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小小学渣一枚,过了2014年司法考试,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下来,但愿能给学法网上相同类型的朋友一些参考与教训、给不同类型的朋友一些启发。
一、前言
首先在正式记述前,有必要再明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坚持到最后、乃至通过司法考试。
1、为什么要考司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一直到考试结束;
2、是否了解司考,是否明确司考的内容与考查方式;
3、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尤其是时间上的准备。这三个问题在不同的阶段,随着不同的学习经历与准备,会有不同的答案。提出问题,不是为了现在就得到答案,而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要记住那些真正打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这将是你在备考过程中最大的鼓励与支持。下面将分总论(共性问题)、分论(复习计划)、特别提示(本人教训)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下面是总结的通过司考的三个关键词:
1、全面:每个部门法不能少,重要考点不能少,卷四不能少。
2、准确:重要考点掌握,次要考点了解,次次要考点看或听几遍(肯定有)即可。对法条的正确理解、考题的正确理解、对考试的整体理解。
3、到位:重点的每个细节的掌握,以及对考点的全面融会贯通,从不懂—懂—觉得不懂—很懂—抽象的概念。
二、总论
总论以司法考试的一些概念性问题为维度,就司法考试的一些共性问题展开论述。
(一)准备材料:真题、法条、讲义、音频
1、真题:最重要的复习资料
定位:明确重点,学会理解命题人的语言及思维方式,对设置陷阱的把握。掌握法律思维、熟悉命题人角度的最重要的资料。
解读:没有任何一样资料能比拟真题的重要性。尽管从2014年的考试来看,对历年真题的简单重复的比例越来越低,即使是相同考点也会考察不同或变动的侧面。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没有真题,你知道考察的重点吗?你知道只有通过真题的命题思路和考察形式,才能找到合适的老师和模拟题吗?所以真题就是司考的领航员、指路灯,三大本几乎是没人看的,原因就是看了只会陷入思索的泥沼不发自拔;即使是大纲解读那也是后期翻阅的资料,只有真题是识、记、 练三位一体的材料。只有看了司考真题,才能真正的了解考题背后的立足点与命题老师的想法,这对司法考试,尤其是争议焦点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观点冲突,本人选择的是司法考试真题上的观点。可问题是即便如此,这还是市面上最权威、最好的复习材料。可惜很多考生,尤其是看过其他复习资料的考生,一开始就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总觉得司考真题和自己掌握的观点不符。问题是你的观点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命题人才知道自己想考什么,这是对真题的原音重现。一定要做把学法网题库里面的或买来的司考真题,至少做两遍,对错不重要,认真看解析,去看看解析人是如何理解考题的(解析里有对异议观点的总结,可以不看,因为大多数是没有道理的。当心被带进去),命题人是如何理解考点,如何对有争议的点进行解析的。这些对重要考点的解析,包括考察点、法条理解、解题分析、考察方式等等将是你学会解答司考考题最好的武器。同时这些思路也将影响你对老师的选择与模拟题的选择。如果明显感觉老师、模拟题的思路与真题解析存在较大差异,请自行斟酌后果。
2、法条:能力提升的来源
定位:法条是工具书,不是复习书。它是你做题与思考乃至今后实务的主要方向和依据。
解读:2014年司考明显加大了对法条尤其是新增法条或者部门法修改后对老法条的解读。尽管2014年的辅导机构多数放弃了法条串讲而改为真题解析班,但是从最终的考试来看,法条这一法律人最重要的武器与归属永远是考察的重点。你的思维体系是否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你做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么处理的法律依据何在?这些都是对一个法律人基本素质的考查。尽管不是每个科目都考法条,但是这种寻求法律依据,进行法律分析,进行演绎推理,“事实—法律”循环的思维方式对于通过司考、今后实务有着无与比拟的重要性。所以对修改新法法条的记忆,对重点法条的理解,对演绎推理的运用,是法条对我们最大帮助。当然,对法条的学习不是机械的背诵,下面讲义、题目其实也配有大量的法条,更多的记忆与理解其实是靠讲义与题目完成的。在这里突出法条的重要性,只是为了从备考思路、解题思路上提供建议。
3、讲义:陪伴你最久的伙伴
定位:对不理解重点的再次复习;对重要知识点的展开、对比、总结;对次要重点理论、法条的拓展。
解读:讲义(纸质打印版,出版成书的太厚)是配合学习的最佳利器。尽管现在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都配有各类书籍,但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并不多。而且司考并非短时间的准备,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复习内容慢慢简化,将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而讲义可以很好地弥补,一是轻巧方便,二来也涵盖了大多数书本的内容。所以在复习的后期,善于运用讲义将会大大提高学习的速度与效率。这些讲义其实每个课件里都会配,大家注意跟着下面的老师推荐选讲义即可。另外,最后阶段,讲义一定要反复翻看(下面有我的复习计划),不能认为听一遍课、看一边讲义就完成任务,而是反复看,反复记,反复熟悉。
