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律先生
面对科技的飞跃,人类律师、法官、检察官尚存的优势之一是,公众对法律自动化一直抱有怀疑。此外,法律机器人的开发者会遭遇大量法律基础数据搜集的难题。为了研发法律机器人,开发团队需要海量的法律文件,但是这样的数据库并不容易得到。比如,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法院判决都已在网上公示,但是其他资料——比如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清单等,大都保存在法院的内部系统中,没有法院许可,外人是无法随意浏览甚至导出的。但规定和条例不会永远保护一个群体,法律人在今天这些尚有瑕疵的数据库和软件的压力下也不应感到有多么安全。 二、危机同时也是契机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人类律师、法官、检察官的我们,如果无法抗拒,不如笑脸相迎。自动化可以让当律师更有趣,大部分计算机能做的事都是律师痛恨做的。人类律师们可以将这个职业中最糟的那部分外包给机器,这样他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客户关系,并且确保计算机干了该干的活。自动化不仅可以让律师们摆脱苦差事,还可以让他们能为更多客户服务。当然,这一步可能十分艰难,机器人最终将会接手相当大比例的工作,它们不会感到疲劳,不会天天想着加薪升职,律所里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将会给客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但是对于初级律师的需求将会大幅减少,如此一来,有些律师事务所可能会经历一场结构性衰退。但是,就目前人类所有的职业而言,法律业的前景看上去其实是相对最光明的。的确,律师们会吃点苦头,但是剩下这些人会从中获益。 对法官、检察官而言,是不是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在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下,将机器人公诉或者裁判,也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在案情较为复杂,当事人选择信任检察官公诉或者法官裁判时,机器人虽不能完全代替人做出判决,但是可否不拒绝使用这项技术,让机器人的判决作为一种参考或辅助,使一年处理上百甚至几百件案子的法官、检察官们减少一多半儿的工作量,又何乐而不为? 三、结语 法律的存在并不是为律师、法官、检察官提供饭碗的,这不是它的社会功能。它的存在是为人们解决问题的——而如果我们可以用更少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服务更多的人,你认为这是一条合理的路吗?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若法网微信号(ruofawang)法律人必备! |
最新评论
如果机器人,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人本身的话,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的人类完不了。相反的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就要到来了。。
反正失业到法律圈的时候,其余领域都已沦陷得差不多了
看来有生之年还是有饭吃的
现在最低端的劳动力已经开始被替代,比如在东莞,很多机器人已经代替了工人劳动。
我还是相信律师、医生、审计、会计这些行业是最后才会被取代的,而且等到我们被取代以后,估计这世界上没没有 什么行业了。。。
现在软件和系统的漏洞都是使用后才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