也是比较好的,当下最红的钟秀勇、刘凤科、徐金桂、郭翔、杨雄在他们那里全程任教。我全程就只用了他们的讲义和音频,不得不说,老钟、刘大帝、徐金桂真是大神,很多知识点听他们讲过以后就不会忘记。特别是徐金桂老师,让我对行政法有了个全新的认识,做题时候从未有过的自信。
民诉、刑诉我感觉特别难,备考后期我甚至把郭翔的民诉讲义和杨雄的125表全都背会了,结果考试时候还是有很多题都拿不准。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商经我选的是鄢梦萱的讲义,听的也是她的课件。我不大习惯她讲课时同一句话老是重复两遍的习惯,导致我对商经的兴趣大跌。三国用的是杨帆的音频,打印的她的讲义。理论法用的是大艺哥整理的讲义,听的是宋光明的音频。很喜欢宋老师的声音,他讲得我也能很快接受。宪法、职业道德什么的我就直接看了一遍大艺哥整理的讲义,基本上算是放弃了。
至于学习时间和复习次数,要根据自己情况了,特别是在职的同学们,时间很紧,复习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至少要把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标注出来,逐一消化理解,实在不会的就只有死记硬背了。
在职备考很辛苦,但一旦下了决心就不要退却。只要坚守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所收获。预祝2015年的学友们都能马到成功!点击查看更多司考过关经验。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