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90年女生,2012年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当时念的还是西政第一大院民商法学院。现在学法网论坛里说起法本都讲什么五院四系,西政的地位还蛮高,但说起来非常惭愧,自从离开高中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那么努力的读过书,我人比较愚钝,但是做事情非常能坚持,到了最后往往能比大多数人学的好。在大学时候又因为心态没有调整好,没有很快适应,平时上课基本上是听天书,那个时候三国杀还比较流行,我从大二时候开始玩online三国杀上瘾,到毕业时候打了一个满级的号,大三开始又谈了一段错误的恋爱。在大三下学期人人都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我一点没有认识到这个考试的重要性,仍然沉溺于初恋的甜蜜,游戏的虚拟世界的极大存在感,那年的司法考试我复习了二十多天最后考了320多分,也没有领C证,当时宿舍四个人有三个参加司考,另外两个都过了,请客庆祝的时候我一个人在桌上哭。国考随随便便报了个岗位还没有考上面试都没进,当时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司考找其他工作也不现实,于是认真准备了省考报了一个县城的法院,基层法院还不要求过司考,笔试第一的时候真的高兴了很久,于是又放松警惕打游戏,过了几个月面试的时候被反超,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了。就这样在家里混了一年,一个毕业的人了还要父母养,第二年又参加国考,顺利的笔试面试都第一,如今一转眼已经工作了三年半。![]() 回想起那段不堪的岁月,真心没有勇气去想,觉得对不起父母和家人,也给妹妹树立了很坏的榜样。当年宿舍四个人,有一个考上了重庆长寿区的法院,一个在深圳做了律师,一个在重庆的一家银行,我却来到了云南一个边疆,一个基层公务员,交通是如此不便,到昆明要十个小时。唯一庆幸的一点就是单位同事人都很好。 2016年的端午节寝室四个人约着在西政聚会,当时在飞机上,我又想起08年我是一个人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从曲靖到重庆,那是一个农村孩子第一次坐火车,如今工作这几年,我好歹也存了不多不少十几万块钱。难过的是,08年来西政的时候,那时刚通过高考的我是如此书生意气雄心壮志,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学生让家人骄傲,谁曾想到了毕业竟然连工作都找不到。一个人在飞机流了一次眼泪,一如当年毕业收拾行李搬离宿舍一样茫然。在重庆玩了两天,几个室友一见如故聊了许多。这次回来以后我更加立志要第二次考司考,其实之前3月份就开始拖拖拉拉的准备,但从重庆回来以后是找回了高考的状态,在车站机场都要找地方听课的那种,然后考完试还是觉得一点底都没有,刑法和民法从来没有学明白过,卷二完全是一路靠蒙,也没有估分因为很多我都记不得选了那个答案,22号查成绩的时候出乎意料的考了416分,眼泪禁不住一直流。 可是如今的工作还是太偏远,也一直没有找男朋友,国家级贫困县医疗和将来子女的教育都很成问题。室友和同学都觉得我应该改变一下。12月份的时候去盈科面试过,面试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女老板,穿着一身的博柏利,说律助只能给1500,我说了我的犹豫之后她立刻意会让我考虑清楚再来。跟家人说了有辞职的想法之后,全家都很反对,在父母老人的眼中只有公务员才是工作,觉得律师根本养不活自己。可是我继续在这个地方我预感到三十岁还是这样。前不久考了一次选调,从报名到面试都是让人啼笑皆非,面试时候有个年龄稍大的工作人员调侃说:你们都是来给这些太子爷陪考的。自己真的不甘心,在这种单位闲到怀疑人生,如今思维变得更加迟钝,跟以前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熬成了大龄剩女。想要改变,觉得律师何其艰难,咨询过做律师的同学,也有从刚毕业800块钱到了现在每月拿一两万的,但他们都说我不适合做律师,我不知道怎么看出来的。 后悔读书时候没有好好努力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悔断肠。现在还是每天迷茫,早睡早起晚上跑步这个习惯坚持了两年,觉得无事可做就学学会计,考了会从和初级,下一步准备考中级和注会,but真的在体制内毫无用处,人家还觉得我学这些东西很另类。晚上同事叫吃烧烤,我觉得对身体很不好,从来不去,边疆这种酒文化成风的地方也从不喝酒,哪怕是跟领导,于是每年考核都被人说跟大家沟通交流少。 过了年以后准备在休假的时候去律所帮帮忙,哪怕有一点改变也要努力去做,关键是不能不做。如果觉得能适应的话年17年考虑辞职,希望能有个好的未来,希望能做一个幸福的人。在这个过年前的特殊时期,大概人真的比较矫情。获取更多法律路上精彩文章,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
等你真的天天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就知道这种状态比忙碌更受煎熬
加油。找回学习的状态,相信司考对你不成问题。
中国的律师就二种人能干:
1、考出来早的,年轻的;可惜你年纪大,还是女的
2、虽然年龄大,但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一些成就,获得圈子的广泛认可;看你所述,你在本单位被认可度就不高,更何谈什么成就。
另外,中国律师绝对是个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忘掉416分(我当年分数也很高),不要天天总考证,好好作公务员,马上就要涨工资了;那个证书可以用来作鼠标垫。
不是同学会,我们寝室四个人的聚会。大学同学其实大家都不熟。
同学会是泛称。毕业了,只要不是在一个地方,或者她们只要不是在首都或者本省省会工作,其实这辈子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交集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要攀比、作好自己。
好厉害,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是说大家是西政,又同一间宿舍,大家都得混的一样;大家家庭出身不一样、、家庭养成教育不一样、起点不一样;而且成材早晚不同,姜子牙80多不才出山吗?你是90后,这才工作几年,这才哪到哪儿啊?
假如你父辈是农民、工人,哪怕你是个再底层的公务员,也实现了家族飞跃;不要和同校的的局长、市长子女比;家族繁盛是通过一代代努力实现的。
我家公职人员很多,说下我的看法:其实好处不仅限于工资,说这个肯定要有人来抬杠,好了,打住不说。另外,公职人员的世界观,在教育弟妹、子女比之社会大多数人,也是强无数倍的。
最后一句话:停止考证、深入进去、好好工作。
她特么就是第一次参加聚会,被刺激到了。
此言差矣。不是为了以后有什么交集或者帮什么忙,是因为大家真的感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