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财产犯罪 |
[tr] [/tr]
[tr] [/tr]
| | | | | |
序号 | 罪名 | 概念特征 | 行为结构 | 区分 | 行为对象 |
1 | 侵占罪 | | 1、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2、变成自己所有 | 侵占VS盗窃:看谁在占有财物 | 1、委托物;2、遗忘物 |
2 | 盗窃罪 | | 1、将他人占有的财物;2、通过平和手段;3、转移为自己占有 | 盗窃VS抢夺:看是行为人取得财物的手段是平和还是暴力 | 财物,包括财产性利益 |
3 | 抢夺罪 | | 1、将他人占有的财物;2、通过暴力手段(对物实施暴力<本质>,对人有危险);3、转移为自己占有 | 抢夺VS抢劫:是不是对人实施暴力 |
4 | 抢劫罪 | | 1、实施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2、压制对方反抗;3、对方因无法反抗而被迫放弃财物;4、行为人取得财物 | 抢劫VS敲诈勒索:1、被害人意志自由被剥夺的程度不同;2、胁迫是否是当场还是日后发生作用。 |
5 | 敲诈勒索罪 | | 1、实施恐吓行为;2、对方产生恐惧心理;3、对方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物;4、行为人取得财物 | 敲诈勒索VS行使权利:1、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客观上行为是否属于恐吓行为及以恶害相通告,是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以此胁迫对方给钱 敲诈勒索VS诈骗:看行为人给付财物是基于恐惧心理还是认识错误。 |
6 | 诈骗罪 | | 1、欺骗行为;2、对方产生或者维持认识错误;3、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物;4、行为人取得财物;5、对方遭受财产损失。 | |
7 | 职务侵占罪 | | 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方式特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