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距2016司考放榜已有一段时日,总想在学法网写点东西来纪念大半年的心酸跟血汗。不管是备考前还是放榜后,我在学法网看过的经验贴没有100篇,也有50篇了。网上经验帖很多,但说实话,很多帖根本不值一看。各种标题党,什么两个月400+过司考,装修工人在职妈妈400+过司考,阅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多少干货。放榜日下午,法大440分大神就在学法网写了长文经验贴,点进去发现还是千篇一律“正确的废话”。 在下大四,法本在校,分数383,如果阁下认为在下分数太低还不足以告诉你点什么东西,或自认为是学霸,考个400+绰绰有余的话,那么你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在下的法本约等于非法本,大一大二混学生会做兼职,大三到处做志愿者,期末都是考前两周突击背书做司考题;毫无学科框架,更别提什么法律思维了。但接下来的分析,你可能在其他经验贴看不到。 这里我不推荐老师,也不写详细时间安排表,更不晒图,只说一些事实。老师跟时间表结合学法网上其他帖子及你个人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与安排即可。 一、别被天下第一考吓唬住。 说什么司考是“天下第一考”,考N本书N部法律,N万字数,别傻,我们都知道这些数据都是用来吓唬外行人的,法律人顺便拿来标榜下自己身价,以获得优越感;真正要考的东西,重点,只有那么些。何况培训机构老师已根据“三大本”跟往年真题筛选好新一年的重点,把老师讲的重点掌握好,就足够你高分通过司考。但,这并不意味司考是随随便便能过的,周围有很多人358,359,难保你不会成为下一个?踏踏实实付出才是王道。 二、报班or不报班。 我报了班,经历过,才有资格发言。对,报班是有一个学习环境,我现在告诉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7,8月份要开空调,几百号人,在一个密闭的阶梯教室,空气就不流通,碰上同学生病感冒的,加上你自身抵抗力又差的,那就自求多福吧。每个人只有一小块地儿,位置被安排在靠里的话,出入又不方便,每次出入都要一整排同学让位;课间想出去上厕所,而一整排的同学清一色在趴着睡觉,那场景,别提多心碎。 此外,报了班,每天都只能根据机构的课表去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被推着走;到讲模拟题的时候,老师白天讲完一百多道题,到晚上自己想消化一遍,巩固下知识点时,却发现根本做不到。因为第二天就是下一科的老师评讲题目,要是不提前做完,等他讲的时候你就呵呵了。当时入营后我就后悔了,感觉自己花钱买罪受。当然,上面的描述是针对普通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几千块的班次的,各机构情况大同小异,你要是报的十几万的VIP班,那自然不在讨论范围内。只要你有决心+自制力+有静下心来学习的环境,那完全不用报班。如果觉得自己钱多没地儿花,那您请随意。 还有一点差异是不报班,只买全套学习包的话,机构可能会比较迟才给你寄模拟题。当时我们8月底结束课程回校了,身边买学习包的同学才刚收到模拟题不久;而我们在8月份就已经讲完了模拟题,时间上我们领先了他们半个月。所以不报班的考友可利用这半个月狂背各科知识点,拿到模拟题后迅速做完听讲解,查漏补缺后继续狂背。试想,如果报班与不报班在暑期资料时间上同步,网络课程上同步,那谁还报班?何况网络课堂还能加速听。 三、老师的选择。 过了司考,你在学法网写一篇经验贴歌颂下老师,他也在学法网写一篇,这些老师就声名大噪。我不否认老师的实力,但是否合适你,这值得思考。我也曾经受这些经验贴毒害,就早早认定刘、钟、徐。三位老师去哪我报班就报哪。2016,“某大”跟“某达”撕逼,遭殃的就是我们这些“某大”的面授学员,有几个老师都带着情绪讲课。 个人对好老师的认定有3个层次: ①把知识点讲明白 ②帮助我记住知识点 ③激发我对该学科的兴趣 能出来讲司考的都能把知识点讲明白,机构不是傻的,不会花钱请老师来砸自己招牌的;但能否做到②③点,就不一定了。听徐X桂讲行政许可,处罚,强制的规定和设定权,他确实讲明白了,但没教我们记忆方法诀窍,只机械重复,听完我没记住。也感谢两机构撕逼,后来徐讲完换黄X博给我们讲模拟题,黄讲题的时候带了下知识点,挑明了规定设定权的规律,编了口诀帮我们记难记知识点。黄上课时还讲了他利用法学知识跟行政机关各种斗智斗勇的事例,瞬间觉得学行政法特有意思,彻底激发了我对行政法的兴趣。按我对好老师的标准,我觉得黄要比徐好,好很多。记得理论法宋XX上课时说有口诀跟记忆方法可以去给他留言,我当时就笑了,MLGB,老子要是有那个时间跟精力去研究记忆方法跟口诀还要你这个老师来干嘛? 周围人血的教训表明,刑法不要在系统精讲及其后阶段既听刘,又听柏。