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估分:95、84、84,前三卷合计265,实际得分:96、86、81、108,370低分通过。实在无心午休,在学法网写篇长文纪念一下自己吧,尽量排版让其更清晰了。 一、情况说明 本人系司考界超级老鸟,从2007年开始直到现在断断续续参加过5次考试,直到2015年终于通过。以前未通过成绩不算太低,最多差十分。 二、查分至于通过后心得 1、司法考试通过仅是法律“实习生”生涯的结束,且是法律“工匠”真正开始。就我身边经验而言,若司法考试通过后当律师,从见习律师直到一般律师至少3-5年,一般律师做到合伙人律师还需要5年左右,加之见习律师需要长时间沉淀与积累,大多数年轻人因心浮气躁并不会在律师行业坚持下来。此外,此次司法改革仍将对于2015年通过找工作的法科学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司法考试真的是仅证明过去已经结束,并不代表未来开始。 2、司法考试仅是对你特定时间点内法律知识的了解、认知和掌握程度。经历过中国司法考试的人都知道这种考试的难度,但是放眼全球来看,法治国家的司法考试要比中国司法考试更加困难,如德国司法考试则是一年两考。所以即便是通过司法考试真的不能以后能够在法律从业道路上一马平川。 ![]() 学法网微信号(xuefa5) 记录法律路上的喜怒哀乐! 三、给未来考生几点复习建议 作为一个司考界超级老鸟,我的建议应当是充满血汗的、遍布创伤的,但若能够给学法网网友带来些许帮助,也算你我结缘。 (一)理论性考查力度加大导致难度增强。 传统三大实体法理论性自不待言,以前从考生追捧真题、简单讲义、复习材料直到现在开始看命题人教材、专着,这一趋势足以反映现在司法越来越注重理论性。2012年卷二刑诉理论题(某某主义)、行政法(某原则)出现以及从2007年开始卷四不定期考到行政法基本原则(合法性等、合理性等、比例原则等)进行论述足以说明未来国家不再需要只会读得懂法律的庸才,而是结合各种理论能够灵活运用法律的全才。我相信未来司法考试仍将不断偏重理论考察,这一点无疑给明后年考生复习带来不确定性。以前有考友曾提到应对这种趋势的办法就是踏踏实实看三大本,但我个人认为需要区分具体学科。 三大实体法、三大程序法真正回归三大本,从复习一开始就介入,不要怕苦、不要怕累,相信一定学有所成。 (二)今年卷四得分两极化以及卷四复习方略。 犹记得2008年那年司考放水,我以9分之差饮憾未过,但卷四仍打了110+。当时还是出题人某楷学说颇受人指摘的时候,卷四那道刑法题好像不管答什么都有分的情况仍记忆犹新。但今年我一上场答卷四,我就发现今非昔比。我记得我卷四是从第七题即刑诉题开始的,个人觉得写得颇具理论性(好像记得今年论述题是非法证据排除相关),然后再答第一题(十八届四中全会那道)等。实话实说,今年我刑法题、民法题答得并不是很好,我想118分的卷四仍具有研究意义。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我分数适中: (1)我的字非常隽秀。实不相瞒,我外公年过85,现在天天仍然写毛笔字,我母亲、舅舅字非常大方洒脱,我深得遗传。作为80后的我,能够写出隽秀的字实属不多;所以我认为书面印象分我是远超过一般人的。想想现在的90后不会拿筷子、写字草如天书,难免唏嘘; (2)严格按照结论、大前提、小前提来答题。从2007年开始断续参加司考经历以及现在从事工作现状告诉我,法学理论功底对于法律研究者、法律适用者何其重要。涉及到卷四来说,即需要严格按照大陆法系法律推理过程来答题,这一点可能大多数卷四辅导书都有所涉及,但却涉及不深。我想说明的是,卷四不仅需要这种法律思维,更需要因应改卷时势,即把结论写在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再考虑大前提、小前提,如此每一项答案至多2-3行即可。至此,我的认识是卷四花太多时间不足取,但不打好基础也存在隐患,我此处的基础即是答卷印象分以及较为固化的法律思维能力。 (三)司考复习时间、精力和态度的取舍。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