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收藏

2015年政府报告4大法律关键词解读

法律实务 不顾一切爱上2015-03-06 收藏 : 1 查看 : 3391 评论 : 0

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学法网|法制日报|腾讯网|Z律师|徐昕|融媒体)2015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大会作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近1.8万字,涵盖了总体部署,改革开放,稳增长、调结构,民生和社会,法治政府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学法的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份政府报告呢?学法网小编今天就从“什么是政府报告?”“解读2015年政府报告中的4大法律关键词”这两部分为大家了解和管窥《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一、什么是政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

  1、形成发布

  报告由各级政府的办公机构拟稿,如国务院办公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区政府办公室等。交由政府领导审阅后,正式在“两会”上由政府正职领导人宣读,并发布印刷稿。之后也会通过各类媒体向大众公布全文。

  2、结构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

  (1)一年来工作回顾。回顾并总结上一年来的政府工作情况。汇报政府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然后再将政府工作分为几个大类(如经济、社会事业、劳动等),分别详细阐述工作举措和成绩。

  (2)当年工作任务。归纳当年政府各项工作,汇报这一年政府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首先提出一段纲要性的文字,说明当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然后再将政府工作分为几个大类(如经济、社会事业、劳动等),分别详细阐述将要施行的工作举措和工作计划。

  (3)政府自身建设。详细阐述对当年政府内部的政府职能、民主化建设、依法行政、政风建设等方面将要施行的工作举措和工作计划。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

  (4)其他。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般还包括外交和国际形势方面的内容。每个“五年规划”开始之年,报告中还需包含过去五年的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基本规划。部分政府工作报告后,对报告中出现的一些新名词或专有名词还附有“名词解释”。

  3、有关事宜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将会按照地区或行业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稍后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主席团会对报告进行审议,并形成审议意见反馈给政府。各位人民代表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乡亲们的心声说出来,把人民的生活更多的展现出来。

  二、解读2015年政府报告中的4大法律关键词

  1、法治政府

  【报告原文】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

  (1)法制日报解读:作为中国最高行政机关的“年报”,尽管对另一分支的司法改革鲜有着墨,但法治精神贯串全篇,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到“把信访纳入法制轨道”,从“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到“加强行政监察”,都在强调建设法治政府。今后,各级政府不仅要面临廉政监察(整顿乱作为),还要面临效能监察(整顿不作为)。各级官员不仅不能“以权压(司)法”,也不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搞“立法部门化,部门利益化” 了。

  (2)徐昕解读: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制定修订行政法规38件。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在依宪治国的背景下,还应强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受制于违宪审查,为此,国务院应配合全国人大,建立违宪审查机制,更应自我约束,避免行政法规违宪和违反上位法。报告中说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强调了二十多年,非常有意义。期待尽快速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3)Z律师解读:建设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有法必依。但由于我们几千年来的人治思维、党纪国法思维(“党纪”在“国法”之前)、“维稳思维”剧毒等特定条件下,政府没有做好守法的表率,随处可以看到政府违法的情形。因此,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先让政府当好守法表率,建设法治政府,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二、有权不可任性

  【报告原文】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1)法制日报解读:李克强总理推进简政放权的决心再次彰显无疑。这两年,政府一直在做减法,但“放的仍然不够”的声音始终存在,要全面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政府转型的路还任重道远。在放下不该管的事儿之外,政府应该管的事儿还有很多,厘清该管那些事儿,怎么管事儿,恐怕还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

  (2)田文昌解读:“有权不可任性”是对公权力限制,“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权不可任性。”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是对公权力限制和规范的重要原则,是对“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原则的具体化,也是监督和防止公权力滥用的标尺。反映出国家领导人的法治思维方式。

  (3)Z律师解读:以IPO为例,就不应该审批制,而应该交给资本市场去检验,好比打擂台,我自认为自己有三腿脚功夫,我就可以上,而不需要由主办方说你可以上,才可以上。IPO就是应该这样,我的企业要不要IPO,由我自己判断,只要我和中介机构保证申报材料真实,我对资本市场买单有信心,我就可以IPO;如到时市场不买单,我自己承担后果。这些道理都显而易懂,但政府为什么还要管这管那,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要牢牢抓住手中权力,有权力,就有利益。所以,李克强政府一直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但阻力就特别大,还不是因为证监会那帮利益集团舍不得放手。

  三、继续反腐,追究“为官不为”

  【报告原文】今年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腐败现象的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要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1)法制日报解读: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正如,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所说,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好在,虽有千头万缕,中央早已划出主线。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都会在这一年通过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拭目以待。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高压态势,已经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官场生态,在风气明显好转的同时,一些政府和官员不作为、怠政懈政的现象明显抬头。治国先治官,应对新形势,亟需对症下药,在持续反腐之下,推动政府高效运转,追究官员“为政不为”的责任。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2)Z律师解读:我一直认为,腐败是古今中外恒久的现象,永远不会消亡。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就有腐败,即使是在法治程度相当高、两党或多党制的西方国家,还是有腐败存在,只是腐败形式和程度不一样而已。习李治下,反腐肃贪力度不好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这对于清新官场风气,作用极大,但反腐最根本的是靠法律制度甚至是政治体制改革;在如今反腐肃贪的高压态势下,部分官员出现了怠政甚至是无为的情况,就我了解的情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本来做这个事,吃拿卡要是惯常形态,现在不能也不敢拿,官员自然就没有积极性;二来,做这件事,即使你不吃拿卡要,基于以前的惯有思维,即使没有吃拿卡要,也会被认为有吃拿卡要,所以,干脆也就不做了。但既然在岗位上,就必须该干嘛就干嘛,否则,就应该滚蛋。

  (3)徐昕解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反腐工作取得重大成绩。反腐确实有重大进展,但希望下一步更好地推进制度反腐,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反腐。例如,公众呼吁强烈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应该尽快推行;借鉴香港的经验,建立独立、统一的“廉政公署”;促进“双规”法治化;真正落实群众路线,保障言论自由,激励民间反腐。

  四、法无授权不可为

  【报告原文】今年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

  (1)徐昕解读:报告中说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源自西谚,指公权力的行使必须经过法律授权。此法谚还有另一半,此次李总理没有讲,“法不禁止即自由”,指公民的行为没有法律禁止皆不违法。两句话放在一起,体现了法治的核心:限制公权,保障民权。

  (2)法制日报解读:近两年,随着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大,一些地方和部门少数人表现出了“懒政”、“怠政”的情况,“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这些观念仍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后对干部的考核与以往不一样,原来是靠审批来管,简政放权之后怎么审,不审批了怎么办。总体来说,这是政府放权后如何管,怎样履行政府职责的问题。点击查看更多法律行业精彩文章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及关注学法网新浪微博@学法网 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4

赞一个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关闭

学法网【今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