选老师也不要换来换去,学到一半,听别人说B老师好就跑去跟B老师,选定了一个老师就认准他,跟着他走下去,其他老师做的不涉及理论内核的知识点背诵总结,可以适当拿来参考以查漏补缺。前期你可以按照你的标准试着听听不同老师的讲课,了解不同老师讲课风格跟思路,确定适合自己后就死心塌地跟着Ta。 四、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跟遍数。 周围听1.8倍,5月份就把诉讼法复习完两三遍还没过司考的大有人在。你记不住(包括你以为你记住了),音频听再快,复习再多遍也是白搭。听完音频,对该音频若干重要知识点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有印象,有个大概框架,这样的速度才是适合自己的。别傻傻别人1.8倍听,你也跟着1.8倍。听音频不要只做完笔记扔一边就赶下一科,做完笔记后要经常背。我当时就是听到周围人诉讼法都复习了两遍,而我三大实体法都还没听完,焦虑得要死,每一门都加速听做笔记,做完没背就赶下一科。结果入营后老师在讲许可处罚等的规定设定,我脑海一片空白,对行政法一点概念都没有,时间已到7月底,更加焦虑,心里想着完了完了,今年过不了了。 7月份前,最好对大三实体法加刑诉有个框架,熟悉重要章节内容。剩下四门,如果没条件的话,7月后再开始也不迟的。当然能早点更好,迟开始的话背诵的量跟频率要求相对会高一点。每年老师在年尾编来年系统精讲的书时,新大纲还没出来,但他们7月份冲刺讲义则就包含新大纲的新增知识点。 听第一遍,有时间可以在学法网题库做做题,模拟题真题都行,了解下考法,找出自己不足以指导第二轮的复习。 五、复习到什么程度都别放弃 万一你就是那个走了狗屎运的人儿勒~谁也没把握一定能过司考,考完90%的人都说感觉考不过。无论如何,坚持走完这段路,考完每一场,才像个有担当的人干的事儿。此段来自某司考培训机构。 8月上旬机构组织了模拟考,卷一56分,卷三60分,剩下两卷没考,成绩出来就绝望了,后来发现,周围的人也很多五六十分。所以,不管怎么样,别怕,坚持下去。我这种8月中旬才明白行政诉讼管辖是什么,9月初才明白什么是复议维持共同告的渣渣都能过,你也一定可以。 其实出营时我对每一部门法都记不熟,不全的。9月上中旬做真题70+80+,偶尔好点的就90+或百零几,近5年真题没一年是做完一遍的,简答论述有看过几题,上了考场才第一次做,做真题也没严格掐时间,导致卷二、三、四都不够时间,卷二三都剩15分钟,卡全没涂,15个不定项还没做,导致最后5个题全是蒙的,教训就是做真题要严格掐时间,“全真模拟”去面对。 我出营到考前天天狂背狂背,害怕考不过,所以走路,吃饭,睡前都在听音频,上厕所都在拿着手机刷知识点,整个九月份每晚做梦都梦到司考的知识点,从民法到刑法,民诉到刑诉。考完后一周也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信念的力量,说实话确实有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到。我承认这次过司考有些运气成分,我觉得我努力程度足够轮到拼运气了;如果没过,我也一点不意外。考完卷二就想弃考了,一想到交了340的考试费,麻蛋怎么样都要让他帮我改卷四,弃考便宜那帮改卷人了。 建议第一次没过的考友可以在正式复习前再听听冲刺阶段的音频,毕竟全面复习过,起点比从零开始的考友要高,不然等来年7、8月份再复习,估计就约等于从零开始了。冲刺阶段是精华,老师讲课废话也少,重难点也突出集中,所以建议听多几遍。没过的话我也打算这么干。 六、2016是特殊的年份。 据说非法本最后一年能考,所以报考人数激增,为了控制通过率,就不能单单在卷四做文章,不然会出现15年考生联名状告司法部的事(前三卷机改,成绩会很快出来,卷四会根据全国考生前三卷平均水平来适当改松或紧,以此控制通过率。注:此为个人推测,不具备权威性),所以考前我就猜到选择题会比较难,但没想到如此反常。 商经老师说审计法去年考过了,今年不会考,理论法老师说法制史只考3分,所以我一字没看。拿到卷一,三四个审计法的题,法制史不下7分,只能全部靠蒙;民法传统重点合同,物权,债权考得少,婚姻继承往年2分的,今年却出现好多题;简答论述的热点立案登记制、审执分离、巡回法庭,陪审员制度等全没考。周围很多人考完表示“完美避过所有背过的考点”不得不佩服出题老头儿们,反培训工作做得很到位。2017应该会回归正常,所以,考友们别怕。 七、最后的最后。 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不断给自己找动力,打鸡血。第一天就15万人弃考,坚持考完,就已经干掉15万人了。给自己一点决心耐心加毅力,中国的法治或许需要你。 如阁下有幸读到此处,那这也是你我间的缘分,也希望本帖能帮助到您,欢迎转发,也欢迎回贴交流。获取更多司考攻略,司考资料,司考试题,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
谢谢评价,祝司考顺利。
谢谢评价,祝司考顺利。
不客气。谢谢评价,祝司考顺利。
不客气哈。新年快乐,祝司考顺利。