4、授课老师(音频):主要的学习资料
定位:前期快速对考点进行整体了解与熟悉,后期帮助学习及回顾的工具。
解读:长时间看讲义,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而对于初次接触法律的考生,没有老师的指导,可能根本无法建立起框架体系。事实上,是授课老师的辛勤工作,使你对法律的理解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提升。讲义应该是精简的,应该只有要记忆与理解的法条、考点;但授课肯定是详细的,因为对考点的解读,法条背后的博弈,考题的设计这些只有通过授课老师的帮助,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通过司考的程度。因此,如果有更快捷的方法,为何不用呢?找到大神们的授课音频,然后重复听重复听,直到你把他们的口吻语气都模拟的差不多的时候(开个玩笑),估计这些考点早就深入你的记忆了。所以陪伴你不至于那么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的是勤劳智慧的老师们,现将各阶段的老师推荐如下,同时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1)基础阶段:
民法:钟秀勇
钟秀勇(建议多听几遍,核心是意思表示与物权);
刑法:刘凤科
刑法是少数一个老师就能打天下的科目,只要不被针对,刘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注意侧重总论的学习。2013系统强化刘凤科有一个36讲的强化,对总论、分论都有详细说明,适合多听;
行政法:徐金桂
徐老师的行政法重点突出(复议、诉讼等争议法),体系完备(行政主体牵头,辅以授权法,行为法),因为行政法的整体难度属于难者太难,易者太烦,所以应更注重运用与识记,徐老师的授课恰恰符合这些要求。小口诀、精致的表格、解题思路、都能帮助完成行政法的复习,而且行政法对于整个法律思维的建立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民诉:郭翔
民诉法大鳄。民诉法是被忽略的科目。其实民诉无论对卷三还是以后实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应重点学习。郭老师的科生动风趣,对考试理解较深,而且讲义相当精简,但又对基本考点做出了到位的解读,效果很好;
刑诉:左宁
左老师的课体系性强,辅助案例与解读,并非单纯念法条,授课更适合初学者。
商经:鄢梦宣
商法的考察方式类似民诉。重点突出,注重识记。商法由很多部法律组成,所以一开始对每一部都要有全面的学习。鄢老师对司考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考察的重点与程度把握的较为到位。至于经济法,暂且有个影响吧,反正到最后还是要重学的;
理论法学:杜洪波
理论法要到较后的时间来学,尤其是初学者。其实法理学,法制史是很有意思的学科,一些内容配合基础科目的学习,效果更好。因为这是高度抽象与提供思路的学科。杜老师的讲义比较全面,所以推荐给大家;
三国法:杨帆
有能力的人就是任性。啥也不说了,下她的课件,多听几遍即可。三国要在最后听,有了民法,商经以及民诉的基础,学起来会好很多。
(2)强化阶段:(下文不再作出新推荐的科目,老师同基础阶段)
民法:钟秀勇、王利、李仁玉
根据各自基础,可以选择钟秀勇(基础);王利(串讲班,或真题班,对民法中的法律关系及请求权的基础再次说明,能帮助理解部分疑难考题,对部分法条的押题较准);李仁玉(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会押考点,对部分真题解读到位,缺点是个人观点浓重,部分考点过于深入,部分观点陈旧,不建议新人听);
刑诉:杨雄
杨老师的题加讲解(一定要讲解!),串讲阶段,涵盖量很大,错多少不重要,事实上本人第一次错了一半以上。刑诉是门反复记忆的科目,只有杨老师这样的淳淳教导,才能让你对法条、体系留下印象。
商经:郄鹏恩
商法讲的很细,同时体系也很传统的老师,讲课效果好于题目效果(虽然配了答案解析)。2014年(至少在商法)似乎走了复古风,很多考点郄老师都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对于上一阶段商法未得概领的同学,可以试着听听她的课,郄老师对考点解读的层次性、体系性很好,多听几遍应该能记下来。
(3)冲刺阶段:
最后冲刺阶段主要是各种押题班和模拟卷。听课也是配合做题。老师同上。
|
最新评论
非法本看三大本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培养法律思维与运用法律逻辑可以借助更高效的方法,你还是要买司法部的《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汇编》这里面的内容比三大本更直接更有效,当然系统性不如三大本。但是系统的学习完全可以靠授课与讲义去解决。没有基础反而是好事,因为你记住的都是正确的答案,不会有冲突。关键就是找对真题与老师。至于真题,大可以放心,一般来说都会改动后再出版,今年行政诉讼法修改,部分答案就会改动甚至无答案。所以自己也要分析,你要记住的是现在的法条,但是当年有的题可能是为了老法条设计的,你就要留个心眼。
分数不是很重要,其实分数和能力、甚至通过考试与实务能力,都不能直接挂钩。这次运气好,考了427,卷四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