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4.刑法:基础的时候听凤科的。后来听了陈永生,比较清晰。 5.刑诉:基础是左宁。后来听了陈少文。少文是所有老师里面,除了司考知识以外教育我最多的老师,感触最深的还是“在你不知道做什么人的时候,做好人,在你不知道做什么事的时候,做好事。” 6.行政法及诉讼:都是徐金桂,没话说。听了就没想换人。 7.民法:都是老钟,没悬念。你适应老钟了,就听下去,再换人不合适。 8.民诉:都是戴鹏,特逗,讲的也清晰。 9.卷四:任海涛。讲的很好,思路很清楚。 五、关于教材(觉得无用功的书我就不说了) 讲义:都是网上大家分享的,在淘宝上面找人打印装订。 书:冲刺以前我基本没看过书,讲义已经足够。冲刺的时候,买了突破120分卷一、卷四。任海涛的卷一卷四通关宝典。还有就是小绿皮系列,这些帮助很大,总结归纳提炼。 题目:买了飞跃版的练习题(这个其实我是在当当网随便看到的,当初只是想做做练习题,先不要做真题)、张君宝的分科真题、分年真题。 ![]() 司考题库微信号(sikaotiku)司考必备! 六、其他心得: 1.计划是要有的,但也是变通的。我在上面提到的几个阶段,都是我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的。所以,你可以有个初步计划,每个月,每周,每天大致时间分配好,但要根据你复习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2.关于学习方法和老师,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发现不适合自己,马上换,不要留恋。 3.司考复习时间很长,很有可能你会在闲暇的时候刷刷学法网论坛,看看别人的经验什么的,或者身边朋友一起备考交流。这都很好,给你坚持的信心,而且有时候通过交流,会发现自己遗漏的地方。可以的话,找个伴一起复习。每周做做学法网题库内排名次的模拟测试。 4.其实我在冲刺前,每天有效复习时间不多,工作日平均3-4小时,双休日会多点。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自学,但是我是听音频加速的,一般1.8倍速有时候2倍,所以我是用加速来弥补我实际的复习时间。如果你在职没时间,最好加速听。 5.学法网临考试那会每周排名次的模拟测试,做做很有帮助。能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查漏补缺。当然免费的是有相关限制,所以后来也咬咬牙买了VIP… 6.劳逸结合,只要你复习进入瓶颈了,你就去做做可以放松的事,做完就回来继续战斗,效果出奇的好。我的话,就是玩玩游戏,或者索性早点睡觉。 7.司考真的是折磨人的考试,无论是你备考的时候,还是你真的在考试的时候。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灰心,要有信心。你看,连我都通过了… 8.这次卷四的争议很大。我就简单谈谈我的想法。不同于前三卷,卷四的题目,没有任何选项给你思考的导向,完全凭你自己。所以,他考查的,除了你基础的法律知识,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外,最重要的是看你的法律思维,和法言法语的表述。 我的理解是,一个案子,公诉人有公诉人的意见、律师有律师的意见、法官有法官的意见。这就有3种意见,虽然最终是法官说了算,但你怎么能说其他2人的说法一定错误呢?他们都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条款推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想卷四以后发展可能是,所谓的套路,或者一看到某个情节就以为考的是这个,生搬硬套,以后是没用的。作为一个资格入门考试,并不要求你一定要想法官一样,百分百正确,要考的是,你能不能在场景案例中,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个想法可能不是答案。 对于网上现在的争议,我的想法是,我支持你们维权,但不要情绪化,运动化。法律人要冷静,讲事实摆道理。而不是各种抨击。另外,什么到中纪委举报之类的,我真的要笑了。你们知道中纪委是做什么的吗?其他我就不说了,我也是个“既得利益者”而已。 罗罗嗦谈了很多,第一次听说司考,是从我读政法学校的弟弟那得知的,毕业那年他努力了,但没考上。当初的印象是“嗯…天下第一考,蛮厉害的”。 要说其实一点都没关系的我,为什么投身于司考?虽然我也有一颗匡扶正义,抑强扶弱的心,但我思来想去,最初的想法估计还是,给自己的发展多一块敲门砖。最后我还是要感谢我的老婆,是她让我有了动力。她也是个有毅力的人,她今年本不准备和我一起备考,后来比我晚了几个月才开始复习。她有自己的复习方式,但我们时常讨论题目,互相督促,其实主要是她督促我。 回想这一年多的经历,我觉得少文老师的一句话用来总结最好不过了,“总有一天,你会为你现在的努力而感动”送给所有在司考路上的学法网网友。 哦忘了说了,我老婆今年也险过了。点击查看更多司考相关精彩文章,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
最新评论
哈哈 谢谢啊 过了司考也是起步哈
其实也算点运气吧
晕……每次都说错,是张能宝!
不好意思哦,我是用录音笔听的,可以拷mp3的。我那个录音笔有加速功能,而且声调没变,还不错
我是在这家店打印的: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_u=2466d06537d
店名:风速快印
一般我就是双面打印,黑白,最便宜的封皮,封皮不打字
加油哈,要坚持,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